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2024年移动电话入网协议样书
![2024年移动电话入网协议样书](https://img.taocdn.com/s3/m/4e84f8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7.png)
2024年移动电话入网协议样书样书:____年移动电话入网协议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移动电话入网行为,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制定本协议。
第二条本协议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移动电话入网服务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签订的协议。
第三条移动电话入网是指用户通过向移动通信运营商申请入网并付费后,获得移动电话号码以及相应的通信服务。
第四条移动通信运营商应依法经营,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为用户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
第五条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相关规定,合法使用移动通信服务。
第二章移动电话入网流程第六条用户申请移动电话入网时,应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通信设备和相关证明材料到指定的营业厅办理。
第七条移动通信运营商应在用户提供的材料符合要求并通过审核后,按照约定的时间为用户办理入网手续。
第八条移动通信运营商应在销售移动电话号码时,按标准定价,不得收取超出规定的费用。
第九条移动通信运营商应向用户提供移动电话使用协议、收费标准和服务规定等相关信息,并告知用户相关权益和义务。
第三章用户权益和义务第十条移动通信运营商应确保用户的通信服务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用户的正常通信需求。
第十一条用户有权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移动电话业务变更、退网等手续,退还相应的费用。
第十二条用户有权知悉通信费用的组成和计费方式,并能够自愿选择使用的通信服务套餐。
第十三条用户有义务按时缴纳通信费用,并保证缴费账户的充值余额充足以维持通信服务的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用户应妥善保管移动电话号码和通信设备,不得将其出借或转让给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第四章争议解决第十五条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依法申请仲裁或诉讼解决。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
期满后,双方如无异议可自愿续签。
第十七条本协议中未尽事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中国移动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办法(2015版)解析
![中国移动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办法(2015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9313539b89680203d825bb.png)
中国移动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办法(修订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5年第一节通则第1条为了保证中国移动通信网的安全畅通,加强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严把设备入网关,避免设备带病入网,提高通信网运行质量,根据公司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所称通信网设备版本是指中国移动的接入网、传送网和IP承载网、核心网、业务网设备、板卡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第3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为一级设备版本入网管理部门,负责对全网通信设备版本入网进行统一管理;省级移动公司网络部为二级设备版本入网管理部门,负责本省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4条一级设备版本入网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入网管理的设备版本包括:一、接入网:1.移动接入网:1)GSM无线网,包括BSC、BTS等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R,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2)3G无线网,包括RNC、NodeB等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3)LTE无线网,包括eNodeB等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2.无线接入网,包括WLAN系统,包括AC、AP、AS以及WLAN Portal等设备及相应网管系统,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3.有线接入网,包括PON和PTN接入网,包括PON、PTN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OMC 等设备,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二、传送网和IP承载网:1.干线光传送网,包括一干、二干WDM、OTN、SDH、PTN设备,光协议转换器和收发器、以及相应的网管OMC等设备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2.城域传输网,包括城域WDM设备,OTN、SDH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OMC等设备,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3.同步网,包括铯钟、GPS\GLONASS\北斗卫星接收机、BITS、LPR, PRC 、NTP\PTP 时间服务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bb4870f46527d3240ce058.png)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试行)总则一、为保证移动通信网的统一性、先进性、完整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将统一对进入本网的通信主设备、支撑网设备、配套设备实行入网审批管理。
二、省(区、市)公司负责向集团公司提出设备入网申请,集团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设备计划情况、框架选型结果、测试情况、组网结构等因素决定设备可否入网运行。
三、未经集团公司审批的通信主设备、支撑网设备、配套设备不得进入移动网联网运行或试运行。
本方法的解释权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第一章中国移动网络主设备入网管理办法第一节入网管理设备范围一、中国移动网络主设备是指联接在中国移动网上,直接或间接向用户提供通信业务的核心设备、接入设备、网关设备及设备自带的管理维护系统等。
二、网络主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网络提供优质丰富服务的网络基础。
设备的有效性、兼容性、稳定性、统一性、先进性等将直接影响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
三、为严格规范进入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的通信主设备的性能,以及设备进网后的网络结构,集团公司网络部将依据此办法统一负责所有通信主设备的入网管理工作。
