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腰痛的针灸治疗
![腰痛的针灸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2ac77e869dc5022aaea00ab.png)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经络气血阻滞,或精血亏 虚,经络失于温煦,濡养。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chapter3
14
主症:腰部疼痛
1.辨经络
腰痛部位
归经
常见疾病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腰肌劳损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 膀胱经
面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胆经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编辑课件
26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中 治疗:1、腰骶疼痛,足
踝肿痛。 2、后头痛,项痛,目眩。
3、癫痫。 4、滞产。
编辑课件
27
次髎
足太阳膀胱经 在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 1、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等妇科病证。 2、腰骶痛,下肢痿痹 3、小便不利 4、遗精、阳痿等男科疾
病 5、疝气
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 忘,遗精等肾虚证。 2、咽喉肿 痛、齿痛,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证。
3、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编肢辑课厥件
25
腰眼
经外奇穴 在腰区,横平第四腰椎棘
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 3.5凹陷中 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带下。 3、虚劳
编辑课件
18
肾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
主治:1、头晕,耳鸣, 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 证。
2、遗尿,遗精,阳痿, 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 系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不
孕等妇科病证。
编辑课件
19
大肠俞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chapter3
14
主症:腰部疼痛
1.辨经络
腰痛部位
归经
常见疾病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腰肌劳损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 膀胱经
面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胆经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编辑课件
26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中 治疗:1、腰骶疼痛,足
踝肿痛。 2、后头痛,项痛,目眩。
3、癫痫。 4、滞产。
编辑课件
27
次髎
足太阳膀胱经 在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 1、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等妇科病证。 2、腰骶痛,下肢痿痹 3、小便不利 4、遗精、阳痿等男科疾
病 5、疝气
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 忘,遗精等肾虚证。 2、咽喉肿 痛、齿痛,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证。
3、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编肢辑课厥件
25
腰眼
经外奇穴 在腰区,横平第四腰椎棘
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 3.5凹陷中 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带下。 3、虚劳
编辑课件
18
肾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
主治:1、头晕,耳鸣, 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 证。
2、遗尿,遗精,阳痿, 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 系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不
孕等妇科病证。
编辑课件
19
大肠俞
针灸治疗腰痛培训课件
![针灸治疗腰痛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5161f1a5e9856a57126041.png)
针灸治疗腰痛
腰
痛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 治疗 其他疗法 注意事项 病案分析 现代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腰痛
2
概述
腰痛是指腰部疼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现代医学认为常见的引起腰痛的病症:
腰部软组织病变 如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病变 如腰椎间盘突出证
腰椎关节病变 如强直性脊柱炎
针灸治疗腰痛
8
刘慧平1、刘敏2【1】针刺后溪加人中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
取穴:人中、后溪(双侧)。操作方法:首先针刺人中穴。患者坐位,75%酒精常规 消毒,取35号l寸针灸针,快速向上斜刺进针0.3—0.8寸捻转提插手法使患者双眼 流泪为好。后溪穴,双手微握拳,选取两根2寸35号不锈钢毫针,指切进针法将针刺 入,针尖透向合谷穴方向,左右各l针,先施以小幅度捻转得气后,大幅度捻转,强 刺激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留针期间嘱患者适度活动腰部,如下 蹲起立行走,左右旋转,前俯后仰逐步加大运动幅度,直至轻微出汗,每日1次。
加减:寒湿腰痛:腰阳关
湿热腰痛:大椎、腰阳关、委中刺血
瘀血腰痛:膈俞、(次髎)、血海
肾虚腰痛:肾俞、命门、志室
急性腰扭伤:针人中,泻法;委中刺络
放血;腰痛点,泻法。
针灸治疗腰痛
7
案例
患者,女,40岁。患者在搬东西时不慎扭伤腰部,致 腰痛难忍。查体: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不能直伸。尤 其不能前俯后仰,第2~4腰椎两侧明显压痛,尤以左 侧为甚。当即先取局部肾俞穴,轻刺不留针,后强刺 人中、后溪及手针“腰痛点”。一边行针,一边令其 活动腰部,当即腰部疼痛大减,活动改善。如同前法 再治3次而告痊愈。
1.具体手法: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其主要手法运用攘、揉、点、按、拿、拍、擦、扳、拔伸、肘 运、弹拨及腰部被动运动等。主要穴位有肾俞、腰阳关、腰部夹脊穴、腰部背俞穴、阿是穴等。手 法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最终达到渗透的原则。手法应先轻后重再轻。先用攘、揉等轻 手法沿膀胱经、督脉放松腰部肌肉约15 rain,再用点、按等较重的手法刺激穴位每穴1 min或每穴 3--5次,在根据临床辨证论证做弹拨、拔伸、扳法及腰部被动运动手法,最后用拍法等结束。
腰
