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方法]
酶法(GPO-PAP法);去游离甘油(两步酶)法;变常人TG水平高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我国人低于欧美人,成年后随年龄上升。TG水平的个体差异比TC大,人群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散,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判断标准:
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
升高:>1.7mmol/L(>150mg/d1)。
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提出的医学决定水平:
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
边缘增高:1.7~2.25mmoL/L(150~199mg/d1);
增高:2.26~5.64mmol/L(200~499mg/d1);
很高:≥5.65mmol/L(≥500mg/d1)。
关键词: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临床意义
TG的代谢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条途径。外源性途径指食物中的TG在小肠内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二酯后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再合成TG并与其他脂质形成CM,通过淋巴系统入血。CM中的TG在脂蛋白脂肪酶(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被细胞利用或贮存。高脂饮食后3~6h,血液中CM相关的TG达到峰值,脂肪的吸收速度因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及个体差异而不同。内源性代谢途径指CM水解产物—CM残粒以受体介导的形式被肝脏吸收,其衍生物和一些新组分合成VLDL。与CM水解类似,VLDL分泌到血液后被LPL水解成残粒,其中部分直接被肝吸收、分解,另一部分继续水解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最后生成LDL。VLDL的合成与水解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底物利用率、激素状态、水解酶的活性及一些特殊载脂蛋白辅因子的活性。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一)
摘要: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1~3]。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
酶法(GPO-PAP法);去游离甘油(两步酶)法;变常人TG水平高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我国人低于欧美人,成年后随年龄上升。TG水平的个体差异比TC大,人群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散,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判断标准:
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
升高:>1.7mmol/L(>150mg/d1)。
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提出的医学决定水平:
理想范围:1.7mmol/L(150mg/d1);
边缘增高:1.7~2.25mmoL/L(150~199mg/d1);
增高:2.26~5.64mmol/L(200~499mg/d1);
很高:≥5.65mmol/L(≥500mg/d1)。
关键词: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临床意义
TG的代谢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条途径。外源性途径指食物中的TG在小肠内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二酯后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再合成TG并与其他脂质形成CM,通过淋巴系统入血。CM中的TG在脂蛋白脂肪酶(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被细胞利用或贮存。高脂饮食后3~6h,血液中CM相关的TG达到峰值,脂肪的吸收速度因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及个体差异而不同。内源性代谢途径指CM水解产物—CM残粒以受体介导的形式被肝脏吸收,其衍生物和一些新组分合成VLDL。与CM水解类似,VLDL分泌到血液后被LPL水解成残粒,其中部分直接被肝吸收、分解,另一部分继续水解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最后生成LDL。VLDL的合成与水解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底物利用率、激素状态、水解酶的活性及一些特殊载脂蛋白辅因子的活性。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一)
摘要: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1~3]。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