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系统设计 ppt课件
![第八章 系统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9e6e38763231126edb1185.png)
4
3.系统设计的任务
充分利用和发挥系统分析提供的成果,并 将这些成果具体化和结构化。
5
二、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使系统设计得以顺利进行,需要遵守某些设计 原则,它将使设计工作获得更大的成果。 追求整体最优原则 主导事件原则 信息分类要适应决策需要 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
综上:
多方案模型分析和优选——在系统方案综合中应 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搞多个方案,但不宜过多;
方案要有可替代性、能实现性和可识别性;
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各种创造性技术。
17
五、综合与分析
综 合 与 分 析 是 合 理 解 决 “ 目 标 —— 功 能 —— 结 构——效果”的协调技术,是存求方案的统一。
8
2.主导事件原则
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角度考虑,主导事件,即大
概率事件。在确定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时,可不
考虑或少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影响。
9
案例分析1: 某科研机构整理资料文件,经调查分析,把资 料按使用率进行分类。得出A类:数量占文件总 数的10%,使用率为75%;B类数量占25%,使 用率为20%;C类与科研关系不大,有的是一次 性材料,数量为35%,使用率为5%;D类数量 占30%,使用率很低,属于无参考价值的废用 资料。把整理资料的重点放在A、B类。
19
分析的内容
方案的整体性
过程分析 环境分析 安全性和可靠性 假设和前提 结果
20
方案的整体性
首先确定方案能否实现基本目标,以及达到期望目 标的程度; 其次是方案的完整性,即分析方案完成的程度和有 无保证; 第三,方案的可比性。
3
2.SA为SD提供的成果 新建或改建系统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3.系统设计的任务
充分利用和发挥系统分析提供的成果,并 将这些成果具体化和结构化。
5
二、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使系统设计得以顺利进行,需要遵守某些设计 原则,它将使设计工作获得更大的成果。 追求整体最优原则 主导事件原则 信息分类要适应决策需要 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
综上:
多方案模型分析和优选——在系统方案综合中应 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搞多个方案,但不宜过多;
方案要有可替代性、能实现性和可识别性;
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各种创造性技术。
17
五、综合与分析
综 合 与 分 析 是 合 理 解 决 “ 目 标 —— 功 能 —— 结 构——效果”的协调技术,是存求方案的统一。
8
2.主导事件原则
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角度考虑,主导事件,即大
概率事件。在确定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时,可不
考虑或少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影响。
9
案例分析1: 某科研机构整理资料文件,经调查分析,把资 料按使用率进行分类。得出A类:数量占文件总 数的10%,使用率为75%;B类数量占25%,使 用率为20%;C类与科研关系不大,有的是一次 性材料,数量为35%,使用率为5%;D类数量 占30%,使用率很低,属于无参考价值的废用 资料。把整理资料的重点放在A、B类。
19
分析的内容
方案的整体性
过程分析 环境分析 安全性和可靠性 假设和前提 结果
20
方案的整体性
首先确定方案能否实现基本目标,以及达到期望目 标的程度; 其次是方案的完整性,即分析方案完成的程度和有 无保证; 第三,方案的可比性。
3
2.SA为SD提供的成果 新建或改建系统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第八章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第八章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理论与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951fc0be1e650e53ea9912.png)
(三)存储
决策者用来进行决策的规则、模型和数据是要存储的,所以DSS必须提供快速而使用方便的存储手段, 以支持描述和操作的实现。
(四)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是为了帮助决策者使用表述、操作及存储功能,根据自己的技术、经验、知识及风格来实 现决策,所以控制机构的作用在于指导决策者使用DSS。
第三节 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
(一)DSS的二库框架结构
这种框架是施普拉葛(Sprague)1980 年提出的。它包含人机界面、数据库子系统和模型库子系统 三个部分,如图8-1所示。
数据库子系统一般包含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子系统一般包含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 而人机界面子系统是由对话生成和管理软件所组成,因此图8-1可以细分为图8-2所示的“两库一体化” 框架结构。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计算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三)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第一节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四、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帮助管理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2)主要用于辅助和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而不是代替管理者进行判断; (3)它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系统,它通过人机交互接口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功能; (4)目标是辅助管理者的决策过程,以改进组织决策制定的效能; (5)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把模型或分析技术的利用与传统的数据存取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提供较大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使DSS满足不同的问题和技术要求; (6)支持所有管理层次的决策,并能进行不同层次间的通信和协调。
人—机会话管理系统
决策者用来进行决策的规则、模型和数据是要存储的,所以DSS必须提供快速而使用方便的存储手段, 以支持描述和操作的实现。
(四)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是为了帮助决策者使用表述、操作及存储功能,根据自己的技术、经验、知识及风格来实 现决策,所以控制机构的作用在于指导决策者使用DSS。
第三节 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
(一)DSS的二库框架结构
这种框架是施普拉葛(Sprague)1980 年提出的。它包含人机界面、数据库子系统和模型库子系统 三个部分,如图8-1所示。
数据库子系统一般包含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子系统一般包含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 而人机界面子系统是由对话生成和管理软件所组成,因此图8-1可以细分为图8-2所示的“两库一体化” 框架结构。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计算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三)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第一节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四、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帮助管理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2)主要用于辅助和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而不是代替管理者进行判断; (3)它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系统,它通过人机交互接口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功能; (4)目标是辅助管理者的决策过程,以改进组织决策制定的效能; (5)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把模型或分析技术的利用与传统的数据存取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提供较大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使DSS满足不同的问题和技术要求; (6)支持所有管理层次的决策,并能进行不同层次间的通信和协调。
人—机会话管理系统
软件需求-第8课-软件需求分析概述ppt课件
![软件需求-第8课-软件需求分析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0c964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e.png)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建立分析模型
建模的目的(为什么要建模?)
