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论文植物配置论文

合集下载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1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就可以,而是在设计时,要多注重带给人的艺术气息。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一定要围绕整体、平衡、韵律、协调4大基本准则,因为这些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性。

要根据植物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比例的不同,显示多样化。

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体现出和谐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平静、舒适、柔和及愉悦的美感。

在对质地、体量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平衡原则,使景观稳定、协调。

1.2景观性原则整体把握植物的布局,多利用一些美学上的原理,再加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来设计。

此外,还应多注意植物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具有观赏价值,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从而避免因季节变化使整个园林景观显得过于单调。

1.3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性,避免与所在地域发生冲突,使结构合理及种群稳定、和谐。

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植物,充分发挥出每一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作用,利用植物生态作用的不同来改善不同的环境问题。

1.4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园林的稳定、协调发展。

植物的种类越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越简单,也越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这种具有复杂性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魅力值,吸引更多人群,还可以发挥出多种植物最基本的生态功能,集美丽和价值于一身。

1.5因地制宜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植物生长的茂盛,就必须选择最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土壤。

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呈现出植物最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出最别致、最美丽的生态园林景观。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被配置的具体方法2.1加强审核植物配置的设计图纸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结合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所在的地理环境、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生态和谐等要素,绘画出合理的`植物配置图纸。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在不断跟进。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充分发展城市生态,景观园林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而且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绿化建设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功能作用,景观园林的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选型。

同时,根据城市的规划需求,合理地进行景观配置,利用植物构建各种自然景观,在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利用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除此以外,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法进行配置,注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景观效果,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绿色环保性、艺术感及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能够起到增加环境含氧量、空气湿度和降噪、除尘、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湿地公园同样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提高景观园林美观性美观性强是景观园林的主要特点,也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导向。

景观园林中包含多种植物,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以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尤其是在艺术元素的作用下,景观园林会更加美观,符合城市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审美更加苛刻,原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模式和思路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然而,科学的植物选型和物种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园林的美观性,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景观园林的带动作用下,整个城市的美观性都会有所提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3弘扬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满足一定的美学需求同时,还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设计思想、文化符号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为人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趋势论文

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趋势论文

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摘要:在进行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让园林实现其自然美,唯一途径就是将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的建设主要内容,这一途径同时也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了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阐述了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显现,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指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1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生态效益重视不够,配置的合理性亟待完善作为一个城市,当然是园林植物种类越多,越能构成丰富多采的景观空间。

城市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

北方城市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冬季漫长,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

因此许多城市都非常注重常绿树种的引进。

但由于不了解常绿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许多引进树种进来后都处于濒死边缘。

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有利于冬季采光和地面增温。

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导致城市绿化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上应有的生态效益。

这类设计违反植物学原理,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自然化、生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校园生态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校园生态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

探讨校园生态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摘要:校园园林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对校园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和文化氛围有重要影响。

高校应具备一流的校园环境,而园林景观尤其是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校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校园园林树木合理配置校园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校园绿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满足校园绿化中的功能需要,应采取不同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只有了解影响植物配置的相关因素,掌握植物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才能正确地将园林植物运用于校园绿化中,创造出理想的植物生存条件和校园绿化美化效果。

一、校园植物配置的意义众所周知,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校园规划实践与探索中,校园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校园绿化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生员工工作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内容所不可缺少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服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对外的名片。

所以笔者认为,在高校大兴土木,进行基本建设的同时,应从师生对校园室外活动的需求出发,创造高品味的绿化环境。

在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校园绿化的品质。

二、校园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1)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根据植物的观赏特性,合理应用。

(3)根据校园功能的需要,合理配置植物。

三、园林植物的具体选择与配置1.教学科研区教学科研区是校园绿化的精华所在,许多重要景点都集中于此,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

该区的植物配置不能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从各个角度都能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该区绿地宜设置花架、水面、坐凳、亭廊等,采用自然式的布局,用树木、花草将各园林小品结合在一起,以方便师生休息、游乐。

水池中可种水生植物,岸边可种植扶芳藤、蔷薇等藤本植物,使水面自然入画。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关系及作用论文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关系及作用论文

