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与遗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癌的遗传和基因ppt课件
![胃癌的遗传和基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1177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2.png)
根治度的划分
A级 D>N 切除的淋巴结站别超过有转移的 淋巴结站别,切缘1厘米内无癌组织 B 级 D=N 切缘1厘米内有癌组织累及 C级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淋巴结,留有肿瘤残 余的切除术 为非根治性手术
治 疗
胃癌的化疗
适应症:早期癌不化疗 1、 病理类型恶性度高,癌灶面积5平方厘米以 上、 2、多发病灶、年龄大于40岁 3、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或根治性手术后复发者 4、应有病理诊断、一般情况好、各脏器功能正 常、无明显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 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早期胃癌 :
上腹不适:一般开始较轻微,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可以为隐痛,钝痛。部分可以有节律性疼痛,尤其胃窦胃癌更明显,甚至进食或服药可缓解。老年人痛觉迟钝,多以腹胀为主诉; 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 某些早期胃癌也可以出现呕血,黑便,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而就诊。
胃 癌 (Gastric Carcinoma)
概 况
发病率:全球恶性肿瘤中 男性:第二,仅次于肺癌 女性:第四 中国:第一 死亡率:约28万/年 (中国) 好发年龄:50岁-80岁 男女比例 2:1
治 疗
给药方法:口服、静脉、腹腔、动脉插管灌注 常用口服药: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西罗达 静脉化疗药:5-FU MMC CDDP ADM VP-16 CF 常用的化疗方案:FAM MF ELP 新药方案:含紫衫醇、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方案
胃癌的化疗
治 疗
病 因
一、地域环境及饮食因素 日本、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发病30 10万以上。而北美、西欧、印度较低 中国:西北与东部沿海高于南方地区 福建:福清、长乐、莆田 长期食用熏烤、腌制食品(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 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 吸烟高于不吸烟50%
肿瘤遗传学ppt(共55张PPT)
![肿瘤遗传学ppt(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127f0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71.png)
生长 因子
生长因 子受体
配转 催
体膜 化 区区 区
域域 域
SRC ABL
BCL2
NF-1
阻止细胞凋亡的蛋白质
TRK ROS
RET
MET KIT FMS ERBB1
ERBB2
RAS
RAF MOS
MAP
激酶系
BCL-1 细胞 因子
D1
MYC
MYB ERBA
EST
E,A,B
细胞因子
FOS
JUN
RB
DNA病毒
2、基因融合----通过易位同其他基因形成融合基因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t(9;22)(q34;q11)
9q34 —— abl (原癌基因),编码酪氨酸激酶
22q11 —— bcr (break point cluster region)
145KD
210KD
19
酪氨酸
激酶
11
融合
基因
强力
启动子
34
24
32
亚四倍体(hypotetraploid) — 数目 < 4n= 92
2、肿瘤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易位、缺失、重复、倒位、环状染色体和双着丝粒染色体。
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不具代表性
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
特异性标记染色体——具代表性
稳定遗传
3
二、标记染色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1960年,Nowel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Ph染色体(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 G组
癌变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t(9;22)(q34;q11) Burkitt淋巴瘤(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t(8;14)(q24;q32) 视网膜母细胞瘤 del(13)(q14)
学习课件第2章_肿瘤多因素多步骤发病机理制ppt课件
![学习课件第2章_肿瘤多因素多步骤发病机理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be8b41bceb19e8b9f6ba35.png)
就双重性而言,同一种化学物质经过不同的转化过程可
以代谢为有致癌性或无致癌性。
-
8
三、DNA加合物的形成 致癌物经过酶活化最终形成带有亲电子基团的
终致癌物后,可与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其中 DNA 是 终 致 癌 物 攻 击 的 主 要 目 标 。 终 致 癌 物 与 DNA 结 合 导 致 DNA 的 化 学 修 饰 ( chemical modification),形成致癌物-DNA加合物。
2、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至少分为十个家族,包 括100多个基因,是外源性化学物质体内生物转化最主 要的代谢酶。
3、存在部位:以内分泌组织、平滑肌、肝、肾、肺、
脑及脂肪组织中的滑面内质网上为主。细胞色素p450基 因的多态性是肿瘤易感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4、作用:对化学致癌物的代谢具有双重性。通过对致 癌物的环氧化、羟化、脱烷基化、氧化、还原、结合以 及水解,从而使致癌物活化或代谢成水解产物排出体外。
3.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与DNA、RNA、蛋 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导致它们损伤,引起细胞癌 变的致癌物称为终致癌物。是由近致癌物转变而来的带 正电的亲电子物质。
