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谢爽1,董伟1张贤毅1张兴旺2,毛鑫1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储层随机建模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该方法综合了基于象元的方法易忠实条件数据以及基于目标的方法易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变差函数的二点统计学不能表达复杂空间结构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不足。通过理论与实例研究,分析了目前多点统计学尚存在的问题(包括训练图像平稳性问题、目标连续性问题以及综合软信息的问题等)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字:多点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传统地质统计学;

Application of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in Stochastic Modeling Abstract: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is a promising discipline in reservoir stochastic modeling. This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wo methods: pixel-based two-point simulation and object-based simulation, which is able to make a more exact reservoir modeling for the reservoir with complex variability, especially the fluvial reservoir.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ing method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principle of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and SNESIM algorithms, and simulates the sand distribution of a braided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in one development block.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approach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the fluvial reservoir modeling.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main problems, including the training images, object continuity, data template, and integration of seism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stochastic modeling;

新近兴起的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地质学家和储层建模人员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它强调使用训练图像把先验模型明确而定量地引入到储层建模当中。先验地质模型包含了被研究的真实储层中确信存在的样式,而训练图像则是该模型的定量化表达。通过再现高阶统计量,多点算法能够从训练图像中捕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样式并把它们锚定到观测的井位数据。

多点地质统计学综合了基于象元方法以及基于目标方法两者的优点,对于河流相等具有复杂地质形态的储层精确建模具有较强的优势。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不仅忠实于井点数据,而且可以在使用的训练图像中加入地质概念,从而对随机模型进行地质约束;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和相控建模的建模原则有助于从地质的角度对模型进行约束,促进概念模型向定量模型的转化,从而建立合理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的三维模型。

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差函数描述地质变量的空间结构性和相关性,该方法综合了基于目标和基于象元的算法优点,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地质统计学描述复杂空间结构和几何形态地质体的

不足.[1-6]

1多点地质统计学概念

多点地质统计学是使用多点之间的相关性,来表达复杂空间结构性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为了更好地分析多点之间的相关性,引入了一些新的术语。对于属性S(如沉积相,或者连续值如孔隙率和渗透率),可取K个状态值{Sk,k=1,…,K},则一个以u为中心,大小为n的数据事件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2]:

(1)由n个向量{hα,α=1,…,n}确定的几何形态,称为数据样板,记为τn;

(2)n个向量终点处的n个数据值,如图1(a)为一个五点构形的数据事件,由一个中心点和4个

向量及数值组成。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了训练图像的概念。训练图像不需要精确描述储层的细节,而是概要描述储层结构、几何形态及其分布模式。

作者简介谢爽,女,1986年生,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藏描述。

Email:xieshuangcathidy@https://www.360docs.net/doc/b72078685.html,

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原理, Strebelle和Journel提出了Snesim算法[1],该算法按以下步骤执行:

(1)根据地质概念模型,建立训练图像。

(2)应用由用户自定义的与数据检索邻域相关的数据样板τn来扫描训练图像,以建立检索树(search tree)。

(3)将测井数据赋值在最近的网格节点上。定义一条只对未取样节点访问一次的随机路径。

(4)在每一个未取样点u处,使得条件数据置于一个以u为中心的数据样板τn中。令n′表示条件数据的个数,从检索树中提取条件数据事件dn′类型的比例。如果在训练图像中没有找到足够的dn′重复,就降低最远位置的条件数据,减少条件数据的个数到(n′-1),以这个较小数据事件dn′-1为条件的比例被再次从检索树中检索,依此类推。如果数据个数降到n′=1还没有找到足够的dn′重复,那么就用边缘概率pk取代条件概率p(u; skdn′)。

(5)从u处的条件概率分布中提取一个模拟值s,然后将s加入到原来的条件数据中,作为随后所有节点的模拟条件。

(6)沿随机路径访问下一个节点,并重复步骤(4)和(5)。

(7)循环至所有网格节点被模拟为止。此时,会产生一个随机模拟实现。按不同随机路径从步骤(3)开始重新执行整个过程,产生另一个随机模拟实现。

多点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地质统计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未取样点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的求取方法不同。前者应用多点数据样板扫描训练图像以构建检索树,然后从检索树中求取条件概率分布函数;后者是通过变差函数分析并应用克里金方法求取条件概率分布函数。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反映出空间多个位置的相关性,从而表达复杂空间结构性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7-8]。

2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建模方法

多点地质统计学应用于随机建模始于1992年。包括两大类方法,即迭代的和非迭代的方法。

迭代类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退火方法(Deutsch,1992):从训练图像中得到多点统计参数,据此建立目标函数,并应用模拟退火方法进行随机模拟;

2)基于Gibbs取样的后处理迭代方法(Srivastava,1992)①:首先基于传统变差函数进行随机模拟,然后根据从训练图像中得到的各待模拟点的局部条件概率,应用基于Gibbs取样的迭代方法,对已有的模拟实现进行迭代修改(后处理),以恢复多点统计特征; 3)基于神经网络的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方法(Caers and Journel,1998):首先对从训练图像得到的多点统计参数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然后应用马尔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MCMC)产生模拟图像。以上方法均为迭代算法,主要受到迭代收敛的局限,因而其应用也受到了限制。Guardiano and Srivasta-va (1993)提出了一种直接的(非迭代)算法,从训练图像中直接提取局部条件概率,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产生模拟实现。由于该算法为非迭代算法,不存在收敛的问题,因而算法简单。但由于在每模拟一个网格节点时均需重新扫描训练图像,以获取特定网格的局部条件概率,因此严重影响计算速度,难于进行实际应用。Strebelle and Journel(2001)将算法加以改进,应用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即“搜索树”一次性存储训练图像的条件概率分布,并保证在模拟过程中快速提取条件概率分布函数,从而大大减少了机时。基于此,提出了多点统计随机模拟的Snesim算法(Strebelle and Journel,2001;Strebelle, 2002)。其建模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训练图像。

