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体育电影对比-2019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体育电影对比
电影;体育;对比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与文化所包含的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由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孕育了体育,并带动体育不断发展;而体育的发展又丰富了文明的内容,并推动了文明的进程”。
所以发挥体育电影的“传道”功能,将对全民的身心健康、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借助电影镜头。
讲述体育的人生故事;电影选择体育题材,塑造体育的艺术形象;而观众则从银幕的形象中享受体育运动的美感,从故事的情节中感悟体育的奥运精神。
我国的体育电影源远流长,而影片所反映的文化视角却能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依据不同题材内容进行各种角度的不同切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电影将中国体育史当作强国教材,通过表现解放前后中国运动员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反映民族文化落后势必国家落后、国家落后势必体育落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内涵。
50年代的体育电影《女篮5号》,显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特点,影片把人物的悲欢离合与整个社会的时代变迁联系在一起。
影片在当时不但取材新颖。
而且反映角度也较独特,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
在体育竞赛场上,每当奏响雄壮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刻,
人们的激动心情和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强国愿望,是体育电影为之而歌的一大主流题材。
《女篮5号》《水上春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影片,将体育比赛与民族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观众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扬眉吐气,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为题材的体育电影也曾感染了一代国人。
影片《沙鸥》,讲述了排球女运动员不断遭受打击,但仍然为实现打败日本队、夺取世界冠军目标而顽强奋斗的故事。
影片把中华儿女的愿望与民族复兴、祖国腾飞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华夏儿女为祖国必将雄起的坚定信念。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体育电影逐步转向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体育文化,在题材内容的创作上大胆突破、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多方衍生,在聚焦体育活动的同时,将人物战胜人性深处的贪婪、恐惧、消沉、彷徨的消极面和发扬人性崇高的宽容、勇敢、坚韧、自强的积极面。
加以深层次的描述和刻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励志、拼搏、向上”的体育电影风格。
如《黑眼睛》《隐形的翅膀》等描写残疾运动员的影片,强调了残疾人的“健全”与“正常”,通过体育运动的人生历程和人性表现,说明了残疾人与常人的“相同”。
影片一反以往残疾人题材作品的沉重与辛酸,以乐观的态度、开朗的性格积极面对人生。
显示出温暖人性的人格力量。
在商业电影发达的西方社会,体育片作为一个电影类型,有
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成千上万的参与者和热爱者,他们很自然地成为表现这项目的电影观众。
在美国,由于体育和电影的高度发达,特别是社会结构的高度组织性,大批体育片接连不断地创造出来,内容涉及各个体育项目,以美国人喜爱的篮球、棒球、橄榄球、拳击为甚,也包括许多世界通行的项目,甚至还有登山、赛马等并不普及的内容。
在美国体育片中,几乎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团队精神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在这些体育大片中,人们既可以欣赏到激烈的竞技体育,也可以受到片中主人公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
如默默无闻的男女拳击手创造奇迹(《洛奇》系列、《愤怒的公牛》《百万美元宝贝》等),其中《愤怒的公牛》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拳击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丰富微妙的情感世界。
拳坛是杰克向生活挑战,超越自我的空间,也是他蒙受不平等待遇和挫败的生死场。
因此本片中的拳击场面喷洒着一种幽闭、粗犷和恐怖的色彩,本片中的拳击场景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经典拳击场景。
影片的摄影技巧高超,特别是拳击场面,把人物的勇敢姿态和狂牛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有为民族荣誉而战的体育电影,如《火之战车》,片中主人公哈罗德是为犹太人的名誉而战,埃立克是为苏格兰人名誉而战。
犹太人、苏格兰人在英国都是相对的弱势群体。
因此,宗教意识、民族情结是他们奋发图强、夺取胜利的原动力。
《火的战车》的体育人品、体育精神中融入了宗教、民族情结,使其不单单是一部体育电影,更确切地说,它是一部以体育为依托的人文电影,
所以《火的战车》呈现的层次更丰富、内涵更深远、人文思考更深邃。
这也是在众多体育电影中,《火的战车》最灿烂夺目、经久品味的原因。
有以经济萧条时期为背景的影片,如《奔腾年代》。
一个萧条的年代、三个人一匹马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造就了一段美国传奇。
本片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30年代初期的大萧条,这种灰心丧气的年头,人们最需要的,除了面包和煤,就是精神上的激励,而赛马Seabiscuit恰逢其时,以比黑马还黑的姿态横空出世,以美国人最欣赏的不服输的劲头突破体力极限,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成就赛马历史上一个传奇。
