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汇总

(2)划分亏损了多少个可用地址? 原来是一个C类网,可用地址数为 2 8-2=254(个) 划分后可用地址数为 6*(25-2)=180(个)
划分后亏损: 254-180=74 (个)
(3)求出该主机所在的子网号,网络号?
200.123.46.188 11001000.01111011.00101110.10111 100
206.0.71.192/26
四系
206.0.70.192/26二系
三系
例题: 10个9.6KBps的信道按时分复用在一条线路上 传输,如果忽略控制开销,在同步TDM情况下,复用线 路的带宽应该是多少?在统计TDM情况下,假设每个子 信道只有3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控制开销为10%, 那么复用线路的总带宽应该是多少?
所以Subnet ID可以是以下组合:
Subnet ID
000 不可用 001 010 011 100 可用 101 110 111 不可用
划分后的IP地址
Netid
Subnetidhostid
划分后应取的掩码
全1
全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即:255.25050.20505.224
解答: 答案:96Kbps,32Kbps 统计TDM : 10x9.6x30%=28.8 线路的总带宽x90%=28.8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所以直接广播地址为: 11001000.01111011.00101110.10111 111 即:200.123.46.191
有限广播地址为: 255.255.255.25 5
CRC练习:
练习1.假设发送方待发的信息比特为:1001101011,选择的 生成多项式为G(x)=X4+X2+X+1,请问发送方实际发送的 数据是什么?CRC码?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1 、(5分)考虑一个最大距离为2公里的局域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时传播时延(传播速度为2*10^8米/秒)等于100字节分组的发送时延?对于512字节分组结果又当如何?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传播速度 = 2km/(2*10^8s) = 10us100字节分组带宽 = 数据包/发送时延 = 100b/10us = 10Mb/s 512字节分组带宽 = 数据包/发送时延 = 512b/10us = 51.2Mb/s2 、(5分)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如下左表所示,现在B收到从C 发来的路由信息如下右表所示。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3 、(5分)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206.0.71.128,路由表中的项目:206.0.68.0/22 R1(下一跳)206.0.71.128/25 R2(下一跳)206.0.64.0/20 R3(下一跳)试问其真实下一跳是什么,为什么?真实的下一条是R2,因为目的地址跟3个就是and运算,都在内部子网中,所以有多个的时候,选择子网掩码最长的那个,称为最长前缀匹配4 、(5分)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对于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10^-6,即5us,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us。
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us。
以1gb/s速率工作,10us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x10的-6次方/1x10的-9次方= 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 位或1250 字节长。
5 、(5分)C类网络192.168.10.0,每个子网要求22台主机,最多划分多少个子网?子网掩码是多少?2^4=16<22<2^5=32 最多可划分2^3=8个子网,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2247 、(5分)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 码元/秒。
计算网络考研试题及答案

计算网络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是:A. 传输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应用层2. TCP协议位于OSI模型的哪一层?A. 传输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网络层3. 以下哪个协议是用于域名解析的?A. HTTPB. FTPC. DNSD. SMTP4. 在网络协议中,TCP和UDP的主要区别是:A. 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是无连接的B. TCP比UDP更安全C. TCP传输速度更快D. UDP支持广播和组播5. 以下哪个不是网络设备的名称?A. 路由器B. 交换机C. 网关D. 服务器答案:1. A2. A3. C4. A5. D二、简答题1. 简述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
2. 描述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3. 什么是网络拥塞控制?请简述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1. 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是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所必须的。
首先,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标志的数据包到服务器以建立连接,服务器收到后,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标志的数据包,表示服务器已准备好发送数据。
最后,客户端再次发送一个ACK(确认)标志的数据包,表示客户端已准备好接收数据。
至此,一个稳定的TCP连接建立。
2. IP地址的分类主要有A、B、C、D、E五类。
A类地址范围从0.0.0.0到127.255.255.255,通常用于大型网络;B类地址从128.0.0.0到191.255.255.255,用于中型网络;C类地址从192.0.0.0到223.255.255.255,用于小型网络;D类地址用于多播;E 类地址保留用于实验和未来使用。
3. 网络拥塞控制是网络协议中用于防止网络过载的一种机制。
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网络的拥塞程度来调整数据传输的速率。
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当网络拥塞时,减少窗口大小,减少发送的数据量,从而减轻网络负担。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时,(k-1)p/C<s2. 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
试问:(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
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
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3)80字节。
