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应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塞应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给予两组患者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的基础上,甲组患者采取胞二磷胆碱静脉注射治疗,乙组采取丁苯酞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乙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10%,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值得积极推广。

标签:丁苯酞;胞二磷胆碱;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急性脑梗死作为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药物口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好临床治疗意义。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胞二磷胆碱和丁苯酞治疗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所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进行疾病确诊,病程均小于3d,且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所选患者均未有出现心、肝、肾及糖尿病疾病史。

甲组中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7.6±8.2)岁,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6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2例,合并高粘血症患者32例;乙组中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8.8±7.5)岁,男性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女性疾病患者34例,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52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4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0例,合并高粘血症患者34例。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及疾病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所选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相应临床措施,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关改善血循环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其中对于脑水肿情况较为明显的患者采取20%的甘露醇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情况;对于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对于出现合并感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相关抗生素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胞二磷胆碱药物治疗,即将1000mg胞二磷胆碱稀释于250ml的0.9%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0.2g丁苯酞静脉注射治疗,3次/d,14d/1疗程。

1.3疗效判定疗效判断标准:①基本痊愈: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NIHSS)减少程度为91%~100%;②显著进步:患者病残程度为

1级至3级间,而NIHSS减少程度为46%~90%;③进步:患者NIHSS减少程度在17%左右;④恶化或无变化:患者NIHSS减少程度小于17%或有一定增加。

1.4数据处理本文所得相关数据均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及例数(n、%)进行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为可信区间,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中所得数据资料可知,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且相较于甲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88.10%,乙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疾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与人体机体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升高及血管内皮损伤等情况有关[1]。本研究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胞二磷胆碱及丁苯酞治疗,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采取丁苯酞效果更好。

丁苯酞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的一类化学新药,其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由人工合成的消旋体d1-3-正丁基苯酞,药物为脂溶性药物从而能够直接通过人体血脑屏障发挥药效。由相关研究结果可知,丁苯酞药物有一定的多靶点抗脑缺血的作用[2]。①丁苯酞药物能够通过改善人体缺血脑区的微循环情况以及增加人体缺血区脑血流量,达到促进人体缺氧及缺血神经细胞相关功能恢复的目的,从而对于急性脑梗死疾病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3]。②丁苯酞药物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有效减少caspase-3的激活,一定程度上避免神经细胞死亡情况的发生[4]。③丁苯酞药物能够提高脑缺氧及缺血后人体过氧化物歧化酶及相关酶的活性,有效避免氧化酶的激活及脂质过氧化,避免人体缺血性神经元出现损伤。④丁苯酞能够通过抑制人体谷氨酸释放,解除人体血管痉挛并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5]。

综述,在对进行脑梗死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用丁苯酞药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流速度,改善患者微循环情况,提高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远群,谭双全,阮海林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12):1607-1609.

[2]尹春丽,李永秋,王耀伍等.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19-221.

[3]尹春丽,王耀伍,王丽英等.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重庆医学,2013,(26):3091-3093.

[4]周艳,孙宏侠,张明明等.丁苯酞辅治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95-2897.

[5]吴娟,陈永.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臨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3):3488-34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