软件行业的复杂程度与例子中的行业比较,其复杂程度可以说是有过 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要建模?通过建模可以更好地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原先,由于计算机应用还不算普及,因此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都 相对较小。使用“数据结构+算法=程序”的模式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软件的生存周期
计划时期 开发时期 运行时期
问题定义
可行性研究
产品: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编
码
测
试
维
护
5
第8章 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需求分析根本任务:建立分析模型,创建解决方案。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4)基于数据的分解策略
目标系统
主题域1
。。。
主题域n
主题类1 主题类n
逻辑数据1 逻辑数据m
物理数据1 物理数据w
16
第8章 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4)基于数据的分解策略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从实践角度考虑,需求分析不是分析如何实现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需求分析是以业务分析为导向,将用户零散的需求串联 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完成、组织合理、内容清晰的框架,为今后 的设计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What to do? Yes
How to do ? No
8
第8章 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建模的目的(为什么要建模?)
软件行业的复杂程度与例子中的行业比较,其复杂程度可以说是有过 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要建模?通过建模可以更好地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原先,由于计算机应用还不算普及,因此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都 相对较小。使用“数据结构+算法=程序”的模式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软件的生存周期
计划时期 开发时期 运行时期
问题定义
可行性研究
产品: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编
码
测
试
维
护
5
第8章 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需求分析根本任务:建立分析模型,创建解决方案。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4)基于数据的分解策略
目标系统
主题域1
。。。
主题域n
主题类1 主题类n
逻辑数据1 逻辑数据m
物理数据1 物理数据w
16
第8章 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4)基于数据的分解策略
1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从实践角度考虑,需求分析不是分析如何实现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需求分析是以业务分析为导向,将用户零散的需求串联 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完成、组织合理、内容清晰的框架,为今后 的设计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What to do? Yes
How to do ? No
8
第8章 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第8章 会展项目管理策划《会展策划》PPT课件
![第8章 会展项目管理策划《会展策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69f8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4.png)
(10)治安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展览会的良好秩序,关管理规定,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定,参展商和观众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展览会现场设 立临时的治安管理中心有警察轮班值守,负责处理展览期间的治安事件。
(11)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展览组织者要保护参展商的合法权益,要根据中国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展会知识产权保 护办法》的规定,博览会在现场设点接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暂停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展 品在展会期间展出。
8.2会展物流管理策划
8.2.1 会展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广义上来讲,会展物流展览前后展品的物流,会展活动期间向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分发食物的物 流,以及与此相配套的会展设施的物流等 。从狭义来讲,就是以展品为主体所产生的物流过程, 而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会展物流就是将展品,这种特殊的商品,为满足商品展览的特殊 需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然后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 地运回的过程,包括展览前后的仓储、包装、国内运输、进出口报关和清关、国际运输、展览 中的装卸、搬运、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
8.2.2 会展物流的任务和目标
(1)最少的成本; (2)最便捷的方式,确保展览如期举行; (3)最方便的手段解决展品进口及展品出口所涉及海关问题;
8.2会展物流管理策划
8.2.3 会展物流体系的构建和管理
1)会展物流体系的构建
会展物流过程根据会展的不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构建会展物流所涉及的环节主要 有以下几个: (1)展览品从参展商所在地到展览场馆所在地之前的报关检验等。 (2)运输。如果展品的运输需要跨越国界,多式联运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各种不同形 式的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货物从参展商所在地到异国的展馆。如果是同城展览或者 参照商到展馆的距离不是很远,那么大多会选择公路运输。 (3)展品从展馆外到展馆现场的搬运。 (4)货物的展后运输。
为了维护展览会的良好秩序,关管理规定,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定,参展商和观众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展览会现场设 立临时的治安管理中心有警察轮班值守,负责处理展览期间的治安事件。
(11)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展览组织者要保护参展商的合法权益,要根据中国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展会知识产权保 护办法》的规定,博览会在现场设点接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暂停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展 品在展会期间展出。
8.2会展物流管理策划
8.2.1 会展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广义上来讲,会展物流展览前后展品的物流,会展活动期间向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分发食物的物 流,以及与此相配套的会展设施的物流等 。从狭义来讲,就是以展品为主体所产生的物流过程, 而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会展物流就是将展品,这种特殊的商品,为满足商品展览的特殊 需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然后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 地运回的过程,包括展览前后的仓储、包装、国内运输、进出口报关和清关、国际运输、展览 中的装卸、搬运、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
