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大纲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
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Survey and Geometric Design of Road 课程
编号:
1502E63W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
专业:
土木工程
教材
选用:
杨少伟等编著《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总学时:52学时理论
学时:
52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
设计:

学分:3学分开课
学期:
第七学期
前导
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桥涵水文土木工程概论
后续
课程:
2 教学定位
能力培养目标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CAD技术实施人才培养。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课内计算能力训练、课外独立设置的课程设计的从单项到综合的工程训练环节,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行驶理论,较全面地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标准,以及实用方法和技
能,掌握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布设要点,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掌握各种等级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独立完成道路勘测设计工作,具备从事道路路线勘察设计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该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特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集勘测技术、测量技术、设计和计算技术的综合应用于一体,实践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使学生系统的了解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定位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交通工程及公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基本理论、实用方法和技能,掌握国家现行的有关道路设计的标准,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独立完成各种等级道路的线形设计。

3 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绪论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公路勘测设计程序(学时:4学时)掌握道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掌握公路的基本组成,初步建立线形的概念;认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地位与作用;重点掌握公路等级划分的方法与公路勘测设计程序及其设计车速、交通量的概念;了解道路勘测新技术。

共4学时
汽车行驶理论
汽车行驶性能及行驶轨迹(学时:4学时)
掌握汽车的牵引力如何产生与牵引力的平衡;通过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分析,认识提高稳定性的途径;基本掌握汽车的制动性能与掌握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分析和推导汽
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

重点掌握汽车行驶阻力、动力因素,汽车行驶稳定性。

学习每一节后,对道路设计与理解标准的制定依据的重要意义。

共4学时
平面设计
平曲线要素及平面设计方法(学时:16学时)
掌握路线平面设计的基本线形;重点掌握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设计的原理及标准;重点掌握弯道的超高与加宽方法及其计算;掌握行车视距的标准及其对视距的标准的运用;掌握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基本掌握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了解路线平面图的绘制的内容与方法。

共16学时
纵断面设计
竖曲线要素及纵断面设计方法(学时:10学时)
掌握路线纵断面的概念;重点掌握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的标准与设计方法以及城市道路锯齿形街沟设计;掌握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的设置条件与设计方法;基本掌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方法以及平、纵组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掌握纵断纵断面图的内容。

共10学时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内容及方法(学时:8学时)
了解道路用地宽度与界限;掌握横断面组成;掌握路基、行车道宽度确定的原理;如何设计路拱、边沟、边坡;重点掌握横断面设计方法与面积计算以及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及其运用;掌握路基设计表的填绘;基本掌握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基本掌握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

共8学时
选线与道路定线
道路选线与定线的原则及方法(学时:8学时)
了解选线的要求和步骤、路线总体布局和方案比较、自然条件对公路路线的影响;重点
掌握平原区、山岭区、丘陵区选线的要点;掌握城市道路路网的规划;了解航测选线的方法。

重点掌握实地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方法与步骤及其注意的问题;重点掌握如何确定道路曲线半径值与缓和曲线长度的方法;基本掌握纸上移线产生的原因及其移线的方法,了解道路定线新方法。

共8学时
机动学时
共2学时
4 讲授提示及方法
绪论
重点:掌握公路等级划分的方法与公路勘测设计程序及其设计车速、交通量的概念。

难点: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及公路线形的概念。

讲授提示与方法:强调设计车速、交通量的概念。

通过列表法讲清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

汽车行驶理论
重点:分析和推导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

重点掌握汽车行驶阻力、动力因素,汽车行驶稳定性。

难点:分析和推导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

讲授提示与方法:图示法推导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深入分析汽车行驶阻力、动力
因素对道路设计、标准的制定及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平面设计
重点:掌握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设计的原理及标准;掌握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

难点:弯道的超高与加宽方法及其计算。

讲授提示与方法:运用适量真实图片说明平纵组合设计的优劣,从而深入分析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方法。

图示法讲解超高与加宽的计算。

纵断面设计
重点:掌握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的标准与设计方法。

难点: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方法,纵断面图绘制方法。

讲授提示与方法:从实例入手讲解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方法,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
道的设置条件与设计方法。

横断面设计
重点:掌握横断面设计方法与面积计算以及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掌握路基设计表的填绘。

难点:横断面面积计算以及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讲授提示与方法:以实际算例详细讲解路基设计表的填绘及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选线与道路定线
重点:掌握平原区、山岭区、丘陵区选线的要点;掌握实地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方法、步骤及其注意问题;掌握如何确定道路曲线半径值与缓和曲线长度。

难点:山岭区、丘陵区选线的要点。

路线总体布局和方案比较。

讲授提示与方法:以实景图片讲解各种地形类别选线的特点及方法。

通过课后作业的方
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纸上定线能力。

5 习题设计
习题设计
本门课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作业以测试基本概念,作图,计算综合练习题目为主。

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在理论教学中适当补充习题课内容。

在习题设计的时候本着
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大纲要求,在相应的章节安排习题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型习题作业10道,习题涵盖的主要内容有:
1、运用汽车行驶理论,计算车速及纵坡。

2、平面设计中平曲线要素的计算及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

3、竖曲线要素计算及纵断设计标高计算。

4、横断面各种高程计算土石方纵向调配计算。

6 考核与成绩记载
考核的方式及成绩的评定
考核方式:集中考试
考试成绩的构成:总成绩为10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1、平时成绩的构成:平时作业10%,上课出勤10%。

(1)平时作业完成的,获得基础分6分,然后按照较好、良好、优秀分别加2、3、4分。

每缺一次作业,扣除1分,5次作业未交者,将没有作业成绩;
(2)旷课达到三分之一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2、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考题的设计
考试题分为三类:
1、概念型题。

重点考察学生对复习或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对相似概念的辨析程度。

这类题目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考试的形式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

共占30%。

2、计算型题。

这类题目占作业的大部分,重点考察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基础理论,进行准确全面的应用的能力。

考试的形式为:计算题、作图题
共占40%。

3、综合分析型题。

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路线平、纵、横设计参数及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的形式为:综合计算题(共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