-
7
(二)、酶的作用:
1、最重要的活化酶是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包括细胞 色素P450和P448。
2.DNA单链或双链的断裂及交联损伤则影响DNA 复制与转录,从而形成体细胞恶变的分子基础
-
10
结合RNA
前致癌物 (未活化) 代谢酶类
近致癌物
分解
终致癌物 (带正电)
结合 蛋白质
结合DNA
细胞恶变
DNA损伤
致癌物-DNA 加合物
(四)应用:
肿瘤与遗传PPT演示课件
![肿瘤与遗传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68de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6.png)
肿瘤基因组学研究
全基因组测序
通过对肿瘤细胞全基因组进行测 序,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的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基因表达谱分析
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分 析,了解肿瘤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 异和特点。
基因突变筛查
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发 现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突变基因,为 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是通过检 测个体的基因突变,评估其患 肿瘤的风险。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家族性 肿瘤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类型, 为患者及家族成员提供针对性 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包 括BRCA1/2基因检测、结直肠 癌基因检测、乳腺癌基因检测 等。
遗传咨询与预防
遗传咨询是指专业医生为患者及家族成员提供关于遗传性肿瘤的知识、风险评估、 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咨询。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发展
未来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了解肿瘤异质性、肿瘤进化与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寻找 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技术发展方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将为肿瘤遗传学研究提 供更多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肿瘤的本质和发现新的治疗策略。
跨学科合作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本质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肿瘤进化与耐药性
肿瘤进化是指肿瘤在生长和扩散过程中, 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产生新的变异和进
化。
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治疗药物产生抵 抗,导致治疗失败。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包括基因突变、细胞凋亡机制的改变、
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等。
了解肿瘤进化和耐药性的机制,有助于 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和制定个性化的治
表观遗传学和肿瘤课件
![表观遗传学和肿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0248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1.png)
06
展望
表观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未来方向
深入研究表观遗传学机制
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进一步揭示肿瘤发生 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 更多理论依据。
开发新型表观遗传学药物
基于对表观遗传学机制的深入理解,未来将开发出更多针 对肿瘤的表观遗传学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要点二
免疫细胞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表观遗传学机制可以调控肿瘤抗原的表达,影响免疫细胞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通过表观遗传学手段调控肿瘤 抗原的表达,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表观遗传学机制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从而影 响免疫治疗的效果。通过表观遗传学手段调控免疫细胞的 发育和功能,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持久性。
此,表观遗传学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2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的发生
DNA甲基化与肿瘤
高甲基化
在肿瘤细胞中,某些基因由于 DNA高甲基化而沉默,如抑癌基 因。这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肿 瘤发生。
低甲基化
某些基因的DNA低甲基化可导致 基因过度表达,增加肿瘤风险。 低甲基化还与染色体重塑和基因 组不稳定有关,促进肿瘤进展。
跨学科合作与整合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 科密切相关,未来将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整合,推动表观 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在肿瘤临床实践中的前景
个体化治疗
预防与筛查