四、中国移动网络目前所涉及的主设备,包括:(一)移动通信设备:1、GSM网设备:TMSC1/2、H/LSTP、HLR、MSC、GMSC、短信中心、语音信箱、BSC、BTS、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OMC(OMC-R、OMC-S、OSS)等;2、国际局设备:ISC、ISTP、国际局设备厂家维护管理平台等;3、GPRS网设备:SGSN、GGSN、CG、DNS、BG、OMC-G(OMC-D)等;(二)传输、同步、接入网设备:1、传输设备:OADM、OTM、OA、ADM、TM、REG、DXC、DCME、光缆等;2、数字同步网设备:PRC、LPR、BITS、GPS和GLONASS接收机等;3、接入网设备:微波系统、LMDS等;4、设备厂家提供的操作维护系统:EMS、SNMS等;(三)移动数据网设备:1、IP电话设备:V oIP网关、V oIP网守、RADIUS等;2、移动互联网设备:核心路由器、边界路由器、接入服务器、DNS、局域网交换机等;3、数据业务网设备:EMAIL SERVER、WWW SERVER等;4、随厂家设备提供的维护管理系统等;(四)业务网关设备:互联网短消息网关(ISMG)、WAP 网关、MISC等;(五)智能网设备:独立SSP、SCP、SMP、SMAP、VC、独立IP、SCEP等;(六)其他未尽设备:对于提供基于移动通信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梦网、智能网的增值业务所增加的处理平台、网关设备、操作维护系统等;以及随着移动通信网技术和业务的发展,所出现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向用户提供通信业务的新设备,也一同纳入主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a225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随着移动设备在企业办公中的广泛应用,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显得至关重要。
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统一规范移动设备使用和管理的制度,通过明确规定移动设备的网络安全管理责任、授权管理、使用管理、监测管理、技术防护等方面的工作要求,确保移动设备的网络安全,提高企业信息资产的保障水平,防范和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拥有或使用移动设备的人员或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本企业员工、委托单位、访客、客户等),以及与本企业合作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外包单位、服务供应商、代理商等)。
三、制度目标1.保障移动设备的网络安全,保护企业敏感信息不被泄露、篡改和非法使用。
2.提高移动设备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人员对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敏感性。
3.确保移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营,保障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规范移动设备管理行为,提高移动设备的管理效率和安全防护水平。
四、管理责任1.公司领导对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并向公司全体员工负责。
2.各部门领导应切实负责本部门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推广各级领导对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的重视。
3.公司网络安全部门作为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对移动设备的网络安全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4.各部门负责人对自身部门的移动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负有直接的行政责任。
五、移动设备使用管理1.移动设备的使用范围:仅允许在企业内正式注册的移动设备可以连接公司内网进行办公使用。
个人购买的移动设备禁止连接公司内网。
2.移动设备的获取与申领:移动设备只能通过公司统一渠道进行申领,申领前需要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并签订保密协议。
3.移动设备的使用规范:移动设备连接公司内网进行办公使用时,严禁下载安装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数据传输。
4.移动设备的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康的移动设备管理平台,对移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测,保证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
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9171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e.png)
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国移动直放站设备的网管接口技术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统一管理。
网管接口是直放站设备连接到网络管理系统的关键接口,通过该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可以监控、配置和管理直放站设备。
2. 接口功能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主要具备以下功能:•物理链路建立与维护:通过该接口与网络管理系统建立物理链路,并保持链路的稳定和可靠性。
•数据通信:支持直放站设备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监控、配置和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通过网管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下发配置指令到直放站设备,实现参数配置和功能管理。
•告警上报:直放站设备通过网管接口将设备状态、告警信息等上报给网络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处理和维护设备。
•远程维护:通过网管接口,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远程监控和维护直放站设备,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运维效率。
3. 接口规范3.1 接口类型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采用以太网接口,符合IEEE 802.3标准。
3.2 接口连接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采用双绞线连接,连接方式为RJ45接口。
3.3 接口速率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支持自适应速率,自动识别连接速率,最大支持1000 Mbps。
3.4 接口协议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栈,支持TCP和UDP协议。
3.5 接口安全性为保证接口的安全性,直放站设备网管接口应支持以下安全机制:•访问控制: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认证,仅有授权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管接口。
•加密通信:支持SSL/TLS协议,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防火墙:支持对网管接口的流量进行访问控制和过滤,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4. 接口功能描述4.1 物理链路建立与维护为保证网管接口的稳定运行,直放站设备应具备以下功能:•支持自动协商接口速率和双工模式。
•支持链路状态检测和链路断开告警机制。
•支持链路重连机制,能够自动重新建立连接。
4.2 数据通信直放站设备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遵循以下规范:•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发送命令请求到直放站设备,并获取设备的响应信息。
中国移动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办法(2015版).
