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

合集下载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马梦琪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

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威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摘要: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建立在两大基石之上:功能加忠诚。

功能指的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忠诚原则限制了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

本文先介绍这个看起来似乎矛盾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并追溯其起源,然后评论该理论对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忠诚1.序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蓬勃发展。

其代表人物几乎都是翻译实践者兼在大学翻译培训机构的翻译教师。

功能翻译理论主要以广义上的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具有评价与规范意义。

评价意义包括对所处文化情景中翻译功能的鉴定;规范意义是指对未来的专业翻译工作者进行培训,要求他们译出好的(即具有某种功能的)、满足客户需要的译作,并且要求译员寻求充分的论据来保护其译作免受委托者和使用者的不合理批评。

由于语言的障碍,很多德国学者的论著与观点不但无法为非德语读者所熟知,有时甚至引起误解。

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德国翻译研究克里丝汀界的领袖人物,她意识到语言在学术交流中的重要性,于是将其德语著作《翻译中的语篇分析:理论、方法及翻译导向的语篇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成英语出版,此书在翻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之后她再接再励,直接用英语著书,《翻译是一种目的性活动解释功能翻译理论》于1997年问世。

该书全面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的模糊点及其术语,同时也阐明她本人的功能翻译观点。

诺德深受其老师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的影响,十分忠诚于弗米尔的目的论,非常赞赏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同时也有自己的见解。

她把忠诚原则引入功能主义模式,希望解决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

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诺德宣称,功能主义理论可以涵盖翻译的所有类型,而且对翻译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意义。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等学者的早期研究。

他们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翻译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功能派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论、翻译功能论等多个分支。

在核心观点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决定翻译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应用领域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该理论也促进了翻译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概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或“目的论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功能的社会行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作文范文]翻译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论文

[作文范文]翻译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论文

翻译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学派的学者们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其代表人物Lefevere 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改写;意识形态;诗学20 世纪70 年代以前,西方翻译理论界主要采取文艺学和语言学两种研究模式,前者视翻译为艺术,强调译作的文学价值,后者视翻译为科学,把翻译理论和语义、语法作用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从语言的使用技巧上论述翻译。

两者都是要把原文和译文进行文本对照。

70 年代以后,翻译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他们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认为翻译是译入语社会中一个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而译本是译者在译入语社会的诸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从文化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有着明显的优势,研究者借用各种当代文化理论去考察、剖析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译入语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从而展现出翻译研究的巨大空间和发展前景。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翻译研究学派”。

1972 年,客居荷兰的美国学者Holmes 发表了重要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首次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概念,他认为翻译研究应当被视为一门独立学科,Holmes 也成为翻译研究学派的奠基人。

翻译研究在20 世纪80 和90年代得以迅猛发展。

我们从维也纳大学教授、知名学者Snell-Hornby 的论述中能看出其发展轨迹。

1987 年Snell-Hornby 指出翻译研究无疑是属于未来的学科,到了1995 年她在《翻译研究——综合法》修订版的前言中已经把翻译研究称为一门发展速度惊人的独立学科了。

很多学者为翻译研究后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Lefevere 就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改写理论对翻译的文化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改写这一概念是Lefevere 提出的,他认为翻译、编史、选集、批评、xx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改写,它们都从某种程度上对原文进行了改变和操控,其中翻译是最为明显、最有影响的改写,因为它在另一种文化中树立了作者或者作品的形象,让他们突破了原文化的界限。

西方最流行的翻译标准

西方最流行的翻译标准

西方最流行的翻译标准1. 语言学派(Linguistics-based School)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开创了西方翻译的语言学传统。

直到20世纪初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路线从传统语言学或语文学派人物开始,一直延伸到21世纪。

沿这一路线虽然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方法,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标准的对等问题。

一般认为,西方语言学派开始对翻译进行“科学”研究的标志是美国著名学家尤金·奈达(Engene Nida)于1947年发表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Bible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boriginal Languages)。

语言学派分布的地域较广,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卡特福德(J. C. Catford)、纽马克(Peter Newmark)、哈蒂姆(Hatim)等。

除此之外,捷克布拉格学派的雅克布逊(Roman Jakobson),前苏联的费奥多罗夫,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s Mounin),以及德国的斯奈尔-霍恩比(Snell-Hornby),也都是当代国外语言学派的突出代表人物。

雅克布逊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Translation),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存在的一般问题,为当代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理论方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奉为翻译研究经典之作。

这此篇论文中,他首次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这一分类准确概括了翻译的本质,在译学界影响深远。

翻译研究回顾对当代研究路径发展启示

翻译研究回顾对当代研究路径发展启示

一、引言研究途径是指研究者用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翻译学处于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丰富本学科内涵,正所谓翻译的研究途径。

归纳起来,翻译研究的途径即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语言和对比文本阶段开始,经历了德国功能主义学派阶段、描写翻译研究阶段、文化转向研究阶段及当代社会学方向研究、实证性转向研究及全球化转向研究阶段。

二、翻译研究途径回顾1. 50年代末至70年代注重语言的对比研究相关理论霍姆斯、雅各布逊、卡特福德、奈达、纽马克、穆南及费道罗夫等。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在第三阶段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指出翻译需要寻找以交际功能为目的的对等语,从而重新组织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的形式,(Nida and Taber,1969:12)奈达进一步指出翻译必须达意、传神、措辞通顺及考虑读者的接受。

几乎和奈达同一时期,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A.V. Fedorov)提出翻译学理论和语言学学科紧密相关,强调翻译要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翻译要通过语言学学科才能表现出来。

(蔡毅、段京华,2000:5-6)此外,哈蒂姆(Basil Hatim),纽马克(Peter Newmark),贝尔(Roger Bell)格特(Ernst-August Gutt)等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结合,丰富并促进了翻译语言的对比研究。

2. 70年代末至8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研究德国的翻译功能学派针对翻译语言学派重形式的不足,提出重文化和交际功能,将翻译研究置于目的语文化和语境中。