8.2.2 会展物流的任务和目标
(1)最少的成本; (2)最便捷的方式,确保展览如期举行; (3)最方便的手段解决展品进口及展品出口所涉及海关问题;
8.2会展物流管理策划
8.2.3 会展物流体系的构建和管理
1)会展物流体系的构建
会展物流过程根据会展的不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构建会展物流所涉及的环节主要 有以下几个: (1)展览品从参展商所在地到展览场馆所在地之前的报关检验等。 (2)运输。如果展品的运输需要跨越国界,多式联运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各种不同形 式的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货物从参展商所在地到异国的展馆。如果是同城展览或者 参照商到展馆的距离不是很远,那么大多会选择公路运输。 (3)展品从展馆外到展馆现场的搬运。 (4)货物的展后运输。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5dcce6c1c708a1284a4469.png)
Page 16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8.2.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1.企业资源
(1)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 (2)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品牌等 (3)人力资源 2.企业核心能力
Page 17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资本
8.3.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包括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三个阶段,如表8-1所示。
Page 20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表8—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第一阶段:信息输入阶段 (战略分析阶段)
竞争态势分析矩阵
……
…..
表8-2 SWOT矩阵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2)列出这些要素后,还必须根据上述对各项 要素的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可能组 合中,寻找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大方向。简单的 说,可能有四种组合,如图8-2所示:
Page 24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机会(Opportunity)
Page 2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魁因的定义 美国管理学教授魁因(J.B. Quinn)认为,战略
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 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的正式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①可 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或目标)②指导或约束经营 活动的重要政策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 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目。
(2)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主要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3)居民收入因素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8.2.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1.企业资源
(1)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 (2)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品牌等 (3)人力资源 2.企业核心能力
Page 17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资本
8.3.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包括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三个阶段,如表8-1所示。
Page 20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表8—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第一阶段:信息输入阶段 (战略分析阶段)
竞争态势分析矩阵
……
…..
表8-2 SWOT矩阵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2)列出这些要素后,还必须根据上述对各项 要素的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可能组 合中,寻找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大方向。简单的 说,可能有四种组合,如图8-2所示:
Page 24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机会(Opportunity)
Page 2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魁因的定义 美国管理学教授魁因(J.B. Quinn)认为,战略
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 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的正式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①可 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或目标)②指导或约束经营 活动的重要政策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 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目。
(2)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主要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3)居民收入因素
管理学 第8章 组织变革
![管理学 第8章 组织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e05a82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e.png)
第八章 组 织 变 革
詹姆斯·钱皮是公认的研究业务重组(business reengineeing)、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和企业复兴 (corporate renewal)等管理问题的世界权威。钱皮曾经担任过 CSC咨询集团的总裁,并且是CSC Index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的创始人之一,曾在PBS商务频道主持节目,并给《福布 斯》、《销售与营销管理》等杂志撰写专栏文章。詹姆 斯·钱皮是一个能够抓住现实变革根本的管理大师,所以, 才会有那么多人在聆听他的声音、关注他的言行。
第八章 组 织 变 革
三、组织变革分类 按照变革的不同侧重,将组织变革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战略性变革。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 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 考虑如何剥离非关联业务;如果组织决定进行战略扩张,就 必须考虑购并的对象和方式,以及组织文化重构等问题。 (2) 结构性变革。结构性变革是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 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 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第八章 组 织 变 革
