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非计划拔管pdca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非计划拔管pdca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非计划拔管pdca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非计划拔管PDCA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持续改进是组织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PDCA管理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

PDCA管理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

PDCA管理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比较实施前后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8.82%降至1.02%。

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胃管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胃管;非计划性拔管【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patients with stomach tube Unplanned ExtubationMethods.PDCA cycle was used to manage.Results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was reduce from 9.38% to 2.22%.Conclusion Applying PDCA cycl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stomach tube,effective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improve the level of nursing management.【Key words】PDCA circulation;stomach tube;Unplanned Extubation 胃肠减压是我科常见疾病(胰腺炎、肠梗阻、胃肠道手术……)重要医疗处置,我科患者胃管的留置时间相对较长,持续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内气体、液体的瀦留,防止胃过度膨胀,有利于防止术后吻合口瘘、促进肠功能的回复、减少胰腺分泌胰液利于胰腺炎的恢复[1]。

胃肠减压在我科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有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反复安置胃管不但增加对患者鼻粘膜,食道、胃粘膜的损伤,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降低PICC非计划拔管率PDCA

降低PICC非计划拔管率PDCA

监测指标 PICC 非计划拔管率
计算公式:PICC 非计划拔管例数/PICC 总置管例数×100%=PICC 非计划拔管率(%) 指标定义 PICC 非计划拔管定义:PICC 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
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或指根据病情需要仍需 PICC 给药,但因某种因素不得不拔除 PICC。 目标值 2017 年 7-12 月 PICC 非计划拔管率下降至 2.5% 以内
差距。
日)。
1、本项目截止日期为 2017.12.31,依据目前监测指标趋势,预期能够达成目标值,将住院患者 PICC 非计划拔管率下降至 2.5%以内。 2、制定 PICC 非计划拔管处理流程
3、不同型号、不同状态下 PICC 标准固定方式 ACTION
巴德固定方式
优力捷固定方式
PICC 穿刺点渗液固定方式
1、指定一名专科护士建立“浙人医 PICC 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导管自护知识,对 PICC 非计划拔管预防进行专题推送,制作 PICC 图示化宣教手册,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宣教方式。置管 后 24 小时由专科护士至患者床边进行 IPAD 宣教,患者及家属也可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获得宣 教内容,引起患者对 PICC 自护的重视,预防导管意外滑脱。
现况数值 2016 年 1-6 月 P析
真因验证
PLAN
Why
What
How
When
Where Who
1、患者自行发现敷贴异常 时能及时维护
建立“浙人医 PICC 团队” 微信公众号;制作图示化宣
2016.6.1
患者自护 能力低下
2、患者知晓如何穿脱衣 物、置管后活动等知识,
4、将 PICC 常规固定方式、改良固定方式规范化、图示化;建立小组指导式工作模式,对存疑的 科室现场指导。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医院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较为严重,是该医院最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在进行PDCA循环改进护理质量前需要选定特定的人组成质量控制小组,来分别承担PDCA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1. 主题选定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 UEE)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发生的不被期望的拔管,分为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意外拔管和患者自己拔管,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拔管。

确定好非计划性拔管主题后,制作甘特图,明确各时间段的安排。

首先要对全院现状有一个掌握,因此对全院ICU气管插管档案登记表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去年全院ICU共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68例,气管内插管(导管日)为6649日,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40.31‰(此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选择UEE发生率(例/千导管日)=(UEE例数/气管内插管导管日)*1000‰。

)。

对非计划拔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得柏拉图,可知,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己拔管。

质控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及查阅文献,讨论决定将目标设定为30‰,以便更好的确保患者安全。

2. 原因分析由现状调查可知,患者自己拔管所占的比例最高,说明患者自己拔管是改进的重点。

对患者自己拔管的原因进行质控小组头脑风暴分析,找到各类原因的终末因素,并绘制鱼骨图如下,主要分为患者、医护、管理、导管管理四个方面。

3. 要因确定针对各类原因的终末因素逐一进行确认,确定是否为要因,确认方法如下表1,经确认发现要因有9条,见下标√部分4. 制定对策及计划针对每一个要因,质控小组成员商讨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每一个改进策略指定一个小组成员负责。