基于表观遗传学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未来将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根据 患者的表观遗传学特征制定针对性的 治疗方案。
通过研究表观遗传学在肿瘤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未来将开发出更有效的肿 瘤预防和筛查方法,降低肿瘤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肿瘤遗传》幻灯片PPT
![《肿瘤遗传》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0c839102768e9951e738e6.png)
Detection of DNA copy loss by CGH and array-CGH
Down-regulation of PLCD1 is frequently detected in ESCC
Fu et al. Cancer research 2007
Inactivation of PLCD1 in KYSE30 cells was caused by DNA copy loss and methylation in PLCD1 promoter region
0.10
0.22 0.47
0.23
0.36 0.38
0.12
0.17 0.24
14q32 7q32 14q32.1
Ratio > 2 means OVER-expression in H2M against H2P Ratio < 0.5 means UNDER-expression in H2M against H2P
Hu et al. Oncogene, 2004
基因调控的改变
Hu et al., Oncogene, 2004
Primary HCC: Metastatic HCC:
Hu et al., Oncogene, 2004
6/53 cases (11%) 24/53 (45%)
遗传物质的改变
2、抑癌基因的失活 抑癌基因的失活可以因基因突变、基因拷贝缺 失、启动子甲基化关闭基因表达及miRNA抑 制基因表达等引起。
遗传性乳腺癌〔HBC〕
HBC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已被克隆的遗传性 乳腺癌相关的基因有BRCA1和BRCA2。
遗传性鼻咽癌
遗传性鼻咽癌相关的易感基因已被曾益新院士科研组定位 在4p15.1-4q12区。
医学遗传学肿瘤遗传学ppt课件
![医学遗传学肿瘤遗传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5035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2.png)
3、其他肿瘤抑制基因
*
WT1 11p13 Wilms瘤 MST1 (p16) 9p21 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胰腺癌、 (CDKN2A) 膀胱癌、头颈部肿瘤、白血病 MST2 (p15) 9p21 儿童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 (CDKN2B) 非小细胞性肺癌 NF1 17q11.2 神经纤维瘤 CDKN1A(P21) 6p21.1 多种肿瘤 CDKN1B(P27) 12p13 多种肿瘤 BRCA1基因 17q21 乳腺癌 DCC基因 18q21.2 结直肠癌 APC 5q21 结直肠癌 Nm23基因 17q21.3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正常细胞内 存在的、 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并具有使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 在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往往被激活,处于活跃表达的状态
依其编码产物的功能及生化特性的不同分类
二、癌基因、原癌基因及其功能
1、生长因子
RB与细胞周期
G1
S
G2
M
RB
E2F
Cyclin/cdk
E2F
磷酸化
P16、P21、P27等
Rb及其产物在 细胞周期的G1期 发挥调控
40%的癌症发生Rb的突变或缺失,RB蛋白质是细胞周期G1/S期的因子,起DNA复制阻断的作用,它能与失活的转录因子E2F结合,防止DNA复制。Rb的突变使其蛋白质失活,E2F被释放,诱导DNA不断复制,使细胞无休止地分裂。
肿瘤基因组计划
*
2008年6月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成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对结直肠癌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数据。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
01
第一节 染色体异常与肿瘤
01
染色体异常是癌细胞遗传学的基本特征 细胞内染色体的不稳定是产生肿瘤的根本原因 ——Boveri 1914
遗传与肿瘤发生演示课件
![遗传与肿瘤发生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57f5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b.png)
A血•R管,致扩临病张床基,特因各征(种:AT小免)脑疫:1共缺1q济陷22失及调肿瘤,易眼毛感细性 高,常死于感染性疾病。
.
二、Bloom综合征(Bloom’s syndrome,BS)
临床特征
➢ 身材矮小,发育迟缓 ➢ 免疫功能缺陷 ➢ 日光敏感性面部红斑 ➢ 轻度颜面畸形 ➢ 30岁前多发肿瘤和白血病 BLM基因定位:
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活性
.
(2) 14q+染色体
见于75%
的Burkitt淋 巴瘤。
t(8;14)(q24;q32) .
(2) 14q+染色体
.
二、染色体脆性部位与肿瘤
染色体脆性部位:染色 体上某一点由于其分子 结构上的特点,在一定 条件下(如叶酸缺乏 时),易于发生变化而 成裂隙或断裂。
.
脆性部位与肿瘤的发生
.
1、癌家族(cancer family)
在一个家系中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发病 年龄较低的现象。 特 点: ① 腺癌; ② 多为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 ③ 发病年龄较早; ④ 按AD方式进行。
.
.
2、家族性癌(familail carcinoma)
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同种肿瘤。
特 点: ① 一般为较常见肿瘤; ②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3~4倍; ③ 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高; ④ 遗传方式不明了。
正常病毒基因
癌基因
LTR ψ GAG POL ENV
v-src LTR
调节和启 产生病毒 产生逆转录 产生病毒外 产生酪氨
动转录
核心蛋白 酶和整合酶 膜蛋白
酸激酶
鸡肉瘤病毒(RSV)基因组结构图
.