痛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 治疗 其他疗法 注意事项 病案分析 现代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腰痛
2
概述
腰痛是指腰部疼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现代医学认为常见的引起腰痛的病症:
腰部软组织病变 如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病变 如腰椎间盘突出证
腰椎关节病变 如强直性脊柱炎
针灸治疗腰痛
8
刘慧平1、刘敏2【1】针刺后溪加人中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
取穴:人中、后溪(双侧)。操作方法:首先针刺人中穴。患者坐位,75%酒精常规 消毒,取35号l寸针灸针,快速向上斜刺进针0.3—0.8寸捻转提插手法使患者双眼 流泪为好。后溪穴,双手微握拳,选取两根2寸35号不锈钢毫针,指切进针法将针刺 入,针尖透向合谷穴方向,左右各l针,先施以小幅度捻转得气后,大幅度捻转,强 刺激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留针期间嘱患者适度活动腰部,如下 蹲起立行走,左右旋转,前俯后仰逐步加大运动幅度,直至轻微出汗,每日1次。
加减:寒湿腰痛:腰阳关
湿热腰痛:大椎、腰阳关、委中刺血
瘀血腰痛:膈俞、(次髎)、血海
肾虚腰痛:肾俞、命门、志室
急性腰扭伤:针人中,泻法;委中刺络
放血;腰痛点,泻法。
针灸治疗腰痛
7
案例
患者,女,40岁。患者在搬东西时不慎扭伤腰部,致 腰痛难忍。查体: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不能直伸。尤 其不能前俯后仰,第2~4腰椎两侧明显压痛,尤以左 侧为甚。当即先取局部肾俞穴,轻刺不留针,后强刺 人中、后溪及手针“腰痛点”。一边行针,一边令其 活动腰部,当即腰部疼痛大减,活动改善。如同前法 再治3次而告痊愈。
1.具体手法: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其主要手法运用攘、揉、点、按、拿、拍、擦、扳、拔伸、肘 运、弹拨及腰部被动运动等。主要穴位有肾俞、腰阳关、腰部夹脊穴、腰部背俞穴、阿是穴等。手 法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最终达到渗透的原则。手法应先轻后重再轻。先用攘、揉等轻 手法沿膀胱经、督脉放松腰部肌肉约15 rain,再用点、按等较重的手法刺激穴位每穴1 min或每穴 3--5次,在根据临床辨证论证做弹拨、拔伸、扳法及腰部被动运动手法,最后用拍法等结束。
针灸推拿学课件急性腰扭伤
![针灸推拿学课件急性腰扭伤](https://img.taocdn.com/s3/m/b1a3bd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思考题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止痛迅速,效果突出。针灸学者在临床中发 现总结出多个具有快速止痛作用的腧穴有哪些?
• 临床常用的具有快速止痛作用的腧穴主要有阿是穴、腰痛点、后 溪、委中等。
感谢观看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调养生命活力,焕发心灵阳光。 棒棒的身体养出来,美丽的身材调出来。从内而外的调理,做健康活力的自己。 食疗养生:养于内,华于外。
2.辨经络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疼痛部位或压痛点以腰骶椎正中线(棘间或棘突上)明显者为督 脉证;疼痛部位或压痛点在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者为 足太阳经证;痛在脊旁(督脉与膀胱经之间,棘突旁)者为手阳 明经筋证。
贰
【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针灸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施按揉法于双下肢血海、阳陵泉、绝骨、太 冲穴,每穴约半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一手扶膝关节,一手 压住小腿前侧,做双侧屈膝屈髋及摇髋动作,并做牵拉性被动直 腿抬高动作3~5次;拿委中穴1~2分钟。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本病表现为腰部疼痛,俯仰转侧不利,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 行动困难,咳嗽、喷嚏使疼痛加剧,不少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疼痛, 大多涉及臀部、大腿后部。
壹
【辨证要点】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主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有明显的外伤史,骤然发病,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剧烈,活动受 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呈条索状僵硬, 有明显压痛点,局部可出现肿胀、瘀斑。因肌肉痉挛可见脊柱生 理曲线改变。
腰痛的针灸治疗课件
![腰痛的针灸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b0503dc77da26925c5b0fc.pn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录
CONTENTS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辩证
4 治疗
5 按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hapter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肠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
主治: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 等胃肠病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委中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1、腰背痛,
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 证。
2.腹痛,急性吐泻等 级。
3、瘾疹,丹毒。 4、小便不利,遗尿。
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 陷中
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 忘,遗精等肾虚证。 2、咽喉肿 痛、齿痛,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证。
3、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肢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束的机
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 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 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经络气血阻滞,或精血亏 虚,经络失于温煦,濡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辩证候
病史
症状特点
病邪性质
受寒史
目录
CONTENTS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辩证
4 治疗
5 按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hapter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肠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
主治: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 等胃肠病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委中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1、腰背痛,