2)准备建模数据,将实测的井数据标注在最近的网格节点上。

3)应用自定义的与数据搜索邻域相联系的数据样板τn扫描训练图像,以构建搜索树。

4)确定一个访问未取样节点的随机路径。在每一个未取样点u处,使得条件数据置于一个以u为中心的数据样板вn中。令n′表示条件数据的个数, dn′为条件数据事件。从搜索树中检索c(dn′)和ck(dn′)并求取u处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

5)从u处的条件概率分布中提取一个值作为u处的随机模拟值。该模拟值加入到原来的条件数据集中,作为后续模拟的条件数据。

6)沿随机路径访问下一个节点,并重复3)、4)步骤。如此循环下去,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模拟到为止,从而产生一

个随机模拟实现。

7)改变随机路径,产生另一随机模拟实现。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如Snesim算法)与传统的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如序贯指示模拟SIS)的本质差别在于未取样点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的求取方法不同。前者应用多点数据样板扫描训练图像以构建搜索树并从搜索树中求取条件概率分布函数(上述第1步和第3步),而后者通过变差函数分析并应用克里金方法求取条件概率分布函数。正是这一差别,使多点地质统计学克服了传统二点统计学难于表达复杂空间结构性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不足。[1]

3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优势

利用snesim模拟算法可以快速灵活地进行多点地质统计模拟,模拟的岩相展布图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它为储层参数的两阶段模拟奠定了基础.

多点地质统计学是今后地质统计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综合了基于象元方法和基于目标方法的优点,这在河流相建模中尤其具有优势。除了常见的相模拟用途外,Ortiz等[2]通过将变量的总体均值进行标准化,并利用基于指示的方法实现了将多点地质统计学用于连续变量的模拟。这预示着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4多点地质统计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发展迄今只有十多年的研究历史,而真正作为一种可实用的随机建模方法则是Strebelle and Journel (2001)提出训练树的概念及Snesim算法之后。因此,该方法远未成熟,尚需进一步加以完善。综合国际上多点统计学的研究现状及已有实例分析,多点统计学随机建模方法尚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1)训练图像平稳性问题

任何空间统计预测均要求平稳假设。在二点统计学中,要求二阶平稳或内蕴假设,即协方差或变差函数与空间具体位置无关而与矢量距离有关。同样,在多点统计学中,要求训练图像平稳,即训练图像内目标体的几何构型及目标形态在全区基本不变,不存在明显趋势或局部的明显变异性。Zhang (2002)①提出了一个几何变换的方法,即通过旋转和比例压缩将非平稳训练图像变为平稳训练图像,并建立多个训练图像以获取未取样点条件概率分布函数。但是,这一方法仍是一种简单化的解决途径,可以解决具有明显趋势而且用少量定量指标如方向和压缩比例能够表达的非平稳性,而对于无规律的局部明显变异性,尚需要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2)目标体连续性问题

目前的Snesim算法为一序贯模拟算法,每个未取样点仅访问一次,已模拟值则“冻结”为硬数据。这一方法虽然保证快速且易忠实硬数据,但可能导致目标体的非连续性,河道体发生断开现象。Apart and Caers(2003)②最近提出了一个型式(pattern)模拟的算法,称为Simpat算法,通过对训练图像数据事件进行分类、多重网格模拟时不“传递”硬数据而“传递”概率值、同时模拟一个数据样板内的所有节点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目标体不连续的问题。这一算法目前正在研究中。

3)综合地震信息的问题

目前多点地质统计学综合地震信息的方法主要包括三大类:其一,对地震信息进行地质解释,将其转换为一种训练图像,同时应用硬信息和原型模型得到一个训练图像,然后应用一个联合数据事件对两个训练图像进行扫描,以获取未取样点的综合条件概率。这一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软数据类型较多时,扫描训练图像所得的重复数太少,从而影响条件概率的推导。其二,分别应用井信息和地震信息计算条件概率,然后将两个概率综合为一个条件概率(Journel,2002)。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两类数据是独立的,或即使不要求独立但须求取它们对综合条件概率贡献的权重(Liu,2003)。其三,应用类似于同位协同克里金的方式求取综合条件概率,将多点统计方法求取的基于硬信息的概率替换克里金方法求取的概率(Journel,1999)③。这一方法要求地震信息的承载小(与模拟网格相同),而且硬信息和软信息对综合概率的权重仍取决于克里金方差。多点地质统计学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诸多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5结语

多点地质统计学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诸多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胜和,李文克.多点地质统计学———理论、应用与展望[J].古地理学报, 2005, 7(1): 137-143.

[2]张团峰.在储层建模中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整合地质概念模型及其解释[J],地学前缘,2008:15(1).26-35.

[3]冯国庆,陈浩,张烈辉,等.利用多点统计学方法模拟岩相分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5):9—11.

[4]STREBELLE S. Conditional simulation of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using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 [ J]. Mathematical Geology, 2002, 34(1): 1-21.

[5]Wang L.Modeling complex reservoir geometries with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Math Geol,1996,29(7):895—907.

[6]STREBELLE S, JOURNEL A. Reservoir modeling using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R]. SPE 71324, 2001.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储集岩 2、储层 3、储层地质学 第二章储层的基本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孔隙度 2、有效孔隙度 3、流动孔隙度 4、绝对渗透率 5、相渗透率 6、相对渗透率 7、原始含油饱和度 8、残余油饱和度 9、达西定律 二、简答题 1、简述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2、简述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3、简述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三章储层的分布特征

一、简答题 1、简述储层的岩性分类? 2、简述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 3、简述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类型? 4、简述火山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 5、风化壳储层的结构 6、泥质岩储层的形成条件 二、论述题 1、简述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湖盆中的主要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要点:重点针对河流相、三角洲、扇三角洲、滩坝、浊积岩等砂体分析其平面及剖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储层孔隙成岩演化及其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成岩作用 2、同生成岩阶段 3、表生成岩阶段 二、简答题 1、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有哪些? 3、如何识别次次生孔隙。 三、论述题 1、简述成岩阶段划分依据及各成岩阶段标志

2、论述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3、论述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第五章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孔隙结构 2、原生孔隙 3、次生孔隙 4、喉道 5、排驱压力 二、简答题 1、简述砂岩碎屑岩储层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2、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三、论述题 试述毛管压力曲线的作用?并分析下列毛管压力曲线所代表的含义 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 一、名词解释 1、储层非均质性 2、层内非均质性 3、层间非均质性 4、平面非均质性 二、简答题 1、请指出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 2、如何表征层内非均质性?

