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提纲2013-12-28修改 南邮
南邮通达-通信网复习提纲
![南邮通达-通信网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5f1a60aa8114431b80dd808.png)
⒈通信网类型的划分:按功能划分、按位置划分;P1●按功能划分: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按位置划分:用户网、接入网和核心网⒉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P27⒊OSI 的原语和协议的概念P28---P29⒋设一个T接线器采用写入控制方式, 若要将输入的TS3、TS9、TS20分别交换到输出的TS15、TS2、TS30, 试分别写出写入控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
●3号单元写入15,9号单元写入2,20号单元写入30⒌图2.8的空分接线器中,若要将0号输入线HW0的TS5交换到7号输出线的TS5,试写出矩阵中相应单元的值。
●矩阵第7列第5行,值为0⒍数据链路的功能:(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成帧过程:P60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功能(主要是N(R)、N(S)的意义)P 62例题:设A、B两节点使用HDLC交换数据帧,且发送窗口、接收窗口均为一,若A发给B的某一I 帧中,N(S)=5,N(R)=9,设传输无错,则B收到该帧后,发给A的I 帧中,N(S)、N(R)分别为多少?N(S)=9 N(R)=6⒏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概念P64~P65⒐简述虚电路与实电路的不同。
●实电路指主、被叫之间实际占有的一条实际的、双向的物理信道,而虚电路并没有实际占有信道,仅在路由表中插入一项,且在有数据要传时才为其分配信道。
⒑同步时分复用与异步时分复用中,哪种方式线路的利用率高,为什么?传送有定时要求的信号时,哪种复用方式质量高,为什么?●异步时分复用,因为只在有数据的时候才为其分配带宽⒒ATM的特点(面向连接,VPI ,VCI的意义),帧中继连接标示符?P79 P 74⒓帧中继中如何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CIR的作用是什么?P76 例题:在帧中继网络中,帧长L=4000比特,某个节点的接入速率为64kbit/s ,该节点使用的一条虚电路被指派的CIR=32kbit/s, CIR的测量时间间隔Tc=500ms,那么,这条虚电路可以发送多少个高优先级的帧?多少个低优先级的帧?高优先级的帧中继帧:CIR*T c/L=32k*500m/4000=4低优先级的帧中继帧:(64-32)/32*4=4⒔IP地址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 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91736b48d7c1c709a14506.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理位置)、组成2.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编码3.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单工传输、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特点4.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奇偶校验编码5.TCP/IP协议栈层次结构和各层对应的协议6.直通网线和交叉网线的应用场合7.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采用的物理介质8.网卡地址及功能9.以太网的最大和最小帧长及MTU10.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分类11.以太网交换机数据交换与转发方式12.STP协议端口状态13.交换机的管理和配置方法(带内和带外管理)14.VLAN技术的优点,实现方式15.CISCO交换机默认的端口状态(access/trunk)及所属的VLAN16.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比较17.交换机的级联与堆叠区别18.无线局域网的IEEE标准(速率与工作频段)19.无线局域网的两种组网模式及特点20.局域网故障判断与分析21.实现VLAN间互通的网络设备22.典型的广域网传输带宽23.PPP两种验证协议的特点24.IP协议的特点25.IP数据报中的封装的地址长度、版本、TTL字段26.IP地址的分类、各种保留的IP地址及私有地址27.求192.168.20.0/28的子网掩码、网络地址、直接广播地址,可用的IP地址范围28.IP地址规划:根据给定的网络地址(如192.168.20.0/24),为网络中每台计算机和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的每个接口规划IP地址29.子网划分、网关地址、NAT转换、CIDR等概念30.ARP作用、ARP解析过程31.ICMP协议的作用及应用32.HUB、交换机、路由器的冲突域、广播域33.IPV6地址的类型(单播、组播和任意播)34.网络测试命令:ping、tracert、ipconfig、ipconfig/all的应用35.RIP协议和OSPF协议采用的路由算法及特点36.默认路由的网络号和子网掩码37.说明路由表中各字段的含义例下图所示的路由表:1)路有信息中的C和O分别表示什么路由?2)在第5条路由信息中,[1/0]中的1表示什么意思?202.18.165.2的含义是什么?3)当本路由器收到一个发往212.18.15.10的数据包,它将如何处理?38.TCP和UDP著名的端口号39.TCP和UDP协议的特点40.DNS的概念与作用41.DHCP服务器的工作流程、配置DHCP服务器条件及查看IP地址等相关参数的命令(ipconfig/all ipconfig/renew ipconfig/release)42.FTP协议的工作模式及双重连接43.邮件发送、传输和接收时采用的协议。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要点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7888ee5ef7ba0d4a733be9.png)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复习大纲第1章概论1.三网融合(哪三种网络)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2.P5计算机网络三方面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三方面问题:两台或以上相互互联的计算机;需要一条物理的互联介质;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链接起来,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网络的组成:终端系统;通信子网。
3.P6-P9网络的分类4.P9网络体系结构,P10协议(网络协议三要素)5.网络体系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的结构?(分层有什么好处)6.OSI模型和TCP/IP模型中各层的顺序和名称7.P15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主要协议(协议名称,中文含义,协议主要作用)8.P16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对比9.P19习题1.1,1.3,1.5,1.7,1.8,1.12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概念(数据、信号、DTE、DCE、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信源、信宿)2.P2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3.P23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红外线)各自的特点4.P27数据传输速率(包括传码速率、传信速率,二者的区别,各自的单位)例题2-15.P28“信道带宽”的含义6.P31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7.P33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传输(会判断某种通信属于那一种传输)8.P35-P36掌握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9.P37无噪声(理想)信道,奎斯特公式(知道信道容量到底指什么,注意单位)噪声信道,香农公式(会计算)10.P38什么是基带信号、基带传输、频带传输,频带传输的三种调制方法(调幅、调频、调相)11.P40脉码调制的步骤:抽样、量化、编码12.P41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了解每种复用的原理13.P52循环冗余校验,会计算CRC码14.P58习题2.4,2.7,2.11,2.14,2.17,2.22第3章数据链路层1.P62数据链路层的功能,透明传输的概念2.