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 证。
2.腹痛,急性吐泻等 级。
3、瘾疹,丹毒。 4、小便不利,遗尿。
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 陷中
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 忘,遗精等肾虚证。 2、咽喉肿 痛、齿痛,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证。
3、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肢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束的机
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 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 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经络气血阻滞,或精血亏 虚,经络失于温煦,濡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辩证候
病史
症状特点
病邪性质
受寒史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7ddd6f67ec102de2bd8979.png)
12
• 病因病机 • 2邪气侵袭 •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
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 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 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 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 等。
13
• 病因病机 • 3 药物 •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
• 5.葡萄: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早在《 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主筋骨湿痹,益 气倍力,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34
• 食疗 • 6羊骨: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强筋骨之功
效,痹痛日久,多损及肝肾。羊胚骨炙至焦黄 色,研极细末,每次食后以温黄酒送服3~6克 ,1日2次,治疗腰椎痛、筋骨痛 • 7.-桑葚:具有补益肝肾利关节,健步履,祛风 湿之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者宜食之。《随息 居饮食谱》中也认为:桑葚所以,中老年人关 节酸痛或体虚痹痛者,食之最宜。
• 2.蛇肉:无论有毒蛇或是无毒蛇,蛇肉无毒, 皆可食用。蛇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透筋骨 之功效。凡风湿顽痹,骨节疼痛者均宜食用。 以蛇浸酒饮用,更为适宜。
• 3.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虚损、除风湿、 强筋骨之功效,适宜治疗风寒湿痹。
33
• 食疗
4.樱桃:性温,味甘,具有益气、祛风湿的作用 。可治四肢关节酸痛,尤以浸酒食用为宜。《 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证,能 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 ,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23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肾关穴
补肾健脾,治疗肾虚脾虚的各种病变,还可 以治疗肩周炎有良效。
24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凤池穴 • 功效:祛风解表,醒脑开窍,治疗头痛头
• 病因病机 • 2邪气侵袭 •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
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 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 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 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 等。
13
• 病因病机 • 3 药物 •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
• 5.葡萄: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早在《 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主筋骨湿痹,益 气倍力,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34
• 食疗 • 6羊骨: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强筋骨之功
效,痹痛日久,多损及肝肾。羊胚骨炙至焦黄 色,研极细末,每次食后以温黄酒送服3~6克 ,1日2次,治疗腰椎痛、筋骨痛 • 7.-桑葚:具有补益肝肾利关节,健步履,祛风 湿之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者宜食之。《随息 居饮食谱》中也认为:桑葚所以,中老年人关 节酸痛或体虚痹痛者,食之最宜。
• 2.蛇肉:无论有毒蛇或是无毒蛇,蛇肉无毒, 皆可食用。蛇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透筋骨 之功效。凡风湿顽痹,骨节疼痛者均宜食用。 以蛇浸酒饮用,更为适宜。
• 3.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虚损、除风湿、 强筋骨之功效,适宜治疗风寒湿痹。
33
• 食疗
4.樱桃:性温,味甘,具有益气、祛风湿的作用 。可治四肢关节酸痛,尤以浸酒食用为宜。《 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证,能 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 ,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23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肾关穴
补肾健脾,治疗肾虚脾虚的各种病变,还可 以治疗肩周炎有良效。
24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凤池穴 • 功效:祛风解表,醒脑开窍,治疗头痛头
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ppt
![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4d91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0.png)
病例三
治疗过程
医生采用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首先对患者的腰部进行针灸,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然后进行推拿,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治疗持续10天,每天1次。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痛症状逐渐缓解,腰部功能逐渐恢复。随访1年,腰痛未再发作。
THANK YOU.