赖斯通过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阐释不同文本类型的功能,指出文本的多义性和多功能性,他们运用语言功能和交际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翻译。

弗米尔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ie),认为翻译文本要以达到目的语语境为目的,并指出译文要根据目的语读者和译入语习惯达到文内连贯和互文连贯的原则。

曼塔里阐发了翻译行为理论(translation action),指出信息傳递最终会为交际服务。

翻译学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学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第三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翻译学研究空前繁荣,翻译思想异常活跃,翻译研究呈现出学科相互渗透、不同翻译思想既对立有互为补充的多元特征。

重点人物:奈达将当代翻译理论的流变表述为从语文学,语言学,交际学到社会符号学的发展轨迹根茨勒将当今翻译理论分为北美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起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结构主义派五大流派曼迪将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大致分为翻译的功能理论,话语与语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文化研究和翻译的哲学研究贝克尔概括为交际与功能研究,语言学研究,心理语言与认知研究和符号学研究本章概括为:语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的哲学研究翻译的文化研究第一节翻译学传统与语文学翻译研究纽马克20世纪50年代以前统称“前语言学”翻译研究,认为这段时间缺少对翻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属于“前科学”的研究,纽马克以重大翻译活动为标志划分翻译理论发展阶段。

斯坦纳1,古典翻译理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2,从施莱尔马赫至20世纪中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以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为标志,以维纳,奈达,穆楠和卡特福德为代表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其标志是新兴学派林立,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谭载喜将漫长的西方翻译史划分为六个时期:1)发轫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肇始阶段;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3)中世纪时期;4)文艺复兴时期;5)近代翻译时期,即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本章节将西方翻译理论粗略的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基本上属于奈达的语文学的翻译研究1,古代翻译理论公元前3世纪到欧洲中世纪结束为止(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公元前285年,72学者对《圣经》的翻译,众多学者,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和奥古斯丁。

人物: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奥古斯丁西塞罗认为:翻译必须符合听众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并能打动读者听众,翻译要传达的事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文学翻译是再创作,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

