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作业培训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作业培训资料
一、洁净室
1.1、洁净室的含义。
洁净室是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该房间(区域)的建造结构、装备及使用不仅能够截留粒子而且会尽可能地减少粒子向该房间(区域)介入,并且,可根据需要对该房间(区域)的温度、湿度以及压差等参数进行控制。
1.2、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
二、污染洁净室(区)洁净度的因素。
2.1、来自外部的污染物质。
a.大气污染
b.大气中的微生物
2.2.1、洁净室内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大气中含尘、含菌、净化空调系统中新风带入的尘粒和微生物;
•作业人员发尘;
•建筑围护结构、设施的产尘,这里包括墙、顶棚、地面和一些裸露管线的产尘;
•设备及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尘。
2.2.2、室内发生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见下表:
3、人员与室内空气污染。
3.1、作业人员的发尘量。
洁净室内的尘源,主要来自生产工艺设备运转发尘,产品和材料运送过程中发尘,洁净室内建筑内表面等的发尘和人员产尘。
来自生产设备运转中的尘粒有的可通过局部排风装置排除;按洁净室的管理规定,产品和材料均应进行清洁,在运送过程中的发尘量与人体发尘量相比是很少的;洁净室内表面只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清扫、清洁,其发尘量也可控制到很少。
洁净室的尘源主要来自操作人员的发尘,即使按“人净程序”进行了人身净化,洁净室内人员产尘仍是主要污染源。
在洁净生产环境内,工作人员的发尘量多少与其穿着的洁净工作服种类、形式和洁净服的着装材质类型有关,与工作人员在洁净室内的活动、动作的幅度等因素有关。
作业人员不同的行为发尘量见下列各表。
作业人员发尘量(一)[粒/(人·min),≥
0.5µm]
作业人员不同动作的发尘量(二)
不同发式的女工作人员的发尘量1×10 pc/min(≥0.5μm)
注:试验者穿同样的洁净服,做同样的动作;卡发: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
3.2、人体发菌量。
生物洁净室,包括制药工业、生物制品工厂、医院的手术室等,必须控制人体的发菌量,人体的细菌散发量与服装、人员的活动及场所等因素有关。
人体各部位的带菌数
注:踏步频率为90次/min,起立坐下为20次/min,抬臂为30次/min
三、洁净室(区)的卫生管理要求。
3.1、洁净室(区)环境卫生要求
3.1.1、按规定清洁消毒:生产场地、走廊、缓冲室、更衣室、生产辅助用房等,做到内表面光滑、洁净、完好;门、窗、各种管道、灯具、风口及其他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等保持洁净,无浮尘。
3.1.2、地漏干净,己经消毒并常保持液封状态,盖严上盖。
3.1.3、洗手池、器具和洁具清洗池等设施,应里外保持洁净、无浮尘、垢斑和水迹。
3.1.4、缓冲室、传递柜、传递窗等缓冲设施的两扇门不能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设施的门。
3.1.5、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室的人数,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及经批准的人员进入;工作时应关闭操作间的门,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3.1.6、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3.1.7、洁净区内所有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
3.1.8、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应选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霉的材质,不宜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
不宜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和设备。
3.1.9、使用后的清洁卫生工具要及时清洗干净、消毒并及时干燥,并置于通风良好的洁具清洗间内规定的位置。
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抺布是否会脱落纤维。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生产区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二者不能互用。
进入无菌室的清洁工具需先进行灭菌。
清洁剂、消毒剂要定期交替使用。
3.1.10、文件、笔等须经洁净处理,进入无菌室的物品还须经灭菌处理。
3.1.11、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粒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并规定,在生产结束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3.2、物料卫生要求