![中国移动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办法(2015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78e304c281e53a5802ff46.png)
中国移动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办法(修订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5年第一节通则第1条为了保证中国移动通信网的安全畅通,加强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管理,严把设备入网关,避免设备带病入网,提高通信网运行质量,根据公司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所称通信网设备版本是指中国移动的接入网、传送网和IP承载网、核心网、业务网设备、板卡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第3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为一级设备版本入网管理部门,负责对全网通信设备版本入网进行统一管理;省级移动公司网络部为二级设备版本入网管理部门,负责本省通信网设备版本入网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4条一级设备版本入网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入网管理的设备版本包括:一、接入网:1.移动接入网:1)GSM无线网,包括BSC、BTS等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R,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2)3G无线网,包括RNC、NodeB等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3)LTE无线网,包括eNodeB等无线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2.无线接入网,包括WLAN系统,包括AC、AP、AS以及WLAN Portal等设备及相应网管系统,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3.有线接入网,包括PON和PTN接入网,包括PON、PTN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OMC 等设备,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二、传送网和IP承载网:1.干线光传送网,包括一干、二干WDM、OTN、SDH、PTN设备,光协议转换器和收发器、以及相应的网管OMC等设备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2.城域传输网,包括城域WDM设备,OTN、SDH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OMC等设备,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3.同步网,包括铯钟、GPS\GLONASS\北斗卫星接收机、BITS、LPR, PRC 、NTP\PTP 时间服务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管系统例如OMC,及附属其上的软件版本与软件补丁。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总汇编(MME、SAE-GW分册)v3.0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总汇编(MME、SAE-GW分册)v3.0](https://img.taocdn.com/s3/m/c8f7ce5a90c69ec3d5bb75ac.png)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2.0)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目录 (2)前言 (3)第一章总则 (4)一、验收工作内容 (4)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 (4)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 (5)一、网管功能验收 (5)二、系统安全评估验收 (6)三、安全管控接入验收 (7)四、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 (8)五、系统功能验收 (8)六、计费验证测试 (10)七、性能测试 (10)八、系统硬件验收测试 (11)九、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 (12)十、资产管理验收 (13)十一、文档验收 (13)第三章系统验收工作一览表 (14)一、系统验收工作一览表 (14)第四章建议 (15)前言本手册主要针对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的验收工作而制定。
本手册明确了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及相关网络设备)在入网前进行验收测试时,应该完成的相关工作和遵循的相关要求,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应按照本手册开展验收工作。
第一章总则一、验收工作内容对于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系统验收测试,主要包括网管功能验收、安全评估验收、安全管控接入验收、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系统功能验收、计费验证测试、系统性能验收测试、系统硬件验收测试、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资产管理验收、文档验收等。
要求对于每个测试项目都形成书面文档,各方面签字确认。
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验收测试规范应在验收前由工程建设负责人组织编订。
系统验收前,工程建设负责人应组织验收方案讨论会,网络部、研究或设计院、计划部、工程部、计费部门、运营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并提出意见。
对验收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组织验收。
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一、网管功能验收1、MME/SAE-GW设备割接入网前,应完成网管接入工作。
2、网管功能验收内容详见网管功能合同。
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1f467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4.png)
一、总则为保障移动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用户合法权益,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由网络管理部门负责,网络管理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第一责任人。
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网络管理部门开展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移动网络运行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1. 网络设备管理(1)网络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禁止私自改动网络设备配置,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接入、拆卸网络设备。