图书中文名名称 出版社 作者译者 出版时间 图书定价 汉语

图书中文名名称 出版社 作者译者 出版时间 图书定价 汉语

图书中文名名称出版社作者译者出版时间图书定价汉语近义词词典(汉英对照全注汉语拼音)北京大学出版社马燕华等2003年4月1日29.00汉英互译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张震久等2004年12月1日17.00英译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司显拄等2006年9月1日24.80中国英语变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潘章仙2005年12月1日28.00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北京大学出版社李和庆等2005年11月1日20.00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宪明2005年5月1日42.00文学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许渊冲2003年12月1日34.00新编汉语经济新闻词汇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惠玲等2005年11月1日32.00外教社——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尹邦彦 编2006年1月1日48.00英汉法律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万彪2003年1月1日11.70汉英法律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万彪2004年2月1日13.00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德春2004年10月1日13.40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致礼2004年11月1日13.40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华先发等2004年7月1日15.00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李亚丹等2006年1月1日15.30研究生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吕俊等2002年12月1日16.80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方梦之等2004年3月1日18.00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2005年7月1日33.00英汉科技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韩其顺等2003年1月1日 6.50新编英汉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催永禄等2005年1月1日13.80高级口译教程(第三版)(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梅德明2006年4月1日29.50走进口译——欧盟亚欧口译项目多媒体教学资料(附DV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晓燕 杨柳燕 译注2006年8月1日30.50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萧立明2002年1月1日14.80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天振2003年1月1日18.00英汉语比较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魏志成2003年1月1日22.60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戴文进2005年4月1日13.5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七: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费拉德2004年4月1日8.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三:解构主义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Kathleen Davis2004年5月1日8.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五: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Katharina Reiss2004年5月1日9.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八: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Jenny Williams2004年5月1日9.8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影印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Susan Bassnett2005年3月1日10.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三: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Christiane Nord2001年7月1日10.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比利时]勒菲弗尔2004年8月1日11.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二:翻译研究(综合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德]Mary Snell-Hornby2001年9月1日11.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三: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比利时]勒菲弗尔2004年8月1日12.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Theo Hermans2004年5月1日12.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翻译问题探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Perer Newmark2005年6月1日12.6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二:翻译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1日13.50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美芳2005年8月1日14.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当代翻译理论(第2版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Edwin Gentzler2004年1月1日14.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七:翻译研究:国外翻译研究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Susan Bassnett2004年7月1日14.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九:翻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Mark Shuttleworth2004年4月1日14.2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Basil Hatim2001年7月1日14.5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四:语用学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Leo Hickey2001年7月1日14.5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五: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David Katan2004年4月1日15.5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八:语篇与译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Basil Hatim/Ian Mason2001年9月1日15.6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八: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格特2004年4月1日15.80翻译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桂乾元2004年10月1日16.00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宏薇2004年2月1日16.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色列]Gideon Toury2002年6月1日16.6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Eeugene A.Nida2006年3月1日16.8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翻译教程(影印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Peter Newmark2002年10月1日17.20翻译学归结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赵谚春2005年5月1日18.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色列]Wolfram Wilss2002年8月1日18.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一:翻译科学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Eugene A. Nida 2004年8月1日18.5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四: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Maria Tymoczko2004年7月1日18.50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天振2000年12月1日21.5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六: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韦努蒂2004年7月1日22.00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2002年12月1日25.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十一: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George Steiner2001年9月1日30.00国外翻译研究丛书: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贝克2004年10月1日33.30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美芳2001年7月1日13.00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福康2002年1月1日23.60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天振2004年9月1日33.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翻译家周作人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刘全福 著2007年4月1日14.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美芳 著2005年8月1日14.00翻译研究丛书·翻译研究的语言探索——古诗词语言学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黄国文 著2006年7月1日15.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翻译与诠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宾 编著2007年3月1日15.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宏印 著2006年2月1日15.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吕俊 侯向群 著2006年7月1日17.00翻译研究丛书·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胡翠娥 著2007年5月1日17.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翻译学归结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赵彦春 著2005年7月1日18.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庄智象 著2007年10月1日18.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 主编2006年9月1日26.00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0)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天振 查明建 主编2004年9月1日33.00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莎士比亚翻译比较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奚永吉 著2007年7月1日72.00翻译与对比研究——2002年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潘文国 主编2005年7月1日21.0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培基等2005年7月1日8.60大学英语英汉翻译技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蔡基刚2001年10月1日10.00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穆雷2000年3月1日15.30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古今明2002年5月1日16.50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尹邦彦2006年1月1日48.00语言、文化与翻译(英文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Eeugene A.Nida2001年10月1日14.00写作与翻译指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丁国声2004年8月1日14.50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宏印2006年2月1日15.00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建开2003年1月1日25.00英语理解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林相周2005年4月1日7.60朗文汉英中华文化图解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舆优水2002年7月1日50.00简明汉英分类表达词典(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庄智象2000年10月1日53.00外教社简明英汉——汉英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邱懋如 主编2007年9月1日28.00英汉WTO常用术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叶兴国2004年8月1日29.00新世纪英汉国际经贸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周国强等2004年10月1日65.00英汉因特网常用词汇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曹岭岚2005年10月1日23.00科技英语词语用法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卢思源2005年8月1日35.00英汉汉英饭店管理常用词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戴国庆1996年1月1日7.00英汉旅游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程润明1996年4月1日11.00英汉汉英医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唐国顺2005年6月1日63.00汉英汉语新词新义词典(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吴克礼2003年8月1日28.00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林明金2000年10月1日39.50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方梦之 主编2004年3月1日27.00英汉军事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李公昭 主编2007年3月1日328.00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光盘)外文出版社58.00经贸英译汉教程外文出版社常玉田2005年8月1日39.80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外文出版社中国翻译协会298.00汉英体育词典外文出版社刘振恺2004年8月1日32.00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外文出版社谢竹藩2002年9月1日98.00WTO英汉汉英实用词典外文出版社彭金瑞2004年6月1日40.00英汉计算机缩略语词典外文出版社王青2002年10月1日38.00英汉军事缩略语词典外文出版社李思哲2002年1月1日45.00最新英汉药名词典外文出版社鲁汉、王宁等2005年1月1日148.00中英佛教词典外文出版社陈观胜2005年7月1日198.00英语二级翻译口译同声传译考试大纲修订版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CATTI办公室2005年9月1日10.00英语二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修订版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CATTI办公室2004年3月1日35.00英语备考词汇全攻略(二级)外文出版社黄源深2008年12月1日40.00英语笔译实务(二级)外文出版社卢敏2004年5月1日40.00英语口译综合能力(二级)-改版外文出版社王立弟2004年6月1日42.00英语笔译综合能力(二级)-改版外文出版社汪福祥2004年5月1日48.00英语口译实务磁带(二级)外文出版社王燕2004年6月1日49.00英语口译综合能力磁带(二级)外文出版社王立弟2004年6月1日49.00英语口译实务(二级)外文出版社王燕2004年6月1日50.00英语笔译实务辅导丛书(二级)外文出版社卢敏2006年3月1日20.00英语笔译综合能力辅导丛书(二级)外文出版社汪福祥2006年1月1日28.00英语二级笔译考试真题详解外文出版社卢敏2005年11月1日25.00英语笔译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级)外文出版社卢敏2008年12月1日30.00英语二级口译考试真题详解(含CD一张)外文出版社卢敏2005年11月1日32.00英语口译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级)含光盘外文出版社卢敏2008年12月1日32.00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1日99.90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范仲英2004年7月1日7.80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曾城2003年9月1日12.90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申雨平戴宁2003年7月1日13.90高级英汉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顾曰国蓝纯2004年12月1日14.90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田惠刚1998年4月1日20.90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Joan Pinkham2000年5月1日22.90科技英语翻译(教师手册)(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赵萱 郑仰成9.90科技英语翻译(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赵萱 郑仰成26.90翻译教学与研究(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哈蒂姆2005年12月1日26.00商贸汉英翻译评论(80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法公2004年12月1日16.90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冰2004年10月1日23.90实战口译学习用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林超伦2004年9月1日27.90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冰2005年8月1日34.90实战口译教学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林超伦2004年9月1日37.90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10月1日11.