(4)703. 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答:L=65536×8+40×8=524600C=109 b/sL/C=0.0005246sTd=10×10-3 s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Efficiency=L/(L/C+2×Td)/C=0.0255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公式: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1)发送时延:t s=107/105=100s传播时延t 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 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 p=106/(2×108)=0.005s2、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32 0045 001C E217,问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数据长度,以及数据发送方向。
06 32是源口十六进制转十进制6*16^2+3*16^1+2*16^0=1586.00 45是目的端口转十进制4*16^1+5*16^0=6900 1c是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1*16^1+12*16^0=28数据部分长度为:28-首部长度=28-8=20由于目的端口69<1023是熟知端口(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因此该UDP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的,程序是TFFTP3、IP地址为192.72.20.1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求该网段广播地址。
通过IP地址与子网掩码与运算得网络地址:192.72.20.96(01100000),然后把网络地址主机位变为1得:192.72.20.127(011111111)。
4、某校被分配了一个192.168.10.0的C类网络地址,但是现在需要6个子网分别给不同的部门使用,试分析:(1)请给这个网络选择一个子网掩码;(2)请问每个子网最多能接多少台主机;(3)其中与IP地址192.168.10.48在同一子网的IP地址的范围。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计算题整理

目录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2)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2)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2)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3)2.奇偶校验: (3)3.校验和(CheckSum) (3)4.循环冗余校验(CRC) (4)5.流量控制 (4)(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 (4)(2)后退n帧协议 (5)6.信道利用率: (6)7.CSMA/CD最短帧长最短帧长和时隙长度为度 (6)8.求环比特长度,求总时间 (7)9.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7)10.碰撞问题: (8)第五章网络层 (9)1.IP地址分类 (9)2.路由算法 (9)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9)扩散法(flooding) (9)距离矢量算法 (9)L-S(链路状态)算法 (11)2.主机的IP地址分配 (11)3.子网掩码: (11)第六章传输层 (13)1.拥塞控制 (13)2.TCP超时后的适应重发RTT (14)第七章应用层 (15)1.DNS(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 (15)2.E-mail系统的组成 (17)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17)4.POP3 (17)第二章物理层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无噪声信道: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有噪声信道:香农公式:R-max=Blog2(1+s/n)噪声=10log10S/N噪声为30dB,S/N=1000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比特率=波特率*log2VB(Byest)字节=8bit(比特)1KB=1024B1Kbit=1000bit1MB=1024KB1Mbit=1000Kbit注意时间单位换算:1s=1000ms1ms=1000us1us=1000ns例题:1)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信道的最大比特率(即数据传输率)为_____bps,对应波特率为_____波特,发送一个20KB的文件最短需要的时间是_____。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设利用12MHz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苦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解析:根据R = 采样频率*log2(N);数据传输率R =12MHz*log2(4)=24Mbps;根据采样定律:被采样信号带宽=采样频率/2;所需信号带宽=12MHz/2=6MHz;2.设信道带宽为2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解析:采样频率f = 1/T = 1/0.000125 = 8000Hz传输速率R = F * log2(N) = 56Kbps3.设信号的采样量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的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根据奈圭斯特公式 C = 2H * log2(N)即64000 = 2H * log2(256)H = 64000/2/8 = 4KHz信号调制速率B = 2H即B = 8000 (baud)4.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
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解析:根据香农公式C = H * log2(1+S/N)C = 4000 * log2(1+10^(30/10)) = 4000 * log2(1001) ≈40Kbps5.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1分钟内传输7200个汉字(双字节),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解析:一个汉字两个字节,7200个汉字就是7200*2,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们停止位共10位组成一帧,求1分钟的传输速率,则:(7200*2)*(1+8+1) /60 = 2400bps;6.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为4800bps,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奇偶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求传输2400个汉字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 计算一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长度- 假设有一个IP地址为192.168.1.10,需要计算它的子网掩码长度。
