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对人的学习能力做了区分。他说:“生而 Biblioteka Baidu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承认有 “生而知之者”,还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但他根据教学经验第一次提 出人类的智力有高下、有差异,这是可取的,也是 他“因材施教”的依据。而且他并非强调“生而知 之”,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孔子公开承认自己是勤奋敏捷地追求得来的, 这很重要。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 政》)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齐约 束百姓,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 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教 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
这一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仅和政治、 法律一样,是一种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手 段,而且还能起着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 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 “道德信念”的力量,这就可以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主张对百姓要先进行道德教化,教化无效再 用刑罚制裁,逐渐造成一种没有犯罪行为的社会 局面。
第二,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问题,这种 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 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不完全是先天命 定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环 境影响,当然它的力量就比一般自发的环境影响 的力量更大了。这就大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素 质”,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 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这其实就 是孔子讲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问题。“性 相近也”强调每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即先天的素 质,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因而都有达到理 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每个人究竟能不能 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 教育程度,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 质。
德治比法治更为根本。这是儒家与法家的主 要区别之一。孔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社会秩序 就可以维持,政权就能巩固,百姓就会有凝聚力, 这种把教育与社会治乱结合起来的思想,对中国 古代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历代封 建统治者十分重视教育。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 ‘书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 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有人对孔 子说:“你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 “《尚书》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把这种风气推广,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 与政治了,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是参与政治 呢?”孔子认为教育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教育作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
教育对社会、对国家会起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
教育对人的培养起什么作用。这两方面是相互联
系的,因为教育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从根本 上说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实现的。
(一)孔子关于教育对社会、国家作用的 思想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 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 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呀!”冉有道:“人口已 经很多了,再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它们 富裕起来。”冉有说:“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 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这一段话说明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 “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 就谈不上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 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 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有了物 质生活的基础,最后再发展教育,把教育工作做 好了,一个国家才算治理好了。
这一段话中“先富后教”的提法也反映了孔 子初步意识到教育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经济发 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发展教育是有困难的。 当然孔子还不能认识到经济对教育的全部制约性 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过这段话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走向兴旺 发达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口兴旺、经济富裕、 教育发达,这已成为一个带普遍性的真理,即使 现代国家也同样可作借鉴。
(二)孔子关于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的思想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
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
为后天习染的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他说
的“性”,是人们先天的本性、先天的素质;他
说的“习”,即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
影响。
孔子这句话是正确的。第一,人的天赋素质 并没有什么差别,不论贫富贵贱,人生来就应该 是大体平等的,没有贵贱、智愚、贤不肖之分。 这是中国式的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孔子 把他的“举贤才”思想以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 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上,极力把教育向 平民推广,为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提供了人 性论的依据。
当代著名学者熊十力先生把中国传统教育中 “性与习”的关系称之为“性修不二”。熊先生 说:“天人合德,性修不二故,学之所以成也。 《易》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全性起修 名继,全修在性名成,本来性净为天,后起净习 为人。故曰: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故吾人 必以精进力创起净习,以随顺乎固有之性,而引 令显发。”“性”是成人的先天根据,而“习” 是成人的后天根据,二者是内在地统一的。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这也是强调教育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 用,主张德治是为国的基本原则。孔子还说: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 劝。”若国君对待人民态度庄重,人民就会尊敬 他;若国君能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人民就会忠 于他;若国君能推举提拔好人,教育素质能力差 的人,人民就会受到鼓舞并互相勉励。
孔子主张执政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社 会上人与人之间,都应具备相应的道德,这个社会 才能安定、才能发展。这就是孔子的所谓“德治 论”。他看到教育的力量对于治理国家、稳定社会、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所发生的重大作用。他看到教育 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有它自己独 特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发展的不可缺少 的因素。这里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而 且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 思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