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当代西方翻译研究译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Roger T. Bell2005年3月1日18.90翻译教学与研究(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哈蒂姆26.0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Roger T. Bell2003年7月1日28.90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许钧2002年11月1日12.90译稿杀青!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文集(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霍姆斯12.90语料库与译者培养(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扎内廷16.90多元下的统一?当代翻译研究潮流(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鲍克21.90译者的电子工具(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奥斯特米勒21.90译者实用指南(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萨穆埃尔松- 布朗21.90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格朗热23.90什么是翻译?离心式理论,批判性介入(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鲁宾逊26.00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鲁宾逊37.90译者登场(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鲁宾逊38.90翻译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程镇球2002年9月1日11.90奈达翻译理论研究(英文本)(学术著作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马会娟2003年9月1日11.90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鲁宾逊14.90翻译研究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孙艺风 等编译2005年4月1日14.90翻译与规范(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谢芙娜15.90翻译,权力,颠覆(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比达尔17.90象牙塔与语言工作面之间的对话(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切斯特曼 瓦格纳17.90翻译研究词典(当代西方翻译研究译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11月1日18.90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解读(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福西特19.90论翻译(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纽马克21.90论翻译的原则(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泰特勒24.90翻译研究:另类视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范守义2004年11月1日25.90翻译与权力(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提莫志克 根茨勒27.90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诺德28.90变换术语:后殖民时代的翻译(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蒙 圣皮埃尔32.90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程永生2005年9月1日32.90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安德曼 罗杰斯27.90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特尔 富兰克16.90跨文化侵越-翻译学研究模式(Ⅱ)(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赫曼斯23.90翻译与民族:英格兰的文化政治(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奥克利-布朗25.90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Ⅰ):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奥洛汉33.90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罗斯11.90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勒弗维尔19.90翻译史研究方法(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皮姆24.90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学术著作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克非2004年9月1日11.90译有所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译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德)诺德11.90翻译研究:综合法(当代西方翻译研究译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霍恩比12.90翻译与鉴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键28.90英文汉译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陈廷佑2001年2月1日7.90英文对义词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毅2004年11月1日11.90容易误译的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何炳威2002年5月1日12.90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庄绎传2003年6月1日14.90话语与译者(当代西方翻译研究译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文斌 译2005年9月1日19.90英汉翻译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陈德彰2005年8月1日22.90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玉田27.90换言之:翻译教程(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Roger T. Bell2000年10月1日27.90国际金融阅读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梅仁毅1998年9月1日19.90当代翻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俄]科米萨若夫2006年8月1日13.90商贸汉英翻译评论(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法公16.90换言之:翻译教程(语言学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7.90汉英口译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长栓2000年5月1日17.90面面俱到口译教程2(含CD 2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郭岱宗25.90面面俱到口译教程3(含CD 2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郭岱宗29.90面面俱到口译教程1(含CD 2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郭岱宗39.90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汪榕培2000年3月1日13.90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修订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郭著章2003年8月1日35.00商务英语英汉口译武汉大学出版社王红卫等2005年2月1日21.00翻译专业21世纪丛书: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李明2006年4月1日24.00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李明2005年4月1日14.80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陈秋劲等2005年4月1日28.00实用英汉互译技巧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汪涛等2006年3月1日29.00英汉互动翻译教程(附参考答案)武汉大学出版社李明2006年2月1日18.00新世纪英汉同声传译(含光盘)武汉大学出版社胡刚等2006年7月1日31.00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卢红梅2006年5月1日34.00经典英语谚语赏析(英汉对照)武汉大学出版社祝宝珠主编2005年4月1日15.00新闻英语与媒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徐琴缓等2004年6月1日18.00文学与翻译论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段初发2005年7月1日20.00译员基础教程-如何组建翻译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朱宪超 韩子满2006年1月1日14.00笔译训练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6.00英汉翻译基础教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方梦之2005年1月1日18.00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王大伟、魏清光2005年8月1日21.00汉译英基础教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马秉义2006年1月1日24.00口译训练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8.00新贸易书信宝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林叙仪2004年1月1日20.00英汉翻译辨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傅敬民、张顺梅、薛清2005年1月1日16.00英汉汉英口译基础教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陈振东2005年1月1日17.00谈判交涉英语(配CD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李育超2005年1月1日20.00机器翻译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文军2006年1月1日54.00科学词典译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孙迎春17.00汉英科技翻译指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冯志杰2000年1月1日13.60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3年9月1日13.80翻译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思果2004年3月1日14.20口译理论与教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和平2005年11月1日15.00变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黄忠廉2002年1月1日17.00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谭载喜2002年11月1日17.60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谭载喜2003年1月1日17.60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杨承淑2005年7月1日18.00文化翻译论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7年3月1日20.00口笔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4年1月1日21.00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鲍刚2005年11月1日21.00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5年11月1日21.00应用翻译功能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贾文波2004年1月1日23.00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外语院校翻译系列教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杨晓荣2008年8月29日25.00翻译美学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5年8月1日25.50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3年1月1日32.00翻译与语言哲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4年6月1日35.00刘宓庆翻译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6年7月1日35.00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6年4月1日37.00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5年11月1日37.00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5年1月1日40.00英汉翻译技能指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宓庆2006年7月1日41.00跨文化旅游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惠康2006年6月2日23.00联合国文件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曹菡艾等2006年7月10日24.00汉英时文翻译教程(外语院校翻译系列教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贾文波2008年8月29日28.00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广告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朱山军2007年6月29日19.80西方译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重德2003年1月1日12.00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马祖毅2000年1月1日22.30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惠康2004年1月1日23.00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惠康2004年1月1日28.80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邹振环1996年1月1日12.00法窗译话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陈忠诚2003年1月1日14.20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李克兴、张新红2006年1月1日34.00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余光中2004年3月1日12.00语篇翻译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李运兴2003年8月1日12.80英汉翻译津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陈生保2000年1月1日13.60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陈定安2002年11月1日14.60英汉同声传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张维为2006年1月1日16.00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陈刚2004年1月1日26.00怎样做新闻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洪潮等2005年1月1日28.00新闻英语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许明武2004年3月1日30.00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包惠南2003年8月1日18.80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郭建中2003年3月1日22.00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重德2003年8月1日9.40。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尤金.奈达Eugene Nida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富,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即交际,创立了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并进而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就翻译过程提出“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四步模式。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入翻译策略探究文学翻译并不单纯地只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是停留在语言内部,忽视了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权力话语。

