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的自然与教化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人的自然与教化的人
【摘要】“自然”与“教化”一直是中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一个比较令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学一个永恒性的命题。诚然,人的自然是人先天具有的内在倾向和潜能,也是后天教化的内在前提。人的自然本性并非其生物本能的原始状态,而是人之为人的理性与德性。教化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塑造人的精神整体,旨在使人的自然本性得以显现,即通过教化使人达乎本性,彰显理性,通往德性。正所谓,教化而后自然。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能正确看待人自然之性与后天之教化,对于我们认识人类自身本质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本性教化德性
一、顺自然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同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发展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 同时也受到自身内在自然的制约。外在自然是指人所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人必须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且必须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才能生存下来。人的内在自然是人与生俱来、先天具有的生长倾向与潜能。例如探索、求知、创造、交往等需要, 都是人的内在自然, 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先天就具有的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或称人的本性、天赋、品质。我们常说要敬畏自然,
这里的自然多指外在的自然,是人生活其中的大自然。同样,在笔者看来,对于人内在的自然,比如人的本性,倾向,潜力也应该心存敬畏,合理应用。
(一)自然是教育的内在前提
人的自然本性好比一粒种子,它给人的发展成长创造了各种前提条件和基础。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 夸美纽斯人就把儿童(学生)比作种花木, 把教师比作园丁,既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又要及时灌溉,并减去有碍发展的旁枝杂草。这是一种类比,也是一种隐喻。这其中暗含了人作为生命现象与动植物生长有一致之处。人有自然生长和发展的本质力量。教育不是创造人的内在自然,改造人的内在自然,而是了解人的自然,顺应人的自然,保护它,激发它,诱导它,并且尽可能的排除外界的干扰或阻碍因素,促使人的本性发展。[1]这也正如华东师范大学陆有铨教授的观点: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教育是一门与自然相合作,相配合的艺术。
[2]
(二)人的自然本性:理性与德性
实际上, 儿童比种子或花木要复杂得多, 教师的工作也远比园丁的工作复杂得多, 尽管人的自然有其生物性的一面,但这两种自然在本质上还是大不相同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来看,自然是事物获得其本然(本质)的原理,自然是一个从内在于自身的本原出发又回到自身的过程。在他看来,无论石头、树、人还是城邦都是自然事物,因为只要自身拥有获得其本质的本原的事物,就是自然的。自然的
研究就是对“存在”之真谛和本性的探讨,自然即是存在之本质,“自然”本质的敞开过程就是事物得以“存在”的过程。由此观,人的自然就不仅是生物性的自然,而是人“存在”的真谛和本性的探讨。人的本质,即人的本性是向善的目的性的存在,是善在于人独特品质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独特的品质在于理性,理性是个人的灵魂的特质,理性是个人在生活中表现的本质。由此观,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人理性卓越或充分的发挥,也就是人的德性。而人的理性,即人灵魂中逻各斯的部分恰恰正是靠教导生成。[3](三)人的自然本性需要教化来唤醒和引导
马克思也曾指出: 人的这些潜能、素质、德性是人的自然历史赋予的, 是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力量。他就要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 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4]。人的理性是先天被赋予的,如果不经过教化的唤醒, 就会萎缩乃至泯灭; 它们若得到引导、开发, 便会发展成为人类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意志以及体力等[5]。由此可见,人的自然本质并非只是纯粹自然的产物,它还是人之为人的理性与德性;人自然本性的发展并非像动植物那样完全规定好的发展,而是有着多种可能性的发展;在人的内在自然的各种可能性发展中,可以被选择,引导,并加以改造。
基于人自然本性中的这种多样性,可变性、受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做到顺应学生的自然本性,不是一味的撒手人寰,任其自生自灭,因为学生本性自然的需要和兴趣很有可
能是不健康的,不利于学生本性发展的。杜威就曾说过:“不要让儿童去过那种激情和奇想的狂妄生涯;要尊重儿童的及其天性,而且要尊重到底,但也要尊重教育者自己,从而把儿童的天性引到正到上来。”[6]这也启示我们,教师需要去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自然本质,并尊重、适应并激发它们,使学生自然理性得以显现。总而言之,教育在于成人之美。
二、尊教化
在强调师生内在自然合作的同时, 我们绝不是要忽视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化的作用。如前所述,人性好比一粒种子,它既可能结出好的果子,也可能会结出歹的果子。人的自然本性不等同于原始野蛮,慷慨不等同于奢侈,勇敢不等同于厚颜无耻,潇洒自在不等同于放荡无忌。[7]殊不知,不加教化的纯生物状态“自然人”就是“野蛮人”。如前述,我们所说的自然人不是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而是社会状态中的现实人,理性人,德性人。所以说,顺应学生自然的本性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教化使其本性得以显现的过程。
(一)教化——人内在精神的塑造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教化”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它代表着“灌输”、“控制”。实际上,“教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是一种实践智慧——塑造人的精神整体。[8]
在我国古代社会,《说文解字》中释“教”为“上所施,
下所效也,’;释“化”为“教行也”。教化大都是从政教伦理角度来理解的社会教化,目的在于建立清明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并使个人融人政教伦理之中。教化在道德实践方面则重于感化与影响,强调对人的内心的改变,精神的塑造。是以德化德。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目标就是“化民成俗”,即要使民间风俗淳厚,和睦有序,要使这种美好的风俗与社会风气成为人所生长与生活的“大地’,“这是一国的底蕴”。[9]教化在西方语境中,最早出现在德文中,照赫尔巴特解释,德文Erziehung, 是Zucht( 训育)与ziehen(牵引)两个词构成。[10]在教育学意义上指的就是“教化”,即一方面是由外部的文化力量去形成一个人完整的内在性格,一方面是提供条件使一个人按其内在秩序生长起来。这两方面共同构成教化的一体两面。事实上,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意识到,理性虽然是每个灵魂的本质,但理性必须从灵魂中引出来,这个引的过程就是教化,所以关于“理性的教化”与“灵魂的转向”的思想就已经扎根于西方人精神中。
由此可见,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关于的“尊教化”思想源远流长,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类内在精神的整体生长,同时,教化的结果不是获得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准确的和有
可公度性的知识,而是获得一种普遍性的精神素质。[11]没有一个自我是纯粹的自我,它永远处在社会的境遇之中,永远是一个现实的、在各种社会场景中表现的自我。教化就在引出人自然本性中理性与德性,从而走向的状态走向社会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