(一)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2)细胞癌基因:又称原癌基因,是脊椎 动物和人类的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与病 毒癌基因同源DNA序列。 注意: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的一些基因,是细
.
二、Bloom综合征(Bloom’s syndrome,BS)
临床特征
➢ 身材矮小,发育迟缓 ➢ 免疫功能缺陷 ➢ 日光敏感性面部红斑 ➢ 轻度颜面畸形 ➢ 30岁前多发肿瘤和白血病 BLM基因定位:
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活性
.
(2) 14q+染色体
见于75%
的Burkitt淋 巴瘤。
t(8;14)(q24;q32) .
(2) 14q+染色体
.
二、染色体脆性部位与肿瘤
染色体脆性部位:染色 体上某一点由于其分子 结构上的特点,在一定 条件下(如叶酸缺乏 时),易于发生变化而 成裂隙或断裂。
.
脆性部位与肿瘤的发生
.
1、癌家族(cancer family)
在一个家系中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发病 年龄较低的现象。 特 点: ① 腺癌; ② 多为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 ③ 发病年龄较早; ④ 按AD方式进行。
.
.
2、家族性癌(familail carcinoma)
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同种肿瘤。
特 点: ① 一般为较常见肿瘤; ②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3~4倍; ③ 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高; ④ 遗传方式不明了。
正常病毒基因
癌基因
LTR ψ GAG POL ENV
v-src LTR
调节和启 产生病毒 产生逆转录 产生病毒外 产生酪氨
动转录
核心蛋白 酶和整合酶 膜蛋白
酸激酶
鸡肉瘤病毒(RSV)基因组结构图
.
(一)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2)细胞癌基因:又称原癌基因,是脊椎 动物和人类的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与病 毒癌基因同源DNA序列。 注意: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的一些基因,是细
《肿瘤的分子基础》课件
![《肿瘤的分子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1ba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c.png)
和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数据 库:蛋白质组学 数据库是一种重 要的研究工具, 可以提供蛋白质 的序列、结构、
功能等信息。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 白质在细胞、组织、 生物体中的表达、修 饰、相互作用和功能
肿瘤蛋白质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中蛋 白质的表达、修饰、 相互作用和功能
研究进展: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AR-T细胞疗法等。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 免疫检查点,激活T细胞,增强 抗肿瘤免疫反应
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 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 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 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肿瘤 蛋白质组学的研 究内容包括蛋白 质表达、蛋白质 相互作用、蛋白
质修饰等。
研究方法:常用 的研究方法包括 质谱分析、蛋白 质芯片、蛋白质 组学数据库等。
质谱分析:质谱 分析是一种常用 的蛋白质组学研 究方法,可以检 测蛋白质的种类、 数量和修饰状态。
蛋白质芯片:蛋 白质芯片是一种 高通量的蛋白质 组学研究方法, 可以同时检测多 种蛋白质的表达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转移,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易转移,如肺癌、肝癌、乳腺癌等。
肿瘤的分子基础概念肿瘤:细源自异常增殖和分 化失控的疾病分子基础:基因突变、信 号通路异常、免疫逃逸等
基因突变:DNA序列改 变,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
信号通路异常:细胞信号 传导异常,影响细胞增殖 和分化
免疫逃逸:肿瘤细胞逃避 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蛋白质组学数据 库:蛋白质组学 数据库是一种重 要的研究工具, 可以提供蛋白质 的序列、结构、
功能等信息。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 白质在细胞、组织、 生物体中的表达、修 饰、相互作用和功能
肿瘤蛋白质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中蛋 白质的表达、修饰、 相互作用和功能
