水痘的治疗与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的治疗与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该病毒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疱液及血液中,经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被服、用具、玩具、尘土等而被感染。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患者以2~10岁儿童为多。据统计,15岁以内的儿童约70%曾被感染过。6个月以下婴儿及成人患者较少,但一旦被感染则病情较重。
水痘一般起病较急,大多先有皮疹,然后有发热、全身倦怠,小儿可有不安表现,成人有咽痛、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也有先发热一日,然后出现疹子。热度多在39℃以下,偶有达到40℃以上者。
皮疹首先发生于躯干,然后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头皮也可有,以躯干为多、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偶见于手掌和足底。皮疹初期为红色针头大小斑点,迅速变为高出皮面的丘疹,隔数小时至一日后,绝大多数发展为绿豆大小,周围绕以红晕、发亮的椭圆形水疱,疱液清澈,疱壁薄、易破,数日后,疱疹见干,中内先行凹陷,然后结成痂盖,两周左右脱落,如无继发感染,不留疤痕。少数斑丘疹不经过疱疹即自然消退。出疹期伴有严重的瘙痒感。
水痘的治疗
无环鸟苷是一种病毒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对宿主的细胞毒性低,故可用于水痘患者。可内服或制成软膏外用。
发热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高热者给予退热剂及充足的水分,食物要容易消化。瘙痒者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切勿使用含激素的肤轻松类的软膏,已破溃的水痘可涂1%~2%龙胆紫(紫药水),可起收敛、干燥和预防感染的作用。
对已形成脓疱疮的部位,可用百多邦或新霉素软膏。弥漫性脓疱疮、蜂窝组织炎或急性淋巴结炎等继发性炎症需全身治疗,如青霉素(需先皮试)、红霉素等抗生素。
重症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水痘性结膜炎可用0。1%疱疹净眼药水或无环鸟苷眼膏。中医中药以透表、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湿,可用银翘散加减。
水痘的预防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隔离,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与患者接触过的易感儿须经3周的观察期,方可回到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儿童机构。
对已经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重症湿疹、烧伤病人和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有了接触要及时停用激素,尽早给予丙种球蛋白3~6毫升或水痘痊愈期血清(痘疹消失后一个月内收集)肌肉注射,作为被动免疫。
对一些易感体弱儿,亦可用上法预防。患者的病室、被服、用具、玩具等可采用紫外线照射、通风、暴晒和煮沸等措施进行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病因及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可无腮腺肿大。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为loo~200nm。包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叉反应。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和其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在猴肾、人羊膜和Hela细胞中均可增殖。
【流行病学】本病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四季都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目前国内尚未开展预防接种,所以每年的发病率很高,以年长儿和青少年发病者为多,两岁以内婴幼儿少见。通常潜伏期为12~22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从唾液腺中可
分离出病毒,其传染期则约自阻腺肿大前24小时至消肿后3天。约20%~40%腮腺炎患者无腮腺肿大,这种亚临床型的存在,造成诊断、预防和隔离方面的困难。
孕妇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婴儿在生后6~8月不患病;母亲在分娩前1周如患腮腺炎,其婴儿在出生时可有明显腮腺炎症状,或在新生儿期发病。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发病机制和病理】
腮腺炎病毒经口、鼻侵人机体后,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如淋巴细胞浸润、血管通透性增加及IgA分泌等。然后,增殖后的病毒进人血循环,发生病毒血症,播散入不同器官,如腮腺、中枢神经系统等。在这些器官中病毒再度繁殖并再次侵人血循环,散布至第一次未曾侵人的其他器官,引起炎症,临床呈现不同器官相继出现病变的症状。
病理变化特征是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包括间质水肿、点状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肺泡坏死等。因脉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腺管中充满坏死细胞和渗出物而常致阻塞,唾液淀粉酶排出受阻而使血和尿中淀粉酶增加。其他器官如胰
腺、睾丸等亦可发生类似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本病前驱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腮腺肿大时体温仍高,多为中度发热,持续5~7天后消退。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
【并发症】
(一)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其发病机制为:①神经元为原发感染,表现腮腺炎与脑炎同时发生;②感染后脑炎伴有脱髓鞘病变,此型脑炎
常在腮腺肿大后10天左右发生。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膜脑炎不易鉴别,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脑脊液蛋白正常或稍增高,细胞数大多<500 ×106/L,亦有>1000 ×106/L者,以淋巴细胞为主。在疾病早期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腮腺炎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脑炎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有报道腮腺炎感染后引起大脑导水
管阻塞和脑积水。
(二)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达14%~35%。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30%~40%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3%患者生育力受损,但不育者少见。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三)卵巢炎7%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四)胰腺炎轻度或亚临床型胰腺炎较常见,如不伴有腮腺肿大可误诊为胃肠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