3. 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组织变革的最直接感受者就是组织的员工。组织如若不 能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变革的重要性,顺势改变员工对变革的 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就可能无法使组织变革措施得到员 工的认同、支持和贯彻执行。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的是,改变 员工的固有观念、态度和行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组织要 使人员更具环境适应性,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 决策中要更多地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授权,要能根据环境的变 化改造和更新整个组织文化。
第八章 组 织 变 革
2.对结构的变革 结构的变革包括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权程度、职务 与工作再设计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 对如何选择组织设计模式、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如何授予权 力以及授权程度等一系列行动做出决策。现实中,固化式的 结构设计往往不具有可操作性,需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 变化,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其中的某些组成要 素。
第8章 服务质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第8章 服务质量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ec02f7aaea998fcd220e00.png)
表1 5家航空公司预期服务质量测算表
A
B
C
D
E
100
100
90
80
90
100
80
70
60
80
90
90
100
100
90
100
100
90
80
70
90
90
100
60
100
权重
0.5 0.2 0.1 0.1 0.1
利用服务期望值模型,求解得上述5个航空公 司的顾客预期服务质量分别为: • A=100×0.5+100×0.2+90×0.1+100×0.1+90×0.1=98 • 同理求得B=94 ,C=88,D=76,E=87
2.确保在全世界多个国家的店面都保持标准、设计和方法的一致。弥合差距2
宜家的商店有如下特点:入口处有一个儿童乐园,顾客可以把孩子免费寄放在那里,从而可以 更悠然自得地逛商店;向顾客免费提供纸尺和铅笔,便于顾客量尺寸和记录;在商品陈列方面,只 要顾客顺着一个方向走,就能看到所有商品。另外,每个宜家商店销售的商品数量高达约7000 种,使顾客有较大挑选余地,这是宜家与其它家具店相比所具有的一个决定性优势。
利用服务期望值模型,求解得上述5个航空公 司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分别为: • A=95×0.5+95×0.2+85×0.1+95×0.1+85×0.1=93 同理求得其余4公司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为: • B=89 • C=82 • D=71 • E=80
然后,将各公司的预期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比较,得出:
同有形产品的质量在内涵的区别在于: • 服务质量较有形产品的质量更难被消费者所评价; •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识取决于他们预期同实际所感受到的服务水平的对比; •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服务的结果,而且涉及服务的过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课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9075b6af45b307e971978a.png)
一些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 DSS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 GDSS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 – ES 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 KMS 经理(或称执行)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 EIS 战略性信息系统: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 SIS
三种计算机网络
— 内联网(Intranet):企业内部利用Internet ∕ Web的技术,设置
于防火墙内,支持内部员工知识与信息的存取、传递与内部沟通协 调合作的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 外联网(Extranet):企业利用Internet技术来与外部相关的
供应商、顾客、战略伙伴相链结,以提升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 同合作绩效的网络系统。
主要内容
10.1 信息、系统与管理 10.2 信息系统基本分类与架构 10.3 信息系统的IT基础 10.4 案例探讨
何为信息、系统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人们有用的数据(data),是一种可 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显示的重要资源。
系统:为达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而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何为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
10.1 信息、系统与管理 10.2 信息系统基本分类与架构 10.3 信息系统的IT基础 10.4 案例探讨
一些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 – OAS 交易(或称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 TPS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EDPS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 ERP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CRM 通道商关系管理(或称“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系统”):Partn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PRM
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 决策支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 决策支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1485406fad6195f312ba6dd.png)
8.3 相关实践知识
• 2.ERP的定义 • (1)ERP给出了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 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现 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 (2)ERP的主要宗旨是将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充分调配和平 衡,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提高企业的 市场竞争力。 • (3)ERP集中了各种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 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出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 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 展的基石。 • 概括地说,ERP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一个软件 产品,也是一个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 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8.2 相关理论知识
• 8.2.3 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策略 • 1.需求选择策略 • (1)对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需 求加以修改。 • (2)管理人员对特殊研究或报告的需求。 • (3)对外部数据的需求。 • 2.方法选择策略 • (1)快速命中法。 • (2)分段式开发法。 • (3)全面积极开发法。 • 3.途径选择策略
8.2 相关理论知识