流量控制的作用3.停等协议的原理4.滑动窗口的原理,以及最大窗口尺寸如何确定P715.P75连续ARQ协议中发送窗口、接收窗口的大小6.P81零比特插入/删除的方法7.P87PPP协议(点对点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PPP帧的格式(注意:PPP帧数据部分不超过1500字节,什么时候会用到PPP帧?)8.P95CSMA/CD含义P96、原理、在什么网络中用(传统以太网)?在什么信道中用(半双工还是全双工?)9.P104习题3.3,3.4,3.6,3.9,3.14,3.20第4章局域网与广域网1.局域网定义、缩写2.P108局域网的四个技术特性、局域网可以使用哪些传输媒体3.P111知道IEEE是什么组织,知道为什么要把局域网的协议命名为IEEE802系列,注意802.3,802.3u,802.8,802.11这几个协议对应的网络4.P113以太网工作原理5.P114MAC地址的概念、别称、构成、使用层面,MAC帧的长度(DIX V2版本的)6.P119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用“转发器”、“集线器”,用集线器扩展的局域网的特点。
南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答案
![南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eba8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1.png)
南邮计算机通信与⽹络复习题答案计算机通信与⽹络习题答案1.1什么是计算机⽹络?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络软件运⾏下,以实现⽹络中资源共享为⽬标的系统。
1.3计算机⽹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的特点是什么?答:⽹络的拓扑(Topology )结构是指⽹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式。
⽹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络形,如图1.1所⽰。
图1.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个中⼼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节点的可靠性有很⼤的关系。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呈现层次性。
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条主⼲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线上。
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
⽹络型是⼀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前的因特⽹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5由n 个结点构成的⼀星型拓扑结构的⽹络中,共有多少个直接的连接?对由n 个结点构成的环状拓扑结构的⽹络中呢?对由n 个结点构成的全连接⽹络中呢?答:在由n 个结点构成的⼀星型拓扑结构的⽹络中有(n-1)个直接连接。
在由n 个结点构成的环状拓扑结构的⽹络中有(n )个直接连接。
在由n 个结点构成的全连接拓扑结构的⽹络有(n -1)n/2个直接连接。
1.6在⼴播式⽹络中,当多个节点试图同时访问通信通道时,信道将会产⽣冲突,所有节点都⽆法发送数据,形成信道容量的浪费。
假设可以把时间分割成时间⽚,n 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在每个时间⽚试图使⽤信道的概率为p ,试计算由于冲突⽽浪费的时间⽚的百分⽐。
答:每个时间⽚只有⼀个节点访问的概率为:p(1-p)n-1+ p(1-p)n-1+….+ p(1-p)n-1=n* p(1-p)n-1 从⽽每个时间⽚冲突的概率为:1- n* p(1-p)n-1即位由于冲突⽽浪费的时间⽚百分⽐。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2a423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a.png)
计算机通信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提纲通信工程本科课程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提纲与测试编写:2019-05-22(*此文档采用大字体,建议使用电脑观看*)ChapterⅠ·概述一、章节体系结构与要点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自主”的理解)*P1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P2~4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从传输技术:广播式、点到点式P12~13从覆盖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P14~174、什么是协议、协议的作用*P235、什么是协议体系*P23垂直分层P23、协议栈P24、封装P25、解封P25、接口P23、服务访问点(教案)、实体P236、服务方式: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服务质量P27(主要是特点和对比)7、服务与协议的关系*P308、OSI模型*七层结构和各层功能P32~33互连设备:中继器P231、桥P267、路由器P290(工作层次教案)9、OSI模型与TCP/IP模型*TCP/IP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P35~36OSI与TCP/IP模型的关系P37~41(教案有很好的总结)10、计算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与距离有关的(传播)延迟、位长、封装的开销等有关的计算。
二、术语和定义1.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自主计算机的互联集合。
·自主(Autonomous):对等的行为模式(非主从式)。
·基本功能: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2.主机(Host):网络上实现网络应用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信源和信宿)节点(Node):实现通信功能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实现寻路和转发功能信道(Channel):物理层数据传输经过的线路链路(Link):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经过的线路站点(Station):网络上的主机和节点3.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逻辑分类:资源子网、通信子网按传输距离分类:个域网(PAN)、局域网(LAN)、家庭网(HNET)、城域网(MAN)、广域网(W AN)、互联网(Internet)、无线网。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47678202d276a200292e72.png)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独立的计算机,用传输介质和连网设备连接起来进行通信,用完善的软件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系统。