在后殖民语境下,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导致了强势文化(宗主国)与弱势文化(殖民地)之间的权利差异,翻译文本根本无法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转换。

因此21世纪的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考虑翻译策论的选择与使用。

一、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是以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印度裔美国学者盖娅里特·斯皮瓦克和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为代表的“三剑客”。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在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

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反翻译研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延续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其独有的研究路径“权力关系的透视”介入到对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的研究。

他们围绕“权力关系”、“翻译的政治”和“归化与异化”等核心问题,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翻译与文化政治问题。

后殖民主义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翻译是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的工具。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专注于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译者因意识形态、权力等文本外部因素的制约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策略的选择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借助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

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三大突破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

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

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

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

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1)语言学派的转向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

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尤金·奈达(Eugen A. Nida)卡特福特(J.C. Catford)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论层面。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霍尔姆斯
霍尔姆斯认为, 描写、理论和应用是翻译研究的三大分支,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在为另两方提供资料,也都在吸取和 利用另两方的研究成果。 霍还指出,在三大分支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尚未提及,那就是翻译史 研究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关心的哪些方法、那些模式最 适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如翻译理论如何构建才最有效;用哪种分析方法 才能取得最客观、最有意义的描写结果等) 霍尔姆斯在早期的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 多个交叉相叠的系统组成,所以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一术语。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1. 多元系统论对文化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导向,提高了它的 理论性和学术性;
1. 翻译研究范围的扩大。
2. 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左哈: 以色列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及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 学院教授。但严格说来,他是文化理论家而不是翻译理论家,但他 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 ,左哈在研究希伯来文学的过程中建立了多元系统假说。 该假说主要反映在收集了他从1970年到1977年间撰写的论文的论文集 《历史诗学论文集》。
2. 在多元系统理翻译作品的轻视;
3. 多元系统理论反对以价值判断作为选择研究对象的准则,主张对中心和 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直接提高了翻译的文化地位,并且 间接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
描写学派与图里
西方翻译研究, 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 研究,都是规定性的。 规定性研究的显著特点: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 对象, 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 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 这些研究 的缺陷: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多数译者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是 如何翻译,翻译的过程到底如何。

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作为主体的译者不但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反译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问题,尤其以Susan Bassinet的《文化,构建,翻译》为代表。

自此翻译研究开始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人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大环境中。

随着对翻译理论中阐释学研究的深人,人们也加深了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和对译者主体性的肯定。

标签:理论;主体性;翻译策略;译者Explanation study theory and translator independentShan Jianfeng【Abstract】Has not aroused the widespread interest not only as the main body translator, on the contrary the translator in politics, the economy, the culture has been at the edge position. Since the 1970s, Western translator proposed the translation theory “the culture changes” the question, especially take Susan Bassinet “Culture, Construction, Translation” as representative. From now on will translate the research to start to enter the human from the pure linguistics angle to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historical, in the cultural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Along with to translation theory in explanation study research deep person, the people also deepened to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essence understanding and to the translator independent affirmation.【Key words】Theory; Independent; Translation strategy; Translator1 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阐释学(Hermeneu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翻译功能学派

翻译功能学派




弗米尔首次提出目的论是在1978年发表的 《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目的论之所以与其它的西方翻译理论有很 大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将一些 新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这些新概念 为西方翻译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新 的活力。 目的(Skopos),源于希腊语,表示目的或 目标。弗米尔引进这个词来表示翻译或翻 译行为的目的。


翻译以内容为重的文本,最重要的是将文 本蕴含的信息毫无保留的转换到目的语中, 包括:新闻发布会文稿、新闻报道、商务 信函、操作手册、官方文件等。关于评价 以内容为重的文本翻译,赖斯提供了几个 标准:语义是否准确;语法是否合乎规范; 文体风格死否和源语文本相呼应。 以形式为重的文本则强调的是作者的表达 方式。此类文本即是所有被称作有艺术性 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歌及纯文艺作品 等。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源语文本的美 学性转换到目标语中。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汉斯· 弗米尔(1930-2010),德国著名翻译 理论家,师从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凯瑟琳 娜· 赖斯。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及译著,其 中主要包括《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1978)、《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委托》 (1989)、《关于翻译理论》(1983)、3 与赖斯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1984)和《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 (1996)

根据目的论,译文的目的是译者绝对采取 何种翻译策略为最重要的标准,译文读者 的期待是决定译文目的的主要因素,而目 的语文化中的惯例决定译文读者对译文的 期待。如果译者对原文做出的改动与目的 语文化中的惯例不一致,译者有责任告诉 读者其翻译策略及其原因,而不应该欺骗 读者。如果译者的传译与原文发起人的期 望相悖,译者也有责任向原文发起人解释 对原文做了哪些变动,否则就等于误导原 文发起人。诺德称这种责任为“忠诚”。

西方翻译发展历史阶段研究综述

西方翻译发展历史阶段研究综述

西方翻译发展历史阶段研究综述西方翻译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人工翻译时代、机器翻译时代、计算机辅助翻译时代和深度学习时代。

人工翻译时代,指的是翻译者需要手动进行翻译,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工具。

这个时代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

这个时期的翻译主要是依靠人类大脑进行实现的,所以速度比较慢。

由于翻译技术的限制,一些特殊领域的翻译往往需要专家级别的知识才能完成。

机器翻译时代,指的是翻译人员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进行翻译。

这个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70年代。

最早的机器翻译方法是基于规则,使用人类的语言知识在计算机中编程,以完成翻译任务。

这种方法面临的问题在于语言复杂度过高,难以应对各种语言形式的变化。

计算机辅助翻译时代,指的是翻译人员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辅助完成翻译任务。

这个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进行中。

计算机辅助翻译主要是通过工具化的方式,将多种翻译需求集成在一起,通过计算机处理实现自动翻译的需求。

这个时期的翻译技术大多数是针对文本的,因此对于多媒体和复杂图像等翻译难度较大。

深度学习时代,指的是翻译人员开始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翻译。

这个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在这个时期,翻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让机器翻译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深度学习时代的翻译技术还包括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等领域,增强了计算机翻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翻译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翻译领域需求的不断扩大,我们相信翻译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好。

西方学界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方法

西方学界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方法

西方学界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方法译者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翻译研究者的好奇心。

译者大脑中的认知心理过程无法被直接观察,因此,被视为翻译研究的“黑匣子”。

直到内省实证方法被运用于翻译过程研究,引发有关译者思维过程的间接证据,这个问题才开始逐步获得有效解答。

在翻译研究中引入实证方法是翻译学科发展进程中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其最大贡献在于使研究那些制约、影响翻译过程、翻译产品和翻译功能的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可能,并可增强研究结果的预测能力;实证研究的这一潜在价值源于实验的两个内在特征:变量的相对可控性和高复制率[1]221-222。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将执行翻译任务时译者头脑中发生的思维过程或认知心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翻译学“跳出过分倚重感性认识的归纳和经验的梳理的以实用为指向的研究范式”[2]。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翻译过程实证研究已成为西方翻译研究的前沿性研究。

“翻译学方法论研究是翻译学整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文将对西方学界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予以系统归纳,重点论述以内省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的多元数据验证法。

一、内省法概述内省法,亦称自我观察法,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内省法要求被试注意自己的内心思维活动,并将其用言语的形式报告出来,然后对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心理学结论。