浅谈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及作用摘要:园林建筑迅速发展,而为了实现园林建筑的美观与园林建筑的实用性相结合的目的,就要处理好二者之间配置的关系,这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如果处理的好,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就来探讨如何实现二者搭配的完美,如何塑造真正的园林建筑美。

关键词:园林建筑;植物配置;关系及作用;现状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在园林景观中,建筑和植物的合理搭配结合总能给人美的享受,这其中园林景观建筑属于园林规划中以人工雕琢而非自然取胜的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而同时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

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处理得好,进行合理化搭配,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1 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已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并且由最初的寥寥无几的专属人士所有发展到各城市社区均已配置。

现如今,园林已经发展成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广大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及美的感受。

同时,社会对园林的设计、组成与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宏观层次来讲,当代园林不仅要符合可休闲放松的标准,还要有一定的内涵意义,更重要得是还要符合生态绿化、保护环境的目的。

从微观层次来讲,园林的设计、组成、管理都需要符合当代要求,要突出园林的艺术气息。

2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重要性我国园林风格多样,无论是大气浓重的皇家园林、清高风雅的苏州园林,或是庄严稳重的纪念园林,还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头绿地、社区公园等,建筑与植物配置都是极其考究,始终贯穿如一的。

因为设计中植物与建筑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园林的整体质量,也直接决定园林植物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在设计园林组成形式时要将建筑的大小、风格,门、窗、屋顶等元素,以及植物中花、草、树,高低、颜色都应考虑在内。

[1]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既有的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合理的设计、安排建筑与植物的组成形式,才能使得建筑与山,水,花,木有机的结合组织,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了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相互融糅的境界。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园林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论文(大全五篇)

园林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论文(大全五篇)

园林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园林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论文1彩叶植物的定义及分类1.1彩叶植物的定义。

彩叶植物并不是秋色叶植物,主要是在生长季节中呈现出稳定的非绿色,特别是夏季时保持彩色不变,叶片呈现出部分甚至全部非绿色,这是彩叶植物自身的独特性,而且这种非绿色状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对于一些植物在秋季时,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缺失而自然变黄时的情况,则不属于彩叶植物。

1.2彩叶植物的分类。

彩叶植物是植物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由于变异、育种及栽培等诸多因素而使植物叶片色彩出现不同的变化。

目前彩叶植物主要指单色叶植物、班叶类及花叶类、镶边类植物等。

单色叶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叶色季相动态均不明显,叶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园林设计中将其用来构建色块、修剪彩篱等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而斑叶类植物其叶片上具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和条件,能够有效的丰富城市植物生态景观。

而镶边类植物叶片边缘多为彩色,在园林景观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景观的观赏效果。

2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2.1遵循生态适应性。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园林栽植的地理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彩叶植物,所选的彩叶植物需要与生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确保植物能够保持在最佳的生长状态。

在具体配置过程中,需要将乔木和灌木进行合理搭配,确保搭配的协调性,确保配置后植物景观的功能性和观赏性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所组成的园林植物系统具有较好的和谐性和有序性。

2.2合理利用彩叶植物叶色的变化。

在对彩叶植物进行配置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季相变化进行充分考虑,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及四季有景的良好效果。

由于彩叶植物品种不同,其在不同季节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不同色相的彩色植物进行协调搭配,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2.3遵守景观美学原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这就使园林配置中离不开彩叶植物,通过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有效的通过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及色调对比,从而将园林景观的效果更好的营造出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目录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1)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3)一、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 (3)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5)结语 (6)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注意事项 (8)三、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8)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9)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9)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13)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13)2 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14)2.1 体现衬托效果 (14)2.2 开拓空间 (14)2.3 展现意境效果 (14)2.4 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15)3 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15)3.1 因景制宜 (15)3.2 色彩相宜 (15)3.3 位置相宜 (16)3.4 季相相宜 (16)4 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16)4.1 植物与建筑融合 (16)4.2 植物与道路融合 (17)4.3 植物与水体融合 (17)5 结语 (18)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地探究 (18)一植物造景的概况 (19)1 植物造景的概念 (19)2 植物造景的意义 (19)2.1 表现时空变化和特殊的意境效果 (19)2.2表现衬托效果 (20)2.3 极大地创造空间 (20)2.4 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20)2.1 美化作用 (20)2.2 生态作用 (21)2.3 防护作用 (21)2.4 造景兼休闲作用 (22)2.5 社会经济作用 (22)三植物造景中应注意的问题 (23)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内容摘要】文章探讨了园林水体植物配置与水体景观设计相关问题,分析园林水体植物配置方法,阐述了水体景观设计理念,并探析了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水体植物水体景观配置设计在园林中,水是关键组成要素。