• • • • • • • • • • • • 8.2.4 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技术 1.DSS的开发技术 ① 专用DSS(Specific DSS,SDSS): ② DSS生成器(DSS Generator,DSSG): ③ DSS工具(DSS Tool,DSST): 2.DSS软件工具 ① 可用于各子系统开发或为连接各子系统编程的程序设计 语言。 ② 具有丰富图形功能的用户接口开发工具。 ③ 适用于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工具。 ④ 适用于模型库与方法库开发的建模工具。 ⑤ 适用于知识库系统开发的工具。 ⑥ 集以上部分或所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软件及相关软件。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课件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4b8c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0.png)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ppt课件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d2594c48d7c1c708a145e4.png)
1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 本原理与一般科学方法的学科。企业管理是针对企 业这一具体的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分析。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 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使学生 了解现代企业的运行规律和管理技巧,为将来的实 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掌握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掌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学会用管理理论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实践。
23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
①在组织结构形式上,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个人创办的独资企业,其投资者 是一个自然人。国家机关、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企业、 事业单位等都不能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人;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 规定,法官、检察官、警察、公务员、现役军人不能作为个人独资企业投 资人。 ②在责任形态上,投资者个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投资 人若以家庭共同财产作为个人投资的,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 限责任。这是个人独资企业区别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形 式的基本特征; ③从性质上看,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没有独立的资产, 企业的财产就是投资人的财产,企业的责任就是投资人的责任。因此,个 人独资企业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具备法人资 格,但是即是独立民事的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12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管理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
13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管理
14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 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15
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和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 2、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 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 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5、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 本原理与一般科学方法的学科。企业管理是针对企 业这一具体的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分析。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 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使学生 了解现代企业的运行规律和管理技巧,为将来的实 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掌握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掌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学会用管理理论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实践。
23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
①在组织结构形式上,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个人创办的独资企业,其投资者 是一个自然人。国家机关、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企业、 事业单位等都不能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人;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 规定,法官、检察官、警察、公务员、现役军人不能作为个人独资企业投 资人。 ②在责任形态上,投资者个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投资 人若以家庭共同财产作为个人投资的,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 限责任。这是个人独资企业区别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形 式的基本特征; ③从性质上看,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没有独立的资产, 企业的财产就是投资人的财产,企业的责任就是投资人的责任。因此,个 人独资企业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具备法人资 格,但是即是独立民事的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12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管理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
13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管理
14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 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15
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和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 2、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 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 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5、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第8章 企业架构理论
![第8章 企业架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21057fba0d4a7303763a53.png)
准备 阶段
H. 架构变化
管理
A. 架构 愿景
B. 业务 架构
G. 实施 治理