还有监狱中犯人橄榄球队击败看守队(《最长的一码》),篮球巨星带领卡通人击败宇宙怪物(《天地大灌篮》),各种奇怪的教练带领衰败的篮球队走向荣誉(《挑战星期天》《卡特教练》等)……可以看出,在一个电影和体育皆已深入社会组织结构的国度,体育电影都是一种高保险系数的电影商业存在。
中国体育电影以40多部的数量,撑起了一个类型的内容。
但是新时期以来,除了《沙鸥》等少数影片获得成功以外,绝大多数体育电影在文化和商业的层面全部失利,许多影片根本没有机会面对观众,在艺术上乏善可陈。
反观西方体育电影,不仅数量众多,内容覆盖各个体育项目,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而且多次获得奖项。
由史泰龙主演的《洛奇》在1976年第49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3项金像奖。
德尼罗主演的《愤怒的公牛》在1980年第53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最佳剪辑奖。
另外还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提名。
《火之战车》在1981年第54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创作剧本、最佳服装、最佳音乐4项大奖。
《奔腾年代》在2004年第75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7项提名。
其实中国体育电影,在构成元素上和世界各国并无大的不同,然而,由于电影传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体育电影始终没有形成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形态,体育片,变成了负载着本应由其他电影类型承担的多种功能。
在类型功能遭到削弱的同时,中国体育电影中普遍渗透出一种悲剧精神,本应高昂奋进的体育片变成了使人唏嘘不已、久久反思的苦情戏。
另外中国体育电影的人物设计和情节发展有一定刻板与雷同。
主人公一般是两个,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但是存在技术难关无法攻克;另一个技术高超、雄心勃勃,但是存在着自私、懒惰等个人缺点。
由于竞技体育是对抗性、竞争性极强的活动,两位主人公又长年在一起生活、训练、比赛,自然会产生方方面面的矛盾冲突,最后在教练员的帮助下,两位主人公各自克服自己的缺点,携手并进,大团圆结局。
在这种模式下,电影无法全面深入地刻画人物,也无法得到观众的共鸣。
体育电影最吸引人的往往是电影中表现体育运动本身精神的部分,优秀的体育电影应该通过某一运动项目表现出更深刻的东西。
从运动中的人回到社会中的人,层层剥
离,最终才能成为一部经典。
其次中国体育电影中涉及的运动场面不够真实,更没有形成以紧张、激烈的竞技场面为核心的表现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主要演员对影片所涉及的体育项目是否精通,是否提前进行长期的训练,都影响影片对体育场景表现的真实性。
而西方著名体育电影的主演都提前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如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在出演他的名作《洛奇》系列影片时,为使片中拳击比赛场面真实可信,不懈练习;而多才多艺的威尔?史密斯为拍摄拳王阿里的传记片《阿里》,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真刀真枪地练习拳击。
在电影《百万宝贝》中斯万克漂亮的重拳、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将对手击倒的“一拳致命”,让人觉得她是个职业拳手,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接受拳击训练时,斯万克每天要训练两个半小时,一周练六天,这样持续了三个多月。
在拍摄中也坚持每天练习,因此总共持续了五个月的时间。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导演与演员们也开始重视演员的专业体育训练,以达到表演的真实性。
例如《跆拳道》,没有任何跆拳道基础的陶红跟随国家队训练了将近半年。
无论刮风下雨,陶红每天坚持训练。
除了魔鬼式的基础训练,还要进行对抗训练,每天陶红都是伤痕累累。
但是,当影片成功拍摄,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次体育电影的运动场面要想表现得真实,还需要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要想拍出真实的运动效果来。
后期的剪切制作是绝对不能少的。
中国体育电影实际上有巨大的市场。
中国并不缺乏极强的群众体育运动基础,电影业也完全可以在体育机制存在一些问题的前提下进行一次体育精神的整合,满足亿万受众对竞技体育精神的渴求,甚至反过来影响竞技体育本身。
作为体育电影如果希望提高影片的观赏性,取悦和征服电影观众,使人们在电影院也能体味竞技体育的兴奋和魅力,那么就必须在体育美学、画面艺术、人文理念等文化内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体育电影需要以全方位的视角来表现体育活动、揭示文化内涵,这不仅是观众对体育电影的需求和渴望,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育电影展现运动员健美体形和梦幻动作的审美意义,在于吸引和刺激电影观众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平凡心灵:而反映运动员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的观赏本质,则在于激励和鼓舞电影观众追求人生、实现梦想的超俗情怀。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有一批体育题材影片出现,如《初夏》《大山里的拳击手》《隐形的翅膀》《大灌篮》《梦之队》《扣篮对决》《闪光的羽毛》《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等。
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优秀运动员所取得的绝佳成绩,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也激起了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这将促进体育电影的发展。
回顾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和体育所存在的希望和忧患。
振兴中国体育电影,中国电影人面临着崭新的历史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