3.2.1、进入洁净区物料必须包装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蛀和鼠咬等现象。
3.2.2、进入生产区前,先拆去外包装,不能拆包的,要对外包装做擦拭、吸尘、消毒等洁净处理。
3.2.3、洁净区内所使用纯化水必须符合2010版药典纯化水要求,应根据验证结果确定用水监测周期,确保用水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3.3、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3.3.1、洁净区的生产必须在空调净化系统运行30分钟以后才能开始。
3.3.2、各生产工作间生产线设备和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标志。
3.3.3、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指引进行操作。
3.3.4、每批生产结束时,应按规定清场。
3.4、设备卫生
3.4.1、每天使用结束或更换品种时,按各设备作业指引来清洁设备,并填写《设备卫生清洁记录》。
3.4.2、洁净区用设备、容器进行清洁以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纯化水清洁后才能生产。
3.4.3、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品种时,如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应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
3.4.4、洁净区内不得使用洁净区外的清洁工具,需要更换清洁工具的要申请,品管部同意后才能使用。
3.4.5、经常使用的工具、零配件必须存放于指定的工具间,整齐摆放。
3.4.6、偶尔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从物流通道进入,并按规定清洁、消毒并定置。
3.4.7、按《清洁剂消毒剂控制程序》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消毒剂不能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3.5、人员卫生
3.5.1、个人健康要求
3.5.1.1、员工必须每年体检一次,取得健康体检表,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新进员工必须先到指定医院体检取得健康体检表,才能办理入职手续。
3.5.1.2、发现员工有不适合现岗位健康要求的情况,应马上调离该项岗位。
3.5.1.3、因病暂时离开岗位的人员,康复以后必须持盖有医院印章的医生开具的健康证明,才重新上岗。
3.5.1.4、员工患病或有暴露伤口必须向所在部门经理报告,由经理根据情况另行安排工作,在此期间禁止进入洁净区。
3.5.1.5、人员有病或不适合岗位时,应及时主动的上报QC。
3.5.2、穿戴要求
3.5.2.1、帽子要包盖全部头发,口罩要遮住口鼻、胡须、衣服要拉好,鞋要趿好。
在换鞋间第一次更鞋,进二更更换白色防静电鞋。
3.5.2.2、每两天更换洁净服,更换下来的工作服应分区域集中,装入专用容器中,标记明显。
3.5.3、个人卫生要求
3.5.3.1、进入洁净区人员,禁止化妆、佩戴饰物、手表,不得涂抹化妆品。
进出洁净区时,按《进出洁净车间作业指引》的要求进行更衣消毒进出。
3.5.3.2、员工要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
3.5.3.3、禁止携带个人物品进入洁净区,不得在洁净区内吸烟、饮食、使用手机,不得乱扔垃圾和废弃物等。
3.5.3.4、手在消毒以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消毒的乙醇、双氧水不得接触产品,咳嗽或打喷嚏后应及时更换口罩等,手不要摸洁净衣,不得将洁净衣当抹布或手巾使用,不得将手上的脏污、水等在洁净衣上擦拭,不得乱摔手或拍击手部。
每隔2小时消毒手。
3.5.3.5、生产时,禁止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洁净区禁止跑、跳、快走、大声说话、唱歌等可能破坏空气流和散发微粒和微生物的大幅度动作、污染风险动作。
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不得倚、靠墙壁,不得坐、卧在洁净区地面或设备、器具上,不得扎堆在一起,不得在回风口处逗留,不要叉手、背手于胸前、背部,尽量不要触摸口、鼻。
如必须时,应根据情况及时更换口罩等。
工作服尽量不要接触产品和器具、设备等,避免污染洁净服引起污染。
3.5.3.6、随时注意保证手的清洁消毒,在手接触到其它可能污染产品的物体、物料和不洁液体时,必须进行手消毒,消毒液干后才能生产。
3.5.3.7、离开工作场地,洁净服应存放在规定位置,不得乱脱乱放或穿出、带出洁净区。
四、洁净室(区)的作业程序
4.1、人员进出洁净室(区)的标准程序:
进 出
4.2、物料进出洁净室(区)标准程序
4.2.1、需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先用消毒水擦拭消毒,再经传递窗进入;不可擦拭的物品,如批生产记录、相关文件、签字笔等,应开启紫外灯照射15分钟以上。
操作过程应注意传递窗的两侧门窗不得对开。
4.2.2、废弃物应密闭传递,一般应从废弃物专用通道传出,如无废弃物专用通道,则不得与物料同时传递,应单独传递,及时清理。
4.3、生产过程管理
4.3.1、生产前检查
生产操作前应首先检查有无上次生产遗留物,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后,对本次生产所需生产操作文件、生产需用的所有物料、生产记录空表格进行全面检查。