推拿历史
推拿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保健养生领域。
推拿简介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使脏腑功能趋向正常,从而缓解腰痛症状。
调整脏腑功能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推拿手法作用于腰部经络,可以促进腰部气血流通,舒缓腰部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腰部瘀血和代谢废物的吸收与排泄,从而缓解疼痛。
分类
定义与分类
常见病因
多因姿势不正或用力过猛所致,损伤肌肉、韧带和关节,引起炎症和水肿。
急性腰扭伤
慢性劳损
脊柱病变
内脏疾病
长期重复性劳动、姿势不正或用力不当,导致腰部肌肉和筋膜劳损。
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如肾炎、肾盂肾炎等,可引起腰痛。
临床表现
表现为持续性钝痛、牵拉痛或酸胀痛,活动后加重。
治疗过程
医生采用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首先对患者的腰部进行针灸,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然后进行推拿,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持续10天,每天1次。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逐渐恢复。
病例一: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腰痛的经验分享
患者情况
患者为青年女性,因长期坐姿不正导致腰部疼痛,经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治疗痛证及针刺课件PPT课件
![针灸治疗痛证及针刺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17eda2dd88d0d232d46a37.png)
痛点选穴(阿是穴)亦属于对症选穴法。 此法从《内经》中“以痛为腧”和“在分肉间 痛而刺之”等刺法演变而来。《针灸聚英·肘 后歌》说:“打仆损伤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 攻”。这些都是提倡应用压痛点治疗痛证的先 例。临床上应用压痛点治疗击仆、扭伤、痹证 等疼痛,在病灶部位针灸,均有较好的效果。
四、常见痛证针灸治疗选穴配方举例
病证 痰浊头痛 眉棱骨痛 目赤肿痛 鼻痛 耳痛 腮肿胀痛 风火牙痛 肾虚牙痛 急性咽喉痛 慢性咽喉痛 舌痛
主穴
配穴
丰隆、百会、印堂。
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攒竹、鱼腰、丝竹空。
合谷、列缺、外关。
睛明、太阳、太冲。
合谷、足光明、太溪。
印堂、迎香、上星。
三、针灸治疗痛证的方法
针灸治疗痛证有较好的疗效,对不同 的痛证要采用不同的经穴与配方,施以不同 的针灸方法。一般针刺补法和艾灸有扶正的 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
(一)针灸施治的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 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说明针灸具有通经脉,调气血的作用,适用于 因经脉壅滞,气血不通的痛证。又《灵枢·经 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九针十二 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 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指出实证用泻法, 虚证用补法,热证用速刺法,寒证用留针法, 阳虚内陷用灸法,瘀血证用泻血法。正确运用 补虚泻实的原则,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 用。
(二)针灸治疗痛证常用选穴方法
1.循经取穴 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常用的取穴 方法,但在治疗痛证时,以下4种选穴方法为 佳。
(1)原络穴:取病痛所属经络的原穴、络穴治 疗。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对治疗脏腑 的病痛有较好的疗效。如胸痛伴心中烦乱,取 心包经原穴大陵;胆绞痛取胆经原穴丘墟配阳 陵泉。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不仅能 治疗本经病痛,也能治疗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痛, 如脾经的络穴公孙,不仅主治脾病,也能治疗 胃痛;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咳喘,又能治 齿痛、头项痛等疾患。
四、常见痛证针灸治疗选穴配方举例
病证 痰浊头痛 眉棱骨痛 目赤肿痛 鼻痛 耳痛 腮肿胀痛 风火牙痛 肾虚牙痛 急性咽喉痛 慢性咽喉痛 舌痛
主穴
配穴
丰隆、百会、印堂。
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攒竹、鱼腰、丝竹空。
合谷、列缺、外关。
睛明、太阳、太冲。
合谷、足光明、太溪。
印堂、迎香、上星。
三、针灸治疗痛证的方法
针灸治疗痛证有较好的疗效,对不同 的痛证要采用不同的经穴与配方,施以不同 的针灸方法。一般针刺补法和艾灸有扶正的 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
(一)针灸施治的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 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说明针灸具有通经脉,调气血的作用,适用于 因经脉壅滞,气血不通的痛证。又《灵枢·经 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九针十二 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 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指出实证用泻法, 虚证用补法,热证用速刺法,寒证用留针法, 阳虚内陷用灸法,瘀血证用泻血法。正确运用 补虚泻实的原则,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 用。
(二)针灸治疗痛证常用选穴方法
1.循经取穴 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常用的取穴 方法,但在治疗痛证时,以下4种选穴方法为 佳。
(1)原络穴:取病痛所属经络的原穴、络穴治 疗。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对治疗脏腑 的病痛有较好的疗效。如胸痛伴心中烦乱,取 心包经原穴大陵;胆绞痛取胆经原穴丘墟配阳 陵泉。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不仅能 治疗本经病痛,也能治疗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痛, 如脾经的络穴公孙,不仅主治脾病,也能治疗 胃痛;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咳喘,又能治 齿痛、头项痛等疾患。
腰痛病ppt课件完整版
![腰痛病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2f2b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d.png)
腰使相邻腰椎椎体融合,增加
腰椎稳定性。
腰椎减压术
通过切除部分椎板或黄韧带等 结构,扩大椎管容积,减轻神
经压迫。
脊柱内固定术
使用金属钉棒等内固定器材, 固定骨折或脱位的脊柱,恢复
其正常解剖结构。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
术后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 抗生素,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01
柔韧性训练
02 通过拉伸练习提高身体柔韧性, 预防肌肉紧张。
平衡能力训练
