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版知识精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
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
如果把“过河”比做说明目的,那么,恰当的说明方法就好比一座理想的桥,它能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把事物阐述明白。当然,说明方法不是孤立的,它会在文章的说明中,与文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说明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下定义”是用科学性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做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往往是个判断句。下定义往往用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达,“某某是什么”,也可以用“某某叫什么”的形式来表述。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下定义。下定义要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判断句都是下定义,比如“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风在沙漠向人类进攻中的作用,不属于科学性语言,不是下定义。又比如“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句话是解说语言的特征,不是下定义。看来,解说描绘的语言都不是下定义,下定义往往倒过来说也能成立。下定义的作用是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特的本质特征,属于概括说明。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中介绍风沙进攻的方式时说“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的是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眉目清楚、避免产生交叉重复的现象,分类完了还要加以说明。分类别的作用是能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
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如“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是作诠释。
4.“列数字”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文章中如果出现的数字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不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如“万人大会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这句话中“76米”“60米”是用列数字来说明大会堂体积的,作用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更准确、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这是最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地说明事物。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7.“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或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突出不同之处。例如《人类的语言》共三段,每段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仅以第1段为例,其中有说话与吃饭、走路的类比,对人类来说,这些都是平平常常的,但与别的高等动物相对比,又都是“极不平常”的,都体现了人类的特征。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8.“画图表”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例如《统筹方法》用了三幅“箭头图”来辅助文字说明,增强了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总之,把握以上这些说明方法,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的,进一步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向沙漠进军
(一)学习重点
1. 学会识别和把握中心句,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把握本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本文所采用的各种说明方法,积累一些与沙漠有关的材料。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采用层进式结构,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沙漠的危害和治理沙漠的方法。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征服沙漠的意义和美好前景。
(三)相关常识
目前,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至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至10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化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3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为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约250亿吨。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初世界的可耕地将损失1/3。
多年来的滥碎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的铁路,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估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将有?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
(四)学习过程
1. 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义。
提示找中心句的方法:一段中只有一个中心句。以短句居多,大多放段首,有时放段中或段尾。注意陈述性的段落有时没有中心句,那就须读者综合概括。
2. 理清作者的思路:课文按“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进军,进军前途”这个思路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3. 细读课文(1—3)段思考。
①作者提出了要向沙漠进军其原因是什么?
②第(2—3)自然段说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明确:向沙漠进军的原因是沙漠长期以来危害人类,而第2、3自然段举了国外以地中海,国内以榆林地区为代表的两个地方受沙漠危害的情况,有根有据地揭示了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的这一点。
4. 精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讨论回答。
① 作者指导人们到底采用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治理沙漠?(即怎样向沙漠进军)
明确:从抵御、进攻到利用。
②这一部分的开头段说明了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文章为什么首先强调这一点?
明确:先让读者明白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即风沙的进攻主要是“游击战”、“阵地战”这两种方式,然后有的放矢地针对风沙危害的方式采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理。
③揣摩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作用。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
..大风沙袭击,
可以把幼苗全部
...才
..要补种两三次..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
能有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