需求 管理
C. 信息系统
架构F.Biblioteka 迁移 方案E. 机会和 解决方案
D. 技术 架构
图8-4 TOGAF ADM
8.1 企业架构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2.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描述企业数据的 逻辑和物理结构以及数据管理资源,包括元数据和数据模 型。
3.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提供应用系统开 发和使用的蓝图,明确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企业关键 业务流程间的关系。
8.2 企业架构的作用及价值
一、EA的作用 企业架构EA既是一个管理程序又是一种归档方法,在
企业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管理程序,EA具有资源 融合、标准的政策、决策支持和资源治理等功能;而作为 归档方法,EA又提供EA方法、当前视图、未来视图和EA管 理规划。
8.2 企业架构的作用及价值
二、EA的价值 1.资源融合——企业资源的规划和标准的确定 2.标准的政策——资源治理和实施 3.决策支持——财务控制和配置管理 4.资源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生命周期方法 5.EA方法——一种模型框架和实施方法 6.EA作为归档方法
8.1 企业架构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一、企业架构的基本概念 1.企业
企业(Enterprise)是指由一整套可识别的、互为作用 的业务功能构成的商业组织。 2.架构 与企业经营战略、信息需求紧密相连的一整套原则、方 针、政策、模型、标准以及流程,它结合企业未来发展 方向,为企业各项解决方案的设计、选择和执行提供指 导。
人民大2023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第4版)PPT08
![人民大2023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第4版)PPT08](https://img.taocdn.com/s3/m/a09380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a.png)
二、物流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流入与流出 库存维持 物流运输
所有制造企业 化工与塑料 食品加பைடு நூலகம் 医药 电子 造纸 机床与工具 其它
所有商业企业 消费品商品 工业品
6.2% 6.3 8.1 1.4 3.2 5.8 4.5 6.8 7.4% 8.1 5.9
3.6% 1.6 0.3 a 2.5 0.1 1.0 1.0 10.3% 8.5 13.7
分销商
零售商
用户
物流 需求信息 供应信息 共享信息
制造商
原材料商
零部件供应商 图8-3供应链的物流与信息流
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 1)信息——共享 2)过程——同步 3)合作——互利 4)交货——准时 5)响应——敏捷 6)服务——满意
三、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网络的整合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Ⅲ
Ⅳ
低
低
高
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
(一)自营物流
❖自营物流主要是指制造商或批发、零售商专设企业物流 部门统一管理企业的物流运作,并拥有自备仓库、车队等 物流设施,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物流支持。自营物流模 式通常将物流管理部门看作成本中心,以最低的物流成本 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
❖1.自营物流的优点 ❖(1)企业可以对物流系统运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 制。
• 物流管理的分析方法是把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供应链 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
• 加强物流管理是对企业或供应链进行整体优化。
三、物流管理的发展
▪ 物流发展有两条主线:
• 源自“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发展 • 源自“Logistics”的发展
四、 物流的分类
▪ 按物流的范畴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 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
第八章-技术创新战略PPT课件
![第八章-技术创新战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bc31e748d7c1c709a1455c.png)
获得专利的发明 但未获得应用
发明 技术
创新 专利
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发明
未获得商业化应用 的发明
图8-1 发明、专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4
新编技术经济及管理
❖ 2.技术创新的概念
➢ 技术创新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从而实现 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过程。
❖ 3.技术创新的特征
❖ 4.技术创新的类型
3.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指导思想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思路,包 括拟采取的基本技术路线、获取技术能力的基 本方式、实施战略的基本策略等。
返回
13
新编技术经济及管理
4.战略方案
➢ (1)战略模式选择:对可能选择的战略模式进行分析 比较,选择可行的模式。
➢ (2)战略性技术选择:对企业主导性、基础性技术做 出定位和选择。
一、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返回
3
新编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
❖ 技术变革大体上要经过发明、创新、扩散三个阶段。
➢ 1.技术变革
▪ 发明是指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出技术的新概念、新思想、 新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 “技术创新”则是继发明之后的一个改造世界的实用 阶段,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阶段。发明、 专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图8-1所示。
支持系统
6
新编技术经济及管理
❖ (二)技术创新过程
➢1.技术创新的链式过程
链状模式(图8-4)适用于以技术推动为主、创新目标 明确、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都不快的环境。
新 思 维
研 究
开 发
试 制
批 量 生 产
市 场 营 销
扩 散
管理学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课件
![管理学第8章人力资源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a0ea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0.png)
优点: 成本低,开发容易,易操作,通用性强。 缺点: 指标模糊不精确,主观性强,评价缺乏同一
性,效度和信度较低。
22
8.6 员工的绩效管理
2.工作行为评估法 (1)关键事件法 (2)行为锚定法 (3)行为观察法 3.工作结果评估法---目标管理法 4.360 度评估法
23
8
8.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2.竞争原则 即引入竞争机制, 公开、公正、平等竞争, 并形成有 力与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3.激励原则 即通过人员配备,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 4.开发原则 即在人员配备和使用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智 力开发, 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 能, 并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的重要目标。
二、人员组合的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 2.技术匹配原理 3.社会心理相容与互补原理
15
8.4 人员的组合
三、人员组合的综合效应 设: Z为综合效应;X 、Y分别为个体。 最佳效应组合: Z > X + Y 低效效应组合: Z = X + Y 最差效应组合: Z < X + Y
