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效考评与薪酬管
理体系
1
2020年4月19日
20
2020年4月19日
第6讲 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
一 、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绩
效
考
评
定
义
:
完成企业战略目标最有效的控制系统。
1.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的原则:
(1)少和焦点
(2)S.M.A.R.T. :specific 明确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ctionable 可行动的, realistic 务实的and time-bound 时间制约与经营战略联结(4)每年设定,每季修正
企组接
管
培生
薪工
人绩
2.每季定期回馈
3.年度考评回顾
二、绩效考评的类型
以员工特性为基础的考评:考评员工的个性或个性特征
以员工行为为基础的考评:员工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具体、较为明确的行为表现
以员工的工作结果为基础的考评:测量与员工工作有关的”底线”,或者说员工已完成的一项工作能产生的效益
工作绩效的类型:
三、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
1.考评指标设计
(1)结构三要素:考评要素、考评标志、考评标度
(2)考评要素:
✓客观要素:数量、时间、质量、结果等(测定式标志)
✓主观要素:工作难度、重要性、适合程度等(评定式标志)
21
2020年4月19日
✓主客观要素:能力测验、抽样调查、试验结果等
(3)考评标志分类
评语短句式设问提示式方向指示式
(4)考评标度分类
数量式等级式量词式
2.权重设计(加权、赋分、计分)
1)加权:用于区别不同项目的重要性与价值导向
——绩考的倾向性
2)赋分:常由于某些背景项目,如学历、专业等
——记入额外因素
3)计分:常见于纪律项目检查,如迟到、缺席等
——记入偶发因素
3.有效绩效考评系统的标准
(1)设计指标体系标准的效度
(2)设计指标体系标准的信度
(3)无偏差
(4)有效工作绩效考评系统的标准
4.影响考评的因素:
(1)考评者的判断
(2)与被评者的关系
(3)考绩标准与方法
22
2020年4月19日
(4)组织条件
(5)考绩中常见的心理弊端
四、绩效考评的方法
1.书面评估法——适用于经营部门
2.排列评估法
3.评语法
4.目标管理法——适用于阶段性工作,如项目管理、研发、经
营活动
5.标准评分法——适用于管理者
6.KPI考核与360度平衡计分法
(1)KPI考核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体系,是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设计乃至战略管理的依据
①如何构建KPI体系
首先,明确公司的愿景目标,
其次,要达成公司的愿景,哪些结果领域是最为关键的?要从中归纳出公司的关键结果领域(KRA KEY Result Area)。
第三,明确KRA后,就如何衡量这些关键的结果领域,从而得到公司的KPI,然后再将公司的KPI分解到各部门或责任中心。
②如何应用KPI体系
简单的公式:目标=指标+时间 +程度
23
2020年4月19日
(2)360度平衡计分法
创造人: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茨.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管理咨询公司)总裁大卫.P.诺顿。
平衡计分法从四个重要方面来观察企业:
1)顾客如何看我们
(满意度)——顾客角度
2)我们必须擅长什么
(流程)——内部角度3)如何持续创造价值
(成长性)——创新于学习角度4)如何满足股东
(财务)——财务角度(3)从绩效评测看,平衡计分法的优点:
五、工作绩效考评的应用
(1)一种员工开发的工具
保持与提高员工绩效
改进员工绩效
确定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需要
完善组织决策
推动组织发展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2)一种管理的工具
将员工绩效与奖酬挂钩
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
24
2020年4月19日
25
2020年4月19日
六、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七、薪酬策略
1.
薪酬的竞争优势(薪酬资源的多寡)
薪酬水平与竞争者相比较,所具有的竞争优势;领先、相当、或
跟随的策略,或更复杂的混合关系(Milkovich & Newman, 1987)
2、 薪酬的内部结构(薪酬资源的分配)
薪酬层级、各职级是否采用不同的职务评价系统以及其间的分数转换(Remick, 1984)
3、 薪酬要素的组合(薪酬资源的分配)
要素的种类组合与比例,底薪、奖金、生活成本调整方案、股票选择权等(Lawler, 1981; Heneman, 1985)
4、 薪酬增加的基础(薪酬资源的分配)
a) 以个人、部门、或是全公司的绩效做为基础(Kerr, 1985) b)
增加的频率、每一次增加的数量(Salter, 1973)
激励理论企业战略
法令
规定
工作
分析成本预算绩效
考评薪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