P2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
P23.掌握广域网与计算机通信网的区别。
P44.什么是网络柘扑结构P55.掌握网状型结构全连接时连接线数目的计算公式:S=N(N-1)/2,其中N为节点数。
P6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资源共享方式划分为对等网和客户/服务器网络,按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P77.掌握局域网的主要分类:以太网、FDDI、WLAN(无线局域网)、令牌环网。
P8 8.掌握世界上重要组织的英文缩写:如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其英文称为IEE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P109.理解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理解全工传输为什么需要采用四线制线路)。
P1710.数据率(又称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数据的平均比特数,或指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单位为每秒位(bit/s),它反映了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是一段时间的平均值。
P2011.掌握什么是有效频带。
P2012.掌握最大数据传输率的计算公式:C=2Blog2N,其中B为带宽,N为离散信号个数(或电平个数)。
例如:在带宽为10MHz的理想信道上,如果使用4电平的数字信号,计算每秒钟最多能发送多少字节。
若考虑到传输中各种噪声存在,则使用香农公式:C=Blog2(1+S/N) ,例如:.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噪比S/N为2047的8kHz带宽的信道传送,计算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P2113.波特率:每秒传送信息位的数量,它是所传送代码的最短码元占有时间的倒数。
P2114.理解数据传输中产生差错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独立型差错,另一类是突发型差错。
P2115.什么是基带传输。
P2216.光纤的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是光纤的主要特性,决定了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和最大传输带宽。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课程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课程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40595455270722192ef78c.png)
{"code":"ServiceUnavailable","message":"Please reduce your request rate.","requestId":"8294a61d-6fbf-4a5e-861c-3aea94d8434e"}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
(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不要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老人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
)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
(他们只是担心你吃亏。
)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里做什么啊!(人老了都会念旧......)当你还在襁褓时,她便天天抱着你,哄你入睡;当你到少年时代,她便天天念叨着你,夜夜帮你捻着棉被;当你终于离开家,远行他方,她便天天牵挂着你。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母亲的唠叨、念叨,总是在心烦她那些说了无数遍的关心话语。
都说儿女是父母前辈子欠下的债,这句话不假。
让我们感恩于心,让我们感恩父母那些点滴的关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电器;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也许是因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每个人都会老,父母会比我们先老。
南邮通信网复习提纲及答案汇总
![南邮通信网复习提纲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87db2bd4a7302768f99393f.png)
第1章1、传输系统的硬件包括哪些?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2、在垂直结构上,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哪三层?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
3、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是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如何划分?可以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或者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4、利用网络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构成任意类型的非基本拓扑结构。
实际常用的非基本结构形式有哪些?(1)复合网;(2)格形网;(3 )树形网;1、简述现代通信网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基本功能。
(1)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2、为什么要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层结构?(1)可以更清晰地描述现代通信的网络结构;(2)使网络规范与具体实施方法无关,从而简化了网络的规划和设计;(3)使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
3、分别按以下标准对通信网进行分类:(1)通信服务的范围;(2)通信的活动方式。
(1)按通信服务的范围进行分类:本地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和国际通信网或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2)按通信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4、通信网组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四种?假如网络节点数为N,请写出每种结构的链路数。
(1)全连通网;H(N -1)2(2)星形网;H二N-1(3)环形网;H = N5、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1)对于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息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2)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通信网的拓扑结构;通信网的网络资源;通信网的可靠性.6、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通信技术数字化;(2)通信网络宽带化;(3)通信业务综合化;(4)网络互通融合化;(5)网络管理智能化;(6)通信服务个人化。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3821df50e2524de5187e29.png)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复习提纲选择题:上课时反复强调的、要求掌握的内容,并强调用笔画下来的部分。
