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专题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智慧的火花点一盏盏心灯
新课标中考议论文专题阅读
【专题导读】
好的议论文,是对生活与世事的洞察和思考,是闪现于心灵和大脑中的绚丽火花,是烛照灵魂驱散混沌的精神之光。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我爱读议论文。阅读一篇议论文,我们不仅仅也不能只是支离破碎地去把它按照论点、论据、论证的要素一一切割,更重要的是去捕捉和感悟那种漫漶在文中的理性和思辩的色彩,去对照和结合自己的思考生发一些新的启示。以下三篇议论文从生存之道、做人之道、交友之道等方面作了精到透彻的论说,语言也各具特色,同学们在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给自己的思维和品质一次锻造和提升的机会。
【美文欣赏】
只问收获
刘墉
昨天晚上你还抱怨地对我说:“您明明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不再逼着我去弹琴和读书,可是却要不断地问我成绩,使我仍然感觉到压力。”
现在让我告诉你,那没有错!当我不再叮着你去做每一样事的时候,并不表示我不再要求你,而是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判断力,决定事情的缓急轻重。当我不再催你去睡觉时,不是不再顾虑你的健康,
而是希望你由前一天迟睡,第二日疲困的经验中得到教训。当我不逼问你过几天可能考哪些科目时,是希望你由拖延积压,以至临时抱佛脚的困窘中得到教训。
所以对于你,我好比一个总是带着孩子下田的老农,有一天将土地交到孩子手中,要他自己看日子播种,看情况浇灌施肥。我试着不再即刻纠正你的错误,以免除你长久养成的饿依赖,却要告诉你:“过去,我只逼你辛勤地工作,要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从今天起,我不逼你工作,却要只问收获,不问耕耘。”
其实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我们对于自己,固然可以讲“只问耕耘”以求心安;但是别人对我们却常常“只问收获”。即使是赌徒。都只问他下桌时,能带走多少筹码,又何必计较,他上桌时有多么地阔绰?所以就短程而言,不论你用什么方式读书,或玩耍占去你多少时间,只要你诚诚实实地考试,拿出的成绩好,就是成功。就中程而言,不论你高中几年的表现如何,只要你能进入好的大学,就是成功。就长程而言,就算你根本没进过什么学校,只要有成就,对社会人群有贡献,也就是成功。
而现在,我所看的是短程。你尽可支配你的时间,做你要做的事,拖到一两点钟不睡,打几十分钟电话不放,只要你学期的成绩好,我就没有话说。因为,那是你的本事,你有条件玩,有资格拖!而非父母一步一步逼出来的。
尽管如此,我也无法保证你以后成功,因为今天我可以逼你的成绩好,明天逼你上好的大学,当有一天你进入社会,又有谁能逼你?如果你自己不给自己压力,要求自己出人头地,到后来,还是可能失败。
所以,我承认,仍然在给你压力,只是由问耕耘,到问收获。而我相信,这种压力绝对是好的,只要我知道怎么将短程目标的要求,转为中程,在逐渐交到你自己的手中,使你能自我要求,必能帮助你在人生的旅程上获得成功。
我常想,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多半比西方孩子表现好,不只是因为中国人聪明,实在主要还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换成你的话说,也就是父母施加子女功课上的压力。问题是,那些子女进入了好的大学,后来得到的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远超过西方人,而今更在各界崭露头角,你能说这压力没有用吗?
当你昨晚向我抱怨时,你应该记得电视上正转播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花式溜冰,你可看见那些选手比赛后等着成绩的大特写?他们的手、腿都在轻微地颤抖;你又可曾看见,当溜冰者滑倒在冰上,立刻挺身而起,追上音乐节拍,扮出笑容后面,隐藏的是什么?
是压力!是来自国家,来自对方,来自现场,来自他们自己,也来自每一个爱他们,以及他们所爱的人!
而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下,他们只要一条肌肉稍稍地僵硬,有一点速度微微地减慢,可能就会在世界数亿的观众面前摔倒。最重要的是:金牌只有一个,最后绝大多数的人,都将黯然归去。
年轻人!生物就是在竞争中成长与进化的。有竞争,就有压力,只有具备最强的实力,又能忍耐最大的压力的人,才能站在巅峰。
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述了什么样的道理?
2、试分析本文论证的结构。
3、第13段中说:“有竞争,就有压力,只有具备最强的实力,又能忍耐最大压力的人,才能站到巅峰。”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读了本文,你有何启发?请结合你父母、师长及自身对你自己的要求,谈谈感受。
读己
丛维熙
读别人易,读自己难。
即使是自己每日对镜匡正衣冠,也许只能净化其外表,而不能审视自己的灵魂。特别是文人,“文章总是自己的好”已留传千古,因而似更需要阅读自己的人文行为。比如,当你我拿起笔,在填满稿纸的方格格之前,是否掂量过即将播进稿纸里的种子,是一粒饱满的种子,还是一粒干瘪的霉种?当你我把中国汉字填满方格格之后,是否回眸过那一行行、一堆堆的文字,到底是附庸时尚之作,还是怀胎十月不得不生的胎儿?
文学来不得对自己的宽容,宽容就如同往酒里掺水,饮者沾唇,便知你有几分真诚,多少假意。所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说,似乎不能成为行文者的方圆。
其实,常常阅读自己是一种自戒自律的行为。使我常常感到困窘的是,每次应出版社之约编选自己的集子时,都能发现自己的“少作”及“旧作”中,“酒”货绝非都属上乘;甚至发现有些作品——包括在历史新时期引起轰动效应和爆炸效能的获奖小说,其中也不乏可以避免出现的败笔之痕。
何故?
反复阅读自己,满面汗颜之后,答案则从朦胧而变得清晰。我是从50年代文学的狭窄胡同走出来的,虽然历经风雪凋蚀以及冰霜的洗
礼,但仍难以摆脱这个历史年轮的胎记。除了这个强大的客体的缘由之外,主体上挣脱这种禁锢的力度不够,因而常常本能地扼杀严酷生活中赤裸裸的真实。近读巴老的《随想录》,使人肃然起敬的三个字就是“讲真话”。法国卢梭日记本的自剖自析,向读者亮出一个灵魂斑驳的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文品的臻美和完善。文学不是春夏秋冬的服装模特,可以用其华丽的霓裳,掩盖起自身躯体上的霉痣或用假乳隆起自己的凹陷之胸,在舞台上作技艺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