储层地质建模的现状与展望

MARINEORIGINPETROLEUMGEOLOGY 海相油气地质 第12卷第3期理论? 前沿2007年7月 摘要储层地质建模对于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以及三维油藏数值模拟具 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已有的建模算法和商业软件可满足地质特征三维分布的图形要求,并可进行初步的井间预测,但预测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简要介绍了各种建模方法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算法中亟需改进的问题,并从建模算法的改进、原型模型的丰富、地震信息的整合以及加强地质约束等方面论述了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储集层;地质建模;随机模拟;地质统计学 储层地质建模的现状与展望 吴胜和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 位;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油藏描述及三维地质建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讯地址:102249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电话: (010)89733324 文章编号:1672-9854(2007)-03-0053-08 中图分类号:TE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5-14 吴胜和 吴胜和,李宇鹏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研究转向以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为目标,这是储层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体现。进行科学的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以及三维油藏模拟均要求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即表征储层地质特征三维变化与分布的数字化模型。这一模型具有常规二维储层地质图件无可比拟的优点[ 1]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储层地质建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展了很多建模方法,并开发了不少建模软件,如国内目前应用较多的RMS、Petrel、Gocad等商业化软件。这些建模软件均可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并在油藏评价、油藏开发管理及剩余油分布预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储层地质建模属于地质、数学与计算机等多学科结合的学科方向。建模内涵包括两大方面,其一为储层地质特征的计算机图形显示,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范畴,这一学科的发展已基本满足三维地质建模的图 形显示需要,如储层格架、储层相与岩石物理参数分布的三维图形显示(目前已有的商业软件均可达到这一目的);其二为井间储层特征的预测,即应用已有信息预测储层特征的三维分布,这就要求相应的建模方法,它决定着所建立的模型是否符合地下地质实际,亦即建模精度。从这一角度来说,目前已有的建模方法和软件尚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 1建模方法概述 从本质上讲,储层地质建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 储层进行定量的研究,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 1] 。 在给定资料前提下,井间储层预测有两种途径,相应地也就有两种建模途径,即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确定性建模是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而随机建模则是对井间未知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给出多个“可选”的、“等可能”的预测结果。 53

储层地质学

第七章储层地质模型 在油气田的勘探评价阶段和开发阶段,储层研究以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为目标,这是油气开发深入发展的要求,也是储层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体现。 现代油藏管理(Reservoir Management)的两大支柱是油藏描述和油藏模拟。油藏描述的最终结果是油藏地质模型,而油藏地质模型的核心是储层地质模型。这也是油藏描述所建立的各类模型中最难的一部分。三维定量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是国外近十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无论是在模型的分类及建模方法方面都发展很快。这类模型的建立在我国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 储层地质模型主要是为油藏模拟服务的。油藏数值模拟要求一个把油藏各项特征参数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定量表征出来的地质模型。实际的油藏数值模拟还要求把储层网块化,并对各个网块赋以各自的参数值来反映储层参数的三维变化。因此,在油藏描述中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时,也抛弃了传统的以等值线图来反映储层参数的办法,同样把储层网块化,设法得出每个网块的参数值,即建成三维的、定量的储层地质模型。网块尺寸越小,标志着模型越细;每个网块上参数值与实际误差愈小,标志着模型的精度愈高。 第一节储层地质模型的分类 储层地质模型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发展很快,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储层模型类型。 一、按开发阶段及模型精度的分类 在不同的开发阶段,资料占有程度不同,因而所建模型的精度也不同,作用亦不同。据此,可将储层地质模型分为三大类,即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静态模型(Static model)和预测模型(Predictable model)(裘亦楠,1991),体现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研究任务所要求的不同精细程度的储层地质模型。 1.概念模型 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或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代表性的储层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地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即所谓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并不是一个或一套具体储层的地质模型,而是代表某一地区某一类储层的基本面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与沉积模式类同,但加入了油田开发所需要的地质特征。图7-1为点坝砂体的储层概念模型——半连通体模式。

地质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一、历史背景与产生 地质统计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数学地质学科的分支。它开始主要是为解决矿床从普查勘探、矿山设计到矿山开采整个过程中各种储量计算和误差估计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由法国著名学者G. 马特隆教授于1962年创立的。其核心即所谓的“克立格”。它是一种无偏的最小误差的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按照样品与待估块段的相对空间位置和相关程度来计算块段品位及储量,并使估计误差为最小。这是南非采矿工程师D. G. Krige 根据南非金矿的具体情况与1952年提出的,故命名为克立格法。后来法国学者G. 马特隆(Matheron)对克立格提出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克立格提出的方法是在考虑了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地改进了统计学,是一种传统方法与统计学方法结合起来的新方法。同时为了解决具二重型(结构型与随机性)的地质变量的条件下使用统计方法的问题。马特隆教授提出了区域化变量的概念(Regionalized Variable),从而创立了地质统计学。根据地质统计学理论,地质特征可以用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来表征。而研究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的主要数学工具是变差函数(Variogram)。 到七十年代中后期,马特隆的学生JOURENL等在研究其它地质变量的基础上,认为某些地质变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定波动的,这样使用克立格法就不能很好再现地质变量的分布特征。因此他们采样模拟的方法,将克立格估计的离散方差的波动性模拟出来,从而产生了随机模拟法。因此,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质统计学分为两派:一派以法国的马特隆教授等人为主,仍致力于克立格估计的研究;一派以美国JOURENL等人为主,主要致力于随机模拟方法的研究。 地质统计学的产生是在经典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前,为了反映地质变量的空间变化性,一些地质学家曾经使用一些经典的概率统计方法来研究地质变量。但由于地质变量并不是纯粹的随机变量,因此,直接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经典统计方法在研究地质变量时,不考虑样品的空间分布,由于样品的空间分布位置不同,尽管它们的均值、方差都一样,但地质变量的稳定性并不相同。②经典概率统计学研究对象是纯随机变量,并都服从一定的已知概率分布,而地质变量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③经典统计学的变量原则上要求可以无限次重复测量或试验,且每次测量可能结果均不同,而地质变量不行。④经典统计学一般要求每次抽样是独立进行,相互独立,而地质变量并不相互独立,往往具有空间相关性。为了寻求一种既能保持概率统计的有效性,又考虑到地质变量的特点,使地质统计学应运而生。 二、地质统计学研究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地质统计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方法和技巧,形成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程序包,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目前来看,可概括为如下: ⑴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a. 完善的基础理论(5基本) 基本概念——区域化变量 基本工具——变差函数 基本假论——二阶平稳假设和本征(亦称“内蕴”)假设 基本公式——估计方差离散方差正则化公式 基本方法——普通克立格 b. 非线性及非平稳理论充实 泛克立格K阶本征函数析取克立格等