填充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___________技术与_____________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包括3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TCP数据传输分3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在交换网络中使用备份链路出现的环路现象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及MAC地址表的不稳定等问题。
6.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有两大类:一类是信道固有持续存在的__________噪声,另一类是由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造成的_______噪声。
7.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分为3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由两个子层组成,分别是________子层和________子层。
9.DNS域名中的顶级域名有两种主要模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0.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有两种接入方式__________和专线方式。
11.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种。
12.Windows Server 2003升级为域控制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正常的生成树协议端口有四种不同状态:______状态、_______状态、______状态和_______状态。
14.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所必需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6836400975f46526d3e1af.png)
Copyright © by LIPENG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四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1.了解IEEE 802 局域网标准,局域网的子层划分 2.掌握CSMA/CD协议(原理、争用期、最短帧 的计算、以太网MAC帧格式) 3.理解 10BASE-T,10BASE-F 等以太网的几个 技术特性(传输技术、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等)
4.掌握以太网级联与扩展使用的设备及特点(物 理层、数据链路层扩展设备的原理)
5.理解网桥(交换机)帧过滤的算法。
Copyright © by LIPENG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四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6.掌握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帧的过程,三种转发方 式及其特点,理解碎片帧的含义。 7.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基本概念 8.理解无线局域网链路层协议CSMA/CA(三种 帧间间隔、实现信道预约的方法等) 9. 理解虚电路和数据报的原理、优缺点。 10.了解三种广域网技术(X.25、帧中继、ATM)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样题
1. HDLC采用“0”比特插入法的目的是( C )。
(A) 差错控制
(B) 链路管理
(C) 保证传输的透明性
(D) 流量控制
2.数据链路层采用连续ARQ协议,发送方已经 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若发 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 重发 4 个帧。
A. 0.48
B. 5.12 C. 10 D. 80
2、局域网采用CSMA/CD 协议,传输介质是用中 继器相连的两根总长度为1600m长的电缆,电缆中 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108m/s。若信号经过中继器 会产生2us时延,且最短帧长为1000 bit,求出该局 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 50Mb/s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1197125aaea998fcc220ec9.png)
快速局域网
• 自动协商
千兆位以太网
• 载波扩展、帧突发
万兆位以太网
19
第5章 广域网
常见的WAN技术:
• PSTN、xDSL、ISDN、Cable Modem、X.25、 DDN 、FR 、ATM
协议层次
• 物理层:PSTN、DDN、xDSL • 数据链路层:ISDN、FR、ATM • 网络层:X.25
W: 带宽,单位Hz
S/N: 信噪比
8
通信线路连接方式
交换机
点-点连接 主站
交换连接
集中器 中心站 次站 次站 次站 集线式连接
10
分支连接
数据传输方式
信道的通信方式:
•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数据的传输方式:
• 基带/频带/宽带传输
数据的同步方式:
• 位同步、字符同步、帧同步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地域分布 • 拓扑结构 • 传播方式
4
第2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 数据通信系统构成(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 统) • 通信过程 • 主要指标:传输速率(码元速率RB 、信息速率Rb、
消息速率Rm)、差错率
信道
Rb = RB log2M
• 数字/模拟信道 • 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
频率对其采样,则从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序列 就能完整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 编码后的信号称为PCM信号(脉码调制)。
三个步骤:
• • • •
14
多路复用
• FDM, TDM, WDM, CDM
数据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南邮计算机网络_期末复习纲要-精简版
![南邮计算机网络_期末复习纲要-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f5b60776c66137ee06190b.png)
2012年考试重点预测:(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填空(20分)判断(10分)计算(20分)简答题:计算:1.根据争用期求最短帧长。
