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本技术来源三个背景。

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加上年久失修等因素影响,进、排水渠道及池塘内淤泥、鱼类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等淤积严重,池埂坍塌,病害越来越严重,用药增多,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是水产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化、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加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渔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鱼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容易滋生,导致水产养殖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十亿元。

三是渔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农业外源性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水产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使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和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使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影响,渔业安全已成为近年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江西省开展现代渔业鱼池改造,并配套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效果。

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推广过程中降低死亡率8%,减少鱼药使用,提高鱼的品质,亩增收节支2700元以上。

技术要点:
一、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鱼种放养前严格清池
池塘淤泥过多,使池变浅,水体空间变小,削弱了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能力;淤泥中大量的有机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氧;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毒,抑制养殖生物的生长;淤泥中有很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当水质变坏、酸性增加、环境恶劣时,生物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微生物却大量滋生蔓延,导致疾病爆发流行。

因此,池塘养殖成鱼,在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清池。

清池包括清除淤泥和池塘消毒两个内容。

1.1清除淤泥
根据池塘的产量水平,养殖二到三年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淤泥一次。

方法是:年底捕完鱼后,排干池水进行晒塘,待淤泥晒干后,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淤泥全部清除到塘基上,同时挖深池塘,使池塘深达3—3.5米,保持池塘水深2.5—2.8米,扩大池塘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池塘自身的生产潜力。

对于无法晒塘的池塘,应使用污水泵或水下清淤机尽可能地清楚淤泥。

1.2池塘水体消毒
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池塘水体,方法是:(1)干法消毒:排干
池水,保持0.2米水深,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60~70公斤;(2)带水消毒:保持池塘水深1米,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120~150公斤。

还可以用茶粕消毒池塘,用法是:将茶粕碾碎后用水浸泡一夜,然后兑水连水带渣全池泼洒。

干法消毒每亩用凉粉20~25公斤;带水消毒每亩用量40~50公斤。

2、水质培育
2.1花生麸培育水质
清池后5天~7天,注水入池,注水水深0.8米~1米,注水时用孔径0.06毫米(60目)筛网过滤;注水1天后,每亩用花生麸粉5~8公斤拌水浸泡2h后全池泼洒,3~5天即可放养鱼种。

2.2绿肥或有机肥培育水质
清池后3~5天,注水入入池,注水水深0.8米~1米,注水时用孔径0.06毫米(60目)筛网过滤;注水1天后,每亩施放绿肥400~450公斤,或施放经发酵腐熟有机肥200~250公斤,5天~7天即可放养鱼种。

二、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逆水性强,体表完整,无畸形,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

2、试水
鱼种放养前1天,在池塘中安置1~2平方米小网箱,将20~30尾健康的3寸鲢鱼种放到小网箱中,观察24小时,鱼种活动正常,没有出现应激现象和死亡,即可放养苗种。

3、苗种消毒
放养前,严格消毒苗种,方法是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最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4、放养时间
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放养苗种。

苗种放养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或晴天上午及傍晚,避免在晴天太阳较大、水温较高时放养,以降低苗种放养时的应激。

5、放养方法
苗种放养时,尽量分散放养,方法是在离池塘上风处岸边1米处沿池塘边分散放养;避免集中一个地方放养,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

放鱼时先调运输水体的水温,保持运输水体与养殖水体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放鱼时先拨动水面,将运鱼器具口贴近水面,把鱼徐徐放出。

6、放养密度
首先根据池塘条件、设施水平、技术管理水平来决定池塘单产,然后根据养殖品
种、池塘单产和商品规格来决定放养密度。

即:
放养密度=池塘单产/商品规格/养殖成活率
池塘单产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池塘条件和池塘设施水平,如池塘深3米以上,保持水深2.5—2.8米,每亩配有0.75KW增氧机,保持日交换量10%左右的微流水,设计单产可达5000千克/亩;水深能保持2米左右,水源条件好的,适当配备增氧机,设计单产也可达1000—1500千克/亩;水深在1.2米左右,水源条件好的,适当配备增氧机,设计单产也可达600—7500千克/亩;水深1米以下,即使水源条件再好,设计单产不能超过500千克/亩。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