研究进展: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AR-T细胞疗法等。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 免疫检查点,激活T细胞,增强 抗肿瘤免疫反应
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 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 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 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肿瘤 蛋白质组学的研 究内容包括蛋白 质表达、蛋白质 相互作用、蛋白
质修饰等。
研究方法:常用 的研究方法包括 质谱分析、蛋白 质芯片、蛋白质 组学数据库等。
质谱分析:质谱 分析是一种常用 的蛋白质组学研 究方法,可以检 测蛋白质的种类、 数量和修饰状态。
蛋白质芯片:蛋 白质芯片是一种 高通量的蛋白质 组学研究方法, 可以同时检测多 种蛋白质的表达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转移,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易转移,如肺癌、肝癌、乳腺癌等。
肿瘤的分子基础概念肿瘤:细源自异常增殖和分 化失控的疾病分子基础:基因突变、信 号通路异常、免疫逃逸等
基因突变:DNA序列改 变,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
信号通路异常:细胞信号 传导异常,影响细胞增殖 和分化
免疫逃逸:肿瘤细胞逃避 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肿瘤病因学》课件
![《肿瘤病因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ec24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d.png)
呼吸道肿瘤病因学
了解吸烟、环境暴露和基因突变 如何导致呼吸道肿瘤的发生和发 展。
造血系统肿瘤病因学
白血病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了解白血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发病风险的 影响。
研究淋巴瘤的免疫系统异常和基因突变在其发生和 进展中的作用。
深入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遗传突变和环境因 素对其发病风险的影响。
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的病因学方 法
介绍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的病因学方法,包括分子标志物筛选、靶向治疗和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肿瘤病因学》PPT课件
深入了解肿瘤病因学,从肿瘤的基本特征到肿瘤的发生机制,掌握肿瘤的突 变和基因扩增方式,以及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和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作用。
什么是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因学研究肿瘤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探究肿瘤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以进一步预防和治疗肿瘤。
肿瘤的发生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突变是肿瘤的关键点
了解肿瘤细胞的突变机制,如何影响细胞生长和分裂,进而导致肿瘤的形成。
2
同源重组和基因扩增
研究同源重组和基因扩增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肿瘤的发展和进展的 影响。
3
染色体畸变与肿瘤
探究染色体畸变对肿瘤发生的影响,了解不正常染色体结构如何导致细胞失控和 肿瘤的形成。
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基因甲基化
2
免疫检查点疗法
探索免疫检查点疗法如何重启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 景。
3
个体差异与免疫治疗
了解个体差异如何影响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响应和耐药性,以优化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肿瘤的病因学
皮肤肿瘤病因学
研究日晒、遗传因素和环境暴露 如何影响皮肤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G家族一个支系的部分系谱
肿瘤发病率:第二代6/10,第三代 5/12,平均11/22,男6女5
G家族的肿瘤发病特点
发病率高(35%) 发病年龄早(40~50) 多数为结肠和子宫内膜腺癌 男女发病率接近1:1(47:48) 垂直传递(72/95双亲之一患癌)
*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47,XX(XY),+21 易患急性白血病(高20倍)
47,XXY 易患男性乳腺癌
遗传在肿瘤发生中作用小结