确定本次改进的日程表,周期为一年。

改进策略负责人对每一个策略进行细化,细化为可操作可实现的具体的操作方案。

如合理使用镇静剂及时拔管,可以采用镇静评分,选择最佳的镇静方案,合理使用镇静药物,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掌握拔管指正,及时拔管;制定培训计划,可以对全院ICU全体护士进行分期培训,再此基础上对低年资、轮转、进修护士进行强化培训。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PDCA)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2019年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占不良事件的42.86%,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见图1)图1 2019年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一)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见图2)。

图2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2(二)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共70人。

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通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显示结果如下(见图3):编号对应:1. 患者年龄≥70岁;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3.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4. 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5. 陪人看护不到位;6. 患者、陪人对预防管路滑脱措施依从性差;7. 医护沟通不到位;8.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9. 护理评估不到位;10.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差;11.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12. 导管固定不规范;13. 质控督导不到位;14. 培训落实不到位;图3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善重点。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XXX一直致力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UEX/AE)发生率,采用持续改进(PDCA)方法。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医护人员意外拔管或患者自行拔管,可能导致患者痛苦、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护理部对1月份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病例分析,护理部找出了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和环节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问题,护理部制定了调查问卷,共有70人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年龄偏大、导管固定不规范、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观察不到位、评估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差、医护沟通不到位、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等因素是高危因素。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患者宣教、规范导管固定、加强巡视观察、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医护沟通等。

同时,护理部还加强了质控督导和培训落实,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经过持续的PDCA 循环,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护的依从性,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4.加强护士健康宣教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5.建立完善的护理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6.加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7.加强对导管的固定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2、D(Do:执行)护理部根据对策表制定的对策,分别在各临床科室进行了宣教、约束带规范使用、导管选择和固定方式改善、护士健康宣教培训、护理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等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3、C(XXX:检查)护理部定期对各临床科室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4、A(Act:改进)护理部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情况,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达到降低非计划拔管率的目标。

同时,护理部还对PDCA循环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

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

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引言在新生儿治疗中,经皮导管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用于输液、给药和监测生理指标。

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影响新生儿的治疗效果。

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对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PDCA模式对PICC置管新生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PDCA模式概述PDCA(Plan-Do-Check-Act)模式是一种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循环的四个步骤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和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1. Plan(计划):确定问题、目标和计划,分析原因和设定改进措施。

2. Do(实施):根据计划,执行相关措施。

3. Check(检查):对实施的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分析效果和问题。

4. Act(行动):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二、PDCA模式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1. Plan(计划)针对新生儿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即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需要深入分析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包括操作技术、护理措施、设备选择等方面。

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技能培训、规范护理流程、优化器械选择等。

2. Do(实施)在计划确定后,需要及时实施相关措施。

对相关护士和医生进行培训,提高PICC置管的操作技能;规范PICC置管后的护理流程,加强感染控制和监测;优化PICC置管器械,选择适合新生儿的器械,降低拔管风险。

3. Check(检查)对实施的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分析效果和发现问题。

可以通过对非计划拔管病例的回顾分析,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4. Act(行动)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发现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调整改进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三、PDCA模式对新生儿PICC置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通过PDCA模式的循环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PDCA报告记录

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PDCA报告记录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报告本
项目名称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部门______________ 神经内科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现状把握原因分析
附表
原因分析附表二:
附表三:
2015年3月至7月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统计表
附表四:
2015年3月至7月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对比图
非计划性拔管率
结论:
通过我们针对性的护理活动,不仅使我们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性和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我们积极改进的导管护理操作的步骤流程,并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而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在病人方面,他们的合作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依从性也
有极大的提高,从而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降低。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电子教案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电子教案

P D C 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精品资料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PDCA)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2019年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占不良事件的42.86%,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见图1)图1 2019年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一)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见图2)。

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图2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二)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共70人。

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通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显示结果如下(见图3):编号对应:1. 患者年龄≥70岁;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3.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4. 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5. 陪人看护不到位;6. 患者、陪人对预防管路滑脱措施依从性差;7. 医护沟通不到位;8.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9. 护理评估不到位;10.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差;11.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12. 导管固定不规范;13. 质控督导不到位;14. 培训落实不到位;图3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善重点。

应用PDCA循环法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应用PDCA循环法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应用PDCA循环法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发表时间:2017-08-25T14:36:30.7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作者:曾根治[导读] PDCA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 361003)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部H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方法运用PDCA的循环管理设定“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为目标,进行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定措施,效果评价。

结果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2016年2-5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至0.5%,比2015年10月-2016年1月下降了3%。

