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着散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
神学博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 系副教授,1993年起,任香港 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 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 兼任教授。
•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 2011年被聘为重庆大学兼职教授。
• 著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
• (1)主题:文章借猪写人,通过描写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的 故事,分析“对生活做种种设置”的谬误,探讨如何生活 如何做人的道理。 • (2)背景:“设置”与“被设置”的年代。 • (3)“人”与“猪”:
• “人”:
“我”、老乡、领导,或被人设置,安于被设置,或设置他 人——不如“猪”(特立独行的猪)
• (2)“一代人的精神证词”:
•
•
成长于文革中的Fra Baidu bibliotek代人的精神世界。
在“我”的发现中表现出对独立自由的人格
精神的坚守与执着,对专制独裁的警惕与反叛。
• 学者的文化韵味。
• (3)结构: 35篇,四个部分:怕和爱、缘分、 雪泥鸿爪、自我的棱镜。
2、 《记恋冬妮娅》
• (1)写于1996年的香港,选自《这一代人的怕和 爱· 怕和爱》。 • (2)思想内容: • 通过对冬妮娅爱情经历的追述,关注爱情在社会 动荡时期的境遇与复杂变化,表现出对个体生存
是属于田野乡村的,是可以用丰沃肥美形容的。
它表明,沉郁痴迷的情感不仅不会妨碍思考,反 而会使思考得到附丽,并由此走向独特、强健和 成熟。”——张远山
三、王小波的散文
• (一)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 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人大商 品学专业。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
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
•
开卷八分钟(一)、(二)
(三)王小波的散文
• 1、作品集:《沉默的大多 数》、《我的精神家园》、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 2、《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我已经40岁了,除了这只猪,
还没有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
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 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 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 的人。
• 1、选自随笔集《书斋里的革命》 (1999年): • (1)个人经验史,时代史。 • (2)文章涉及了20世纪八九 十年代思想界的事件,如“文
化决定论”、二王之争、新左
派与自由主义之争等情况作了 鞭辟入里的论述。
• 2、主要内容:通过对“68年人” 中思想史上的
失踪者的寻找,揭示了中国思想史研究不断流产
自由权利的由衷肯定。
• (3)表现手法: • 结构上的双重线索:读书的经历与现实生活内容
的并行与交叉。
• “冬妮娅”的双重含义:既表现出写作者对女性 的眷恋,也是对其主体人格魅力的痴迷。 • 温婉细致的叙述风格与犀利的思想锋芒构成完美 的统一。 • 关于《睇视之光》(四篇学术论文及一篇访谈录 展示了作者对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成果 )
问题的评点与论述。”
“人们看了小波的小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人摩拳
擦掌,跃跃欲试,马上就想自己也来写一篇;另一种人偃
旗息鼓,知难而退,从此打消了做文学青年的念头。小波 的小说所引起的反应使我觉得很有趣,我暗想其中的原因, 大概是他的小说使人感到,写作竟然能够是一件如此有趣 的事情,他写作时所经历的快乐感染了人们,使他们觉得
第十章
学者散文
• 王尧:散文是知识分子精神与情感最为自由与朴素的存在
方式。散文和其他文体相比,更容易呈现写作者的信仰、
情怀、操守、胸襟和文字的气息。现在的体制把学术论文 和文章区分开来了,但我觉得做教授还是要把文章写好 。
一、刘小枫的散文《记恋冬妮娅 》
• (一)作者简介:刘小枫 (1956---),四川重庆人。四 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 逝于北京。代表作《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 (二)九十年代中国最“另类”的作家:
• 1、“诲淫诲盗”:《黄金时代》一度被禁; • 2、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王小波是中国 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 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 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 讽刺,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 王小波:“自由思维是
人的本质,追求智慧是
思维的乐趣,参差多态
是人生的主要幸福。”
二、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 (一)朱学勤: (1952---), 上海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 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当代中
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 灭--从卢梭到罗伯斯比尔》、 《风声雨声读书声》、《书斋 里的革命》等
(二)《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编者们”自己该做些什么、如何想。
• “我们这一代”早就消散——也该消散了。编者也想从这些没有任何
济世效用的痴想中走出来,却始终迈不动步子……三年前曾自题:
“欲居人生无穷意,不敢妄自逐风流”——三十年过去了,无论文字 还是生活感觉,依旧如此稚气,一心只争朝夕。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前 言》,2007年版)
眼相看。
• 3、王小波的散文风格:
洪子诚:“王小波的随笔以其所坚持的理性、自由的文化
立场和活泼生动的文风,而在90年代颇受关注。他的短文 更近于“杂文”,“问题意识”很强,往往针对具体的文 化思想问题进行写作,并在戏噱笑骂之中表现自己的态度。 他的思路十分独特,往往通过一个故事或个人的有趣经历,
进入到对于问题的讨论,并随时机敏而生动地插入对相关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 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
顺》等著作。
(二)《记恋冬妮娅 》
• 1、选自小品文集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 (1)《这一代人的 怕和爱》:“与他同 龄的整整一代人的精
神证词”。
• 刘小枫:这些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小品
文,是我摸索小品性的学术文体和思
想表达方式的初步成果。思想和学术 经常是片断性的,小品文也许是捕捉 这些片断的最佳文体。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前 言》,1996年版)
• 刘小枫:时代进步、感觉进步、学术进步,编者的感觉却滞留在七十
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那个十年——那十年里,“编者们几个人”
老在想,现代中国的前辈学人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西方现 代的思想者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那样想……想来想去。不过想的是,
• “正常”的猪:
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
•
“特立独行”的“猪”(“猪兄”): 敢于“反潮流”,反其道而 行之。
• • • • • • • • 第三,有自己的好恶:只对知青好; 第四,谁也没办法把它劁了; 第五,它有诸多本事,如学汽车、拖拉机、汽笛叫; 第六,有自己的择偶标准; 第七,单打独斗对付了二十几个有思维能力的人和他们手里的枪; 第八,它不在乎人类给它喂食,为了自由而成了一头长着獠牙自 己觅食的野猪。
心里痒痒的,很想一试身手,也来感受一下写作的快
乐…… ”
——李银河
• (1)理性、自由的文化立场。
• 王小波:“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
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
• (2)以解构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独特文风。如《沉默的大
多数》,《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 (3)强烈的反讽色彩以及“黑色幽默”的叙述风格。如 《个人尊严》。
的原因(自己放弃了、被社会吞没了、被“暗杀” 了等等),表达了自己对68年人中思想者的深切 思念以及对其失踪原因的深刻反思。 • 3、风格: • 文笔优美,知识渊博,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人 文精神和忧患意识。
• “历史学家朱学勤而能在散文界立足,除了显而易
见的文学天赋,还与他注重学术活动的“地气” 有关。这篇《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分明暗含了 极具思想价值的学术发现,但还原文章本身,却 与作者念兹在兹、无日或已的人文关怀有关,它
• (4)“特立独行”的含
饥则食, 渴则饮, 玩时休 闲, 散则闲逛, 发情时
义:
• 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与品行, 不肯随同流俗。 • “独行”就意味着孤独, “特立”则使自己与众不 同、鹤立鸡群,而人都是 害怕孤独的。害怕被人另
谈情说爱, 追逐异性时
挑选漂亮的母猪; 对友 好者亲近, 对敌视者戒 备。 长出獠牙,对我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