- 将IP地址转换为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1010。
- 根据IP地址的类别,判断默认的子网掩码长度。
由于该IP地址为私有IP地址,所以属于类C网络,其默认子网掩码长度为24位。
- 如果有特殊的子网掩码设置,可以继续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则通过将其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得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其中末尾的5位为1表示子网部分,所以子网掩码长度为29位。
2. 计算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延迟- 假设计算机A发送一个数据包给计算机B,然后计算接收到数据包所需的时间,即网络延迟。
- 计算网络延迟的公式为:网络延迟 = 传输时间 + 传播时间。
- 传输时间:根据数据包大小和网络带宽计算,例如,如果数据包大小为1KB,网络带宽为10Mbps,则传输时间为1KB / 10Mbps = 0.8ms。
- 传播时间:根据传输距离和介质的传播速度计算,例如,如果传输距离为1000km,传播速度为200000km/s,则传播时间为1000km / 200000km/s = 5ms。
- 因此,网络延迟为传输时间0.8ms + 传播时间5ms = 5.8ms。
3. 计算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最大可靠传输速率- 假设有两台计算机以太网连接,计算它们之间的最大可靠传输速率。
- 首先,计算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
- 然后,根据RTT和窗口大小计算最大可靠传输速率(Maximum Reliable Transmission Rate,MRTR)。
- MRTR = 窗口大小 / RTT。
- 例如,如果窗口大小为10个数据包,RTT为10ms,则MRTR = 10个数据包 / 10ms = 1个数据包/ms。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资料

计算题第一章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2.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3.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第二章1.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
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2.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3.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4.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 B:(-1-1+1-1+1+1+1-1)C:(-1+1-1+1+1+1-1-1) 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
计算机网络-经典计算例题

计算机⽹络-经典计算例题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3)从上⾯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答案: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特)/发送速率(⽐特/每秒)= 107/100000 = 107 / 105=100s;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每秒)= 106/(2×108)=0.005s;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特)/发送速率(⽐特/每秒)= 103/1000 000 000 =103 / 109=1µs;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每秒)= 106/(2×108)=0.005s从上⾯计算结果可知:发送时延仅与发送的数据量、发送速率有关,与传播速率⽆关;传播时延仅与传播速度与传播距离有关,与发送速率⽆关。
2.共有4个站进⾏码分多址通信。
4个站的码⽚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X站现收到的码⽚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答:码⽚序列的特性:⑴每个站分配的码⽚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⑵任何⼀个码⽚向量和该码⽚向量⾃⼰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⑶⼀个码⽚向量和该码⽚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X站收到的信号与A站的码⽚做内积:(-1 +1 -3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 1同理:B站的内积为–1,C站的内积为0,D站的内积为1。
网络考试计算试题及答案

网络考试计算试题及答案1. 计算IP地址192.168.1.1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时的网络地址。
答案:网络地址为192.168.1.0。
2. 给定一个IP地址192.168.0.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求该IP地址所在的子网范围。
答案:子网范围为192.168.0.0至192.168.0.63。
3. 计算IP地址172.16.0.0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时的广播地址。
答案:广播地址为172.16.255.255。
4. 给定一个IP地址10.0.0.1,子网掩码为255.0.0.0,求该IP地址所在的子网中可分配的主机地址数量。
答案:可分配的主机地址数量为16,777,214。
5. 计算IP地址192.168.1.100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时的子网中其他可用的IP地址范围。
答案:其他可用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96至192.168.1.111。
6. 给定一个IP地址203.0.113.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求该IP地址所在的子网的广播地址。
答案:广播地址为203.0.113.31。
7. 计算IP地址10.10.10.10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时的网络地址。
答案:网络地址为10.10.10.0。
8. 给定一个IP地址172.16.0.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求该IP地址所在的子网中第一个可用的IP地址。
答案:第一个可用的IP地址为172.16.0.1。
9. 计算IP地址192.168.0.1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时的子网中最后一个可用的IP地址。
答案:最后一个可用的IP地址为192.167.255.254。
10. 给定一个IP地址10.0.0.1,子网掩码为255.0.0.0,求该IP地址所在的子网中总的IP地址数量。
答案:总的IP地址数量为65,536。
计算机网络(计算整理)