2. 用户管理(1)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移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用户应使用合法、安全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借用他人账号。
(3)用户应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发现网络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3. 网络安全防护(1)网络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2)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病毒查杀,确保网络安全。
(3)加强网络访问控制,限制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4. 数据安全管理(1)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完整。
(2)对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加密,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3)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5. 应急处置(1)网络管理部门应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2)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
四、监督与考核1. 网络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移动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3. 对在移动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网络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3.0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3.0](https://img.taocdn.com/s3/m/f352897502d276a201292e50.png)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2.0)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目录2前言2第一章总则4一、验收工作内容4二、验收测试规X的制定4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5一、网管功能验收5二、系统安全评估验收6三、安全管控接入验收8四、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9五、系统功能验收9六、计费验证测试11七、性能测试11八、系统硬件验收测试12九、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14十、资产管理验收14十一、文档验收15第三章系统验收工作一览表15一、系统验收工作一览表15第四章建议16前言本手册主要针对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与扩容设备上线前的验收工作而制定。
本手册明确了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与相关网络设备)在入网前进行验收测试时,应该完成的相关工作和遵循的相关要求,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与扩容设备上线前应按照本手册开展验收工作。
第一章总则一、验收工作内容对于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系统验收测试,主要包括网管功能验收、安全评估验收、安全管控接入验收、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系统功能验收、计费验证测试、系统性能验收测试、系统硬件验收测试、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资产管理验收、文档验收等。
要求对于每个测试项目都形成书面文档,各方面签字确认。
二、验收测试规X的制定验收测试规X应在验收前由工程建设负责人组织编订。
系统验收前,工程建设负责人应组织验收方案讨论会,网络部、研究或XX、计划部、工程部、计费部门、运营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并提出意见。
对验收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组织验收。
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一、网管功能验收1、MME/SAE-GW设备割接入网前,应完成网管接入工作。
2、网管功能验收内容详见网管功能合同。
网管功能的验收重点包括告警功能、性能监控功能、巡检功能、统计功能、以与其他网管功能。
其中:(1)告警功能涵盖所有设备的告警采集(应包括设备不可达、设备负荷如CPU过高、SAE-GW APN地址池容量等影响分组域业务的重要告警)、呈现,设备日志消息的上报、呈现等;(2)性能监控功能包括所有设备(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板卡负荷、端口转发流量等重要性能的监控与历史性能的统计;(3)巡检功能指通过网管实现对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自动巡检功能;(4)统计功能;必须具备关键业务指标的15分钟粒度的统计功能,关键业务指标的统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准确性,统计指标的误差率在允许的X围内(<8%)。
移动智能终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移动智能终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img.taocdn.com/s3/m/d77130f3f8c75fbfc77db28e.png)
附件:
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
为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部拟对接入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具有操作系统、可由用户自行安装应用软件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以下称“移动智能终端”)加强进网管理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有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要求,检测机构在进网检测时应当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二、生产企业申请移动智能终端进网许可时,应当在产品介绍材料中对操作系统、预置应用软件及其提供者等信息进行说明。
三、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用户安装具有以下性质的应用软件:
(一)含有恶意代码的;
(二)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
(三)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的;
(四)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禁止信息内容的;