19世纪末,心理学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构造心理学(structuralpsychology)是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直接经验,因此内省法也就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构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威廉·冯特(WilhelmWundt)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相结合,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内省法(methodofexperimentalintrospection)。

该方法将被试置于受控条件之下,便于测量和重复实验,从此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实验心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4]。

《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第八章、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

《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第八章、第九章翻译实践报告

《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第八章、第九章翻译实
践报告
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翻译材料为Methodolog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Since the 1970s(即《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的第八章和第九章。

该书是一本由李和庆、薄振杰以及黄皓三人所合著的学术著作,目前没有汉语译本。

笔者翻译的部分主要是关于机器翻译研究和口译研究。

本实践报告的理论基础是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以信息型文本为主、表达型文本为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本报告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此翻译项目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对原文本的介绍,包括对原文本的作者、内容、类型及对原文本的分析;第三部分介绍此次翻译报告中所采用的理论依据,即文本类型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第四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并阐述了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从四个层面分析具体实例,包括:词汇层面、句子层面、文化层面及语篇层面,使用了省译、增译、词义引申、词性转换、分译、合译、主被动转换及倒译;第五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所作的总结。

此翻译实践报告的意义在于使该书的译本能够对其他的翻译研究学者、研究生及对翻译感兴趣的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能对机器翻译及口译研究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提升自身翻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oneAn overview of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before the 1970s1.Translation in AntiquityThe first traces of translation date from 3000 BC, during the Egyptian Old Kingdom, in the area of the First Cataract(大瀑布), Elephantine, where inscriptions in two languages have been found. It becam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West in 300 BC, when the Romans took over wholesale many element of Greek culture, including the whole religious apparatus. (Newmark, 1982/2001:3)Cicero is often considered the founder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offer advice on how best to undertake the task. In his On the Orator(Deoratore,55BC),Cicero set the terms which were expanded by Horace, Pliny the Younger, Quintillian, Saint Jerome, and Catholics, Reformers and Humanists from the 14th to the 17th centuries. Cicero‟s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is “sense-for-sense”and not “word-for word”. That means a translator should bear in mind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SL author and render it by means of TL words or word-order which does not sound strange to the TL readers. For Cicero, “if I render word for word, the result will sound uncouth, and if compelled by necessity I alter anything in the order or wording, I shall seem to have departed from the function of a translator.” (Bassnett-McGuire, 1980:43)Pliny the Younger practiced and propagated translating as a literary technique. For him, the most useful thing is to translate Greek into Latin and Latin into Greek. This kind of exercise develops in a precision and richness of vocabulary, a wide range metaphor and power of exposition, and imitation of the best models leads to a like aptitude for original composition. Though Plin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he unlike Cicero, prefers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to “sense for sense”one.Horace argue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well-known texts through a style that would “neither linger in the one hackneyed and easy round; neither trouble to render word by word with the faithfulness of a translator”, not treat the original writer‟s beliefs with too easy a trust, and would avoid stylistic over-sensationalism “so that the middle never strikes a different note from the beginning, nor the end from the middle.”(Robinson, 1997:15) His criticism of the faithful translator is often turned on its head to support translational fidelity to the original.Saint Jerome, a Christian ascetic and Biblical scholar, translated the New Testament from Hebrew into the popular, non-literary Latin. His Letter to Pammachius (395AD)on the best kind of translator is the founding document of Christian translation theory. St Jerome points out that “in translating from the Greek, --I render not word for word, but sense for sense.” (Robinson, 1997:25) He criticizes the word-for-wordapproach because, by following so closely the form of the ST, it produces and ‘absurd’translation, concealing the sense of the original. The sense-for-sense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allows the sense or content of the SL to be translated. In these poles can be seen the origin of both the …literal vs free‟and …form vs content‟debate that has continued until modern times. (Mnday, 2001:20)2.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At the time of the Renaissance, there was a flood of translations largely from Greek. The spirit of Renaissance inspired and gave rise to numerous translations of scientific and religious texts in England and elsewhere (Nida, 1964:14). A major force behind these translations was aristocratic interest and patronage. These translations into vernaculars legitimized vernacular writings because they promised access to Latin culture. However, the translations from Latin to vernaculars reproduced the systems of containment and control that sustain the Latin academic tradition.(Copeland, 1991: 224-8)The 16th century witnessed an ideological movement known as “Protestantism”. Though this movement spread itself throughout Europe, its overwhelming presence was felt in Germany. In the field of religion, church authorities forbade the lay people to read the Bible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s.Martin Luther, the dominant figur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and “father of the modern German language”, translated the Bible into High German and used an ideological weapon of the Protestant movement against the Roman church. Luther‟s Bible translations reveal to us how translation is used by conflicting social classes as an ideological weapon. In 1530, Luther wrote the self-promoting and nationalistic Sendbrief vom Dolmestschen(Circular Letter on Translation), in which he criticized Latin, Hebrew and other languages for being full of “stone and stumps”, in contrast to his smooth German writing. As a poet, writer and translator, Luther reformed the German language in ways that can still be felt today. He care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worded out his seven principles of meaning-oriented translation:1)shift of word-order;2)employment of model auxiliaries;3)introduction of conatives, whenever required;(可以增补必要的连词)4)use of phrases, where necessary to translate single words in theoriginal text;5)shifts of metaphors to non-metaphors and vice versa;6)careful attention paid to explanatory accuracy and textualvariants.(Nida, 1964: 15)In his 1540 manuscript The way of translating well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Etienne Dolet postulates 5 principles of goodtranslation:1)the translator must understand perfectly the content andintention of the author whom he is translating;2)the translator should have a perfect knowledge of thelanguage from which he is translating and an equallyexcellent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into which his istranslating;3)the translator should avoid the tendency to translate word toword, for to do so is to destro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and to ruin the beauty of the expression;4)the translator should employ the forms of speech in commonusage;5)through his choice and order of words, the translator shouldbe able to produce the total overall effect with an …appropriatetone‟.Abraham Cowley advocates freedom in translation and treats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as one mad man translating another. His defense of free imitation provides Dryden with his primary foil.John Dryden is often seen as the first systematic translation theorist in the West. Like his contemporaries, he is engaged in the gentlemanly search for secular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For him, ‘gentlemanly’largely means ‘amateurish’, means refusing to puton scholarly airs and means resisting the temptation to write lengthy knit-browed treatises on the subject. In the preface to his translation of Ovid‟s Epistles in 1680, he reduced all translation to three categories:Metaphrase, “turning an author word by word, and line by lin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which corresponds to literal translation;(词译或逐词翻译)Paraphrase, “turning with latitude, where the author is 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s sense,”which corresponds to his 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释译)Imitation, “where the translator assumes the liberty, not only to vary from the words and sense, but to forsake them both occasions; and taking only some general hints from the original, to run division on the groundwork, as he pleases”(Munday, 2001:25) , which corresponds to Cowley‟s very free translation and is more or less adaptation.