如单脚站立等练习,提高身体平 衡能力。 03
日常生活习惯改善
04 避免长时间久坐、弯腰等不良姿 势,注意腰部保暖。
06
腰痛病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反 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
手术治疗。
腰痛病分类
根据病因不同,腰痛可分为机械 性腰痛、炎症性腰痛、代谢性腰 痛和神经性腰痛等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腰痛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腰 部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 狭窄、脊柱骨折等。
危险因素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腰部肌 肉、缺乏运动、肥胖、吸烟等都可能 增加患腰痛病的风险。
腰部韧带
腰部韧带包括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对 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肌肉与韧带的协同作用
腰部肌肉和韧带协同作用 ,共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
和运动功能。
神经支配及传导途径
腰部神经支配
腰部神经主要由腰丛和骶丛发出 ,支配腰部的感觉和运动。
神经传导途径
腰部神经通过相应的椎间孔穿出, 形成神经干和神经支,支配相应的 区域。
压痛及叩击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a514e01f69e3143329498.png)
(1)排除需要特殊治疗的疾病: 有些腰腿痛来自化脓性、结核性感染、
骨折、肿瘤和其他一些特异性疾病,需 要特殊治疗,事先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 做必要的检查,否则容易误诊漏诊,错 过最佳治疗时机。
48
(2)消除原发痛点: 腰腿痛多与创伤、劳损以及退变有关,
常在肌筋膜、韧带在骨与骨膜附着处有 特定的痛点、压痛点或能引发放射痛的 激痛点,可伴有肌紧张或肌痉挛,严重 者可出现脊柱侧弯,腰椎平直等改变。 通过治疗可使痛点减轻或消失,疼痛引 起的肌痉挛缓解,病变组织得到恢复。
(3)疼痛与活动有关:活动和劳累后 加重,卧床休息减轻,严重者活 动困难。
(4)疼痛与体位的关系:为了缓解疼 痛,病人常被迫采取某一体位,
19
症状
多为健侧卧位并屈髋屈膝, 少数患侧卧位屈腿、仰卧 位屈腿、床上跪位、下蹲 位等。
(5)疼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部 分病人遇刮风下雨或气温 骤降时加重,遇暖减轻。
36
阳陵泉:在小腿外 侧,当腓骨头前下 方凹陷处。
37
寒湿型+合谷
合谷(手阳明):手背
1 、2 掌骨之间,约平 第2 掌骨桡侧中点处。
38
气滞血瘀型+膈俞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推棘突下,旁
开1.5寸。
39
肝肾亏虚型+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
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 侧缘后方。
40
电针治疗
49
(3)缓解肌肉痉挛: 肌紧张和肌痉挛继发于疼痛,又反过来
牵拉刺激痛点,使疼痛加重,多数非手 术疗法都针对肌紧张,采用放松肌肉的 方法,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症状治疗 应该及时过渡到病因治疗)
50
(4)综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 每种疗法均有其局限性,多种疗法相辅
骨折、肿瘤和其他一些特异性疾病,需 要特殊治疗,事先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 做必要的检查,否则容易误诊漏诊,错 过最佳治疗时机。
48
(2)消除原发痛点: 腰腿痛多与创伤、劳损以及退变有关,
常在肌筋膜、韧带在骨与骨膜附着处有 特定的痛点、压痛点或能引发放射痛的 激痛点,可伴有肌紧张或肌痉挛,严重 者可出现脊柱侧弯,腰椎平直等改变。 通过治疗可使痛点减轻或消失,疼痛引 起的肌痉挛缓解,病变组织得到恢复。
(3)疼痛与活动有关:活动和劳累后 加重,卧床休息减轻,严重者活 动困难。
(4)疼痛与体位的关系:为了缓解疼 痛,病人常被迫采取某一体位,
19
症状
多为健侧卧位并屈髋屈膝, 少数患侧卧位屈腿、仰卧 位屈腿、床上跪位、下蹲 位等。
(5)疼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部 分病人遇刮风下雨或气温 骤降时加重,遇暖减轻。
36
阳陵泉:在小腿外 侧,当腓骨头前下 方凹陷处。
37
寒湿型+合谷
合谷(手阳明):手背
1 、2 掌骨之间,约平 第2 掌骨桡侧中点处。
38
气滞血瘀型+膈俞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推棘突下,旁
开1.5寸。
39
肝肾亏虚型+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
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 侧缘后方。
40
电针治疗
49
(3)缓解肌肉痉挛: 肌紧张和肌痉挛继发于疼痛,又反过来
牵拉刺激痛点,使疼痛加重,多数非手 术疗法都针对肌紧张,采用放松肌肉的 方法,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症状治疗 应该及时过渡到病因治疗)
50
(4)综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 每种疗法均有其局限性,多种疗法相辅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
![腰痛的针灸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4ba9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1.png)
调节神经
针灸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自然修复过程,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促进康复
优势
针灸治疗腰痛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是一种深受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局限
针灸治疗腰痛的局限性在于不是对所有腰痛患者都有效,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针刺反应和疼痛加重的情况,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
治疗前应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针刺后不宜立即洗澡,以免感染。
治疗结束后,需注意保持腰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
03
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与效果
医生需对患者的腰痛症状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包括疼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以确定最适合的针灸治疗方案。
标准化和规范化
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
多样化与个体化
针灸治疗腰痛的发展趋势
针灸治疗腰痛的研究热点
要点三
疗效评估与量表制定
制定科学的疗效评估方法和量表,以便更准确地对针灸治疗腰痛的效果进行评价。
要点一
要点二
作用机制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作用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针灸对腰痛的影响。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2023
腰痛的针灸治疗
目录
contents