2.简单的子网掩码计算简答:1.OSPF和RIP特点三条2.三次握手简述3.汉明码计算4.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5.IPv6的过渡方案,特点(任写几条)第一章概论1.1计算机网络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2.组成:终端系统(资源子网)通信子网1.2 网络的类型及其特征1.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3 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服务和协议的集合,也就是它们所应完成的所有功能的定义,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体系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而不涉及每层的具体组成和实现细节)2).协议:代表着标准化,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3).网络协议:a.定义: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的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须的过程。
b.组成: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怎么讲)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做出何种响应(讲什么)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1.5 OSI/RM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型:功能:(4).传输层:实现进程到进程的传输(3).网络层:实现主机间的通信,分组选择适当的路由(2).数据链路层: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实现相对可靠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1).物理层: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1.8 TCP/IP体系结构1.9 OSI/RM和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和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单向依赖关系,上层依赖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本层的工作并为自己的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1](https://img.taocdn.com/s3/m/ebb63ceb9b89680203d8253e.png)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复习提纲1.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接收端解调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有效性:用有效传输频带来衡量。
2.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是:传输差错率。
有效性指标是:传输速率。
3.复用技术的作用:是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携带多个信号来高效地使用传输系统。
4.复用技术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频分复用特点:信道复用率高,容许复用的路数多,分录方便,按照频率划分用户信息。
6.时分复用特点:一个信道能同时传输多路信号,同一信道上通过时间分隔用户信息。
7.码分复用特点:在一个信道上允许同时传输多个用户信息,用相互正交的码组来分隔各路用户信息。
8.信道编码的作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
9.奇偶校验码:每组加一位监督码元进行信息是否错误的判断方法。
10.不同通信方式的区别:11.调制技术的作用:频率变换、信道复用、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
12.调制技术的分类:模拟连续波调制、数字连续波调制、模拟脉冲调制、数字脉冲调制。
(模拟:调幅、调频、调相;数字:移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13.数字调制技术的特点:调制变换速度快、测试方便、体积小、设备可靠性高。
14.数字调制技术的波形:(ASK、FSK、PSK的调制波形)15.传输介质的种类:有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
16.传输介质区别: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无线传输介质是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
17.光纤的结构:由纤芯、包层、涂覆层构成。
18.按模式分类:分为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特点:定向性较差,光束是以多种模式在纤芯内不断反射向前传播;单模光纤特点:定向性较强,传输率较高,光束能以单一的模式无反射地沿轴向传播。
19.ITU-T光纤类型及特性:渐变多模光纤:用于计算机局域网或接入网、常规单模光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光纤;色散位移光纤:性能最佳单模光纤、低损耗、弯曲性能好;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适用于高速、大容量、DWDM系统;宽带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钎:光纤带宽大,色散斜率更小降低DWDM系统的色散补偿成本。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fb50d96f1aff00bed51eee.png)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计算机网络可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询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
2、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优点:报文交换传输时延最大。
● 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优点: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
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
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层的目的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容易研究和处理传输单元协议数据单元PDU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的含义,要素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TCP/IP 的分层以及各层的功能和特征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 七层模型和TCP/IP 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
各层的主要功能:应用层向用户提供数据加上编码和对话控制。
运输层的任务是支持不同不同设备间通过不通网络通信。
INTERNET 层任务是确定该网络的最佳路径。
网络接入层是控制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和介质。
4、 数据的封装和解封??封装:当数据从一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发送另一台主机上的应用时,主机上的网络软件从应用中取出数据,并根据物理网络上的传输需要进行转换这个过程包括:将数据转换成数据段,用包含逻辑网络地址的头信息封装数据段(即将数据段转换成分组的过程),用包含物理地址的头信息封装分组并把分组转换成帧,将帧编码为比特。
南邮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复习_杨庚主编