(拟译)Dryden criticizes translators who adopt metaphrase as being a “verbal copier”, ( Robinson, 1997:172 )Similarly, he rejects imitation, for “the imitation of an author is the most advantageous way for a translator to show himself, but the greatest wrong which can be done to the memory and reputation of the dead.”(ibid.) “Imitation andverbal (literal) version are, in my opinion, the two extremes which ought to be avoided”(ibid.) and therefore, he proposes “the mean betwixt them”, i.e. paraphrase. The triadic model proposed by Dryden exert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later writings on translation. (Munday, 2001: 25 ) Although his three “new” terms for translation are from new, he remains an attractive and accessible popularizer of this long tradition.An important work relating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18th century was Alexander Fraser Tytler‟s The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 Rather than Dryden‟s author-oriented terms to be that “in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According to Tytler, there are three general principles:1)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composition.Tytler‟s first principle refers to the translator having aperfect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being competent in the subjectand giving a faithful translation of the sense and meaning of theauthor. His second principle deals with the style of the authorand involves the translator both identifying the true character ofthis style and having the ability and correct taste to recreate it inthe TL. The third principle talks of having all the ease ofcomposition of the ST. Tytler regards this as the most difficulttask and likens it to an artist producing a copy of a painting. Hehimself recognizes that the first 2 principles represent the 2widel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ranslation. They can be seen asthe poles of faithfulness of content and faithfulness of form, oreven reformulations of the sense-for-sense and word-for-worddiad of Cicero and St. Jerome. (Munday, 2001: 26-7)3.Romanticism in translation StudiesWhile the 17th century had been about imitation and the 18 the century about the translator‟s duty to recreate the spirit of the ST for the reader of the time,the Romanticism of the early 19th century discussed the issues of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 ty.(Munday, 2001: 27).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a second, more philosophical and less empirical, tradition began to open with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tradition is connected,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rise of philology as a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on the other hand,with the literary movement of Romanticism. It exalts the translator “as a creative genius in his own right, in touch with the genius of his original and enriching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anguage into which he is translating.”(Bassnett-McGuire, 1980:65)Novalis provides a significant twist to Dryden‟s triadic division when he speaks of grammatical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 in the ordinary sense of the word”), transformative translations (“authentic body forth the sublimest poetic spirit), and mythic translations(“translations in the noblest style”, which “reveal the pure and perfect character of the individual work of art”) (Robinson, 1997:213)Similarly, Schlegel writes that, in translating Homer, it is necessary “to get away from the notion of literal precision so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fidelity”, because “truth must be the translator‟s highest, indeed virtually his only, mandate. ” (ibid.: 217) And Goethe comments on Wieland‟s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 “I honor meter and rhyme, for that is what makes poetry, but the part that is really, deeply, and basically effective, the part that is truly formative and beneficial, is the part of the poet that remains when he is translated into prose. This residue is the pure, complete substance, which a dazzling external form can simulate, when it is lacking, or conceal, when it is present.”(ibid. : 222)These statements seem to be reworking of the classical Latin theories of rhetorical freedom. In fact, they represent a major challenge to them because the re-working they seek privileges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foreignness of the ST and not its domestication. The fullest expression of the strategy may be found in Freidrich Schleiermacher‟s“On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1813), which is described as “the major document of ro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one of the major documents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in general” (ibid.:225)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is recognized as the founder of modern Protestant theology and of modern hermeneutics (诠释学). He begins with a reflection on generalized translation: there is translation everywhere where we have to interpret a discourse, whether it be a foreigner speaking to us in a language which is not our own, a peasant calling out to us in a dialect, an unknown person speaking words we can barely understand, or whether we examine words we uttered previously. In all these cases, we are lead to an act of translation—and the most difficult one is not necessarily the one conce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Schleiermacher distinguishes this generalized translation from restricted translation, i.e. translation between languages. Nevertheless, not every act of translation between languages is necessarily translation. A second distinctionmust be made between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And this has to be done on the following grounds: Interpreting would be more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matters”, translation more with the domains of …science‟ and …art‟ (i.e. of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This distinction is confirmed by another one: interpreting is essentially oral, translation essentially written. These distinctions depend on mere common sense, and he attempts to base them on another, more essential distinction: the distinction of the objective and the subjective. Everywhere the author appears as the mere servant of an objective content, there is interpreting--oral or written. Everywhere he tries to express himself,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or …art‟, there is translation.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nslator to transmit those works of science and art that make up the historical life of a language. He puts forward 2 methods to do translation: 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His preference is for the former, moving toward the writer: “If the target-language readers are to understand, they must grasp the spirit of the language native to the author, they must be able to gaze upon the author‟s imitable patterns of thinking and meaning; but the onlytools that the translator can offer them in pursuit of these goals are their own language, which nowhere quite corresponds to the author‟s, and his own person, his own inconsistently clear understanding of, and vacillating admiration for, the author.” (ibid.: 228-9) Hi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enormous. Munday (2001:28) notes the statement of Kittel and Polterman that “practically every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y—at least in the German language area—responds,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Schleiermacher‟s hypotheses.”W. von Humboldt, a great figure of German classicism but in touch with all the tendencies of his time, devotes his whole life to an activity that borders on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philology, but that can only be defined as a constant concern with language. The ideas introduced into Germany and, at least, a complementary document to his works on linguistic theory.The first fact of which he becomes aware in his experience as a translator is the difficulty and even the im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equivalence between two languages, however closely related these may be. No word of any language is totally equival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word in the other, for a fundamental fact of linguistic connotation is expressed in one language and hardly reproduced or translat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Only words which denote objectiverealities can establish any kind of equivalence. Humboldt is so convinced of this …impossible‟situation that he even postulates the aporetical nature of the basic virtue in the spiritual matrimony into which the translator enters with the text: fidelity. The more the translator strives to force the text into a mathematically calculated accuracy in establishing equivalence, the more he diverges from this intended fidelity.For him, he aims and uses of translation are :1)to make known the original to those who lack therelevant linguistic knowledge;2)to acquire an in-depth knowledge of the text;3)to enter into the spirit of the work once one hasmastered the words of same.Of all these uses, the l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besttranslation s the one which destroys itself. The quality of atranslation will depend on each of the above-mentioned aimsto which one gives primacy. The translation that merelyendeavors to make the work known to the reader willdemand an adaptation to the linguistic levels of the latter,which will in certain cases entail a deviation from strictfidelity to the original text. When a knowledge of the textprevails, the translator must be governed by literal fidelity,and in the third case, he will have to sacrifice fidelity tomeaning.4.