国内外园林设计都极为注重应用水生植物与创造水景。

我国园林通常使用水生植物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营造出意境与氛围。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风景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艺术创作,利用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打造出具有观赏、休闲、娱乐功能的园林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等。

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设计中,植物配置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佳。

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植物配置原则、规划设计方法以及配套设施规划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0】1.2 研究目的文章内容太长,无法一次性输出完整内容。

我将分几次输出,接着上次继续输出。

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探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植物配置原则和规划设计方法对景观效果的影响,探讨配套设施规划对整体景观的提升作用,探讨如何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因素在植物配置与规划中的运用。

通过深入研究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风景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1.3 意义和价值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还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通过精心配置植物,可以打造出各种不同风格和氛围的园林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植物配置和规划也是考虑到景观的整体平衡和和谐,让各种植物在空间中起到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绿化城市,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多样性问题论文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多样性问题论文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走入快车道,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对自身活动的空间环境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然而,放眼我国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着植物配置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给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天津地区园林绿化工作的调查研究,从增加绿化各种植物种类,加强彩叶树种、抗性树种、开花树种以及攀缘植物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园林植物配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浅析了园林绿化中丰富植物品种的途径。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多样性,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想要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就不能简单的提高绿地覆盖率和堆砌绿量,而是要加强城市绿化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对其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组合,从植物群落的韵律、节奏、色彩、层次、多样性等多角度出发,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

当然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可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却是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二.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多样性的意义1.城市美化的角度人们普遍希望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给予人们美感的享受。

由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质,故而科学合理的不同植物的搭配,就会带来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并且能够渲染不一样的环境气氛。

而单一的植物种类,将造成环境色彩单一、视觉的疲劳、空间缺少层次,这不利于城市环境的美化,不利于现阶段环境美好型社会的建设。

2.绿色生态的角度经过对天津地区的园林绿化的实践表明,植物群落的样式越多,越能更好地发挥其调节气候、稳定水文、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改善环境的作用。

另外,植物的多样化可有效改善绿地土壤条件,抑制病虫害的扩散范围,抑减少病虫害对绿化成果的威害。

与此相反,如果植物种类过于单一、群落结构太简单,就会降低绿地系统的稳定能力和适应能力,减退地力能力 ,这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故而在各类绿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吸取方面的教训。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论文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摘要:文章阐述了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与原则,同时了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用;对策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第一,园林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第二,园林植物能够改沂环境。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有些园林植物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

此外,园林植物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2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2.1适宜原则适宜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所说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性。

适地适树指植物的特性要与立地条件相适应。

立地条件是指种植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以及湿度等情况。

园林植物的特性包括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

2.2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首先要确定园林绿化所要表达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配置选择适当的树种。

确定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如香山红叶、玫瑰园、牡丹园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独特的风格。

另外,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如在规则式布局中,应选择植株整齐一致、耐修剪的品种;而在自然式的环境中,则可选择植株高低错落、花色多样的品种,从而呈现出活泼自然的野趣。

2.3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根据园林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统筹规划。

要注重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东北寒地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原则论文

东北寒地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原则论文

东北寒地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原则论文摘要: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而园林景观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效手段之一。

从根本来讲东北天气寒冷,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小气候,并增加人们大欣赏,因此加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寒冷地区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现状:经济的告诉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环境污染状况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园林景观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效手段之一,但从东北一些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园林景观建设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因此,虽然近几年城市园林景观建设速度较快,但是在植物的配置上仍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在植物的配置上只注重景观效益,而忽略植物的生态作用,不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另外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盲目地追求"奇"、"异",忽略的生存习惯,造成植物成活率低的现象。

要使东北居住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除了减少污染,还要从园林景观的配置出发,根据东北的气候、土壤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在东北生长的植物,从生态角度出发使乔灌草相结合,使寒冷地区的园林景观突出东北的地域特色。