计算机⽹络(计算整理)43. A router has the following (CIDR) entries in its routing table:Solution:22 = 16 + 6 ; 23 =16 + 7Interface0 : 56=0011,1000 ~ 0011,10 11 = 59 (56 ~59) Interface1 : 60=0011,1100 ~ 0011,11 11= 63 (60~63) Router1 :40=0010,1000 ~ 0010,10 01=41(40 ~41) Router2 : DefaultA router has the following (CIDR) entries in its routing table: Address/mask Next hop135.46.56.0/22 Interface 0 135.46.56 ~135.46.59 135.46.60.0/22 Interface 1 135.46. 60 ~ 135.46.63 192.53.40.0/23 Router 1 192.53.40 ~192.53.41 Default Router 2 (a) Interface 1 (b) Interface 0 (c) Router 2 (d) Router 1 (e) Router 217. Sketch the Manchester encoding for the bit stream: 0001110101. Solution:17. The signal is a square wave with two values, high (H) and low (L). The pattern is LHLHLH HLHLHL LH HL LH HL. LH:0 HL:1 X 坐标time Y 坐标Amplitude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IPaddresses, what does the router do if a packet with that address arrives?a. 135.46.63.10b. 135.46.57.14c. 135.46.52.2d. 192.53.40.7e.192.53.56.79. Sixteen-bit messages are transmitted using a Hamming code . How many check bit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at the receiver can detect and correct single bit errors? Show the bit pattern transmitted for the message 1101001100110101. Assume that even parity is used in the Hamming code.2^r>=k+r+1K 为信息位,为16位r 为校验位,则r=5满⾜条件在1,2,4,8,16位插⼊校验位检查校验位1的个数,为偶数则设置为0,为奇数设置为1 — — 1—1 0 1 —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共21位 — — 1—1 0 1 —0 0 1 1 0 0 1— 1 0 1 0 1第⼀位校验 3,5,7,9,11,13,15,17,19,21 1的个数为8,即偶数,则第⼀位设置为0 — — 1—1 0 1 — 0 0 1 1 0 0 1— 1 0 1 0 1第⼆位校验3, 6,7, 10,11, 14,15, 18,19 1的个数为5,即奇数,则第⼆位设置为1 — — 1—1 0 1 — 0 0 1 1 0 0 1— 1 0 1 0 1第四位校验5, 6,7, 12,13,14,15, 20,21 1的个数为5,即奇数,则第四位设置为1 第⼋位校验9, 10,11,12,13,14,15 — — 1—1 0 1 —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1的个数为3,即奇数,则第⼋位设置为1 第⼗六位校验17,18,19,20,21 — — 1—1 0 1 —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1的个数为3,即奇数,则第⼗六位设置为1 则校验位为 0 1 1 1 1 发送数据为0 1 1 1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0 1(a) Character count. 1+4 —>2#(b) Flag bytes with byte stuffing. ⾸位FLAG 中间加ESC(c) Starting and ending flag bytes, with bit stuffing. ⾸位FLAG 中间满五1加015. A bit stream 10011101 is transmitted using the standard CRC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text. Thegenerator polynomial is 13x . Show the actual bit string transmitted. Suppose the third bit from the left isinverted during transmission. Show that this error is detected at the receiver's end. Solution15. The frame is 10011101. The generator is 1001. The message after appending three zeros is10011101000. The remainder on dividing 10011101000 by 1001 is 100. So, the actual bit string transmitted is 10011101100. The received bit stream with an error in the third bit from the left is 10111101100.Dividing this by 1001 produces a remainder 100,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zero. Thus, the receiver detects the error and can ask for a retransmission.28. An image is 1024 x 768 pixels with 3 bytes/pixel. Assume the image is uncompressed.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transmit it over a 56-kbps modem channel? Over a 1-Mbps cable modem? Over a 10-Mbps Ethernet? Over 100-Mbps Ethernet? Solution :The image is 1024*768*3=2,359,296 bytes=18,874,368bits.At 56,000 bits/sec, it takes about 337.042 sec. At 1,000,000 bits/sec, it takes about 18.874 sec. At 10,000,000 bits/sec, it takes about 1.887 sec. At 100,000,000 bits/sec, it takes about 0.189 sec.28. Ten signals , each requiring 4000 Hz, are multiplexed on to a single channel using FDM. How much minimum bandwidth is required for the multiplexed channel? Assume that the guard bands are 400 Hz wide.Solution :28. There are ten 4000 Hz signals. We need nine guard bands to avoid any interference. The minimum bandwidth required is 4000 *10 +400 *9 =43,600 Hz.30. What is the percent overhead on a T1 carrier; that