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

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下一餐鱼类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日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八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四、养殖期间的水质管理
1、保持微流水
水源充足的,可使池塘呈日交换量在10%左右的微流水状态,保持池塘水质处于一个非常优良的状态,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产品的品质。

2、排污换水
排污换水是保持优良水质和水色的最好办法,但要适时适量才有利于鱼虾的健康和生长。

当水色优良、透明度适宜时,可暂不换水或少量换水。

在水色不良或透明度很低时,或鱼虾患病时,则应多换、勤换。

鱼种下塘后5天,开始逐渐加注新水,20天内加水至池塘最深水位。

以后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为10%~20%,高温季节为20%~30%;同时,在鱼类生长至个体重0.2公斤以上时,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增氧一次,每次2小时~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增加l小时~2小时,保证水体有充足的溶解氧。

换水应注意的事项:
2.1每次换水量不要超过全池水量的1/3;
2.2换水时应注意将底层的污水和表层的油膜排出;
2.3换水时应注意加入的新水的水温要与池塘水温相一致;
2.4换水时要考虑到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应尽可能保持换水后的浮游生物量与换水前基本一致;
2.5施肥、用药后两天内不要换水,开启增氧机后也不要换水,以免造成浪费;
2.6发生病害的池塘水体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3、合理开动增氧机增氧
养殖前期,根据鱼类活动情况及天气、水质情况适时开机增氧;养殖中期,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增氧一次,每次2小时~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增加l小时~2小时;而养殖后期,高密度养殖可以考虑全天候增氧。

4、定期调节水质
每15~20天定期用泼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为每亩15~25公斤,改善养殖水质条件。

施用生石灰的作用:(1)净化水质、防止底质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2)抑制硫化氢,使氨、亚硝酸等氧化成无害物质;(3)补充氧气,增强水生动物的摄食能力;(4)补充钙元素,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5)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疾病感染。

五、病害防治
1、采取彻底清塘、加注新水、换水排污及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改善池塘水质条件,营造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

2、放养健康的苗种,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养殖组群。

3、科学投喂优质饲料。

4、药物预防:是针对水源条件较差、淤泥较多的池塘而采取的措施。

在4—10月,每15—20天轮流泼洒0.2mg/L二氧化氯或0.2mg/L二溴海因或0.3mg/L强氯精;在11月—第二年3月,每15—20天内服阿维菌素,每天1次,连喂2—3天。

六、日常管理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

日常管理工作除了做好水质管理、投饲、防病等工作外,还需做好以下工作:每天巡塘1~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养殖日志,完整记录鱼苗种放养、投饲、用药及轮捕轮放等情况;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及时调节日投饲量;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和鱼类生长情况,做到及时上市。

适宜区域:各地淡水池塘、水库、湖泊、河道、稻田等水域均可推广。

注意事项:注意不使用违禁投入品,建立登记制度,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强降雨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一、抓紧修复水毁池塘和网箱、网围等设施。

洪水过后池塘、网箱部分受毁,应迅速重筑池堤,修补网箱、网围,尽快恢复养殖生产能力。

对因受洪水影响的机电设备,如:增氧机、水泵、照明设施、饲料加工设备也应尽快维护和保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由于洪水冲刷和夹带,在行洪水区及周边的池塘常有大量淤泥,养殖业者可利用泥浆泵清除池塘和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恢复正常的池塘和河道功能。

二、切实做好强降雨后水产养殖动物防疫工作。

要全面对死鱼等水产养殖动物和因灾受淹池塘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杀菌工作,防止死鱼等污染水体,切断传染源,预防重大水生动物疫病暴发和流行。

灾后对池塘、网围和养殖工具等进行消毒可以采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强氯精、季胺盐络合碘、生石灰等消毒剂。

三、做好水质的调控工作。

因洪水的作用,养殖水域可能被带入大量有害物质和泥浆,水体表现为浑浊,每亩每米水深可用2千克明矾,用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对养殖水体和工具等进行杀菌消毒后3天,可以向池塘中施用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池塘水质。

养殖户可根据所养殖对象不同采取相应措施,对以养殖鲢鱼、鳙鱼、鲫鱼等应以肥水为主,对养殖虾、蟹应适当降低水体浑浊度,提高透明度为主,并注意根据养殖情况增开增氧机。

四、加强水产养殖动物营养,提高免疫力。

洪水过后水产养殖动物体质较差,要投喂优质新鲜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大蒜素,以增加鱼体对致病因素的内在抗病力,在投喂时一定要做到定质、定量、定位、定时。