四、实现最佳组合的途径 1.实现最佳知识、技能组合 2.实现最佳年龄组合 3.实现最佳气质、性格组合
棋” “管理是‘解放’, 而不是‘转变’。
6
清•顾嗣
骏马能历险, 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 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 慎勿多苛求。
7
▪ 卢茨七侓 ▪ 1.顾客并不总是对的 ▪ 2.做生意的主要目的不是“赚大钱” ▪ 3.如果其他人都在那么做, 那么你就别那么做 ▪ 4.太讲究质量会毁掉你 ▪ 5.财务控制是坏事 ▪ 6.捣蛋分子是财富 ▪ 7.团队协作并非总是好事
性,效度和信度较低。
22
8.6 员工的绩效管理
2.工作行为评估法 (1)关键事件法 (2)行为锚定法 (3)行为观察法 3.工作结果评估法---目标管理法 4.360 度评估法
23
8
8.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2.竞争原则 即引入竞争机制, 公开、公正、平等竞争, 并形成有 力与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3.激励原则 即通过人员配备,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 4.开发原则 即在人员配备和使用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智 力开发, 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 能, 并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的重要目标。
二、人员组合的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 2.技术匹配原理 3.社会心理相容与互补原理
15
8.4 人员的组合
三、人员组合的综合效应 设: Z为综合效应;X 、Y分别为个体。 最佳效应组合: Z > X + Y 低效效应组合: Z = X + Y 最差效应组合: Z < X + Y
四、实现最佳组合的途径 1.实现最佳知识、技能组合 2.实现最佳年龄组合 3.实现最佳气质、性格组合
棋” “管理是‘解放’, 而不是‘转变’。
6
清•顾嗣
骏马能历险, 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 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 慎勿多苛求。
7
▪ 卢茨七侓 ▪ 1.顾客并不总是对的 ▪ 2.做生意的主要目的不是“赚大钱” ▪ 3.如果其他人都在那么做, 那么你就别那么做 ▪ 4.太讲究质量会毁掉你 ▪ 5.财务控制是坏事 ▪ 6.捣蛋分子是财富 ▪ 7.团队协作并非总是好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管理专家约瑟夫·奥里 奇(Joseph A.Orlicky)博士提出了“物料独立需求和相关 需求”的学说,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 供需要的数量”的认识,发展并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 (MRP)的理论,即基本的MRP。
11
物料管理基本策略: 库存定货点法
数量
16
MRP逻辑流程
主生产计划
物品库存信息
物料需求计划
产品结构信息
物料采购计划
安排加工计划
17
闭环MRP
物料需求计划是一个无限能力计划 然而,现实企业通常都是有能力约束的 由物料管理发展为物料管理+能力管理就形成了闭环MRP系统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企业控制物料的需求通常采用 控制库存物品数量的方法,为需求的每种物料设置—个最大 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最大库存量是为库存容量、库存占用 资金的限制而设置的,安全库存量也叫最小库存量,即物料 的消耗不能小于安全库存量。
8
订货点法
在安全库存量的基础上增加的库存量作为物料订货期间 的供应量,就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当物料的供应到货时,物 料的消耗刚好到了安全库存量。这种控制模型必须确定两个 参数:订货点、订货批量。
最大库存
均衡消费
消费加快
消费减慢
批
•量
定货点
安全库存量
• 定货点 增加 不变 定货量
•定货点 定货量
升高 不变
•定货点 降低
零库存量
T
定货提前期
T
T
定货提前期 定货提前期
T 时间
定货提前期
12
基本MRP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 料需求计划):基本MRP主要解决间歇生产的生产 计划和控制问题。
计艺
产
设计文件
文文
品
工艺文件
件件
库存
生产
库存
采购
产品
物料
物料
物料
供应商
需求
订货
6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ERP)
阶段 企业经营方面
(I) 追求降低成本 60年代 手工订货发货
生产缺货频繁
(II) 计划偏离实际 70年代 人工完成车间
作业计划
问题提出
如何确定订货 时间和订货数 量
如何保证计划 得到有效实施 和及时调整
在间歇生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生产计划高效 运行,保证及时供应物料以满足生产需要,是生产 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 库存积压、物料短缺的情况。
13
基本MRP
MRP主要用于制造业,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 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 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 要特点。
(IV) 追求创新 90年代 要求适应市场环
境的迅速变化
如何在社会范 围内利用一切 可利用的资源
ERP系统
供应链管理 混合型生产管理 事前控制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演变过程
7
基本MRP
订货点法:20世纪40年代初期,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 存物料随时间推移而被使用和消耗的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 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库存计划管理中。
14
基本MRP
MRP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保证 及时供应物料,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物料需求信息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 需要什么; ● 何时需要; ● 需要多少; ● 何时订货。
15
基本MRP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在1960年前后研 制出了第一套物料需求计划MRP软件系统,其代表了现代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初步形成。
MRP-MRPII-ERP-ERPII
第8章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ERP的构建 ERP应用策略 国内外ERP主要产品
MRP一般包含以下模块: ●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 MPS)模块;(将要生产什么?) ● 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 ●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简称BOM)模块; ● 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模块; ● 采购订单(Purchasing Order)模块; ● 加工订单(Manufacturing Order)模块。
管理软件发展阶段
时段式MRP系统
闭环式MRP系统
理论基础
库存管理理论、 主生产计划、 BOM与物料需求 计划、期量标准
能力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管理 计划、实施、反 馈与控制的循环
(III) 追求竞争优势 80年代 各子系统缺乏联
系,矛盾重重
如何实现企业 管理系统的一 体化
MRPII系统
系统集成技术 物流管理 决策与仿真
3
常用网
SAP 软件公司
Peoplesoft 软件公司
金蝶软件公司
IDS Prof. Sheer GMBH
浪潮软件公司
4
企业应用系统的进展
年代
财务会计
60s & 70s 帐务处理系统
物料管理 MRP: 物料需求计划
80s 90s 2000+
会计信息系统 MRPII: 制造资源规划
ERP: 企业资源规划
扩展的 ERP (B/S结构,Web-based; Component-based;
Tomcat, Websphere, Web Logic… SCM, CRM, SOA…
5
制造业业务模型
客户
需求 产品
技术要求
销售
销售订单或预测
规划
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
设计/ 工艺
计划
计划 设 工
9
订货点应用的条件
● 物料的消耗相对稳定; ● 物料的供应比较稳定; ● 物料的需求是独立的; ● 物料的价格不是很高。
10
订货点法