(五)其他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
四、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方式定制移动智能终端的企业,不得在其定制的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
用户安装具有第三条所述性质的应用软件。
五、获得进网许可证后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发生较大功能变化或者新增预置应用软件的,生产企业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六、生产企业应当在其获得进网许可证的产品包装上标注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进网许可标志真伪查询网址。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
中国移动网络设备后评估工作管理办法(2015版)
![中国移动网络设备后评估工作管理办法(2015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064815b9f3f90f76c61bc2.png)
中国移动网络设备后评估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网络设备的后评估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后评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网络设备后评估管理(以下简称“后评估管理”)是网络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本办法依据《中国移动网络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提出了后评估管理工作实施要求,明确了总部、省、地市公司在后评估工作中的职责和流程。
是中国移动各级网络维护部门开展后评估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核心网、无线、数据、传输、IP承载、CMNET、网管、安全、IT(网络部维护)、配套、全业务等各专业设备入网(承载业务)后的运行质量和厂商服务支撑能力的评估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第二章工作组织和职责第五条后评估管理工作采用“两级管理,三级实施”的组织原则。
总部和省公司网络部是全网和省内两级后评估管理职能单位,后评估工作由总部、省、地市公司网络部门按照工作流程共同实施。
第六条总部网络部主要职责:1、负责建立全网后评估体系, 组织制定后评估管理办法、编制后评估指标体系,并负责全网后评估管理和实施工作。
2、负责核查、汇总、分析全网后评估基础数据,形成后评估报告。
3、负责按照采购工作需求向采购单位提供后评估结果。
4、负责定期向设备及服务提供商通报后评估结果,督促解决问题。
5、负责指导、考核省公司后评估工作。
6、负责制定总部后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第七条省级网络部主要职责:1、负责依据总部制定的后评估管理办法和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本省后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并负责本省后评估管理和实施工作。
2、负责核查、汇总、分析本省后评估基础数据,并按总部要求及时上报数据。
3、负责确保本省后评估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负责按照本省采购工作需求向采购单位提供后本省评估结果。
5、负责向本省设备及服务提供商通报后评估结果,并督促解决问题。
6、负责指导、考核地市公司后评估工作。
第八条地市网络部门主要职责:负责按照总部和本省后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定期上报设备运行与服务支撑情况等基础数据,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中国移动通信WLAN系统维护管理规定
![中国移动通信WLAN系统维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72946bac5da50e2534d7f26.png)
中国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维护管理规定(暂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66)第二章网络结构管理 (66)第三章维护组织 (77)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77)第二节WLAN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责任划分 (99)第四章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1010)第一节各种岗位责任制 (1010)第二节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12)第三节维护作业计划 (1313)第四节技术档案与资料管理 (1313)第五节仪表与工具管理 (1515)第六节备品备件与材料管理 (1515)第七节请示报告制度 (1515)第八节WLAN网络测试制度 (1616)第九节技术交流与组巡制度及第三方测试 (1616)第十节割接与验收 (1717)第五章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818)第一节通则 (1818)第二节设备的日常维护 (1919)第三节网管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故障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故障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故障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设备故障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软件版本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通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软件版本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IMS接入设备管理办法2018年12月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IMS接入设备管理办法2018年12月](https://img.taocdn.com/s3/m/d27216a058f5f61fb6366605.png)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IMS接入设备维护管理办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维护组织 (5)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5)第二节与其他网络的职责划分 (6)第三章 IMS接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7)第四章故障处理 (9)第五章质量管理 (11)修订历史第一章概述第一条IMS接入设备位于IMS网络的用户接入层,负责提供各种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的接入功能,将用户的语音、视频类应用接入到IMS核心网络完成相应功能。
第二条为了规范中国移动辽宁公司IMS接入设备的维护管理,合理、可靠、安全、高效地组织、管理IMS接入设备,提高IMS接入设备服务质量,提高维护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作为组织、管理IMS接入设备的依据。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移动辽宁公司IMS接入设备。
