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标准教案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教案课型:体育保健课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学年学期
一年级保健体育课第一学期进度
体育保健课程理论讲稿(太极拳)
一、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
二、太极拳运动的源流及特点
三、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
四、学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五、本学期的任务
六、课堂常规
一、源流
1、长拳:动作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2、绵拳:取绵绵不断之意
3、十三式: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
4、十八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阴阳太极哲理解
释拳义,著《太极拳论》,从此,普遍采用“太极拳”这一称谓。据说太极拳创始人有①南北朝梁拱月②唐代许宣平③元末明初张三丰④明朝末年陈王庭,据考证比较可靠的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公元170 0-1680)。
二、流派及特点
1、陈氏太极拳
创始人:陈王庭
特点:架式宽大低沉,运行螺旋缠绕,强调由松柔入、运柔成刚、间或归柔、间或发力、跳越振足等动作。
2、杨式太极拳
创始人:杨露蝉(1799-1872)河北永年县人,从师陈长兴练功十八年。
特点:架式舒展、动作和顺、姿势美观大方,要求绵里藏针。
3、吴式太极拳
创始人:吴鉴泉(1870-1942),满族人
特点:以柔著称、小巧细腻、斜中求直。
4、武式太极拳
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
特点;动作轻灵、步法轻捷、紧凑缠绵、开合明显。
5、孙式太极拳
创始人:孙禄堂(1861-1932),河北定县人
特点:架高步活、转换轻盈、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
6、新编太极拳
以杨式太极为基础,吸收吴式、孙式的平圆手法和武式、孙式的撤步、跟步练法,采用发劲的陈氏,其动作左右对称。
三、基本要求
1、松静自然:练习时要求身体放松,心情安静,周身舒适,思想集中,用意念引导拳式动作和劲力的运用,要求神态自然,配合呼吸自然和动作协调、自然。
2、姿势正确:①头部②躯干③四肢
练习时,动作要协调完整,上下相随,周身相和(指身体的上下肢、腰、眼的配合)。
腿的要求:轻提轻落,迈步如猫行,退步如抽丝,双腿保持一定宽度使自己稳定放松,间隔左右15-30厘米。
手臂要求:保持弧形,五指放松。
3、内外结合,完整统一
四、学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1、太极拳入门三阶段:打基础、搭架子、练劲力
2、须知:①动作姿势要规范(初学者易出现腿快手慢现象)②循序渐进③运动量适中④持之以恒
3、卫生常识
①练习时选择环境好的地方
②精神不佳,生病发作时不宜练
③穿着宽松得体
④心平气和,用鼻呼吸
⑤保证睡眠,以乐观态度,参加锻炼
(一)太极步伐:指双脚移动的方式
1、上步:双脚前进一步;
2、退步:前脚后退一步;
3、跟步:后脚向前移动半步;
4、开步:脚平行横移一步;
5、并步:
6、侧行步:重心平移,点起点落。
(二)太极步型:指完成动作的定势动作
1、弓步:前脚弓,后腿自然蹬直,膝放松。
2、虚步:重心于后腿,前脚点地或脚跟着地。
3、独立步:一腿支撑,一腿提起高于水平。
4、仆步:一腿伸直,一腿下蹲,双腿踩住地面。
(三)太极手型:
1、勾手:五指并拢,勾尖向下。作用:抓住对方,例如下势独
立,勾住手腕,从下方出击。
2、掌:五指自然伸开,舒松,掌心内含。
3、五指屈握拳心,拇指压四指,不紧不松。
(四)太极手法:
1、掤:为了保护自己挡住对方。
2、捋:向右后牵引对方。
3、挤:双手挤压对方。
4、按:后引对手,突然反击。
5、云手:双手交叉划圆,或划平圆,左右拨开对方,然后进攻。
6、穿掌:顺手(腿、身体)穿出。
7、挑掌:由下向上侧掌挑起。
8、架掌:由下向上架开。
9、插掌:向前下方插45°,身体斜30°,力在指尖,(如海底针)。
(五)电教片:二十四式太极拳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二次课
掌:掌心内含,五指自然4、左弓步:两脚屈膝下蹲,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三次课
3、虚步分手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四次课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五次课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六次课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七次课
体育课课时教案
第八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