多点地质统计学

多点地质统计学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是相对于传统的两点地质统计学而言的,主要应用于储层表征与建模中. 传统的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主要应用于两大方面:其一,应用各种克里金方法建立确定性的模型,这类方法主要有简单克里金、普通克里金、泛克里金、协同克里金、贝叶斯克里金、指示克里金等;其二,应用各种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可选的、等可能的地质模型,这类方法主要有高斯模拟(如序贯高斯模拟)、截断高斯模拟、指示模拟(如序贯指示模拟)等。上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空间赋值单元为象元(即网格),故在储层建模领域将其归属为基于象元的方法。这些方法均以变差函数为工具,亦可将其归属为基于变差函数的方法。 变差函数局限性(传统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只能把握空间上两点之间的相关性,亦即在二阶平稳或本征假设的前提下空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关性,因而难于表征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再现复杂目标的几何形态(如弯曲河道)。弯曲河道的3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图1a,b,c)在横向上(东西方向,图1d)和纵向上(南北方向,图1e)的变差函数十分相似,这说明应用变差函数不能区分这3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及几何形态,因此,基于变差函数的传统地质统计学插值和模拟方法难于精确表征具有复杂空间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地质体。 现有的储层随机建模的另一途径是基于目标的方法,它是以目标物体为基本模拟单元,进行离散物体的随机模拟(Haldorsen and Damsleth,1990;Holdenet al.,1998)。主要方法为示性点过程(亦称标点过程),其根据先验地质知识、点过程理论及优化方法(如模拟退火)表征目标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再现目标体几何形态。但这种方法亦有其不足:1)每类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目标均需要有特定的一套参数(如长度、宽度、厚度等),而对于复杂几何形态,参数化较为困难;2)由于该方法属于迭代算法,因此当单一目标体内井数据较多时,井数据的条件化较为困难,而且要求大量机时

储层建模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储层建模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王文龙,尹艳树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摘要:油气田开发的后期进入高含水阶段,为了更加经济准确地进行油气开发,有必要采用储层地质建模的方法对老油气田进行储层研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史,对储层地质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及论述。方法分类包括确定性建模方法和随机性建模方法。每一种建模方法又有多种子方法。提出了目前储层地质建模研究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建模的对象局限于常规的碎屑岩储层。虽然有学者对火成岩、裂缝碳酸盐岩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工作,但目前对非常规储层涉及较少,储层建模的精度也有待提高。 关键词:储层建模;确定性建模;随机性建模;发展趋势 0 引言 储层地质建模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建模软件来建立高精度的储层地质模型,对油气储层内部结构进行精细解剖,进一步解释、研究油气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表征储层的属性及特征,为下一步的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数据(李振华,2010)。通过储层地质建模可以建立储层格架,对储层的物性进行评估,预测储层可采油气的空间分布,指导优选加密井井位及水平井钻进轨迹,以提高油气最终采收率,故储层地质建模是油藏描述的核心内容(盖凌云,2007;张昌民等,2007)。储层地质建模使得油气藏的非均质性描述更为精确,也为油气田的开发生产设计及相应的开发方案提供了数据(吴胜和等,1999;罗仁泽,2002)。储层地质建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关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建模对象局限于碎屑岩中的常规储层,建模精度不高等。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用于指导油气的开发。目前,储层建模方法多样,有必要对地质储层建模方法进行总结并对目前储层建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储层建模的发展 储层地质建模起源于国外,后来被引入国内对油田储层进行研究,我国学者结合实际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地质储层的建模方法。 1.1 国外储层建模的发展过程 Jahns(1996)应用回归分析,并利用干扰试井数据进行油藏的二维描述,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关于油藏的研究成果;Coats等(1970)利用最小二乘法及线性规划并参考了动态特征的数据描述了油气藏的各种非均质性的参数,后来虽然有所发展,但尚未作为一门技术出现。20世纪50年代,南非的克里格提出金属分布具有的空间联系与样品的尺寸和位置有关,而非单纯的随机分布;不久之后,马特隆提出了地质统计学,他结合区域化变量的概念将传统的统计学理论进行了改进,发展出一套全新的数学技术——运用变差函数研究矿产矿化特征区域分布,这为以后的储层地质建模提供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儒尔奈耳讨论

《地质统计学》读书报告

《地质统计学》课程读书报告

地质统计学读书报告 地质统计学包含经典统计学与空间统计学,按其基本原理可定义为:地质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其为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表明,地质统计学除了在异常评价、找矿勘探、矿体圈定、储量计算、采矿设计、矿山生产及地学科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外,它在石油地质、第四纪地质、地层学、生物学、生态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地震地质、海洋地质、农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古气候、古地理、环境、林业、医学等许多方面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地质统计学在不到5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 一、理论研究及进展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2-3]。包括:①从初期二维平面分析到三维立体空间的静态估计,发展到今天在时空域内对研究对象进行四维乃至更高维空间的动态估计和模拟。Journel[4]将克立格法的估值问题,从一般矢量空间扩展到个原始数据的全部可测度函数所形成

