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现实依据:
7、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工作任务较重,压 力较大,没有太多精力来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 导中,随意性较强,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8、对于学校而言,也存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 识和投入不足的问题。 9、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不足导致孩子从小 娇生惯养,自理能力较差;行为习惯不规范,道德 礼仪修养缺失;自我为中心,人际沟通能力差、团 队协作精神缺乏;身处顺境,抗挫能力较差;不太 关注现实、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
泸州天立国际学校
开题报告
报告纲要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时间、组织形式
和教学内容的构想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四、研究对象、周期及阶段划分 五、成果形式 六、研究原则、方法及研究现有条件 七、课题的管理机构及管理办法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现实依据:
四、研究对象、周期及阶段划分
研究的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州天立国际学校初中部一、二
年级为主要对象,同时初三学生也 将尽可能地涉及为研究对象。
四、研究对象、周期及阶段划分
序号
主要研究阶段
Ⅰ
第一阶段: 2006年3月——2006年8月
Ⅱ
第二阶段: 2006年9月——2007年8月
二、教学时间和组织形式及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和组织形式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 爱好和特长确定开设课程,学生自由选择,打 乱班级建制,重新编班。每周初一、初二各专 门安排一个下午,在规定的地点开展综合实践 活动。
二、教学时间和组织形式及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艺体类: ⑴体育:篮球、乒乓、足球、羽毛球、射击、健美操; ⑵音乐:管弦队、合唱队、拉丁舞、舞蹈; ⑶美术:西画、卡通画、书法等活动。 2、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类: ⑴生活教育:生活技能讲座、陪伴父母的一天、手工制作; ⑵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系列讲座、礼仪修养与趣味心理学、人际交往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总目标
本课题主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 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活动模式和 教师的有效指导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 实践能力,将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生 活化,为城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范 例。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具体目标
1、激活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亲自参与实践活动, 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去动脑、动手、多思、多做,训练和培养 自主性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5、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指导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什么样的教师指导才是有效的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 指导要求?我们不能很好把握。
6.缺乏课程的社会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 程,它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而现实中却有诸多不利于其 发展的因素制约着它,如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中、高考制 度,社会、家长的支持力度以及教育内部对它的认识程度 都直接影响到这门新型课程的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理论依据:
1、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法律、法规、政策 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 (修订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九年 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 级)》。
2、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多元 智力理论,教育观的转向理论,课程观的转 向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现实依据:
4、活动方式运用。综合实践活动以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 习为主要活动方式,显然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的学习。这种 新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有一个适应 和逐渐熟悉并有效地运用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达成综 合实践活动的育人目标?我们虽然进行了探索但不够深入。
讲座等大型讲座和活动。 3、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类: ⑴社会实践:小记者、法制在线与模拟法庭、保护母亲河; ⑵社区服务:拥军活动、敬老服务、扶贫帮困、环保卫生。 4、信息技术类:电脑绘画、动漫制作、网站开发、网页制作、信息奥赛培训。 5、科技活动类:物理科技小制作、生物探究与小制作、生活中的化学。 6、研究性学习类:英美文化与风情欣赏、历史博览、流金岁月、数学与几何画板。
2、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 式,发展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 切实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 自我完善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自理、自主、自控、自 律的行为习惯。
4、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增强对 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 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 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明确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现实依据:
1、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校和教师自主开 发为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教材,要求密切联系学校、 社区、学生实际,而学校和教师长期受国家规定课程束 缚,缺少相应的课程开发能力,如何开发有效的课程资 源?我们感到茫然。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为目标所进行的子课题研究: 1、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2、劳动技术和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3、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4、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5、科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6、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2、课程目标制定。课程目标要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合理确 定,过高或过低目标,都使该课程实施缺乏实效,如何 制定恰当的课程目标?这是学校和老师面临的又一问题。
3、活动主题确定。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主题,它需要 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选择怎样的主题才能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 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