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公共安全罪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119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 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损害的,处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第124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 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成严重损害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02年真题(多项选择):甲为获利 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 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 将羊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 些犯罪?
• A.盗窃罪
• B.投毒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2007年真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情形构 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128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既可以由个人构 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
• 4.主观方面有的犯罪表现为故意,包 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该章犯罪经过刑法修正案修改的内容包括刑法 第114条、第115条、第120条、第120条之一、 第125条、第127条,第134、135、135之一、 第139之一,涉及14个罪名。即投放危险物质罪,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 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组织、 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非 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盗窃、 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 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重大责任 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 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和 不报、谎安全事故罪。
•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火罪
• 放火罪,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 安全的行为。
•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 2.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放火是行为人使用引火物直接点燃财物,制造 火灾的行为。 • 3.犯罪主体是14岁以上的自然人。 • 4.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A、非法出借枪支罪
• B、玩忽职守罪
• C、非法出租枪支罪
• D、不构成犯罪
• 2002年真题(不定项选择):为某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依法配备有公务用枪。A在有配偶 (B女,生活在外地)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 同生活,井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A与c为 夫妻关系),为此借用了D的3万元现金。D多 次讨债,A无力偿还,于是A将公务用枪(无子 弹)用作借债质押物交给D,约定A还款时,D 将 枪支支归还A。3个月后,A仍然未能归还 借款,D便将枪支送给其外甥E玩耍。E在一 周后使用该枪支抢劫某银行储蓄所现金20余 万元。请根据案情回答1-3题。
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
•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 (2)客观方面表现为决水、爆炸、投放危
险物质的行为。
• (3)犯罪主体: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 是14岁以上的自然人,决水罪是16岁以上 的自然人;
• (4)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 接故意。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1)是指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 方法;
• 劫持船只、汽车罪:以暴力、胁迫等手段 劫持船只、汽车的行为。
• 暴源自文库危及飞行安全罪:对飞行中的航空器 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
• 资助恐怖活动罪:故意资助恐怖活动组织 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行为。
涉枪犯罪
• 第125条第1款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 支、弹药、爆炸物罪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能够由单位构成的犯罪共7种。 包括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第135条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135条之一大型群众性 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 罪,第138条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 条消防责任事故罪。这6种犯罪都只能由单位构 成,其中后5种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即只处罚 直接责任人员,不处罚单位。
•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 段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 (3)犯罪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一般情况下 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以上,但是已满14周岁 未满16周岁的人如果在劫持航空器过程中有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故意杀人行为的, 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 2.劫持航空器罪与绑架罪、故意杀人罪 • 3.劫持航空器罪的刑事责任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第114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 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 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
• 第115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 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 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 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
• 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 合犯
• D.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吸收犯
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 第116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 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 危险,尚未造成严重损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
非法携带,进入公共场 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
枪支、弹药、管制刀 具或者爆炸性、易燃 性、放射性、毒害性、 腐蚀性物品
危及公共安全, 情节严重
• 2000年真题(单项选择):某甲系省射击 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一日, 某乙向某甲借枪打猎,某甲碍于情面,就 将枪借给某乙用了半天。某甲的行为属于 什么性质?
• 第2款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 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 第127条第1、2款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
险物质罪
• 第1款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 第128条第1款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 第2、3款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 第129条丢失枪支不报罪 • 第130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
犯罪
•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 重的犯罪
劫持航空器罪
• 第121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 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 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 劫持航空器罪,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 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 (1)侵犯的客体是航空运输安全,包括机组人 员和旅客的人身安全和航空器本身的安全。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 的人员;单位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 员;单位
抢劫 非法持有、私藏
枪支、弹药、爆炸物、 危险物质
枪支、弹药
非法出租、出借非法出 枪支 租、出借
造成严重后果
丢失枪支不报罪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 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 及公共安全罪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 的人员
一般主体:自然人
丢失,不及时报告
枪支
造成严重后果
犯罪; • (5)出于盗窃目的破坏的,根据具体情况分别
构成这三种犯罪或者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 (6)法定刑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相同。
• 2006年真题(单项选择题):甲盗割正在 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 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 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 B.破坏交通设施罪 • C.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
•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 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 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 • 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
• 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 全的
• 2008年真题(多项选择题):甲雇凶手乙杀 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 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 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 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 说法是错误的?
•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破坏交通工具罪
•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 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 毁坏的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1.对象:只限于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 器。
• 2.客观方面: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 空器,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或 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1)破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重要零部件或者 重要装置;(2)使汽车等交通工具彻底毁坏 。
破坏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罪
• (1)对象特定: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 爆设备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
• (2)行为包括:破坏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 易爆设备的重要部件,或者使其彻底毁坏;
• (3)包括危险犯和结果犯; • (4)以放火、爆炸等方式破坏的,构成该三种
• (2)这种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四种方法的危险程度相当, 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一经实施就会危及不 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 安全。
过失以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 失火罪 • 过失决水罪 • 过失爆炸罪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王政勋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 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 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
•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 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 财产以及公共生活安全。
• “不特定”,是指犯罪行为危及的不是确 定的人身和财产,该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 和造成的后果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为人 们所难以预料、难以控制,行为造成的危 险或损害随时可能增加或扩大
及公共安全罪
罪名
犯罪主体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一般主体: 邮寄、储存枪支、弹药、 自然人、单位 爆炸物罪
行为方式
犯罪对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枪支、弹药、爆炸物 邮寄、储存
其他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一般主体:
储存危险物质罪
自然人、单位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毒害性、放射性、传
储存
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 第117条 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 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 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 重损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118条 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 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损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下有期徒刑。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单位:依法被指定、 违反规定制造、销售 确定的枪支制造企 业、销售企业
枪支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 一般主体:自然人 盗窃、抢夺 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枪支、弹药、爆炸物、 危险物质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 物、危险物质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 弹药罪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一般主体:自然人
一般主体:自然人
•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 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 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 致人死亡罪
• 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 亡罪
• 2008年真题(多项选择题):甲曾向乙借款 9000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甲 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 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 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后乙和其 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 救脱险。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3.犯罪主体有的是一般主体,有的是 特殊主体。
• (1)第128条第2款、第3款规定的非法出租、 出借枪支罪的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和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这两类人员构成犯罪的条 件不一样;
• (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 枪的人员;
• (3)重大飞行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航空人 员,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铁路职工;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建设单位、设 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该犯罪是单 位犯罪);不报、谎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负 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 “多数”,是公共安全这一概念的核心内 容,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难以 用具体的数字表述,但行为应当使较多的 人——即使是特定的“多数人”——感受 到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 2.客观方面:(1)行为。大多数是作 为,也有不作为;(2)结果。包括危 险犯和结果犯两种形态,即足以危害 公共安全和已经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 后果两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