结论PDCA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PDCA;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正文快照】:PDCA循环管理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也是护理质量管理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不慎脱落[1],它是气管插管最严重的并发症。

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是衡量HCU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0月-2016.年5月急诊重症病房气管插管63人次,带气管插管天数400天,非计划拔管8人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2.69%。

按照气管插管带管天数计算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0‰。

其中男 6例、女 2例、年龄51-83岁。

疾病诊断为AECOPD合并呼衰 5例,重症肺炎3例。

均为经口气管插管。

1.2PDCA循环管理1.2.1计划阶段1.2.1.1P(plan)现状分析,找问题:对2015年10月-2016.年5月急诊重症病房护理质量检查资料及不良事件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占急诊重症病房不良事件首位,在非计划拔管中,气管插管发生率占首位。

PDCA项目降低非应用清单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样本

PDCA项目降低非应用清单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 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一般包含以下情况: 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 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 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 占不良事件的42.86%, 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 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降低了患者满意度, 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 见图1)图1 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一) 经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 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 见图2) 。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图2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 二) 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 制定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 共70人。

经过问卷收集, 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经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 显示结果如下( 见图3) :编号对应:1. 患者年龄≥70岁;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3.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4. 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5. 陪人看护不到位;6. 患者、陪人对预防管路滑脱措施依从性差;7. 医护沟通不到位;8.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9. 护理评估不到位;10.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差; 11.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12. 导管固定不规范; 13. 质控督导不到位; 14. 培训落实不到位;图3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 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 ”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 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进重点。

PDCA项目-降低非应用清单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应用清单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 . . .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PDCA)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畴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2019年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占不良事件的42.86%,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增加了院感染的机会,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见图1)图1 2019年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一)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见图2)。

. . . . .. . 优质资料. .图2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二)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共70人。

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通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显示结果如下(见图3):编号对应:1. 患者年龄≥70岁;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3.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4. 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5. 陪人看护不到位;6. 患者、陪人对预防管路滑脱措施依从性差;7. 医护沟通不到位;8.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9. 护理评估不到位;10. 护士风险防意识差;11.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12. 导管固定不规;13. 质控督导不到位;14. 培训落实不到位;图3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均占80%,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善重点。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PDCA)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2019年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占不良事件的42.86%,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见图1)图1 2019年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一)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见图2)。

..图2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二)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共70人。

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通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显示结果如下(见图3):编号对应:图3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善重点。

PDCA循环1、P(Plan:计划)根据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认为主要从患者年龄、患者意识状态、对导管难以耐受程度、导管固定不规范和护士宣教不到位是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非计划性胃管拔管发生率(PDCA)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非计划性胃管拔管发生率(PDCA)

项目推进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计划

收集我科2010年1-5月114例留置胃管患 者的护理工作记录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 者的情况进行调查。
发生非计划性拔 管有6例占5.3%
男性有4例 66.7%
女性2例占 33.3%
>45岁 5 例占 83.3%
<45岁1 例占 16.7%
非计划性胃管拔管的各种原因分析
• 7您知道管道滑脱后的影响吗( )
• A知道 B 不知道
• 8您是否知道管道滑脱后的处理( )
• A知道 B不知道
• 9您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拉扯到管道?——————————————————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检查
统计2010.6月——12月留置胃管的120 位病人中,非计划性胃管拔管例数为2例 一例患者不慎拔管,另一例是患者不舒服 拔管。是占1.6%,胃管护理质量有明显 提高。
学习胃管 新固定 法的照片
No Image
No Image
检查考核



调 查 表
管 健 康 宣



请您在您选择的答案上打√,谢谢您的配合
• 1您对身上的管道的认识( )
• A非常清楚 B了解 C不是很了解 D 不了解
• 2护士是否告之导管的用处( )
• A 很清楚 B 讲过,不过不太记得 C 没说过
单击添加副标题
市场工 作计划
202X 降低非计划性胃管拔管发生率
问题陈述
P—计划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它是利用负压吸 引的原理,将积聚于患者胃内容物(气体、液体、食 物残渣)排除体外,从而清除胃肠道中的潴留物降低 胃肠道内的压力及张力,以减轻胃肠刺激,恢复患者 胃肠蠕动功能促进疾病恢复,留置胃管是持续胃肠减 压的唯一途径。而留置胃管作为一种应激原可通过刺 激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使其产生心理上的恐惧 同时也造成患者生理上的损伤和痛苦,导致在治疗过 程中常常有患者自行拔除胃管情况的发生,严重给疾 病的治疗 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ICU非计划拔管PDCA最终修改