的矢量空间(希尔伯特空间)进行考察;②在单变量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多变量的协同区域化理论[4];③发展了许多计算变异函数(或协方差函数)的方法;④线性地质统计学与非线性地质统计学共同发展;⑤参数地质统计学与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相互补充。Matheron[5]为首的参数地质统计学派以正态假设为前提,在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思想。Journel发展了无须对数据分布作任何假设的非参数地质统计学,提出了一些非参数地质统计学克立格方法;⑥由于时空多元地质统计学的研究得到重视,早期空间域静态建模技术的研究逐渐过渡到研究时空域多元动态条件模拟,各种模拟方法得到了发展;⑦早期的等因子模型的因子是埃尔米特多项式,它要求原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为了拓宽等因子模型的应用,Matheron提出了离散的等因子模型和连续的等因子模型,Rivoirard利用析取克立格技术建立了正交指标剩余模型,Lajauine和La ntuejoul等也提出了建立等因子模型的一些方法;⑧已有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相互融合。如指示克立格法与协同克立格法相结合形成指示协同克立格法;指示克立格法与因子克立格法相结合形成主分量指示克立格法;协同克立格法与其它不同的线性地质统计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协同克立格技术等[6]。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多点地质统计学[7]。多点地质统计学是相对于基于变差函数的两点地质统计学而言的。在两点统计里,储集层相关性通过空间两点协方差( 变差函数) 进行描述。在多点统计里,则是利用空间多个点组合模式进行描述。空间多点组合样式称为数据样板,如果在空间点赋予了值,则为一个特定的空间多点组合模式,称为数据事件。在建模时,对每一个未知点,估计在其处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事件出现的概率,随后抽样获得未知点处值或者数

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模拟岩相分布

收稿日期:2005-01-18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T RA POYT )资助作者简介:冯国庆(1974-),男,山东荷泽人,博士,主要从事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文章编号:1673-064X(2005)05-0009-03 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模拟岩相分布 Stochastic simulation of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using multi -point g eostatistics 冯国庆1,陈浩2,张烈辉1,李允1 (1.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2.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文中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算法模拟了我国东部某砂岩油藏的岩相分布.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模拟研究,揭示储层在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的各向异性或非均质性,揭示 砂体展布、连通程度以及在横向、纵向上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开发方案的制定及注采井网的布署.模拟结果表明,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再现砂体局部的变异性和非均质性.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snesim 模拟算法可以快速灵活地进行多点地质统计模拟,多点地质统计学比两点地质统计学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多点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训练图像中图分类号:TE19;T E121.1+5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地质统计学是利用变差函数描述地质变量的相关性和变异性,通过建立在某个方向上两点之间的地质变量的变化关系来描述空间的变化特性.但是,建立在两点统计关系上的变差函数本身在描述储层非均质性上有很大的不足,它反映的仅仅是空间两点之间的相关性,不能充分描述复杂几何形状砂体如河道砂体和冲积扇砂体空间的连续性和变异性.当井资料较少时,用于计算实验变差函数的点对很少,它也就不能正确反应空间两点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在两点基础上的变差函数在储层地质建模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多点地质统计学[1-4] 是建立在多个点的相关关系上,所以它在解决描述空间变量的连续性和变异性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斯坦福大学的Journel 教授曾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是今后地质统计学发展的方向,它的优势已越来越显著. 1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原理 在阐述多点地质统计学之前,首先回顾一下变 差函数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是如何模拟储层岩相分布的,以序贯指示模拟算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的基本原理[5]简述如下: 假设在模拟区域有k 种岩相s 1,s 2,,s k ,对于模拟目标区域内的每一相,定义指示变量: I (u )= 1 Z(u)I s k 0 Z(u)|s k , 对于任一待模拟点,其出现第k 种相的概率为:P (I k =1|Z(u A )=s A ,P A ),A 为待估点所包括的条件区域,利用两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该概率是采用克里格方法: P (I k =1|Z(u A )=s A ,P A )=E (I k )+ E n A =1 K A [1-E (I k )]. 2005年9月第20卷第5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i c an Shiy ou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n)Sep.2005V ol.20No.5

储层地质模型

1、什么是储层地质模型?为什么要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 答:储层地质模型是指能定量表示地下地质特征和各种储层(油藏)三维空间分布的数据体,一个完整的储层地质模型应包括构造模型、沉积模型、储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等。 三维储层地质建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储层的各种属性进行定量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与传统的二维储层研究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 1)更客观地描述并展现储层各种属性的空间分布,克服了用二维图件描述三维储层的局限性。三维储层建模可以从三维空间上定量的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从而有利于油藏工程师进行合理的油藏评价及开发管理。 2)更精确地计算油气储量。在常规的储量计算时,储层参数(含油面积、有层厚度、孔隙度、含有饱和度等)均用平均值表示,这显然忽视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应用三维储层模型计算储量时,储量的基本计算单元是三维空间上的网格(分辨率比二维高得多),因为每一个网格均附有储集体(相)类型的孔、渗、饱等参数。因此,通过三维空间运算,可计算出实际的含油储集体(砂体)体积、孔隙体积及油气体积,其计算精度比二维储量计算高得多。 3)有利于三维油藏数值模拟。三维油藏数值模拟要求有一个把油藏各项特征参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表征出来的地质模型。粗化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可以直接作为油藏数值模拟的输入器,而油藏数值模拟成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维储层地质模型的准确性。 2、如何理解储层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它们有何异同? 答:储层概念模型是指把所描述油藏的各种地质特征,特别是储层,典型化、概念化,抽象成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模型。只追求油藏(储层)总的地质特征和关键性地质特征的描述,基本符合实际,并不追求所有局部的客观描述。 静态模型也称实体模型,是把一个具体研究对象(一个油田、一个开发区块或一套层系)的储层,依据资料控制点实测的数据将其储层表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和分布如实的描述出来而建立的地质模型,并不追求控制点间的预测精度。 预测模型不仅忠实于资料控制点的实测数据,而且追求控制点间的内插与外推值具有相当的精度,并遵循地质和统计规律,即对无资料点有一定得预测能力。 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的区别: 1)研究阶段的区别。概念模型应用于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早期;静态模型应用于油田开发中期,一般是开发井网完成后进行;预测模型应用于油田开发后期。 2)研究方法的区别。概念模型一般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和写实的描述方法为基本手段,尽可能直接利用岩心资料来建立概念模型,避免依赖测井解释等间接资料;静态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开发井的各种资料,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来描述储层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的实际特征;预测模型主要是采用随机建模技术,即将等概率的随机抽样方法(蒙特卡洛)与确定性的插值方法(克里金)相结合,所形成的地质统计学