4.3.2、生产现场的检查内容
①检查生产现场有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②生产场所清洁、卫生,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场状态标志;
③需用的设备、设施完好,有状态标志;
④容器具符合清洁要求,有清洁标志;
⑤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用
的测量仪器、设备上的仪表完好。
4.3.3、文件的检查内容
①检查批生产指令,明确生产品种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日期等;
②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
③使用设备(编号)及设备标准作业指引;
④使用设备清洁作业指引。
4.3.4、物料的检查内容
①核对领料单内容并核对物料是否附有检验报告书(编号);
②所用物料与生产指令是否相符;
③检查物料外包装是否完好、清洁,并称量、核对。
4.3.5、所需岗位生产记录、清洁记录、清场记录、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中间产品卡等空
白表格齐全。
4.3.6、质管员复核后签发准产证,检查记录(准产证)纳入批生产记录。
4.3.7、生产过程的复核:生产过程应对领用物料、投料称量、工序清场等进行复核。
①物料领用的复核:领料时,领料人根据领料单,核对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领取后在领料单上签名。
②投料工序物料称量的复核:称料时,复核人应对衡器及各种物料称量进行复核,并在称料记录复核栏上签名。
③各工序清场的复核:各工序清场结束后,由质管员复查现场,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4.3.8、现场监控:
①各工序现场监控时,质管员应经常检查生产操作是否执行SOP及产品质量标准。
②使用特殊物料投料时(特殊物料包括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毒性药材、贵细药材),质管员应现场监控投料,填写监控记录,并附于批生产记录中。
4.3.9、生产过程的状态标志
①生产操作间运行中状态标志
生产操作间应挂上生产状态标志牌,标明加工产品的日期、工序、加工品名、规格、(包装规格)、批号、数量、操作人等。
②生产操作间生产结束后的状态标志
A.生产结束后而又未进行清洁的操作间,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清洁”字样的状态牌。
B.生产结束后已清洁的操作间,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洁”字样的状态牌。
状态牌中
应标有清洁人、清洁日期。
C.已清场完毕的,经质管员检查合格并已签发清场合格证的操作间,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场”字样的状态牌。
状态牌中应标有清场人、清场日期。
③现行工艺暂未使用的操作间,应挂上白色的标有“备用”字样的状态牌。
④生产设备的状态标志
A.设备状态标志。
a.完好的设备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完好”字样的状态牌。
b.待检修的设备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检修”字样的状态牌。
c.正在修理的设备应挂上红色的标有“正在修理”字样的状态牌。
d.无检修价值或已报废而又未搬离生产现场的设备,应挂上红色的“停用”字样的状态牌B.设备运行状态标志。
a.所有运行中的生产设备,应挂上绿色的标有“运行中”字样的状态牌,并标明产品名称、批号、数量等内容。
b.现行工艺暂未使用的设备,应挂上白色的标有“备用”字样的状态牌。
c.运行结束又未清洁的设备,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清洁”字样的状态牌,当班生产结束必须进行清洁。
d.清洁完毕并经班组长或工艺员检查确认清洁的设备,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洁”字样的状态牌,并注明清洁日期和清洁有效期。
⑤生产容器的状态标志
A.使用中的状态标志
盛装物料、中间产品的容器,应挂有物料卡或贴有中间产品卡,标明所盛装的物料或中间产品的名称、批号(若原辅料应标原辅料的批号)、数量等。
B.使用完毕的状态标志
a.使用完的容器,应及时送到清洗间清洗。
b.已清洁的生产容器,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已清洁”字样的状态牌,并写上清洁人、清
洁日期和有效期。
⑥中间产品在中间仓要有明显标志。
合格的应挂上绿色的标有“合格”字样的状态牌;待
检的应挂上黄色的标有“待检”字样的状态牌;待处理的应挂上白色的标有“待处理”字样的状态牌;不合格的应挂上红色的标有“不合格”字样的状态牌,并应立即移至不合格品区。
4.4、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管理
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胶袋一并掉弃。
清场:
1.与续产品无关的文件、记录是否清除
2.剩余物料、中间产品、可回收物、废弃物是否清离现场
3.生产设备、工序、器具、容器是否清洁
4.地面、门、窗、墙壁、天花、灯具、开关箱外壳是否清洁
5.清洁工具是否清洁、置规定出挂有“已清洁”状态牌
6.经检查合格的操作间、设备、衡器是否挂上相应状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