![南邮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复习_杨庚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1afd34abf524ccbff12184f7.png)
• S/N(dB)=10lg(S/N)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 码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 为了自带位同步(或称比特同步)信号而采用 的一种编码方法 •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个比特持续时间分为两半, 在发送比特1时,前一半时间电平为高,而后 一半时间电平为低;在发送比特0时则正好相 反。这样,在每个比特持续时间的中间肯定有 一次电平的跳变,接收方可以通过检测该跳变 来保持与发送方的比特同步。
• 二、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容
•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 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 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 联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 协议。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通信两端的对等层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协议,如传输层
TCP/IP 参考模型与 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 应 表 会 传 网 用 示 话 输 络 层 应 层 层 层 层 互 联 层 传 输 层 用 层 TCP/IP参考模型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主机-网络层
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和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单向依赖关系, 上层依赖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本层的工作并为自己的上层提供服务。
•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 • 早期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广域网,它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 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 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的主计算机与终端, 资源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 • 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 信线路 ,如路由器和光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达学院《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大纲考试题型:选择:20分(2×10)填空:20分(1×20)简答:20分(5×4)综合应用:40分第一章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通信子网-网络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终端系统(资源子网) -负责信息的处理2.协议的概念以及协议三要素。
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3.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帧)、网络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分组)传输层(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OSI-RM七层: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比特)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帧):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分组):为分组交换网络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以分组为单位的数据包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到端(end-to-end)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的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使用的协议。
4. 在TCP/IP体系结构中,能够区分每个协议在哪个层次。
第二章 物理层1. 掌握传信速率(比特率)、传码速率(波特率)、传输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的计算。
(1).数据传输速率:①.传码速率: a.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 记为:NBdC (bps ) b. 单位:波特(Baud )c.信号码元: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脉冲d. 当信号码元持续的时间为T 秒,则传码速率NBd= 1/T波特②. 传信速率: a.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记为:Rbb. 单位:比特/ 秒(bps 或kbps 或Mbps )c. 当传送电平信号为M 时:Rb= NBd * log 2 Ma. 发送时延= 数据块长度(b)/ 信道带宽(bps)b. 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m)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电磁波的传播速率在自由空间是光速:3*100000km/s铜线电缆:2.3*100000km/s光纤:2*100000km/sc. 处理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处理时延2. 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
(香农公式和奈氏准则)信道容量a. 奈奎斯特定理: 在无噪声环境的中:W :信道带宽(Hz)M :信号状态的个数(8 相调制解调器 M=8 )C :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C=2W log 2M(bps)b. 香农定理: 在有噪声的环境中: W :信道带宽(Hz)S/N :信噪功率比(分贝) (S/N)dB=10*log10(P1/P2)C :最大的数据传输率 C=W* log 2*(1+S/N) (bps)例:已知信噪比电平:20dB ,信噪功率比S/N 为?20dB=10*log10(S/N) » S/N=1003. 掌握四种信道复用方式的名称。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码分复用(码分多址复用CDMA) 波分复用(WDM): 光的频分复用4. 掌握曼彻斯特编码的作用。
5. 物理接口的四个特性名称(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以及各自规定的内容。
机械特性:规定了接插件的几何尺寸、引线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描述了通信接口的发信器(驱动器),接收器的电气连接方法及其电气参数。
功能特性:描述了接口执行的功能,定义接插件的每一引线的作用。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描述了通信接口上传输时间和控制需要执行的时间顺序。