is, what percent of the 1.544 Mbps are not delivered to the end user ? Solution :30. The end users get 7 *24 =168 of the 193 bits in a frame. The overhead is therefore 25/193 = 13%.1.544Mbps*13%≈0.2Mbps are not delivered to the end user.53. A CDMA receiver gets the following chips: (-1 +1 -3 +1 -1 -3 +1 +1). Assuming the chip sequences defined in Fig. 2-45(b), which stations transmitted, and which bits did each one send? Solution :S=(-1 +1 -3 +1 -1 -3 +1 +1)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So A·S=(+1-1+3+1-1+3+1+1)/8=1 B·S=(+1-1-3-1-1-3+1-1)/8= -1 C·S=(+1+1+3+1-1-3-1-1)/8=0 D·S=(+1+1+3-1+1+3+1-1)/8=1 So, A and D send 1 bit, B send 0 bit, C didn ’t send.14. What is the remainder obtained by dividing 157++x x by the generator polynomial 13+x ?Solution :除数被除数换成2# 除数的为数-1 是加在被除数后⾯0的个数相除余数转换成多项式The remainder is 12++x x38. Convert the IP address whose hexadecimal representation is C2 2F 15 82 to dotted decimal notation. Solution: 16#—>2#—>10#11000010, 00101111, 00010101, 10000010 —> 194.47.21.13039. A network on the Internet has a subnet mask of 255.255.240.0. What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hosts it can handle? Solution: ip —>2# 数0的个数=n the maximum number of hosts is 2^n-2The mask is 20 bits long, so the network part is 20 bits. The remaining 12 bits are for the host, so 4096 hostaddresses exist. Normally, the host address is 4096-2=4094. Because the first address be used for network and the last one for broadcast.40. A large number of consecutive IP address are available starting at 198.16.0.0. Suppose that four organizations, A, B, C, and D, request 4000, 2000, 4000, and 8000 addresses, respectively, and in that order. For each of these, give the first IP address assigned, the last IP address assigned, and the mask in the w.x.y.z/s notation.Solution:(1) 211 = 2048 212 = 4096 213 = 8192 ;12 bits for A , C 32-12 =20 bits for network ID11bits for B 32-11 =21 bits for network ID13bits for D 32-13 =19 bits for network ID(2) Default Class C address 8 bits can hosts 256 hostA: 4000/256 = 15.xxxx —>16 —> 0 ~ 15(0+16-1)B: 2000/256 = 7.xxxx —>8 —>16 ~ 23(16+8-1)C: 4000/256 = 15.xxxx —>16—>24 ~ 39(24+16-1)D: 8000/256 = 31.xxxx —>32 —>40 ~ 71 (40+32-1)Address scopeA: 198.16.0.0 ~ 198.16.15.255 B: 198.16.16.0 ~ 198.16.23.255C: 198.16.24.0 ~ 198.16.39.255 D: 198.16.40.0 ~ 198.16.71.255CIDR DenoteA: 198.16.0.0 / 20 B: 198.16.16.0/21 C: 198.16.24.0/20 D: 198.16.40.0/1941. A router has just received the following new IP addresses: 57.6.96.0/21, 57.6.104.0/21, 57.6.112.0/21, and 57.6.120.0/21. If all of them use the same outgoing line, can they be aggregated? If so, to what? If not, why not?Solution:96 011 0,0000 011 3bits same104 011 0,1000 57.6. 8+8=16bits same112 011 1,0000 16 + 3 = 19 same120 011 1,1000 They can be aggregated to 57.6.96/19.2-3.Television channels are 6 MHz wide. How many bits/sec can be sent if four-level digital signals are used? Assume a noiseless channel.Solution:Maximum data rate = 2 H log2V =2*6 *log 2 4 =24Mbits/s2-4.If a binary signal is sent over a 3-KHz channel whose signal-to-noise ratio is 20 dB, what is the maximum achievable data rate?Solution:signal-to –noise ratio is 20 Db=10lgS/N . S/N=100Maximum number of bits/sec= H log 2(1+S/N) =3* log 2(1+100)=3*6.658=19.98Kbps。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部分计算题及答案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部分计算题及答案参考一.一台机器在TCP/IP中设置如下:IP地址:156.56.97.100子网掩码:255.255.240.0问: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属于哪一类网络?其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划分为几个?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以及广播地址?答:1.由A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126,B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28-191,C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92-223可知:156.56.97.100所在的网络属于B类网络。