二、园林植物景观的作用1、生态环境修复。

园林景观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降低噪音、大气的污染、改善杀菌、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

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园林的作用,莫斯科的绿地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5%以上,华盛顿每人平均所占绿地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

而我国的园林建设进度相对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已经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根据居住环境质量调查,100%的城市居民都希望所居住的环境有更多的绿色。

因此,我国的园林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2、欣赏效果。

园林景观拓展了城市的空间,能够巧妙地增强事物的观赏效果,城市中建筑物众多,园林景观可以有效地修饰生硬的建筑,是一个城市观赏性是否强劲的重要标志。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关系论文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关系论文

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

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

本文就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关系展开讨论,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筑;植物配置;环境协调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园林建筑和园林环境和自然风光的完全集成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

任何建筑的设计应考虑环境,景观设计,建筑,甚至,在环境和成分比例根据环境的组成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过程的起点。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景观组成的主题,建设不仅为观赏景观和景观设置。

景观建筑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似乎是与对方,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统一在自然的环境,可以添加到的乐趣,增添生活气息。

建筑景观的整体环境协调,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责是突出自然的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添加。

这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不断追求的境界。

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及景观布局,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树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发挥其功能和景观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结合平面和高程,组成,颜色,季节性和景观意境结构;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和其他景观要素如石头,水,建筑,花园路之间,配置。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摘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植物选择需考虑与区域气候的适应性,同时也要遵循设计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景观的和谐统一。

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包括景观布局、植物组合等,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美学价值。

植物在园林中扮演多种功能,如环境净化、防风减噪等。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对园林设计影响深远,未来园林设计趋势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与创新设计。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园林的美观性与功能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选择,区域气候,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功能,美学价值,影响,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园林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科学、建筑学、景观规划等多个领域。

园林设计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植物的种植和布置,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场地、植物和人文环境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的园林空间。

园林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出令人愉悦、舒适的自然环境,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理想场所。

园林设计涉及到对场地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对于园林空间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的重要影响。

园林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设计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设计思维,以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

1.2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重要性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可以增加绿色环境,提升园林的美观度,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和湿度,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实现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和景观的立体感,使整个园林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植物造景可以通过植物的组合和布局,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和个性化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论文植物配置论文
【摘要】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满足人民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在考虑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民的身心健康,满足不同年龄的人群需求。

通过兼顾构思、总体的布局、单体的处理以及细部的处理,达到人居环境的合理性、功能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创造完美的人居空间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构成。

木本植物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地被植物。

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极其显著,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应考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1.1 乔木
乔木绿量大,可以遮阳挡雨、减噪吸尘等功能,景观效果好,因此在园林绿化中一般作为行道树、孤植或成片栽植,乔木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最为明显,是城市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园林植物。

1.2 灌木
灌木可以和乔木混栽,可以自然造景也可以密植。

目前最流行的是小灌木密植造景,常见的应用可总结为:①代替草坪成为地被覆盖植物,对密植的小灌木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也可随地形起伏跌宕。

②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利用各种小灌木叶、花、枝、果的不同色彩,将其密植成寓意不同的曲线、色块、花形等图案。


花坛满栽,用小灌木密集栽植于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形成花境、花台。

1.3 草花
草花造景就是应用草本花卉来营造景观,供人欣赏,按照运用的形式可分为草坪镶嵌、立体美化、花坛用花3种。

草坪镶嵌是在草坪的适宜位置点缀或制造花境,使草坪更富色彩;立体美化的主要形式有垂直绿化装饰、花柱、花球、吊袋等;花坛用花采用脱盆种植进行装饰以保证全年有花。

草花具有造景迅速、效果突出的特点,特别是多年生花卉,又具有一次种植、多年观赏的价值。

草花造景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和管理简便、投入较少的特点,因而在造景中广泛应用于专类花园以及与建筑、道路、水体等的搭配使用。

1.4 草坪
主要是指由人工栽植和管理的草坪,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滞尘土、杀菌防病和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在城市的街心广场、休息公园、高速公路两旁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场地中种植草坪,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共活动和休息的场地,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缓和随着城市的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紧张和拥挤。

