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航道整治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
(1)底沙造床为主 沙莫夫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全断面):
V G kd V H
2 3
V d VH V 1 H H
3
1/ 4
B
(3-20)
VH 止动流速,用 VH 3.83d 1/ 3 H 1/ 6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4 整治线轮廓的确定 整治线的轴线应当做成平缓相连的曲线。 曲线的弯曲半径和直线段的长度与该河流来水 来沙及其过程、河床地质、河岸组成有关。不 同的水文、泥沙、地质条件形成自身稳定的河 形。 在一般情况下, 当浅滩河段的来沙量多时, 可采用R=4B,反之采用R=5B;
V

Q 538 0.517m / s B1 H 1 650*1.6
V 0.517 1.25 查表3-2得 m=5.36 VH 0.414
Y2
(43 14m) 43 14 * 5.36 118.04 1.336 12 * (2 m) 12 * (2 5.36) 88.32
3整治线布置原则: 1)整治线的起点和终点应以稳定深槽的主导河 岸为依托。
图3-2 整治线过渡位置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3 整治线布置原则: 2)整治线一般应与枯水河槽相适应
图3-3 整治线与流向关系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3 整治线布置原则: 3)整治线一般应通过浅滩上的最大流速区 4)有支流或溪沟汇入的口门不宜布置整治线 。 5)全面考虑两岸工农业需要和防洪要求。
Z sl
-基本站设计水位 - 基本站和临时站第i 次观测水位; i =1、2、3 .......... n
Z li Zi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2)浅滩临时水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推求 洪水期水位资料(利用观测洪水资料分析计 算确立--“工程水文学”)
3)浅滩上各断面设计水位的推求 基准:临时水尺断面设计水位(基准面统一) 方法:相关方法;瞬时水面法

在通航汊道内建整治建筑物后,改变了汊道内的 阻力,也会使两汊分流比发生变化;
在山区少沙河流上,坝体渗流较大,一部分流量 从坝田流出,使整治线范围内的流量有所减少。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三)、规范推荐的输沙平衡计算公式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98)》推荐的输沙平 衡方法计算公式的基本形式如下: Y H (3-26) B KB 1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为了计算方便,
V V 1 V V H H
m
(3-21)
V V 1 ~ V V H H
Y2
式中指数m的值可以由对数纸上的 的相关曲线确定
Q2 B2 B1 Q 1
Q BHV
联解:
(3-13) (3-14)
nQ B 5 / 3 1/ 2 H J
(3-15)
此法认为:整治水位时整治前后的Q、n、J相同
H1 B2 B1 H 2
5/3
(3-17)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一般H2不知道,可根据航道要求水深 t (边缘水深)乘以 改正系数 H

t 1
当B / b 4以后,值的变化不大
平原河流: 0.8 ~ 0.9 山区河流: 还小一些
H1 B2 B1 t
1.67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图3-14 η~ (B/b)相关曲线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2.输沙平衡方法
整治前后
Gs1 Gs 2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二 整治水位 1.定义:指与整治建筑物头部齐平的水位。 2.经验方法


根据各河流整治比较成功的经验数据确定,通常是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Hmin+1m=整治水位。介于最高 与最低通航水位间。 选择该河优良河段的边滩高程作为整治水位。 采用多年平均水位或多年平均流量时的水位,此水位 接近于平滩(边滩)水位(造床流量对应水位)。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一)经验方法 寻找与被整治浅滩具有相似的水文、泥沙及河 床地质条件的优良河段(在浅滩上、下游寻找)。
Ht
平均水深
边缘水深
航道宽
优良河段断面图
某优良河段B-H关系图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二)理论计算方法 1.水力学方法
V (1 / n) H 2 / 3 J 1/ 2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三 整治线宽度 定义:指整治水位时的河面宽度。
高出通航 最低水位1 米
图3-9整治线及其宽度示意图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整治线宽度过宽,束水作用不明显; 整治线宽度过窄,将产生局部的过度冲刷,引 起下游河段的淤积,或流速过大使航行条件恶 化。 整治线宽度确定了整治建筑物(丁坝)的长度, 由此影响着整治工程数量和工程投资的大小。

Y1
Q1 B2 B1 Q 2
H1 t
Y2
1.6 650*1.0 * 0 . 7 * 2 . 0
航道工程学
第三章 航道整治工程
Waterway Training Engineering
工程学院
航道整治工程



整治依据:航道整治应根据河床演变的趋势,把冲淤 导向有利的方向。航道整治工程应符合河床演变规律 及河流动力学原理,统筹兼顾,进行科学规划,应根 据不同河势及特性,采取相应的整治原则及措施。 设计内容:整治线的设计与整治断面设计是航道整治 工程最基本也重要的设计内容,本章系统阐述了整治 线的布置原则与各整治参数的计算方法。 工程措施:整治线与整治参数要通过整治建筑物实现, 本章介绍了主要整治建筑物的特性、作用与结构型式。 根据平原河流、山区河流不同的水流特性,分别介绍 了不同河道一般存在的碍航滩险特征、相应的整治工 程措施及水力计算方法。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3.造床流量法 造床流量: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 床作用相当的流量。 与造床强度(输沙率)和历时相关。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苏联马卡维也夫 床沙输沙率关 系:G≈QmJ
Q-PJQm关系曲线
Z-P、Z-V、Z- v4P关系曲线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第一造床流量 :多年 平均最大洪水流量,保 证率为1%~6%。 第二造床流量:略大于 多年平均流量,保证率 为24%~45%,对于束 水归槽、冲刷浅滩,应 取第二造床流量作为整 治流量,其相应水位为 整治水位。
例:
第一节 概述
1.河床冲淤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水流输沙能力 与来沙量的不平衡。 2.“优良河段”(模范河段)特征:




枯水期水流集中于一个河槽而不分流; 河岸的曲度均匀而不过大,两个相邻的弯曲河段之 间的直线过渡段不太长,主流没有急弯; 深槽与过渡段的高程相差不大; 水面的比降沿程均匀; 枯水期过渡段的过水断面较为对称; 边滩发育完整,高程较高且相对稳定; 枯水时期深槽的宽度稍大于过渡段的宽度。
2 1
t
η─水深改正系数,一般在0.7-0.9之间选取; t ─整治水位下的航道边缘水深,t=航道标准水深+整治 超高 K-系数,一般取K=1,在河床演变剧烈的复杂情况下, 取K=0.8~0.9 Y-指数,稳定河床取Y=1.67;以悬沙造床为主取Y= 1.33;以底沙造床为主取Y=1.2~1.4
Y1
(2) 悬沙造床为主
V3 Gs K ( )Q gH
H1 t
(3-22)
4/3
Q2 H1 B2 B1 Q H 1 2
4/3
Q2 H1 B1 Q t 1
(3-25)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3)应用(3-22)和(3-25)式时,一般在以下几种情 况应考虑流量的变化: 在非通航汊道内建坝或在分流段建挑流坝作为分 流工程后,两汊的分流比会发生变化;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1.整治线:是指在整治工程设计流量下,在水 面处所设计的稳定河槽的外形。
图3-1 整治线与航道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2.整治线的设计 (1)确定整治线的位置与岸线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整治线范围内及边缘的水流泥沙特性; (3)确定整治线的水位与整治线宽度。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第二节 整治线设计与布置
4 整治线轮廓的确定 对特殊河形按其自身规律选取; 当切除凸嘴,改善航行条件时,可采用R=(23)B,直线段长度取L=(1-3)B。
n KQ R
Jm
0.15
R 330Q
0.73

澜沧江阿达箐滩
-弯道中心角
可由模范河段河相关系 定之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一 设计水位(通航最高与最低水位) 1. 设计水位包括最低通航水位和最高通航水位, 是计算标准船队(舶)正常通航天数的依据。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四 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调整 (一)调整原因 1、没有正确反映在水位的降落过程中水流对浅 滩演变的作用。 2、推导公式过程中的某些假定和简化与实际情 况不符。 3、按计算公式求得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 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不清楚。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二)调整方法 1 滩形复杂、受壅水影响、汛后浅滩冲刷缓慢且枯水历 时较短时,可适当提高整治水位或缩窄整治线宽度。 2 浅滩群的纵向流速沿程减小时,经验算后,可适当束 窄出口段的整治线宽度。 3 浅滩主要采用基建性疏浚提高航道水深,整治建筑物 只起稳定挖槽的作用时,其整治水位可适当降低或将 整治线宽度适当加大。 4 堵塞较长的下深槽沱口(停船的小湾&江水支流)用以减 弱横流的丁坝群,其末座丁坝可减低高度。
习题2
某浅滩整治水位对应流量为538m3/s(整治流 量),B1=650m、H1=1.6m,假设整治前后 Q不变,要求整治后整治水位时航深t=2m (技术要求,可依据最大船队吃水要求确定 之)。已知床沙平均粒径为1mm。
求相应的整治线宽度B2,
1/ 3 VH 3.83d 1/ 3 H 1/ 6 3.83* 0.001 *1.61/ 6 3.83* 0.1*1.081 0.414m / s
第一节 概述
3.航道整治是根据河床演变的趋势,把冲淤导向有 利的方向。 1)掌握规律:航道整治工程应符合河床演变规律 及河流动力学原理,统筹兼顾,进行科学规划; 2)因地制宜:应根据不同河势及特性,采取相应 的整治原则及措施: 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平原河流航道整治。( 不同) 3)分清主次:依据滩势(浅、急、险)及碍航性 质,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治措施。 4)全面考虑:应考虑对已建、 在建或将建的同河 段的水利枢纽工程可能造成影响。如取水口
图3-4 正常通航期示意图
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
例: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2.浅滩上的设计水位推求:先推求与该滩有直接 关系的水文站的设计水位,再相关到浅滩上。 3.浅滩上的设计水位推求方法 1)浅滩临时水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求方法 水位相关法
图3-5 水位相关图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小结




航道整治工程与河床演变 整治线布置原则 整治断面设计 设计水位 通航最高设计水位&通航最低设计水位 整治水位 经验法、造床流量法 整治线宽度 经验法、理论计算方法及规范推荐的计算公式 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调整
习题1 某河段Q2JP~流量关系曲线见下图,请说明 该图所表达的含义,如对该河段浅滩进行航道 整治,整治水位如何选取。

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插入法
比降均匀插入法
比降不均匀插入法
∆z
图3-6 比降均匀插入法示意图
图3-7 比降不均匀插入法示意图
第三节 整治断面设计

瞬时水位法:观测一段时间的水位,算出浅滩 与基本站同时的落差关系,即可求出浅滩设计 水位Zs。
1 n Z s Z sl ( Z li Z i ) n i 1
1 Q:流量;J:比降;P:频率;对 应两个峰值为第一、第二造床流量 第一造床流量:多年平均最大洪水流 量,保证率为1%~6%。 第二造床流量:略大于多年平均流量, 保证率为24%~45% 2 对于束水归槽、冲刷浅滩,应取第 二造床流量作为整治流量,其相应水位 为整治水位。
(Q=2200m3/s, 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