2.标准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而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故知网络进行了子网划分。
3.由于子网掩码中的240=(11110000)2可知:借4位做子网号,故子网划分数目是24-2=144.网络地址:156. 56. 97.100 97=( 01100001)2˄ 255.255.240.0 240=(11110000)2156.56. 96.0 见( 01100000)2=96既网络地址是156.56. 96.0;广播地址:96.0= ( 0110 0000 00000000 ) 2˅ (1111 11111111)2( 0110 1111 11111111) 2=111.255既广播地址为:156.56.111.255二.已知网络中的一台主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了172.31.128.255/18,试计算:1.该网络中子网数目;2.该网络中总的主机的数目;3.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以及广播地址;4.该子网中可分配IP的起止地址范围。
答:1.由于172.31.128.255/18网段属B类网络,B类网络标准子网掩码位数是否16位。
故子网借位:18-16=2则子网数目:22-2=22.该网络表示主机的位数是:32-18=14则总的主机数目是:214-2=163823.IP地址172.31.128.255中的128=(10 000000)2其中(10)2=2表示网络号,故该主机所在子网号是2。
计算机网络综合计算题

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有三种含义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二种情况为一个B类网,对于B类网络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三种情况为一个C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255.255.255.24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3)=6 台掩码位数29,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
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A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给定子网号(16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B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但子网数目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Host-id的位数为4+8=1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2^12-2=4096-2=4094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机数2^12-2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是10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设信道带宽为3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b/s, 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解析:采样周期为125b/s所以为8000Hz,即,f=1/T=1/0.000125=8000HZ,128个量化等级,需要7位编码(也就是2的7次方)。
R(数据传输率)=1/T*log2N=8000*7=56kb/s ---> B(调制速率)=1/T baudPS. 因为抽样定理定义了,采样频率是2倍带宽才能完整抽样的。
这个带宽事实上是语音的频率范围带宽,300Hz-3400Hz。
而本次采样的频率使用了8k,所以满足要求,不需要管这个带宽的。
2、在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_ __.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___,上述结果表明_____.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为了保证传输质量,为达到3KHbps的数据传输率要的带宽为_ ___,在一个无限带宽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二进制信号,当信号的带宽为3KHz时,能达到的极限数据率为__Kbps.解析:(1)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理想低通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数据传输率为2B(带宽)。
(2)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3KH Z*log2(1+1000)=29.9Kbit/s≈30kbps(3)香农公式是针对有噪声的信道而言的。
(4)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数字信号数据率为W,传输系统带宽为2W,则可提供满意的服务。
(5)在一个无限带宽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二进制信号,当信号的带宽为3KHz 时,能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6Kbps 。
PS. 信号的数据率与频宽有着直接的关系,信号的数率越高,所需要的有效频宽越宽。
也就是说,传输系统所提供的带宽越宽,则系统能传输的信号数据率越高。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1、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码元速率为600波特,数据速率为1200bps,则信号取几种不同的状态?若要使得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则信号取几种状态?(请给出公式与计算步骤)解:C=Blog2LC=1200bps,B=600波特,得L=4信息取4位状态当L=2时,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2、用速率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无校验,一位停止位,一分钟内最多传输多少个EBCDIC字符?解:1分钟传输位数2400bps×60=144000(位)每个EDCDIC字符传输位数(8+1+1)=10(位)1分钟传输的EBCDIC字符数144000/10=14400(个)3、当HDLC的控制帧中地址字段为“10110010”,控制字段为“10001001”,帧校验序列采用G(X)=x16+X12+X5+1来产生,请写出此帧的完整形式。