选择优良草坪作为主景,并在其中建造花坛、点缀孤植或丛植树种,在其边缘种植观赏色带作为陪衬。

2.居住区的绿化植物配置
住宅小区园林是居住区主要的休闲活动场地,是人民工作之余、茶余饭后进行户外交流,亲近绿色的空间。

绿化植物作为园林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其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满足各种活动功能的需求,还要全面考虑植物的生态要求以及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营造不同的空间感受。

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住宅小区绿化设计
2.1开敞性空间
开敞性空间一般集中在小区入口、中心广场等区域,结合大面积铺地和水景设计,提供人们活动交流的场所。

对于植物配置一般采用乔木、矮灌木和地被植物,而较少采用中间层次的大灌木和小乔木,使空间在人们视线和行为尺度上通透开敞。

乔木庞大的树冠又能遮荫防晒,为居民生活创造舒适的环境。

根据开敞空间的需要对乔木采用孤植、列植、丛植、群植等方式。

2.2水景空间绿化设计
根据植物习性因地制宜,当几种水生植物混合配置时,要考虑它们生长在一起的主次关系,抓住形体、姿态、叶形、叶色的特点,在花期、花色上产生对比协调。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菖蒲、鸢尾、水葱、荷花、睡莲等。

通常是选用耐水湿的灌木花草栽于水边,加强水景趣味,丰富水边色彩。

如玉簪、麦冬、花叶姜、鹤望兰、美人蕉、春羽、龟背竹等。

挺水,浮水,沉水等不同习性的水生植物营造丰富多彩的水景空间,构建了稳定的生态结构,给住客提供了自然生态的视觉享受。

2.3小区道路绿化设计
(1)住宅区的道路分为交通性道路和游园性园路
①机动车道由于汽车的通行不仅会产生噪音,也会影响住宅区内
的安全,因此,机动车道的植物配置宜选用树冠整齐,枝条广被,下枝较少,生长迅速,耐修剪的乔木,如香樟、阴香、人面子、广玉兰、杜英、小叶榄仁、小叶榕等。

在乔木底部种植绿篱,可以遮挡视线,防止噪音。

宜选用四时常茂而不落叶,枝叶稠密而无间隙,下枝伸长而不枯萎的植物。

有的小区选用常绿小乔木、灌木、花卉,在道路中间设置花坛或绿化带划分道路可减缓车速,美化道路空间。

②游园的园路是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住宅区的园路既是道路又是景观。

其变化万千,似路非路,没有整齐的路缘,布局自然灵活。

一般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皮等多层次组合以构成具有一定情趣的景观,并用特色植物强调某些节点,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2.4活动场所周边的绿化设计
在住宅小区中常用植物和铺装来分隔与界定儿童游乐场所。

通过植物的高度和密度来控制声音和视线,家长从楼上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孩子们的喧哗声又不会影响底层住户。

由于儿童生性活泼、好奇心强,因此周边植物应配置一些能给他们带来感觉上刺激和兴奋并能提供学习机会的植物。

2.5建筑小品周边绿化设计
在园林景观中小品是住宅区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雕塑、花架、座椅等不仅有美化环境的景观价值,还有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

花架的设置更是离不开植物,各种攀缘植物随着花架的形式营造
出绿意盎然的休闲空间。

常用的攀缘植物有:爬墙虎、紫藤、炮仗花、使君子等。

雕塑小品周边的植物配置要以设置点的场地特征进行考量。

一般作为景观节点的雕塑都会摆放在相对开敞的空间,形成视觉的焦点。

此处的植物配置切勿喧宾夺主,尽量低调,形成背景,烘托主角。

座椅的布置就直接影响了该处环境的使用率。

通常在座椅附近植有落叶乔木作背景,使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夏天能在树荫下乘凉,冬日能在阳光下交流,以增进邻里关系。

根据人们的行为心理,座椅背后一般要以稠密的植物作为依托,从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还起到软化建筑墙角的作用。

3.结语
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满足人民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在考虑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民的身心健康,满足不同年龄的人群需求。

通过兼顾构思、总体的布局、单体的处理以及细部的处理,达到人居环境的合理性、功能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创造完美的人居空间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光. 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2]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诺曼 K.布思,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1987.7(2011.8重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