针灸治疗腰痛简介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与效果中医理论在腰痛针灸治疗中的应用针灸治疗腰痛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针灸治疗腰痛简介
针灸治疗腰痛起源于中国古老的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和经脉畅通,以达到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引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如引入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从不同角度研究针灸治疗腰痛。要点三ຫໍສະໝຸດ 针灸治疗腰痛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针灸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自然修复过程,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促进康复
优势
针灸治疗腰痛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是一种深受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局限
针灸治疗腰痛的局限性在于不是对所有腰痛患者都有效,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针刺反应和疼痛加重的情况,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
治疗前应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针刺后不宜立即洗澡,以免感染。
治疗结束后,需注意保持腰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
03
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与效果
医生需对患者的腰痛症状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包括疼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以确定最适合的针灸治疗方案。
标准化和规范化
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
多样化与个体化
针灸治疗腰痛的发展趋势
针灸治疗腰痛的研究热点
要点三
疗效评估与量表制定
制定科学的疗效评估方法和量表,以便更准确地对针灸治疗腰痛的效果进行评价。
要点一
要点二
作用机制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作用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针灸对腰痛的影响。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2023
腰痛的针灸治疗
目录
contents
针灸治疗腰痛简介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针灸治疗腰痛的实践与效果中医理论在腰痛针灸治疗中的应用针灸治疗腰痛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针灸治疗腰痛简介
针灸治疗腰痛起源于中国古老的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和经脉畅通,以达到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引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如引入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从不同角度研究针灸治疗腰痛。要点三ຫໍສະໝຸດ 针灸治疗腰痛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束的机 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 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 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经络气血阻滞,或精血亏 虚,经络失于温煦,濡养。
主症:腰部疼痛
1.辨经络
腰痛部位
归经
常见疾病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腰肌劳损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次髎
足太阳膀胱经 在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 1、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等妇科病证。 2、腰骶痛,下肢痿痹 3、小便不利 4、遗精、阳痿等男科疾 病 5、疝气
悬钟
胆经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主治:1、颈项强痛,胸胁 满痛,下肢痿痹
2、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 的疾患
环跳
足少阳胆经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 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 内2/3交点处 1、腰跨疼痛,下肢痿痹, 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
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肢厥冷, 内踝肿痛。
腰眼
经外奇穴 在腰区,横平第四腰椎棘 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 凹陷中 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带下。 3、虚劳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中
治疗:1、腰骶疼痛,足 踝肿痛。
2、后头痛,项痛,目眩。 3、癫痫。 4、滞产。
主治:1、元气虚损病证:中 风脱证,疲劳冷怠。
2、少腹疼痛,疝气
3、肠腑病症:腹泻,痢疾, 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泌尿系病证:血尿,尿闭
5、妇科病证:月经不调,痛 经,经闭等
5、保健灸常用穴
随证配穴
寒湿腰痛—— 腰阳关 可加灸法
瘀血腰痛—— 膈俞
局部加拔火罐
肾虚腰痛—— 志室、太溪
腰阳关
督脉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 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 病证 3、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腰痛的针灸治疗
一、概述 1、定义
腰痛,中医病证名。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的病症,又称“腰脊痛”。
<<黄帝内经>>:"腰为肾之府,肾为脑之根"。 与肾有关。
2、腰痛与西医
损伤性
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退行性
炎症与肿瘤
腰 痛
非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精神和心理性因素所致的腰痛
损伤性腰痛
急性腰扭伤
慢性腰肌劳损
委中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1、腰背痛,
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等
级。 3、瘾疹,丹毒。 4、小便不利,遗尿。
(3)配穴
辨位归经配穴 腰痛部位
归经 选穴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后溪、命门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太溪、腰眼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面 膀胱经 昆仑、次髎