ICU非计划拔管PDCA最终修改
患者
护士
镇 静 镇 护理操 痛 评 估 作技术 不足 不当
护理 巡视 不到 位
约束不当
患者对宣教 内容理解能 力差
拔管指征掌握不好 或缺乏拔管前评估
医师
镇静镇痛效果 差
透明敷料不透气 ,致患者瘙痒
部分约束 工具老化
约束用具易 致患者不适
管非 计
缺乏部分约束工具使用指引
对高危管道预见性评估 缺乏明确指引
编号
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三 对策三
.1
8
对策拟定
真因 WHAT
目标WHY
对策拟定HOW
非计划拔 管风险评 估不足
有效识别非计 划拔管风险患

拟定非计划拔管风险 评估指引并组织培训
评分
采纳
地点 WHE
RE
完成时 间
WHEN
负责人 WHO
60

ICU病 2017年 房 9月30日
孟黎
对策编 号
对策四
.1
真因 WHAT
约束不当
镇静、镇 痛评估不

目标WHY
约束手套使用 正确
肢体约束方法 正确
约束工具选用 不当
正确使用 RASS评分量 表,评估结果 反应患者真实
状况
试行开展重症
对策拟定HOW
拟定保护性约束手套 使用指引
保护性肢体约束方法 及相关知识培训、微 信自学、实践教学
教学如何选用约束工 具
组织学习危重患者风 险评估量表如RASS镇 静评分、气管插管质
计 划
制度
方法
制表目的:要因分析;制表时间:2017-7-03;制表人:ICU
.1
0
原因分析

ICU非计划拔管PDCA最终修改

ICU非计划拔管PDCA最终修改

D阶段: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ICU非计 划拔管问题制 定具体的改进 措施和实施计
划。
确定改进措施 的责任人、实 施时间和监督
机制。
针对改进措施 进行培训和宣 传确保医护人 员能够理解和
执行。
对改进措施的 实施效果进行 监测和评估及 时调整和优化
改进方案。
C阶段:实施改进措施
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对ICU 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 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保障患者安全:PDC循环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中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 服务。
提升护士能力:PDC循环的实施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能力。
促进团队协作:PDC循环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PDC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推广价值
案例描述:事件的发生、处理 和结果
PDC循环在该案例中的应用: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各阶 段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实践反思与改进:针对案例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未 来计划
01
总结与展望
PDC循环在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实践意义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PDC循环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实施过程:分析现状确定原 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 施
实施效果:改进后ICU非计 划拔管率明显下降患者安全
得到保障
实施目标:针对ICU非计划 拔管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 施
总结:PDC循环在ICU非计 划拔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提
高了患者安全
案例二: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根据PDC循环制定ICU非计划拔管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 和要求。

儿科二区PDCA对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持续改进副本

儿科二区PDCA对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持续改进副本

儿科二区PDCA对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持续改进副本介绍本文档旨在讨论儿科二区采取持续改进措施,通过使用PDCA (Plan-Do-Check-Act)循环来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和治疗带来了潜在风险。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学,它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 Plan(计划):通过明确定义目标和目标,制定改进计划。

在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可以考虑培训医护人员、改进导尿管固定方法和加强监测等计划。

Plan(计划):通过明确定义目标和目标,制定改进计划。

在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面,可以考虑培训医护人员、改进导尿管固定方法和加强监测等计划。

2. Do(执行):根据制定的计划执行相关改进措施。

这可能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用更可靠的导尿管固定方法以及实施更频繁的监测和评估等。

Do(执行):根据制定的计划执行相关改进措施。

这可能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用更可靠的导尿管固定方法以及实施更频繁的监测和评估等。

3. Check(检查):评估执行的结果,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检查阶段可以通过收集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数据、了解医护人员遵守固定方法的情况和监测结果等来评估改进的效果。

Check (检查):评估执行的结果,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检查阶段可以通过收集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数据、了解医护人员遵守固定方法的情况和监测结果等来评估改进的效果。

4. Act(行动):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适当的行动。

如果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所下降,可以继续执行并持续监测和评估改进效果。

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可以调整计划并实施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Act(行动):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适当的行动。