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Modern TimesThe 20th century witnessed a radical change in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fact, 5 developments hav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during the 20th century:\1)rapid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2)application of methods in structural linguistics to deal withspecial problems of translation;3)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which conducted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f translation and began publishing a quarterly journal (Bible translation), for which they were in close contact with linguists;4)publication of “Babel”, which helps translators get to know aboutnew tools and aids and become aware of the changing conditions;5)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rojects on machine translationwhich has progressed through different phases and provided us with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semantic theory and of structural design.At the start of the 20th century, Schleiermacher and Humboldt‟s ideas were rethought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modernist movements which prized experiments with literary form as a way of revitalizingculture. And the main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next tow decades were also rooted in German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in romanticism, hermeneutics, and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Translation theories at this time assumed that since language is not so much communicative as constitutive in its representation of thought and reality, translation is seen as an interpretation which necessarily reconstitutes and transforms the foreign text. Translation is a focus of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and formal innovation.5.Development since the 1970sAccording to Bassnett (1998:108-11), one simpl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i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keywords to specific periods. The keyword of the 1970s is history; in 1980s culture and in 1990s visibilityIn fact, the surg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ince the 1970s has witnessed different areas of Holmes‟map come to the fore.(Munday,2004:14) The linguistic-oriented …science‟of translation has continued strongly in Germany, but equivalence-based theories gradually have come under attack and begun to give way to function-oriented translation research, which nowadays takes intoaccount the wider context within which translation takes pla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The Hallidayan influe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has been predominant in the circl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esp. in Germany. The late 1970s and 1980s also saw the rise of a descriptive approach that had its origin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Russian Formalism.The growth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separate discipline is a success story of the 1980s. the subject has developed in ma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brings together work in a wide variety of fields, including linguistics, literary study, history,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Bassnett, 1993: i-ii) At the same time,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achieved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manifested by and unprecedented proliferation of academic training programs,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publications and conferences.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gained in the 1980s is the cultural turn, which looks at translation from the cultural studies angle.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gun to move closer to Cultural Studies, as it is increasingly incorporating ethnograph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methods.The 1990s saw the incorporation of new schools and concepts, with Canadian-based translation and gender research led by Sherry Simon, the Brazilian cannibalist school promoted by Else Vieria,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with the prominent figures of ht Bengali scholarsTejaswini Niranjana and Gayatri Spivak and the cultural-studies-oriented analysis of Lawrence Venuti, who concerns the visibility of the translator is linked not only to economic changes, to increased globalization and hence greater need for information that can cros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rontiers, but to a change in the status of translation itself.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buzz word”in debates of social sciences and in the media. It is not just a word, but it denotes very real developments in today‟s world, and even more so in the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Since knowledge and method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studies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n interdiscipline par excellence. Although most scholars today do agree 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isn‟t a sub-disciplin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the questions ‘where do we stand’and …where do we go?‟are being discussed more and more vigorously.In spite of that, we see two opposing directions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which are equally related to what is going on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how we deal with these different strands within our discipline. The ongoing linguistic versus cultural studies debate, which in not solved until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may be brought into the 21st century, seems to show that different approaches defend their comer and criticize other approaches, up to now, we are far from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agreement withinthe discipline.Notes:1.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refer to those outside East-Asia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ose from European countries.2.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143BC) is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Roman rhetor and rhetorician. His formulation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Ciceronian Rhetoric‟ has dominated Western thinking on the subject.3.Pliny the Younger (61/62-113) is largely known for the ten books of private letters he published on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His Letter to Fusus Salinato r (84CE?), written almost 150 years after Cicero‟s books on the orator, adds two new ingredients to Cicero‟s theory. The first is the nudging value of transla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n exercise Cicero never imagined; the second is open competition with the original writer, a kind of one-upmanship whose ultimate aim is the amassing of expressive capital.4.Horace,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of all Roman lyric poets and satirists.5.St. Jerome (347-419), born to a wealthy Christian family in Yugoslavia, was revered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and well into the modern era as the …official‟translator of the Bible, the author of the Vulgate Latin translation that in matters of doctorial dispute tookprecedence over all Hebrew and Greek texts until the 16th century and beyond.6.Martin Luther (1483-1546) was the founder of the 16th century reformation. H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the linguistic area of East Middle Germany where a normative language, a literary language of some sophistication, had already developed. His use of this East Middle Germany variant of literary German for his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encourages the further establish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is form.7. Etienne Dolet (1509-1546) a French humanist printer, translator and scholar, is often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martyr of the Renaissance, and specially as the first martyred transla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