(注FCS用规定长度的X代替)解:帧的完整格式为:011111101011001010001001XXXXXXXXXXXXXXXX01111110注:(1)给出前后标志字段(2)给出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正确位置(3)给出FCS为16个X4、在X.25分组级(层)协议中,分组头逻辑信道标识字段用于标识逻辑信道,试问:逻辑信道共有几个组?理论上允许多少条逻辑信道?解:16组逻辑信道4096条逻辑信道5、在10km长的令牌环局域网上,有100个站点,每站引入1位延迟,数据速率为10Mbp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问该环的位长度为多少?该环网的实际有效位长度为多少?解:环的位长度5×10×10+1×100=600位1位延迟相当于多少米电缆1/10Mbps×200m/μs=0.1μs/位×200m/μs=20m环网的实际等效长度为10Km+20m/站×100站12km6、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IP地址的网络号为多少?11000000 10101000 00000101 01110000∧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11000000101010000000010101110000 =192.168.5.1127、某单位为管理方便,拟将网络195.3.1.0划分为5个子网,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数不超过15台,请规划该子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1.设利用12MHz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苦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解析:根据R=采样频率*log2(N);数据传输率R=12MHz*log2(4)=24Mbps根据采样定律:被采样信号带宽=采样频率/2;所需信号带宽=12MHz/2=6MHZ;2.设信道带宽为2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解析:采样频率f=1/T=1/0.000125=8000Hz传输速率R=F*log2(N)=56Kbps3.设信号的采样里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根据奈圭斯特公式C=2H*log2N即64000=2H*1og2(256)H=64000/2/8=4KHz信号调制速率B=2H即B=8000(baud)4.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试计算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解析:根据香农公式C=H*1og2(1+S/N)C=4000*log2(1+10^(30/10))=4000*log2(1001) ≈40Kbps5.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1分钟内传输7200个汉字(双字节),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解析:一个汉字两个字节,7200个汉字就是7200*2; 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们停止位共10位组成一帧, 求1分钟的传输速率,则:(7200*2)*(1+8+1)/60=2400bps6.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为4800bps,,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奇偶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求传输2400个汉字所需要的时间。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一个汉字两个字节,2400个汉字就是2400*2, 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1个终止位,一共11个位组成1帧,每帧传送一个字节,那就需:2400*2*11/4800=11秒7. 设要发送的二进制数据为10110011,若采用CRC校验方法,生成多项式X^4+X^3+1,试求出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字序列。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1Mb/s:传播时延=0.1/(2×108)=5×10-10比特数=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2)1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比特数=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比特数=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比特数=2.5×10-2×1×106=5×104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二章物理层 (2)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 (2)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 (3)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 (4)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 (4)2.奇偶校验: (4)3.校验和(CheckSum) (5)4.循环冗余校验(CRC) (6)5.流量控制 (7)(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 (7)(2)后退n帧协议 (7)6.信道利用率: (8)CD 最短帧长最短帧长和时隙长度为度 (9)8.求环比特长度,求总时间 (10)9.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10)10.碰撞问题: (11)第五章网络层 (13)地址分类 (13)2.路由算法 (14)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14)扩散法(flooding) (14)距离矢量算法 (14)L-S(链路状态)算法 (16)2.主机的IP地址分配 (16)3.子网掩码: (16)第六章传输层 (19)1. 拥塞控制 (19)超时后的适应重发RTT (21)第七章应用层 (23)1.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23)系统的组成 (25)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5)4. POP3 (26)第二章物理层1.最大传输速率R-MAX计算:无噪声信道: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有噪声信道:香农公式:R-max=Blog2(1+s/n)噪声=10log10S/N噪声为30dB,S/N=10002.比特率与波特率的计算:比特率=波特率*log2V注意单位:B(Byest)字节=8bit(比特)1KB=1024B 1Kbit=1000bit1MB=1024KB 1Mbit=1000Kbit 注意时间单位换算:1s=1000ms 1ms=1000us 1us=1000ns例题:1)在一条无噪声的信道上,如果带宽是4MHz,信号分成32个等级,那么,信道的最大比特率(即数据传输率)为_____bps,对应波特率为_____波特,发送一个20KB的文件最短需要的时间是_____。
(作业一)解:(A)无噪声,B=4MHZ, V=32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2*4*log2(32)=2*4*5=40Mbps(B) 比特率=波特率*log2V->波特率=比特率/log2V=40Mbps/log2(32)=8Mbroun(C)最短时间T=20KB/40Mbps=20*8(Kbit)/40*1000(Kbps)==4ms(这里注意时间换算)2)某信道的带宽为4MHz,假定无噪声并采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试求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要求列出简要计算式)解:最大数据传输速率=2Blog2V=2*4*log24=2*4*2=16Mbps3)采用相—幅调制(PAM)技术在带宽为32KHz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每个相位处都有两种不同幅度的电平。