疼痛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 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
4、小腹冷痛,腹泻。
太溪
足少阴肾经,肾之原穴,补肾阴肾阳
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中
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 遗精等肾虚证。 2、咽喉肿痛、齿痛, 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证。
3、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4、 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腰椎骨折脱位
退行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炎症与肿瘤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肿瘤
肾脏、盆腔疾患
泌尿性结石
盆腔炎
病因病机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 外邪 不通则痛
跌仆损伤瘀血阻络 外伤 腰 痛
不荣则痛—劳欲肾虚腰府失养 肾虚
(一)、病因 感受外邪 01 02 跌扑损伤 年老体弱 03 04 劳欲过度
(二)病机
膈俞
膀胱经 八会穴之血会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1、血瘀诸证。 2、呕吐,呃逆,气喘,吐 血等上逆之证。
3、瘾疹,皮肤瘙痒。 4、贫血。 5、潮热,盗汗。
志室
膀胱经 在腰区,第2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1、肾虚诸证 2、腰脊强痛 3、小便不利,水肿。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腰部疼痛部位。皮肤针叩刺初 学,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2)针刀疗法 腰部痛点。 行针刀治疗,每 周1次,适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3)穴位注射法 腰部痛点。地塞米松,利 多卡因2ml混合液。
1、针灸治疗腰痛应明确病因 对急腰肌劳损及肌肉风湿疗效最好,腰椎关节 疗效较好,而韧带撕裂疗效较差。 2、由妇女盆腔及肾脏病变引起的腰痛应以治 疗原发病为主;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 痛,不属于针灸治疗范畴。
胆经 悬钟、环跳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太冲、关元
后溪
手太阳小肠经
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在手内侧,第五掌指关 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 陷中
主治:1、头项强痛, 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 痛等痛症。
2、耳聋,目赤
3、癫狂
4、疟疾
命门
督脉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凹 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 病证。
固定不移,舌暗,脉细涩
绵延日久
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 肾虚腰痛 痛少,乏力易倦,脉细
1.基本治疗
(1)治法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
阳经穴为主。
(2)主穴 肾俞 大肠俞 委中 阿是穴
方义:腰为肾之府,肾俞可益肾壮腰;大肠 俞、阿是穴属于近部取穴,可疏调局部筋脉气血, 通经止痛;“腰背委中求”,取委中可疏利膀胱经气, 祛除经络之瘀滞。
肾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1、头晕,耳鸣, 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
2、遗尿,遗精,阳痿, 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 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不 孕等妇科病证。
4、消渴
大肠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 等胃肠病证。
2、风疹
太冲
足厥阴肝经 肝之原穴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 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 动脉搏动。
主治:1、中风,癫狂,小儿惊 风,眩晕,耳鸣等肝经风热病 证。
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 产等妇科病证。
3、黄疸,胁痛,腹胀等肝胃病 证。
4、下肢痿痹
5、癃闭,遗尿
关元
Hale Waihona Puke 任脉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 中线上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 膀胱经
面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胆经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盆腔疾患
(2)辩证候
病史
症状特点
病邪性质
受寒史
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 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 寒湿腰痛 或痛连臀腿,舌苔白腻,脉沉
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 扭挫或陈伤史 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 瘀血腰痛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经络气血阻滞,或精血亏 虚,经络失于温煦,濡养。
主症:腰部疼痛
1.辨经络
腰痛部位
归经
常见疾病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腰肌劳损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次髎
足太阳膀胱经 在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 1、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等妇科病证。 2、腰骶痛,下肢痿痹 3、小便不利 4、遗精、阳痿等男科疾 病 5、疝气
悬钟
胆经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主治:1、颈项强痛,胸胁 满痛,下肢痿痹
2、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 的疾患
环跳
足少阳胆经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 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 内2/3交点处 1、腰跨疼痛,下肢痿痹, 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
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肢厥冷, 内踝肿痛。
腰眼
经外奇穴 在腰区,横平第四腰椎棘 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 凹陷中 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带下。 3、虚劳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