五、重视水产养殖管理工作,及时处置异常情况。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及鱼类活动、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应根据不同水质情况采取换水、施肥、增氧等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六、加强水生动物疫情的调查、监测和预警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疫情的监测,一旦发生可疑疫情,要立即向上报告,并做好疫情预警预报和突发疫情处理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做出反应,就地扑灭,防止扩散蔓延。

水体PH值的作用和调节
一、水体PH值的作用
氢离子浓度一向被认为是养鱼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鱼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pH值。

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到鱼和鱼的生产。

1.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而最适宜的范围在鲤科鱼类为弱碱性,即PH值为7~8.5,在鲑科鱼类为中性附近即PH值为7上下。

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

下面例举了几种鱼在不同PH值条件下100%的死亡率,鱼类所忍受的暴露时间。

pH值在安全范围内,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到养鱼的成绩。

例如,养鱼的实践证明鱼在酸性(PH值低于5.5),水体中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PH值还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鱼。

例如在低PH值下,Fe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力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的PH值又会增大氨的毒性。

另外PH值偏离了中性到弱碱性范围而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而前者又会影响到水体的氧气状况和鱼类的呼吸条件,后者又会影响到水中有机质的浓度。

3.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首先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

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都会降低肥效,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重大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0~8.5最适宜,遇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代谢。

二、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
1.PH值的决定因素
决定PH值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

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2.PH值的变化规律
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4∶30-5∶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此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CO2,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CO2变化,CO2含量的不同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3.PH值作水质标准的实际价值
如果看到一个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溶氧二氧化碳CO2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鱼的密度过大以及微生物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不足。

三、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危害性及处理办法
1.PH值偏高或过高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鱼类碱中毒的症状:受刺激且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呈碱性,一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2.PH值偏低或过低
(1)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且透明度低,PH值偏低,甚至下午还达不到7.5。

(2)受酸性物质污染。

鱼类酸中毒的症状;体色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体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4;水体有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3.防治办法
(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对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后再放鱼种。

(3)出现蓝绿藻的水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养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机质太多这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必要时清洗池底并撒些石灰提高PH值。

(5)当PH值一直很高,没有其它办法情况下也可考虑用些醋酸等无毒弱酸降低pH值。

(6)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
①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

②盐碱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③鱼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眼子菜、聚草和轮藻等。

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 值大幅度提高。

④控制浮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硫酸铜0.5~0.7ppm进行全池泼洒。

⑤不以鲢鳙作为主养鱼,应以鲫、鲤、草鱼、鲂鱼、罗非鱼等为主。

⑥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醋酸或盐酸,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大中型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
综合技术名称:大中型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概述:大中型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是指根据水生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大中型湖泊、水库等水产养殖水域退化过程中或已经受损的水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修复,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达到恢复受损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的一种
技术措施。

今年来,江西省开展这方面的实验,取得一定的效果,对保持一湖清水十分有利。

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推广过程中对维护水质,走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技术要点:
一、物理修复
所谓物理修复,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或材料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施加物理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目的,属于最传统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开动增氧机,利用底泥疏浚来改善水生态环境,或在污染底泥上放置覆盖物,以及换水、曝气、筛网、泼撒沸石粉和麦饭石粉等吸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等。

二、化学修复
所谓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制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沉淀、聚合等反应,使污染物从养殖水域环境中分离或降解转化成无毒、无害的化学形态。

目前,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多数水质改良剂、水质消毒剂,均属于养殖水域的化学修复行为。

例如,施用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能够增加水环境中的溶氧及减低化学耗氧量和氨氮值,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另外,二氧化氯还能有效地预防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但是,由于化学制剂容易产生有害的次生产物,使得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也极易引起水产品品质的退化。

因此,化学修复较少应用于大中型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多见于池塘、网箱、集约化水泥池等小型水体的水质调控。

三、生物修复
所谓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特性用于富集、转化、吸收、降解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达到改善水质受到污染的水体环境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

与传统的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相比,它有费用低、耗时短、净化彻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危害养殖功能、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诸多优点。