IMS接入设备包括IAD(综合接入设备)、AG(接入网关)、IP PBX(专用交换机)、SIP GW(SIP网关)四类。
1.IAD部署在用户桌面、楼层、楼宇,适用于小规模用户接入,下行提供POTS话机口、RJ45口,将POTS话机、SIP硬终端、PC客户端接入IMS。
IAD仅具备接入功能,业务功能全部由IMS网络提供。
2.AG部署在企业侧或移动机房,适用于中小规模用户接入,下行提供POTS话机口,可选提供RJ45口,可将POTS话机接入IMS。
AG仅具备接入功能,业务功能全部由IMS网络提供。
与IAD相比,功能相似、下行口更多。
3.IP PBX部署在企业侧,下行提供POTS话机口、RJ45口,将POTS话机、SIP硬终端接入IMS。
IP PBX具有交换功能,并可提供部分增值业务4.SIP GW部署企业侧或移动机房,下行提供E1口,可将TDM PBX接入IMS。
SIP GW仅具备接入功能,主要解决存量TDM PBX接入IMS问题。
5.接入开通网关一般放置在专网上,通过北向接口接收BOSS业务开通指令,实现接入设备的业务开通。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61c7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3.png)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移动设备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和管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制定了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对移动设备的管理和监控,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进行详细论述。
I. 引言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是中国政府为了规范移动设备入网行为、防范网络安全风险而制定的重要法规。
该办法适用于所有进入中国国内网络的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通过制定这一办法,中国致力于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保护国家的网络安全和公民的个人信息。
II. 办法内容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移动设备认证所有进入中国网络的移动设备都需要进行认证。
具备进入中国网络的设备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并获得相关认证与授权。
设备认证将由专门机构进行,以确保设备符合网络安全要求。
2. 网络入口管理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要求网络运营商对设备进行入口管理。
运营商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接入通道,对不符合规定的设备进行拦截和阻止入网,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3. 设备信息登记移动设备使用者需要将设备相关信息登记在网络运营商指定的平台上。
这些信息包括设备型号、IMEI号码等,以便快速追溯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设备信息登记有助于监控设备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4. 安全漏洞修复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要求设备制造商定期发布安全漏洞修复补丁,并推送给设备使用者。
这些补丁需要及时安装,以修复已发现的安全漏洞。
同时,网络运营商也需监测设备安全性,及时协助用户解决安全问题。
5. 违规设备处理对于入网管理办法规定的违规设备,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包括暂停或停止设备的入网权限,通知设备使用者进行整改,并在必要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违规设备的处理有助于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III. 办法的意义与影响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中国移动通信客户入网服务协议
![中国移动通信客户入网服务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1e7209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d.png)
中国移动通信客户入网服务协议本协议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移动通信公司”)与使用中国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以下简称“用户”)之间订立的协议。
用户在使用中国移动通信服务之前,应仔细阅读本协议的全部内容。
用户须充分理解并同意本协议的条款,本协议具有合同效力。
第一条用户权利和义务1. 用户有权根据移动通信公司的规定,选择入网并享受相应的通信服务。
同时,用户有权获得联网设备、手机号码、SIM卡等必要设施。
2. 用户在享受通信服务的同时,应遵守国家有关通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相关规定。
3. 用户应准确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申请入网所需的材料,并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合法有效。
4. 用户应妥善保管手机号码、SIM卡等个人通信设备,并对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和责任负全部责任。
第二条移动通信公司的权利和义务1. 移动通信公司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各项规章制度,并对用户通信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2. 移动通信公司应及时提供用户所需的通信服务,并确保通信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移动通信公司有权对用户的通信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若用户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规定的通信设备的使用规范,移动通信公司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罚,并保留终止通信服务的权利。
4. 移动通信公司应对用户提出的投诉申诉进行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
第三条通信服务的约束与限制1. 用户在使用通信服务时,不得利用通信设备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不得从事任何危害网络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 用户在使用通信服务时,应遵守网络道德和使用规范,不得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得传播色情、暴力、恶意攻击等不良信息。
3. 用户入网激活后,应遵守相关费率规定,按时缴纳费用。
如用户未按时缴费,移动通信公司有权停止或限制通信服务。
移动电话入网协议书
![移动电话入网协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28f8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2.png)
