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训练(2016·江苏卷,23)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 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
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 2.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的崛起。 3.影响 (1)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2)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 潮流。 (3)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 多样性得到尊重。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 目标是称霸世界。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 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增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趋势,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为国际合作提供范例。
概念辨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是两极格局的基本框 架。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 系。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 局的形成。 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 的瓦解。
答案:(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 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 的国家。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 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 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 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 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 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中国“一带一路”
倡议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特点:诞生于和平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 识形态藩篱;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无附加条件;追求互利,谋求共同发展。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三个原因 (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重要原因: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3)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矛盾。 3.三个表现:
领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 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 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 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 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A 根据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 知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 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 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 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出现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 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
史料分析 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 材料一 从1948年到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 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但 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 例如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其 “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 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但是西欧获 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4.(2016·全国Ⅰ卷,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
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
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
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史论概念——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其实质是由 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 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结束了欧洲在世界政治的中心地位, 也为后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 雅尔塔会议(1945.2)美苏英 针对战后处理德国等问题
(基本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问题。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对战后格局形 成产生深远影响)
• 波茨坦会议(1945.7)美苏英 针对战后处置德国和解决战后欧 洲问题
(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三个原因
4.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基础;“铁幕” 演说,发出“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 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五个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 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 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 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
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
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 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 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 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 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 的交界地区。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1947.3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9
“马__歇__尔__计__划_______”扶植控制西欧 1948.4
经济互助委员华会约1949.1
通过“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49.9
成立“_________”
——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战
后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强了西方国家的联合,
推动了西欧一体化;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 “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中应运而 生,是时代的新生儿……“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 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 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新时期,“一带一路” 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 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一带一路”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 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一个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 开罗会议(1943.11) 美中英 针对日本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
• 德黑兰会议(1943.11) 美苏英 针对德国
(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
Baidu Nhomakorabea
提能训练9.(2019·福建三明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总方针:“第一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 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包括美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及美国 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大环同 时并存,一旦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 敢于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环中的每环里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 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间的连接点上。”……“无论是单个还是集体,我从来不认为 英国或者英联邦应该成为联合的欧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从不支持这种想法。”
美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主题定位: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发展战略上的对立和冲 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20世纪60~80年代,西欧、日本、中国崛起,第三世界登 上政治舞台,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但主要是以苏联的退 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 逆转。
两极格局的影响 (1)积极影响 a.有利于缓解世界的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不同社会制度的并存,有利于相互间的学习借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 展。 c.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两极格局的影响 (2)消极影响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 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 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 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019·全国Ⅲ卷,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 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 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解析:B 本题依据时间断定是在二战结束以后,是在美苏冷战时期,而冷战实质 上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和对抗,即共产主义与自由主 义、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和对抗,材料“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 是美国式的”即体现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故依据题意可确定 答案是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