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中
治疗:1、腰骶疼痛,足 踝肿痛。
2、后头痛,项痛,目眩。 3、癫痫。 4、滞产。
主治:1、元气虚损病证:中 风脱证,疲劳冷怠。
2、少腹疼痛,疝气
3、肠腑病症:腹泻,痢疾, 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泌尿系病证:血尿,尿闭
5、妇科病证:月经不调,痛 经,经闭等
5、保健灸常用穴
随证配穴
寒湿腰痛—— 腰阳关 可加灸法
瘀血腰痛—— 膈俞
局部加拔火罐
肾虚腰痛—— 志室、太溪
腰阳关
督脉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 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 病证 3、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腰痛的针灸治疗
一、概述 1、定义
腰痛,中医病证名。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的病症,又称“腰脊痛”。
<<黄帝内经>>:"腰为肾之府,肾为脑之根"。 与肾有关。
2、腰痛与西医
损伤性
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退行性
炎症与肿瘤
腰 痛
非腰骶部疾患所致的腰痛
精神和心理性因素所致的腰痛
损伤性腰痛
急性腰扭伤
慢性腰肌劳损
委中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1、腰背痛,
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等
级。 3、瘾疹,丹毒。 4、小便不利,遗尿。
(3)配穴
辨位归经配穴 腰痛部位
归经 选穴
腰脊正中疼痛
督脉 后溪、命门
腰眼(肾区)隐隐作痛
肾经 太溪、腰眼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面 膀胱经 昆仑、次髎
疼痛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 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
4、小腹冷痛,腹泻。
太溪
足少阴肾经,肾之原穴,补肾阴肾阳
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中
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 遗精等肾虚证。 2、咽喉肿痛、齿痛, 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证。
3、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疾病。4、 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腰椎骨折脱位
退行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炎症与肿瘤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肿瘤
肾脏、盆腔疾患
泌尿性结石
盆腔炎
病因病机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 外邪 不通则痛
跌仆损伤瘀血阻络 外伤 腰 痛
不荣则痛—劳欲肾虚腰府失养 肾虚
(一)、病因 感受外邪 01 02 跌扑损伤 年老体弱 03 04 劳欲过度
(二)病机
膈俞
膀胱经 八会穴之血会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1、血瘀诸证。 2、呕吐,呃逆,气喘,吐 血等上逆之证。
3、瘾疹,皮肤瘙痒。 4、贫血。 5、潮热,盗汗。
志室
膀胱经 在腰区,第2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1、肾虚诸证 2、腰脊强痛 3、小便不利,水肿。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腰部疼痛部位。皮肤针叩刺初 学,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2)针刀疗法 腰部痛点。 行针刀治疗,每 周1次,适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3)穴位注射法 腰部痛点。地塞米松,利 多卡因2ml混合液。
1、针灸治疗腰痛应明确病因 对急腰肌劳损及肌肉风湿疗效最好,腰椎关节 疗效较好,而韧带撕裂疗效较差。 2、由妇女盆腔及肾脏病变引起的腰痛应以治 疗原发病为主;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 痛,不属于针灸治疗范畴。
胆经 悬钟、环跳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太冲、关元
后溪
手太阳小肠经
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在手内侧,第五掌指关 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 陷中
主治:1、头项强痛, 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 痛等痛症。
2、耳聋,目赤
3、癫狂
4、疟疾
命门
督脉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凹 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 病证。
固定不移,舌暗,脉细涩
绵延日久
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 肾虚腰痛 痛少,乏力易倦,脉细
1.基本治疗
(1)治法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
阳经穴为主。
(2)主穴 肾俞 大肠俞 委中 阿是穴
方义:腰为肾之府,肾俞可益肾壮腰;大肠 俞、阿是穴属于近部取穴,可疏调局部筋脉气血, 通经止痛;“腰背委中求”,取委中可疏利膀胱经气, 祛除经络之瘀滞。
肾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1、头晕,耳鸣, 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
2、遗尿,遗精,阳痿, 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 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不 孕等妇科病证。
4、消渴
大肠俞
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 等胃肠病证。
2、风疹
太冲
足厥阴肝经 肝之原穴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 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 动脉搏动。
主治:1、中风,癫狂,小儿惊 风,眩晕,耳鸣等肝经风热病 证。
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 产等妇科病证。
3、黄疸,胁痛,腹胀等肝胃病 证。
4、下肢痿痹
5、癃闭,遗尿
关元
Hale Waihona Puke 任脉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 中线上
腰脊两侧疼痛、伴大腿后 膀胱经
面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两侧连及臀部
胆经
腰痛向小腹、会阴部放散 肝经
盆腔疾患
(2)辩证候
病史
症状特点
病邪性质
受寒史
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 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 寒湿腰痛 或痛连臀腿,舌苔白腻,脉沉
劳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 扭挫或陈伤史 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 瘀血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