6. 掌握物理层有哪些常用的设备。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功能(7个)。
链路管理;帧同步(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识别;透明传输;寻址。
2. 停止等待协议信道利用率的计算。
(1)停止等待协议:即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
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
如果超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收到确认,就认为刚才发送的分组丢失了,因而重传前面发送过的分组,这就叫做超时重传。
确认分组丢失或确认分组迟到,则接收方应采取两个动作:第一,丢弃这个重复的分组,不向上层交付;第二向发送方发送确认。
注:这种可靠传输协议常称为自动重传请求ARQ,意思是重传的请求是自动进行的,接收方不需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某个出错的分组。
在发送端,每发送完一帧数据之后,必须停下来等待接收方的应答,若收到了对方的应答,则继续发送下一帧,如果收到否定应答活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答,则重新发送该帧。
□信道速率为8kb/s,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tp 为20ms,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解:设帧长为L bit,则ts =L bit / 8Kbps,tp =20ms 。
信道利用率=ts / (ts +2 tp )≥50%当ts≥40ms 不等式成立,故帧长L 应大于等于320 bit 。
3.滑动窗口机制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窗口尺寸的大小。
连续ARQ协议:就是利用滑动窗口发送数据,在发送方维持一个发送窗口,在窗口内的数据都可连续发送,当发达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则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
而接收方一般都是采用累积确认的方式,接收方可以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样就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经正确收到了。
累积确认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即使确认丢失也不必和重传;但缺点是: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的信息。
4. 连续ARQ中,如何处理帧的丢失。
(数据帧丢失或者确认帧丢失)5.掌握汉明码中3-6公式的计算,即知道信息位长度,计算监督位的长度和编码效率。
汉明距离与纠错检错能力如果要能检测e 个差错,则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至少为 e + 1;如果要能纠正t 个差错,则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至少为2 t + 1;如果要能检测e 个差错,同时能纠正t 个差错(e > t ),则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至少为e + t + 1;汉明码:2^r–1 ≥ n 或2^r ≥ k + r + 1 n为码长,信息位数为k,监督位数为r n=r+k.奇偶校验码:最小码距为2,在数据最后加一位监督位,连同监督位在内,1的个数为偶数(偶校验),奇数(奇校验)S1= c6 ⊕ c5 ⊕ c4 ⊕c2 S2= c6 ⊕ c5 ⊕ c3 ⊕c1 S3= c6 ⊕ c4 ⊕ c3 ⊕c06. 掌握CRC冗余码的计算。
7. HDLC中如何实现透明传输,PPP中如何实现透明传输。
信息帧I,监督帧S,无编号帧U 透明传输使用零比特插入法:在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数据中有5 个连续1 时,就立即插入一个0.在接收帧时,先找到 F 字段以确定帧的边界。
接着再对比特流进行扫描。
每当发现5 个连续1 时,就将其后的一个0 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流。
PPP协议(面向字符)三个组成部分:(1)将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既支持异步链路又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2)链路控制协议(LCP)(3)网络控制协议(NCP)字节填充:0x7E转变成(0x7D,0x5E);0x7D转变成(0x7D,0x5D);若小于0x20,则前面加入一个0x7D。
零比特填充:只要发现在信息字段中有5个连续的1,则立即填入一个0。
第四章局域网与广域网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成的两个子层名称。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2. 以太网中会分析帧中的各个字段的值。
3. 掌握CSMA/CD的工作原理,掌握最短帧长的计算。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 当两个侦听到信道空闲并同时开始发送数据时,就会检测到冲突,一旦检测到冲突,就立即终止冲突帧的发送,然后等待一个随机的事件后,重新尝试发送。
协议中有争用、传输和空闲三种状态。
原理:1,载波监听,是指每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2,多路访问,是指在总线型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共享总线的信道资源,3,冲突检测,是指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传输介质,判断是否发生了冲突。
(多次访问:按照算法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再次进入载波监听发送过程)最短帧长为争用期内传输的比特数Lmin=2t*C(bps)CSMA/CD方式的“5-4-3”原则最多5段电缆,4个中继器,其中3段电缆可以接入用户4. 10BASE-5,10BASE-2,10BASE-T,10BASE-F的含义。
(10、BASE、2、5、T、F的含义)10 Base-5 粗缆以太网10 Base-2 细缆以太网10 Base-T 双绞线以太网10 Base-F光缆10表示数据速率为10Mbps BASE 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2或5表示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为200m或500m T表示双绞线F表示光纤5.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工作的层次、带宽的计算(如习题4.5)。
在物理层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在数据链路层用网桥或者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6.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帧的三种方式(存储转发、直通、无碎片直通)和原理。
存储转发方式:需要将帧完全接受和缓存下了,然后根据帧头部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
直通方式不必将整个数据帧先缓存再进行处理,而是在街上数据帧的同时就立即按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决定该帧的转发端口,因此提高了真的转发速度。
如果在这种交换机的内部采用基于硬件的交叉矩阵,交换时延非常小。
直通交换的一个缺点是它不检查差错就直接将帧转发出去,因此也可能也将一些无效帧转发给其他的站无碎片直通方式无碎片交换实际上是直通方式的一种改进,要去交换机只有在收到64字节以后以直通方式转发帧,从而避免转发发生冲突而造成的碎片帧7. 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