移动电话入网协议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移动电话入网协议书一、甲方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各地分公司及合作伙伴(下称“中国移动”),乙方为以下签约用户(下称“用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二、甲方为用户提供一部移动电话,并为其办理入网手续,用户同意按照以下协议规定使用中国移动提供的移动电话服务:1.用户应依法使用中国移动提供的移动电话服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移动的相关规定,不得利用手机从事违法活动。
2.用户应按照合同规定及时缴纳手机通话费、手机上网费、漫游费等相关费用,保持手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3.用户须妥善保管手机号码及通信设备,并对其使用和管理情况负全责。
4.用户对其手机号码以及与手机号码相关的通信设备、密码等相关信息安全负全责,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甲方,协助甲方处理有关问题,并须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
5.用户应遵守网络安全法,不得利用手机从事违法违规活动,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自觉抵制和制止违法有害信息,协助网络安全保障机构履行网络安全保障义务。
6.用户在使用中国移动提供的移动电话服务过程中,如遇到任何问题,应积极与甲方联系,协商解决。
7.如用户需要更改服务套餐或暂停服务,应提前与甲方客服部门联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8.用户应遵守中国移动的服务条款和规章制度,对于中国移动提供的服务和设施应合法使用。
三、甲方为用户提供移动电话服务,应履行以下义务:1.提供相关资费和服务内容的咨询,协助用户办理入网手续。
2.及时告知用户服务变更情况,履行公告告知义务,提前30天告知用户。
3.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用户通信秘密。
4.提供网络安全保障,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协助相关部门履行网络安全保障义务。
5.提供网络故障处理服务,用户出现通信服务故障,应及时协调处理。
设备入网管理规定(汇编)
![设备入网管理规定(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ad5e9f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0.png)
设备入网管理规定(汇编)第一篇:设备入网管理规定全南供电公司设备入网管理规定1总则1.1为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属所有生产设备和非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
1.2设备管理应当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以防为主,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3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果。
设备管理部门,应按设备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应积极采用先进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
逐步采用设备动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的现代化水平。
设备管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应分级列入企业责任目标考核。
设备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必须做好设备的规划、造型、购置(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等管理工作。
企业购置重要设备和进行大型技术改造必须进行技术论证,并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审批。
1.4以生产副经理和生技部主任为主的设备全过程管理领导小组,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决策机构,办事机构设在生技部,组织协调各项管理工作。
2设计和设备选用2.1送、变电工程建设,按基础程序进行。
生技部负责工程前期工作、工程立项、可行性研究,安排设计任务。
2.2设计组根据设计任务,提交各阶段设计文件,择优选用设备。
要有技术论证,要充分听取使用、检修、运行部门意见,在初审时决定。
2.3财务部门根据下达的工程项目计划,负责落实资金。
2.4调度部门参加新扩建工程的设计审查、负责提出继电保护、通信、远动、电气设备选型审查意见。
2.5设计中有特殊技术条件时。
应与使用部门、制造单位协商落实,作为鉴定合同的附件,并认真编制工程设计概(预)算书,供货合同中应按国家规定预留保证金。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3.0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3.0](https://img.taocdn.com/s3/m/0dda93257fd5360cba1adbca.png)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2.0)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验收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管功能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安全评估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设备入网管理办法(试行)
总则
一、为保证移动通信网的统一性、先进性、完整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将统一对进入本网的通信主设备、支撑网设备、配套设备实行入网审批管理。
二、省(区、市)公司负责向集团公司提出设备入网申请,集团公司根据业
务发展需求、设备计划情况、框架选型结果、测试情况、组网结构等因素决定设备可否入网运行。
三、未经集团公司审批的通信主设备、支撑网设备、配套设备不得进入移动
网联网运行或试运行。
本方法的解释权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第一章中国移动网络主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第一节入网管理设备范围
一、中国移动网络主设备是指联接在中国移动网上,直接或间接向用户提供通信业务的核心设备、接入设备、网关设备及设备自带的管理维护系统等。
二、网络主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网络提供优质丰富服务的网络基础。
设备的有效性、兼容性、稳定性、统一性、先进性等将直接影响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
三、为严格规范进入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的通信主设备的性能,以及设备进网后的网络结构,集团公司网络部将依据此办法统一负责所有通信主设备的入网管理工作。
四、中国移动网络目前所涉及的主设备,包括:
(一)移动通信设备:
1、GSM网设备:
TMSC1/2、H/LSTP、HLR、MSC、GMSC、短信中心、语音信箱、BSC、BTS、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OMC(OMC-R、OMC-S、OSS)等;
2、国际局设备:
ISC、ISTP、国际局设备厂家维护管理平台等;
3、GPRS网设备:
SGSN、GGSN、CG、DNS、BG、OMC-G(OMC-D)等;
(二)传输、同步、接入网设备:
1、传输设备:OADM、OTM、OA、ADM、TM、REG、DXC、DCME、光缆等;
2、数字同步网设备:PRC、LPR、BITS、GPS和GLONASS接收机等;
3、接入网设备:微波系统、LMDS等;
4、设备厂家提供的操作维护系统:EMS、SNMS等;
(三)移动数据网设备:
1、IP电话设备:V oIP网关、V oIP网守、RADIUS等;
2、移动互联网设备:核心路由器、边界路由器、接入服务器、DNS、局域网交换
机等;
3、数据业务网设备:EMAIL SERVER、WWW SERVER等;
4、随厂家设备提供的维护管理系统等;
(四)业务网关设备:
互联网短消息网关(ISMG)、WAP 网关、MISC等;
(五)智能网设备:
独立SSP、SCP、SMP、SMAP、VC、独立IP、SCEP等;
(六)其他未尽设备:
对于提供基于移动通信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梦网、智能网的增值业务所增加的处理平台、网关设备、操作维护系统等;以及随着移动通信网技术和业务的发展,所出现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向用户提供通信业务的新设备,也一同纳入主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第二节进网试运行测试流程
一、下列设备在中国移动通信网正式入网运行前,须经过设备试运行测试:
1、未在中国移动通信网上使用过的新的通信主设备,包括新的设备厂商、设备型号;
2、现网使用的通信主设备,系统硬件结构或发生根本变化,且此硬件结构尚未在现网使用的;
3、未在集团公司定期公布的许可入网的通信主设备清单之列的。
二、设备试运行测试由设备厂商向集团公司提出申请,并提供如下测试材料,由集团公司进行审批,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测试:
1、该设备获得信息产业部进网许可的相关材料,包括设备进网许可证、设备进网试验批文等;
2、设备在集团公司认可的模拟实验环境下测试的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其中包含大业务量测试、稳定性、损伤性、相关接口测试、功能测试等;
3、设备实现功能、各项性能指标描述及软件版本情况;
4、该设备入网后的组网方案及网络结构;
5、该设备对集团公司或信息产业部颁布的技术规范的支持承诺书,该设备与现网关联设备互通性承诺书;
6、如集团公司或信息产业部已经颁布该类别设备与网管系统或其他系统的接口技术规范或要求,需针对该规范最新版本及要求进行应答和说明;如尚未定义该接口,厂家需按集团公司网络部要求进行说明;
7、试运行过程中的测试方案和测试项(含系统功能测试、网管、计费等接口的
测试);
三、集团公司根据信息产业部的入网批示、业务发展需求、设备计划情况等安排该设备在现网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为3个月。
试运行期满后,由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向集团公司提交试运行测试报告。
四、对于尚未获得信息产业部进网许可证或进网试验批文的设备,确因市场发展要求,需要入网进行试验运行时,由集团公司负责或委托省公司组织该设备在现网上的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由集团公司负责组织对设备的有效性、兼容性、功能实现情况及相关接口进行测试。
对于测试中出现的遗留问题,由厂家负责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解决,否则将作退网处理。
五、试运行期间,一般不允许此类设备在其他本地网入网运行。
如测试通过,试
运行测试报告将作为本设备在中国移动入网的依据。
如测试未通过,将根据情况继续测试、改造或退网整治。
六、集团公司定期汇总进网试运行测试通过的通信设备清单,所有设备在系统硬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后,应重新申请进网试运行测试。
七、原则上一般不允许未获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或进网试验批文的设备入网试运行。
第三节设备入网审批流程
一、作为集团公司一级干线工程管理进行统一招标选型的设备,工程可研报告、设备选型结果及工程设计书作为设备入网运行的依据。
二、对于集团公司统一组织框架选型的设备,各省在申请设备入网时应遵循框架选型结果。
三、对于省内工程管理的设备,以下因素作为设备入网审批的依据:
1、如集团公司已统一制定下发过建设指导意见,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组网方案及设备在各省建设的规模及配置建议,将作为设备入网运行的依据;
2、集团公司对该省本期工程建设的合同批复;
3、申请入网的设备是否是新设备、新硬件,是否在集团公司许可入网的主设备清单之列,是否通过现网试运行测试;
4、申请入网设备进网后的网络结构是否合理;
四、各省在新增通信主设备前,请提前三周向集团公司提出设备入网申请,同时应提供如下资料:
1、设备型号及功能;
2、设备各项指标描述及软件版本情况;
3、该设备所需的信令点编码资源或IP地址资源;
4、该设备入网后的组网方案及网络结构;
5.设备割接方案;
6.设备各接口说明(如网管、计费等接口);
五、集团公司在综合设备试运行测试结果、设备组网指导意见、设备框架选型结果、设备组网方案、设备割接方案的基础上,批复设备入网,并备案。
六、任何接入中国移动网运行的通信主设备必须遵从此管理规定,在获得入网审批手续后方可入网承担业务。
第二章支撑网系统的入网管理办法
一、支撑网系统指独立于移动通信基础网、业务网的网络管理系统、信令(环境)集中监测系统、计费结算系统、业务营帐系统等。
二、支撑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移动网正确计费、提供优质网络服务的保障,是方便对设备进行操作维护管理的有效手段。
由于支撑网系统的网络路由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与移动网主设备联接,支撑网系统的设备质量问题及网络结构不规范可能会影响移动通信网的正常运行。
三、集团公司统一提出支撑网的路由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主要软硬件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所有支撑网系统的设备必须符合上述指标要求方
可入网运行。
四、对于集团公司统一编制技术规范的支撑网系统,各公司自建的支撑网系统必须满足上述技术规范方可入网运行。
五、集团公司网络部统一提出支撑网系统与移动网联接的网络安全要求,统一规定网络路由组织基本原则及IP地址统一规划。
六、根据支撑网设备软硬件指标情况及在移动网运行情况,网络维护部门定期汇总符合移动网要求的支撑网路由设备、计算机设备、IP交换设备、数据库等许可入网清单,各省在建设本省的支撑网系统时必须遵循入网清单的要求。
七、不在入网清单的支撑网设备的入网审批由集团公司负责。
支撑网的入网管管理细则将以本办法补充规定形式下发,各省支撑网的入网需遵照该细则执行;
第三章配套设备入网管理办法
一、配套设备是指保证通信主设备、支撑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所配备的电源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外围设备。
二、配套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是通信主设备、支撑网主设备良好运行状态的保障,是主设备避免电力、环境突发事故影响的保障。
三、集团公司网络部统一提出通信主机房电源系统、空调系统等配套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要求,所有配套设备必须符合上述指标要求方可入网。
四、根据配套设备各项主要性能指标的达标情况及在移动网运行情况,网络维护部门定期汇总符合移动网要求的配套设备许可入网清单,包括设备厂商、设备型号。
各省在建设本省的配套设备时必须遵循入网清单的要求。
五、不在入网清单的配套设备的入网审批由集团公司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