生物修复按照修复主体不同,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三大类。

3.1微生物修复
这是研究最早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生物修复方法。

其原理是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或其他污染物进行分解并释放氮、磷等营养盐。

微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快,降解有机物的速度特别快。

另外微生物可通过其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影响水体中的藻相。

研究表明,微生物具有杀藻、抑藻和有效降低藻毒作用。

3.2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技术是以植物(如水草、水生花卉等)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物
质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生生物体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环境治理技术。

目前大中型养殖水域植物修复技术主要采用种植水草。

其技术要点有:
3.2.1种植环境:养蟹水域种植水草要求水草分布均匀,水深0.5—3.0m的湖底适宜水草生长区域均可种植。

种植面积一般不超过养蟹水面的三分之二,其中沉水植物不少于三分之一。

水草种植应选择在冬末春初进行。

水草种植后可酌情施一些复合肥,以促进水草的快速生长。

3.2.2水草种类:水草种类要合理搭配,沉水性(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和挺水性水草(茭白、慈姑)应合理栽植。

3.2.3种植方法有:栽插法、抛入法、移栽法和播种法。

3.2.3.1 栽插法
这种方法一般在蟹种放养之前进行。

将伊乐藻、轮叶黑藻等剪成小段,长度约15cm~20cm,均匀地插入底泥。

底泥坚硬,可事先疏松底泥后再栽插。

3.2.3.2 抛入法
菱、睡莲等浮叶植物,可用软泥包紧后直接抛入使其根茎能生长在底泥中,叶能漂浮水面。

每年3月份的前后,也可在渠底或水沟中挖取苦草的球茎,带泥移植到养殖水域,让其生长,供鱼蟹食用。

3.2.3.3 移栽法
茭白、慈姑等挺水植物应连根移栽。

移栽时,应去掉伤叶及纤细劣质的秧苗,移栽位置可在浅滩处,要求秧苗根部入水在10cm~20cm之间,整个株数不能过多,每亩30棵~50棵即可,否则会大量占用水体,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3.2.3.4播种法
近年来最为常用的水草是苦草。

苦草的种植则采用播种法,对于有少量淤泥的水域最为适合。

播种时水位控制在15 cm,先将苦草籽用水浸泡一天,再将泡软的果实揉碎,把果实里细小的种子搓出水来。

然后加入约10倍于种子的细沙壤土,与种子拌匀后播种。

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撒开。

播种量每公顷水面1kg(干重)种子。

播种后要加强管理,提高苦草的成活率,使之尽快形成优势种群。

3.3动物修复
水生动物群落的恢复是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维持和重建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

在通常情况下,污染水体中,动物修复主要采用周丛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修复技术。

周丛动物、底栖动物在水域中摄食藻类和细菌,有效地控制水中生物的群落,达到稳定水系的作用。

一般在大水面多采用移植螺蛳,因为仔螺蛳不但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河蟹更喜食,是较理想的优质天然饲料;同时螺蛳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
有效降低水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河蟹生长;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在螺类中可选择投放田螺、苹果螺等,其个体大,含肉率高,食性杂,生长快,繁殖期长,增殖力高,既能维护养蟹水域的水质清新,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动物蛋白的天然饵料,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一般移植时间在清明前后,每亩水面移植50~100kg。

须注意螺蛳投放之前,要用4%的食盐水或20mg/L的高锰酸钾药液对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另外,投养蚤类,水蚤以藻类和有机腐屑为食,能有效除去藻类,水蚤又可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被消耗;养殖田螺、河蚌,用以削减底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盐。

鱼类修复技术主要采用混养,控制上层鱼、中层鱼和底层鱼的比例,发挥“吃食鱼”和“肥水鱼”之间的互利作用,吃食鱼的残饵、粪便培肥水质,起到施肥的效果,而肥水鱼通过滤食浮游生物、细小有机物,起到所谓“压水”作用,稳定水体的生态平衡。

总之,目前国内对大水面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水产养殖实践中。

单纯对污染水域进行生物修复是不够的,应与阻断养殖自身污染源(如进行清洁生产)和陆源污染源(在沿岸建立植被缓冲区等)措施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水面养殖水域污染。

适宜区域:各地水库、湖泊、河道等大中型水域均可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