储层地质学裂缝

第五章储层裂缝 裂缝是油气储层特别是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更是良好的渗流通道。世界上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储集层即为裂缝性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孔隙类型,裂缝的分布及其孔渗特征具有其独有的复杂性,它不象正常孔隙那样通过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岩心分析能够较为容易地预测和评价。由于裂缝的存在对油气储层的勘探和开发会导致很大的影响,因而对油气储层中裂缝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章主要介绍裂缝系统的成因、裂缝的基本参数、孔渗性以及裂缝的探测和预测方法。 第一节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所谓裂缝,是指岩石发生破裂作用而形成的不连续面。显然,裂缝是岩石受力而发生破裂作用的结果。本节分别从力学和地质方面简要介绍裂缝的成因分类及分布规律。 一、裂缝的力学成因类型 在地质条件下,岩石处于上覆地层压力、构造应力、围岩压力及流体(孔隙)压力等作用力构成的复杂应力状态中。在三维空间中,应力状态可用三个相互正交的法向变量(即主应力)来表示,以分量σ1、σ2、和σ3别代表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图5-1)。在实验室破裂试验中,可以观察到与三个主应力方向密切相关的三种裂缝类型,即剪裂缝、张裂缝(包括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及张剪缝。岩石中所有裂缝必然与这些基本类型中的一类相符合。 图5-1 实验室破裂实验中三个主应力方向 及潜在破裂面的示意图 图中A示扩张裂缝,B、C表示剪裂缝

1.剪裂缝 剪裂缝是由剪切应力作用形成的。剪裂缝方向与最大主应力(σ1)方向以某一锐角相交(一般为30°),而与最小主应力方向(σ3)以某一钝角相交。在任何的实验室破裂实验中,都可以发育两个方向的剪切应力(两者一般相交60°),它们分别位于最大主应力两侧并以锐角相交(图5-1)。当剪切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便产生了剪切破裂,形成剪裂缝。根据库伦破裂准则,临 界剪应力与材料本身的粘结强度(τo)及作用于该剪切平面的正应力(σn )和 材料的内摩擦系数(μ)有关,即, τ临界=τo+μσn 剪裂缝的破裂面与σ1-σ2面呈锐角相交,裂缝两侧岩层的位移方向与破裂面平行,而且裂缝面上具有“擦痕”等特征。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形成两个方向的共轭裂缝(即图5-1中的B、C)。共轭裂缝中两组剪裂缝之间的夹角称为共轭角。但实际岩层中的剪裂缝并不都是以共轭型式出现的,有的只是一组发育而另一组不发育。剪裂缝的发育型式与岩层均质程度、围岩压力等因素有关。当岩层较均匀、围岩压力较大时,可形成共轭的剪裂缝;而当岩层均质程度较差、围岩压力较小时,趋向于形成不规则的剪裂缝。 2.张裂缝 张裂缝是由张应力形成的。当张应力超过岩石的扩张强度时,便形成的张裂缝。张应力方向(岩层裂开方向)与最大主应力(σ1)垂直,而与最小主应力(σ3)平行,破裂面与σ1-σ2平行,裂缝两侧岩层位移方向(裂开方向)与破裂面垂直。张裂缝一般具有一定的开度,有的被后期矿物充填或半充填。 根据张应力的类型,可将张裂缝分为二种,即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 (1)扩张裂缝 扩张裂缝是在三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的状态下诱导的扩张应力所形成图5-2 扩张裂缝的形成和应力单元

地质统计学

地统计(Geostatistics)又称地质统计,是在法国著名统计学家G. Matheron大 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统计学分支。它是以区域化变量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研究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一门科学。凡是与空间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或空间格局与变异有关的研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或模拟这些数据的离散性、波动性时,皆可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 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大量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属性值的频率分布或均值、方差关系及其相应规则的分析,确定其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但地统计学区别于经典统计学的最大特点即是:地统计学既考虑到样本值的大小,又重视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间的距离,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 缺陷。 地统计分析理论基础包括前提假设、区域化变量、变异分析和空间估值。 第一章品位与储量计算 第一节概述 投资一个矿床开采项目,首先必须估算其品位和储量。一个矿床的矿量、品位及其空间分布是对矿床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矿山规划设计以及开采计划优化的基础,是矿山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品位估算、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矿山规划及开采计划的优劣。从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业投资者的角度看,这一工作做不好可能导致两种对投资者不利的决策:(1)矿体圈定与品位、矿量估算结果比实际情况乐观,估计的矿床开采价值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实际可能实现的最高价值,致使投资者投资于利润远低于期望值,甚至带来严重亏损的项目。(2)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矿床的矿量与品位的估算值在较大程度上低于实际值,使投资者错误地认为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的开采不能带来可以接受的最低利润,从而放弃了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然而,准确地估算出一个矿床的矿量、品位绝非易事。大部分矿体被深深地埋于地下,即使有露头,也只能提供靠近地表的局部信息。进行矿体圈定和矿量、品位估算的已知数据主要来源于极其有限的钻孔岩心取样。已知数据量相对于被估算的量往往是一比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关系,即对一吨岩心进行取样化验的结果,可能要用来推算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吨的矿量及其品位。可以不过分地说,矿量、品位的估算是世界上最大胆的外推。因此,矿体圈定与矿量、品位估算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要求掌握现代理论知识与手段,并应用它们对有限的已知数据进行各种详细、深入的定量、定性分析;同时也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地质与采矿工程师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精神。 本章将较详细地介绍当今世界上常用的矿量、品位估算方法,包括探矿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用于品位估值的剖面法、平面法及矿床模型法等。地质统计学作为品位估值的一种方法,从其诞生起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章对此给予较大的篇幅。本章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会读者如何一步一步