若要达到192Kbps的数据速率,至少要有多少种不同的相位?解:无噪声,B=32KHZ, R-max=192Kbps;R-MAX=2Blog2V(B带宽,V信号离散等级)得Log2V=R-max/2B=192/2*32=3所以V=8,每个相位都有两种不同的幅度的电平,所以至少需要8/2=4种不同的相位。
4)一个TDM系统容量为480kbps, 为10路语音线路共享,语音信号的带宽为3000 Hz. 请问模数转换的采样频率为多少?每个样本/信元携带多少比特的信息?假设该系统无噪声,并且采用二元信号进行传输,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多少Hz?如果采用曼切斯特编码,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多少Hz?解:(A)采样频率为两倍信号带宽,即2*3000HZ=6KHZ(B)先求出每路语音线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80Kbps/10=48kbps,再求每个样本携带信息为:48k/6k=8 bit(C)假设该系统无噪声,并且采用二元信号进行传输,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B=480kbps/2log2v=480ps/2=240KHZ(D)如果采用曼切斯特编码,则信道的总带宽最小为:曼切斯特编码对信号的利用率为50%,根据结果(3),信道最小总带宽: 240KHZ/50%=480KHZ(5)如果主机A通过由32路TDM共享的总线链路向主机B发送一个32Kb的文件,则传输时间为_____。
解:先求出每路得传输速率=32=64Kbps在求时间T=32Kb/64Kbps==500msA. 500msB. 1000msC.D. 1000ms6)在曼切斯特编码中,如果信号的到达速率(即信号的波特率)是10M,那么数据传输速率是_____。
(知识点:2-7)A. 5MbpsB. 10MbpsC. 20MbpsD. 没有一个选项答案正确注: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数据传输速率是波特率1/2倍第三/四章数据链路层和MAC层1.带位填充首尾标志法即面向二进制帧格式:例:HDLC考点:把所需传输的而精致数据一字排开,并以特列的位模式01111110作为帧标志,如果内容中出现一个与帧标志相同的位串,即在第5个1后面插入1个0.例题:(1)采用位插入法的帧格式,若欲传输的信息是,则实际传输的比特串是_____。
(知识点:3-7)A. B. C. D.解:在第5个1后面插入一个0即某8比特数据经“0比特插入”后在信道上用“曼彻斯特码”发送,信道上的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试求原8比特数据。
解:考了2个知识点:曼切斯特码(低到高代表0,高到低代表1),面向2进制帧格式1 1 1 1 1 0 0 1 11 1 1 1 1 0 1 12.奇偶校验:考点:在数据后加一个奇偶(parity)位,奇偶位设置标准是保证码字中“1”位的数目是偶数(或奇数)。
例子:1011010偶校验:奇校验:3.校验和(CheckSum)考点:将发送的数据看成是二进制整数序列,并划分成一段段规定的长度(如8位、16位、32位等),累加他们的和,校验和是此和的补码。
将校验和与数据一起发送。
在接收端,所有数据与校验和之和=0例:(1)07 6C 5F AA 86 7E1A3B6654333C的32位校验和为__0BC152DF___。
(知识点:3-2)解:(1)因为是32位故分成8个:如下:07 6C 5F AA +86 7E1A3B+6654333C(2)依位相加,逢16进1位P S:如果是16位就把数分成4位,8位就分成2位相加。
下面是16位的求法:3 7+F+6+A+6+3=7+15+6+10+6+3 49 49-16*3=1 1 3 15-1=14 E4 0+8+1+6+3 21 21-16=5 5 1 15-5=10 A4.循环冗余校验(CRC)考点:(1)除以多项式(已经给定),如果能除尽说明无差错(2)CRC校验码是除以多项式的余数即原BIT+余数是最终发送的比特流例:(1)001采用CRC校验码,生成多项式为 x3+x+1,最后发送的数据为_____。
解 step 1:通过多项式x3+x+1得到被除数为:1010,和需要在原比特后加(多项式的最高次幂是3)000Step 2:原始比特+000后除以1010的余数即是CRC校验码(相同为0,不同为1)(2)已知生成多项式G(x)=x4+x3+1,若接收端收到的位串为,问传输是否有错?为什么?(列出说明理由的计算式)解:(1)由G(x)=x4+x3+1 得到被除数:11001(2)用收到的位串除以11001,如果出尽(没有余数)则代表无传输错误5.流量控制(1)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WT=1,WR=1考点:S = next_frame_to_send, R = frame_expected接收帧时:seq与R比较,若相等则接收送网络层,且R++;否则拒绝。
ack与S比较,若相等则从网络层取新包,S++;否则S无变化。
发送帧时:seq=next_frame_to_send; ack=frame_expected-1;例:1)采用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即协议4),通信一方的next_frame_to_send=0,frame_expected=1,当收到一个(seq=0, ack=0, data)的帧后,next_frame_to_send=_____,frame_expected =_____,并将该帧的数据_____。
(知识点:3-5)A. 0,0,送网络层B. 0,1,丢弃C. 1,0,送网络层D. 1,1,丢弃解析:seq=0与frame_expeced=1 比较,不相等, frame_expeced=1 ,丢弃Ack=0与next_frame_to_send=0比较,相等,next_frame_to_send++=1答案是:1,1 ,丢弃2)采用一位滑动窗口协议(即协议4),通信一方的next_frame_to_send=0,frame_expected=1,当发送一帧时,帧的内容为(seq=_____, ack=_____, data)。
(知识点:3-6)A. 0,0B. 0,1C. 1,0D. 1,1解:因发送帧时:seq=next_frame_to_send; ack=frame_expected-1;故:seq=0,ack=1-1=0(2)后退n帧协议考点:发送端的等待时间至少是发送端到接收端传播时间的二倍例题:1)如果主机A 到主机B 相距3000 km,信道的传输速率为1Mbps,信号传播速率为200m/ms,发送的帧长为64字节。
A和B之间采用重发N帧协议(协议5)或选择性重发协议(协议6)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如果主机A的数据链路层向主机B的数据链路层发送了0-6号帧,主机A收到了2号帧的确认,并且它的0号帧超时。
请回答以下问题:(10分)(1)要使信道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如果采用协议5,帧序号应该为多少位?(2)要使信道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如果采用协议6,帧序号应该是多少位?(3)如果采用协议6,并且又收到了6号帧的NAK,主机A重发了哪些帧?(4)如果采用协议5,并且又收到了3号帧的确认,4号帧定时器超时,主机A重发了哪些帧?答:(2分)发送一个帧即收到确认所需要的时间为2*(64*8/1M + 3000km/200) = 2*ms+15 ms) = 2 * = 在中可以发送的帧数为。
(1)(2分)用协议5,序号为6位(2)(2分)用协议6,序号为7位(3)(2分)重发6号帧(4)(2分)重发4、5、6号帧2)试根据发送滑动窗口变化过程,在下图所示各发送窗口下标出“发送帧序号”或“接收确认帧序号”说明。
(参照第一窗口说明)6.信道利用率:考点:信道的利用率为:发送时间/来回时间如果帧长1位,发送率为b位/秒,往返传输时间为R秒线路的利用率= =1/(1+bR)例题:1)在带宽为20Mbps、距离为5km的信道上用协议3传输数据帧,电信号在线路上的传播速度约为5 (s/km,确认帧长度忽略,当信道利用率为50%时,帧长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