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

不饱和聚脂(UPR)具有优良的电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环境老化性,硬度较高和加工工艺简便等优点,在工业、农业、交通及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UPR脆性较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弹性体增韧UPR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韧性,却是以牺牲材料宝贵的强度和耐热性为代价。刚性粒子增强UPR充分发挥刚性粒子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量子效应,并在聚合物中均匀地分散,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增韧增强材料的目的[1]。而纤维增强UPR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优异的加工性和力学性能以及耐化学性等,在航空、汽车、印刷集成电路等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随着UPR 改性技术的发展,刚性粒子和纤维增强UPR已逐渐成为UPR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复合后的材料特性优于组成该复合材料的各单一材料的特性。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基本因素是基体材料的性能和含量,增强材料的性能及其分布情况,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间的界面结合以及复合方式与工艺等。本文主要从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填料和纤维改性UPR 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纤维;填料;增强

正文

1、填料增强复合材料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纳米级的无机粒子分散在聚合物中,是提高聚合物基体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一个新方法。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相比,聚合物与无机材料在纳米尺度的复合可充分地结合聚合物与无机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

叶林忠等[2]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改性不饱和树脂。探讨了碳酸钙含量和钛酸酯偶联处理对不饱和聚脂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的断裂口形貌。结果表明,偶联剂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粒子含量在4份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未加纳米粒子的材料相比,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370%

和170%。断裂面的SEM结果表明,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粒子增韧不饱和聚脂的机理主要是粒子导致基体产生了塑性变形。王立新等[3]研究了UPR/N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并考察了插层剂类型、有机蒙脱土加入量及离子交换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PR/N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XRD曲线中蒙脱土晶体结构的布拉格衍射峰已经消失,说明其晶层已被UPR撑开,达到纳米级分散;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较大提高。

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材料的也有一定影响。Suh等采用了两种方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同步混合法制备复合材料。第二种方法是先制备不饱和/蒙脱土预插层混合物,再加入苯乙烯单体,然后制备复合材料。作者利用X-衍射、透射电镜、动态力学、溶液电流的测定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方,法二制备的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更高,纳米粒子分散程度更好。Victor等用超声波方法使TiO2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到不饱和聚酯中。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得到提高,但拟静态性能下降。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超声波使TiO2纳米粒子在不饱和聚酯中分散很好。作者还根据样品断裂表面的SEM观察结果,提出了该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

游长江等采用丙烯酸酯封端聚氨酯与有机黏土的杂化物改性不饱和聚酯,杂化物的组成和用量对聚氨酯/有机黏土/不饱和聚酯的结构与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聚氨酯和有机黏土的用量合适时,其杂化物对复合材料具有增韧增强的协同效应。

2、纤维增强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增强材料的增强作用主要依赖增强纤维的类型以及纤维与基体的表面结合。由于纤维与UPR基体分子结构及物理形态极不相同,彼此很难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纤维中还分散着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等氧化物微粒,这些粒子吸湿性很大,会使纤维表面吸附水份,削弱其与UPR基体界面间的粘合力。从而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和使用。所以纤维使用时常用偶联剂处理。

2.1、增强纤维类型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用作增强的纤维有短切毡、玻纤织物、碳纤维、Kevlar织物和麻类织物等。高性能天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近年来得到了重视。在各种天然纤维如稻草纤维、甘蔗渣、麦杆纤维、椰棕纤维、棉花纤维、竹纤维和麻纤维中,麻类纤维除具有价格低廉、可再生性好、分布广等性能特点外,还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可称为高性能天然纤维。同时,麻纤维微观结构独特,连续长度较长,具有较好的加工和工艺性。

曾竟成[4]研究了黄麻纤维的基本性能和黄麻有捻纤维束、黄麻布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复合工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8.00MPa和7.70GPa。作者用麻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玻璃纤维相比,黄麻纤维与不饱和树脂的浸润性较好。黄麻有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板的纵向拉伸性能与玻璃纤维布增强复合材料的相当。黄麻纤维的比重(1.21g/cm3)只有玻璃纤维(2.62g/cm3)的46%。黄麻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比性能已超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黄麻纤维具有自然可降解性,可以作为完全可降解绿色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

刘开平[5]研究了海泡石纤维/不饱和聚酯(UPR)复合材料制备中的纤维松解、表面处理、纤维用量、增稠剂和炭黑的加入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纤维松解后,纤维的叩解度成倍增长。抗冲击性能从2.33kJ/m2提高到3.07kJ/m2,提高了近32%。作者还探讨了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研究了海泡石纤维/UPR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短切玻璃纤维/UPR复合材料相比,海泡石纤维/UPR复合材料密度稍大,常态体积电阻稍小,硬度接近,表面电阻及沸煮后的体积电阻值则较高。

当然,目前使用最多的增强纤维还是玻璃纤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包括尺寸稳定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和易加工等。汪蔚[6]以玻璃纤维为原料,在普通平面织机上试织成功了圆形截面3D机织物。并采用手糊成型工艺,以不饱和聚脂树脂为基体,制得了单向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棒材和圆形截面3D 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棒材,并对这些棒材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在轴向纤维体积比相同的情况下,3D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棒材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弯曲强度、抗弯曲模量与单向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棒材基本接近,而其抗冲击强度、层间剪切强度明显优于后者。(2)在总纤维体积比相同的情况下,

3D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棒材由于有其他方向的纱线,其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低于单向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棒材,而其抗冲击强度、层间剪切强度明显优于后者。

孙宝华[7]研究了影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透波性能的因素。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的增加,不利于材料的透波性能并使得机械性能下降;纤维含量的提高,有利于透波性能的提高。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年限,树脂含量不应高于52%。材料中的孔隙对透波性能也有影响。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都将降低。降低了材料的透波性能。孔隙的存在也损害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所以综合透波性能与力学性能,孔隙率为3%时较为适宜。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对透波性能的影响很大。由于材料表面水分的存在,使得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可能由低损耗的材料,变为吸收材料。吸水后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会下降。这是由于水对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造成的。玻璃布经过处理剂处理后,改善了与树脂的界面粘结,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纤维束内部的孔隙,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复合材料的吸水量,其透波性能和拉伸性能得到改善。

2.2纤维的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