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少数肿瘤发生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多数肿瘤发生存在遗传易感性作用
肿瘤与染色体异常
一、肿瘤的染色体异常
数目异常
*非整倍体
亚二倍体:23<46 超二倍体:46>69 高异倍体:>69非整倍体
鼻咽癌
移居上海广东人:7.1/10万 上 海 当 地 居民:2.7/10万
广 东 藉 广 州市民:10.92/10万 非广东藉广州市民:3.64/10万
四、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一类易患肿瘤和有染色体 易断裂的隐性遗传病
Fanconi贫血
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 先天畸形 皮肤色素沉着 白血病发病率高20倍
一个癌细胞的染色体共104条,包括许多异常的染色体
数目异常
*特点
癌细胞染色体不一致 存在干系 克隆演化
结构异常
缺失 重复 易位 倒位 断裂
结构异常
*标记染色体
一种肿瘤中较多细胞都出现 的一种异常染色体
结构异常
*标记染色体
Ph1染色体: t (9q- ; 22q+) 见于95%慢粒
遗传性肿瘤及其发病情况
肿瘤名称 发病部位
视网膜母 视网膜 细胞瘤
发病率 遗传方式
1/1.5~
AD
2.8万幼儿
遗传性肿瘤及其发病情况
肿瘤名称
视网膜 细胞瘤 神经母 细胞瘤
发病部位 发病率 遗传方式
视网膜
1/1.5~
AD
2.8万幼儿
神经组织 1/万活婴 AD
遗传性肿瘤及其发病情况
肿瘤名称
视网膜 细胞瘤 神经母 细胞瘤 Wilms瘤
家族性癌(familial carcinoma)
指一个家族内多个成员患相同的癌
结肠癌 12~25%有家族史
乳腺癌、胃癌等 一级亲属发病率为一般人4~5倍
三、肿瘤发病的种族差异
*许多肿瘤的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鼻咽癌
在新加坡: 中国人:13.3 马来人:3.0 印度人:0.4
在美国:
美华侨:美国人 43:1 美华裔:美国人 21:1
Bloom综合征
身材短小、对日光敏感 面部微血管扩张性红斑 免疫功能低下 易患白血病等肿瘤(1/6)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头颈部小血管扩张 免疫缺陷 易患各种肿瘤(10%)
着色性干皮病
皮肤色素沉着、萎缩、角化 毛细血管扩张 智力低下 对紫外线敏感(DNA内切酶缺乏) 易患皮肤癌
结构异常
*标记染色体
t (8q- ; 14q+) 见于90%Burkitt淋巴瘤
结构异常
*标记染色体
临床意义:
早诊、鉴别诊断、预后观察
二、染色体异常在肿瘤发生 中的意义
致癌因子
染色体畸变 (原发性改变)
细胞癌变
染色体异常 (继发性改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发性染色体改变与肿瘤发生
例
Burkitt淋巴瘤 t(8q-;14q+) myc激活
发病部位 发病率 遗传方式
视网膜
1/1.5~
AD
2.8万幼儿
神经组织 1/万活婴 AD
肾 脏 1/万活婴 AD
遗传性肿瘤及其发病情况
肿瘤名称 发病部位 发病率 遗传方式
视网膜 细胞瘤
视网膜
1/1.5~
AD
2.8万幼儿
神经母 细胞瘤
神经组织 1/万活婴 AD
Wilms瘤 肾 脏 1/万活婴 AD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 1/万
DNA修复酶缺陷 容易患皮肤癌
遗传性酶活性异常 例
DNA修复酶缺陷 容易患皮肤癌
DNA损伤不能修复(突变)
遗传性免疫缺陷
免疫监视减弱
容易患肿瘤
遗传性免疫缺陷
免疫监视减弱
容易患肿瘤
突变、恶变细胞不能被清除
染色体病(核型异常) 例
47,XX(XY),+21 易患急性白血病(高20倍)
染色体病(核型异常) 例
肿瘤与遗传
肿瘤与遗传
内容
肿瘤发生中的遗传因素 肿瘤与染色体异常 肿瘤发病的遗传机理
肿瘤发生中的遗传因素
一、遗传性肿瘤
*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的肿瘤
遗传性肿瘤特点
常为双侧或多发 发病年龄早 遗传方式为AD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 AD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 AR
Wilms瘤
11p13 缺失
二、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癌家族(cancer family)
指肿瘤发病率高的家族(>20%)
*G家族
调查过程
Warthin
Hanser&Weller Weller Lynch
1895、1913、 1925 1936 1965 1976
*G家族
调查结果
调查9/10支系的842后代 2个无癌支系 7个高癌支系 患癌者95人(35%)
五、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指易患肿瘤的倾向性 *多基因遗传 *有遗传度的差异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性酶活性异常
遗传 某些酶异常 容易患肿瘤
遗传性酶活性异常 例
芳烃羟化酶(AHH)
容易患肺癌
遗传性酶活性异常
例
芳烃羟化酶(AHH)
容易患肺癌
多环芳烃
7,8-(OH)2-9,10环氧芘
遗传性酶活性异常 例
AD
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肿瘤只是综合征的一部分
家族性结肠息肉( FPC ) *极易癌变(90%) *FPC基因定位于5q21 Ⅰ型神经纤维瘤( NF1 ) *少数恶变 *NF1基因定位于17q11.2
遗传性肿瘤的发病学
两次突变说 染色体异常
例
抑癌基因部位
视网膜母细胞瘤 13q14 缺失
原发性染色体改变与肿瘤发生
例
视网膜母细胞瘤 13q14抑癌基因缺失
肿瘤发病的遗传机理
(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