定货点法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而且不能反映物料的 实际需求,往往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定货点的数量, 而造成库存数量和库存物料资金占用的数量增加,这样产品 的成本升高,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 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体现了这种特点。MRP就是从产品的 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 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
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表现为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 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该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 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 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部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
11
物料管理基本策略: 库存定货点法
数量
16
MRP逻辑流程
主生产计划
物品库存信息
物料需求计划
产品结构信息
物料采购计划
安排加工计划
17
闭环MRP
物料需求计划是一个无限能力计划 然而,现实企业通常都是有能力约束的 由物料管理发展为物料管理+能力管理就形成了闭环MRP系统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企业控制物料的需求通常采用 控制库存物品数量的方法,为需求的每种物料设置—个最大 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最大库存量是为库存容量、库存占用 资金的限制而设置的,安全库存量也叫最小库存量,即物料 的消耗不能小于安全库存量。
8
订货点法
在安全库存量的基础上增加的库存量作为物料订货期间 的供应量,就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当物料的供应到货时,物 料的消耗刚好到了安全库存量。这种控制模型必须确定两个 参数:订货点、订货批量。
最大库存
均衡消费
消费加快
消费减慢
批
•量
定货点
安全库存量
• 定货点 增加 不变 定货量
•定货点 定货量
升高 不变
•定货点 降低
零库存量
T
定货提前期
T
T
定货提前期 定货提前期
T 时间
定货提前期
12
基本MRP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 料需求计划):基本MRP主要解决间歇生产的生产 计划和控制问题。
计艺
产
设计文件
文文
品
工艺文件
件件
库存
生产
库存
采购
产品
物料
物料
物料
供应商
需求
订货
6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ERP)
阶段 企业经营方面
(I) 追求降低成本 60年代 手工订货发货
生产缺货频繁
(II) 计划偏离实际 70年代 人工完成车间
作业计划
问题提出
如何确定订货 时间和订货数 量
如何保证计划 得到有效实施 和及时调整
在间歇生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生产计划高效 运行,保证及时供应物料以满足生产需要,是生产 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 库存积压、物料短缺的情况。
13
基本MRP
MRP主要用于制造业,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 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 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 要特点。
(IV) 追求创新 90年代 要求适应市场环
境的迅速变化
如何在社会范 围内利用一切 可利用的资源
ERP系统
供应链管理 混合型生产管理 事前控制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演变过程
7
基本MRP
订货点法:20世纪40年代初期,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 存物料随时间推移而被使用和消耗的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 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库存计划管理中。
14
基本MRP
MRP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保证 及时供应物料,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物料需求信息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 需要什么; ● 何时需要; ● 需要多少; ● 何时订货。
15
基本MRP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在1960年前后研 制出了第一套物料需求计划MRP软件系统,其代表了现代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初步形成。
MRP-MRPII-ERP-ERPII
第8章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ERP的构建 ERP应用策略 国内外ERP主要产品
MRP一般包含以下模块: ●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 MPS)模块;(将要生产什么?) ● 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 ●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简称BOM)模块; ● 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模块; ● 采购订单(Purchasing Order)模块; ● 加工订单(Manufacturing Order)模块。
管理软件发展阶段
时段式MRP系统
闭环式MRP系统
理论基础
库存管理理论、 主生产计划、 BOM与物料需求 计划、期量标准
能力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管理 计划、实施、反 馈与控制的循环
(III) 追求竞争优势 80年代 各子系统缺乏联
系,矛盾重重
如何实现企业 管理系统的一 体化
MRPII系统
系统集成技术 物流管理 决策与仿真
3
常用网
SAP 软件公司
Peoplesoft 软件公司
金蝶软件公司
IDS Prof. Sheer GMBH
浪潮软件公司
4
企业应用系统的进展
年代
财务会计
60s & 70s 帐务处理系统
物料管理 MRP: 物料需求计划
80s 90s 2000+
会计信息系统 MRPII: 制造资源规划
ERP: 企业资源规划
扩展的 ERP (B/S结构,Web-based; Component-based;
Tomcat, Websphere, Web Logic… SCM, CRM, SOA…
5
制造业业务模型
客户
需求 产品
技术要求
销售
销售订单或预测
规划
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
设计/ 工艺
计划
计划 设 工
9
订货点应用的条件
● 物料的消耗相对稳定; ● 物料的供应比较稳定; ● 物料的需求是独立的; ● 物料的价格不是很高。
10
订货点法
定货点法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而且不能反映物料的 实际需求,往往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定货点的数量, 而造成库存数量和库存物料资金占用的数量增加,这样产品 的成本升高,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 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体现了这种特点。MRP就是从产品的 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 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
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表现为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 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该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 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 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部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