地质统计学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StatMod) 一、方法原理 JASON的StatMod是一个集多种随机模拟技术的软件包,是以概率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在某种概率条件下的,既满足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又满足地质、测井和地震信息的三维储层参数概率模型。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由数据的概率分布图和变异函数描述。 由于地质统计模拟是基于概率意义上的随机模拟。为满足概率条件必须有足够多的井资料。软件要求的已知井数不少于6口。 地质统计学主要的算法是岩性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技术(SGS)。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是一种产生来自高斯场模型实现的方法。它基于序贯模拟思想。该方法首先是将研究区域离散为网格系统,然后序贯地处理每一个网格节点。由于每个节点处随机变量是服从条件化的正态分布,因此,网格节点值完全由均值和方差两个参数确定。通过求解克里金方程组就可给出该网格节点处的均值和方差,从而将节点处的正态分布确定下来,并采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得到该网格节点处的一个样本。直至全部网格节点计算完毕。需要指出的是:求解克里金方程组时的条件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先前已模拟的、落在模拟邻域内所有被模拟的网格节点处的值。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是一种条件模拟,它保证原始数据和直方图及变异函数都被条件化。在地震储层预测中,每一道就是一个网格节点。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求取的最典型的属性是波阻抗和孔隙度。地质统计学考虑了模拟过程中结果的不唯一因素,故而增加了结果的误差分析。通过用户定义方式在三维地质模型的每个网格节点上计算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计算出结果数据体。概率密度函数是数据体中能够对不确定性进行正常估算的参数分布规律。 地质统计学反演对测井曲线的应用方式,与Jason其它的反演方法截然不同。Jason其它反演方法再队测井曲线进行应用过程中,除子波估算外。只有在地震数据中没有低频信息时,在最终的反演结果中才会反映测井曲线的信息。然而地质统计学将重采样后的测井曲线沿井轨迹复制到三维网格点中。在这种方式下,测井曲线被认为是“Priori”类型的信息,因此,在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之前,开展其它类型的常规反演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曲线和地震数据具有一致性,代表了相同带限的地质模型。因此,地质统计学反演比其它类型的反演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 小井距间的精细尺度内插 2能够进行误差估算,进而评价风险 3改善常规反演结果的分辨率 4能够生成岩性类型数据体,如砂岩和泥岩

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的C#实现及应用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软件工程与应用, 2019, 8(2), 58-64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72078685.html,/journal/se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72078685.html,/10.12677/sea.2019.82007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point Geostatistics Algorithms by C# Fengyun Guo, Changyun Miao The 22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TC, Xinxiang Henan Received: Mar. 24th, 2019; accepted: Apr. 8th, 2019; published: Apr. 15th, 2019 Abstract In Snesim algorithm of multi-point geological statistics,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can be deter-mined by scanning the number of data events which are same as the distribution of conditional data in the training image, which can reflect the joint variability of multiple locations. In this paper, Snesim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in C# language. Using the parallel operation ability of C# to build a search tree greatly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The search algorithm of data event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effect of changing training image to verify the treatment of simula-tion results is explored. Keywords Training Image, Search Tree, Data Events, Parallel Computation 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的C#实现及应用 郭凤云,苗长运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研究所,河南新乡 收稿日期:2019年3月24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8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5日 摘要 在多点地质学统计Snesim算法中,通过在训练图像中扫描与待模拟点条件数据分布相同的数据事件个数来确定概率分布,可以反映出多个位置的联合变异性,本文用C#语言完整地实现了Snesim算法,利用C#的并行运算能力建立搜索树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对搜索树中数据事件的查找算法进行研究,并探索了改变训练图像来验证对待模拟结果的影响。

petrel中储层建模具体操作

储层建模的步骤 目前普遍的认识是,储层建模应分为油藏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和油藏属性建模三步完成。构造模型反应储层的空间格架,在建立储层属性的空间分布之前,应进行构造建模。由于沉积相对储层物性有决定性的作用,油藏属性建模多采用相控建模,即先建立沉积微相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油藏属性建模。 张天渠油田长2油藏的储层地质模型是以测井资料为基础资料,采用确定性建模的储层建模方法建立的。储层建模的整个过程包括4个主要环节,即数据准备、构造建模、油藏属性建模、模型的应用。 一、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1.数据准备 一般从数据来源看,建模数据包括岩心、测井、地震、试井、开发动态等方面的数据。从建模的内容来看,基本数据包括以下四类: ①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地震测网坐标等; ②分层数据:各井的油组、砂组、小层、砂体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解释层面数据; ③断层数据:断层位置、断点、断距等; ④储层数据:储层数据是储层建模中最重要的数据。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数据。井眼数据为岩心和测井解释数据,包括井内相、砂体、隔夹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数据,这是储层建模的硬数据。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是储层建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储层建模的精度,必须尽量保证用于建模的原始数据特别是硬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如检查岩心分析的孔渗参数的奇异值是否符合地质实际,测井解释的孔渗饱是否正确等等。 建模过程中能被储层建模软件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于这些基础资料,但它们有特殊的格式要求,需要转换成不同格式要求的文本文件才能以正确的格式导入到Petrel软件中。从文件类型上来看,它们包括井头文件(Well head)、井斜文件或井轨迹文件(Well deviation)和测井数据文件(Well log)。它们的格式和作用分别如下: ①井头文件: 文件内容包括井名、井位坐标(X、Y)、地面补心海拔(补心高与地面海拔之和)以及目标井段深度(井段顶部深度和测井段底部深度)。井头文件主要用来确定油藏中的井数、井位和各井的研究层段等井信息。