如果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所下降,可以继续执行并持续监测和评估改进效果。

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可以调整计划并实施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目标和目的本文档的目标是通过采用PDCA循环并实施相关的改进措施,持续降低儿科二区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
改进
The n Office XXX West Coast New Area Central Hospital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3.2020.XXX (UEX) through the Plan-Do-Check-Act (PDCA) project.
UEX。

XXX(AE)。

refers to XXX of a tube by the patient that is outside the scope of medical staff。

This usually includes ns such as the patient removing the tub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medical staff。

XXX us reasons。

XXX.
In January 2019.XXX tube slippage。

accounting for % of adverse events。

Resetting the tube caused pain to the patients。

prolonged n。

increased costs。

increased the risk of hospital-acquired ns。

and decreased XXX。

XXX slippage XXX' XXX。

ce the XXX。

and analyze the events of January。

the XXX an analysis (see Figure 1).
Figure 1: n of XXX 2019
II。

Causes of XXX
1.The nursing department identified common high-XXX and case review (see Figure 2).
Patient factors:
Age over 70
XXX
Intolerance and self-removal of the XXX
Nurse factors:
XXX
XXX
XXX
XXX slippage
XXX medical staff
XXX
XXX awareness
XXX
Environmental factors:
XXX caregiver n
XXX
Figure 2: High-XXX
2.The XXX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high-risk factors and distributed it to 70 nurse leaders and clinical quality control XXX。

The results are shown in Table 1.
Table 1: Survey Results
No.
High-risk Factors
Frequency (High Risk)
1
XXX
69
2
Intolerance and self-removal of the XXX 64
3
Age over 70
57
4
XXX
56
5
XXX
56
6
Inadequate caregiver n
53
7
XXX slippage
49
8
XXX
46
9
XXX
44
10
Poor XXX awareness
41
11
XXX medical staff
38
12
External XXX
36
13
XXX training
31
14
XXX
22
Through the PDCA project。

the XXX.
2、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方法,得出以下结果(见图3):
1.患者年龄≥70岁;
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
3.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
4.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
5.导管固定不规范。

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上述五项原因占比超过80%,其中“患者年龄偏大”占%,“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和
“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

因此,护理部将这五项作为改善重点,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指标监控计划,旨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3、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年龄、患者意识状态、对导管难以耐受程度、导管固定不规范和护士宣教不到位是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

护理部制定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
率的对策,包括增加宣教频次、规范使用约束带、提前做好宣教、改善导管固定方式等。

为了监控质量指标,制定了网络上报系统和病区即时上报,监测所有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

同时,通过个性化宣教、案例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意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对策一:有效沟通与宣教
为了解决置管患者因年龄、记忆力差、听力下降等问题而导致的沟通障碍,护士应采用简明易懂的宣教方式,详细告知患者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包括导管滑脱、导管重置等可能带来的痛苦和风险。

护士还应在巡视和操作治疗时进行宣教,并在交接班时再次重申置管的重要性,直至患者拔管或出院。

对策二:实施有效保护性约束
为了规范约束带的使用,护理部将安排急危重症护理专科学组对部分N2级护士进行《约束带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培训,确保全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同时,护理部还将与安全管理、护理文书质控小组进行督导检查,确保约束带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

责任护士应认真评估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病情危重、不配合治疗等患者的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正确合理应用镇静剂,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对策三:降低患者对管路的耐受程度
为了降低患者对管路的耐受程度,护士可以提前做好宣教,给予患者耐受的心理预期。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管径较细的导管,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通过案例讲解,提高患者及陪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患者对管路的耐受程度。

对策四:导管的有效固定
为了确保导管的有效固定,护士可以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例如尿管结绳固定法、鼻胃管固定、胸腔引流管固定等。

在使用固定方法时,护士应按照固定方法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导管固定牢固。

对策五:护士健康宣教到位
为了提高患者及陪人的健康意识,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宣教,采用直观的漫画、ipad视频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管路滑脱事件的讲解,护士可以提高对管路滑脱事件的认识,并为患者做好宣教。

护理部还将制定《非计划性拔管
防范管理查检表》,并每月进行督导检查,以确保患者及陪人对非计划性拔管措施的依从性。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析
在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析时,我们采用了PDCA 模型。

根据阈值设定,我们对2019年1月和2月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数进行了对比,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2月份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事件发生率较1月份有所降低,达到了所指定的阈值。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进一步处理。

具体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以确保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得到持续的控制和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