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

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0引言 地质统计学,近年来又被称为空间信息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它以区域化变量为核心和理论基础,以多孔介质空间结构的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那些分布于空间中并显示出一定结构性和随机性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数学地质方法,在优化采样方案、处理不规则采样及最优化插值计算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在地学、矿业、石油、农林、环境、生态及医学等方面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 1地质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南非矿山工程师根据多年对南非金铀砾岩型金矿储量计算的经验,提出随样品空间位置不同,样品间相关性不同,应对每个样品赋予一定权值进行滑动加权平均来代替传统平均值对盘区块段金品位进行估计。60年代,法国著名统计学家经过大量工作将Krige的成果理论化、系统化,提出“区域化变

量”概念,创立了这门新的统计学分支学科。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于1978年由地质学家侯景儒等人系统引入中国科研工作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后,目前地质统计学在中国的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均达到一定的水平[2 3],但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时间还很短。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地质统计学已在需要评估空间和时间变异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形成了两大理论学派[4]即以法国统计学家G Matheron为代表的“枫丹白露地质统计学派”和以美国统计学家 A G Journel为代表的“斯坦福地质统计学派”。由于实际计算和应用方法不同,又称为“参数地质统计学”和“非参数地质统计学”。 (2)发展了多种空间局部估计方法,如普通克立格法、协同克立格法、泛克立格法、析取克立格法、对数克立格法、随机克立格法、因子克立格法、指示克立格法等。 (3)多学科相互渗透,拓宽了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体系,使其不断应用于新的领域,如石油和煤炭勘探与开发、水文工程地质、环境污染预测、农林科学、生物科学、医学等领域。 (4)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开发出一批基于地质统

储层地质学

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 第一节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及分类 一、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油气储集层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储层的均质性是相对的,而非均质性是绝对的。在一个测量单元内(如岩心塞规模),由于只能把握储层的平均特性(如测定岩心孔隙度),可以认为储层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是相对均质的,但从一个测量单元到另一个测量单元,储层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如两个岩心塞之间的孔隙度差异,这就是储层非均质的表现。测量单元具有规模和层次性,储层非均质性也具有规模和层次性。一个层次的非均质规模包含若干低一级层次的测量单元(如小层单元包括若干个岩心测量单元)。 另一方面,储层性质本身可以是各向同性的,也可以是各向异性的。有的储层参数是标量(如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其数值测量不存在方向性问题,即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沿三维空间任一方向测量,其数值大小相等,换句话说,对于呈标量性质的储层参数,非均质性仅是由参数数值空间分布的差异程度表现出来的,而与测量方向无关。有的储层参数为矢量(如渗透率),其数值测量涉及方向问题,即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沿三维空间任一方向测量,其数值大小不等,如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差别。因此,具有矢量性质的储层参数,其非均质性的表现不仅与参数值的空间分布有关,而且与测量方向有关。由此可见,矢量参数的非均质性表现得更为复杂。 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1.Pettijohn (1973)的分类 Pettijohn (1973)对河流沉积储层按非均质性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一个由大到小的非均质性分类谱图,划分了五种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图6—1),即层系规模(100m级)、砂体规模(10m级)、层理规模(1~10m级)、纹层规模(10~100mm级)、孔隙规模(10~100μm级)。 2.Weber (1986)的分类 Weber(1986)根据Pettijohn 的思路,也提出了一种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体系(图6-2)。但在他的分类中,不仅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规模,同时考虑了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的影响。他将储层非均质性分为七类: (1)封闭、半封闭、未封闭断层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谢爽1,董伟1张贤毅1张兴旺2,毛鑫1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储层随机建模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该方法综合了基于象元的方法易忠实条件数据以及基于目标的方法易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变差函数的二点统计学不能表达复杂空间结构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的不足。通过理论与实例研究,分析了目前多点统计学尚存在的问题(包括训练图像平稳性问题、目标连续性问题以及综合软信息的问题等)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字:多点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传统地质统计学; Application of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in Stochastic Modeling Abstract: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is a promising discipline in reservoir stochastic modeling. This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wo methods: pixel-based two-point simulation and object-based simulation, which is able to make a more exact reservoir modeling for the reservoir with complex variability, especially the fluvial reservoir.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ing method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principle of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and SNESIM algorithms, and simulates the sand distribution of a braided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in one development block.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approach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the fluvial reservoir modeling.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main problems, including the training images, object continuity, data template, and integration of seism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stochastic modeling; 新近兴起的多点地质统计学为地质学家和储层建模人员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它强调使用训练图像把先验模型明确而定量地引入到储层建模当中。先验地质模型包含了被研究的真实储层中确信存在的样式,而训练图像则是该模型的定量化表达。通过再现高阶统计量,多点算法能够从训练图像中捕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样式并把它们锚定到观测的井位数据。 多点地质统计学综合了基于象元方法以及基于目标方法两者的优点,对于河流相等具有复杂地质形态的储层精确建模具有较强的优势。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不仅忠实于井点数据,而且可以在使用的训练图像中加入地质概念,从而对随机模型进行地质约束;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和相控建模的建模原则有助于从地质的角度对模型进行约束,促进概念模型向定量模型的转化,从而建立合理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的三维模型。 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差函数描述地质变量的空间结构性和相关性,该方法综合了基于目标和基于象元的算法优点,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地质统计学描述复杂空间结构和几何形态地质体的 不足.[1-6] 1多点地质统计学概念 多点地质统计学是使用多点之间的相关性,来表达复杂空间结构性和再现目标几何形态。为了更好地分析多点之间的相关性,引入了一些新的术语。对于属性S(如沉积相,或者连续值如孔隙率和渗透率),可取K个状态值{Sk,k=1,…,K},则一个以u为中心,大小为n的数据事件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2]: (1)由n个向量{hα,α=1,…,n}确定的几何形态,称为数据样板,记为τn; (2)n个向量终点处的n个数据值,如图1(a)为一个五点构形的数据事件,由一个中心点和4个 向量及数值组成。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了训练图像的概念。训练图像不需要精确描述储层的细节,而是概要描述储层结构、几何形态及其分布模式。 作者简介谢爽,女,1986年生,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藏描述。 Email:xieshuangcathidy@https://www.360docs.net/doc/b7207868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