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杨柳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杨柳》|湘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杨柳》|湘教版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df36745901020207409c77.png)
咏柳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 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 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 的S线来。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柳。
叶折 盖得 头荷 归花
浑 忘 却 空 将 荷
闲好 身花
时 节 不
插看 花花 归携
酒 去
酒 醉
朝垂 又髫 作村 巢女
依 依 说 燕 子 今
在借 阿问 谁过 家墙
双 蛱 蝶 春 光 今
梢月 头上
柳
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 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 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 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17 杨 柳
【丰子恺】(1898- 1975)漫画家、作家、 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 人。主要有《缘缘堂 随笔》《缘缘堂再笔》 《绿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漫画全 集》。译著有日本厨 川白村的《苦闷的象 征》,俄国屠格涅夫 的《初恋》和日本古 典名著《源氏物语》 等。出版有《丰子恺 文集》(7卷)。
《杨柳》丰子恺_(讲课用9张)
![《杨柳》丰子恺_(讲课用9张)](https://img.taocdn.com/s3/m/c97ffa265727a5e9856a6148.png)
《楊柳》豐子愷 (7.10頁)
複習︰何謂「詠物抒情பைடு நூலகம்?
• 藉描述客觀事物來寄託思想感情
• 屬間接抒情手法 • 或寄託抱負,或表達愛憎褒貶的感情
本課重點
• 描寫楊柳的外形及特性
• 勸勉人要有「平凡有用」和「高不忘本」 的美德
第一段
• 以春日遊西湖時,看見姿態優美的柳條兒,從而 引出對楊柳的讚美 • 想一想︰楊柳首先吸引作者的是它的什麼地方? • 答︰它的外在形態。 • 它具有甚麼形態? • 答︰楊柳樹優美的形態在枝條下垂,隨風搖曳。
第二段
• 透過對其他植物的描述來讚美楊柳樹的「平凡有用」
• 想一想︰作者說楊柳「賤」,原因是甚麼? • 答︰原因有三︰ (一) 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就能茁壯生長。 (二) 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特別的呵護。 (三) 只要剪一根枝條插在地上,它就能活起來。
• 先說楊柳「賤」,然後才讚美楊柳樹,這是「欲揚先抑」 的寫作方法。
第三段
• 楊柳有甚麼高不忘本的表現?
• 答︰楊柳愈長得高,愈垂得低。 • 千萬條細柳,時時借春風之力, 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 拜舞。
• 作者稱讚楊柳是要讚揚一種甚麼品格?
– 答︰「高而不忘本」的美德 – 楊柳也有高出牆頭,但作者不嫌它高,因為它高而能 下。
《絕句》 釋志南 古木蔭中繫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第二段 (續)
• 作者在文中提及「牡丹」,目的何在?
– 答︰藉寫牡丹的「貴」,烘托楊柳的「賤」 – 具反諷作用
• 牡丹「貴」在何處? • 答︰要澆最好的肥料,以幫助它生長。
第三段
• 作者為什麼要提及「紅杏」和「古木」? • 答︰反襯楊柳的「下垂」
– 紅杏︰長到「出牆」 – 古木︰長到參天 – 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惟獨楊柳愈長得高愈垂 得低 。
複習︰何謂「詠物抒情பைடு நூலகம்?
• 藉描述客觀事物來寄託思想感情
• 屬間接抒情手法 • 或寄託抱負,或表達愛憎褒貶的感情
本課重點
• 描寫楊柳的外形及特性
• 勸勉人要有「平凡有用」和「高不忘本」 的美德
第一段
• 以春日遊西湖時,看見姿態優美的柳條兒,從而 引出對楊柳的讚美 • 想一想︰楊柳首先吸引作者的是它的什麼地方? • 答︰它的外在形態。 • 它具有甚麼形態? • 答︰楊柳樹優美的形態在枝條下垂,隨風搖曳。
第二段
• 透過對其他植物的描述來讚美楊柳樹的「平凡有用」
• 想一想︰作者說楊柳「賤」,原因是甚麼? • 答︰原因有三︰ (一) 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就能茁壯生長。 (二) 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特別的呵護。 (三) 只要剪一根枝條插在地上,它就能活起來。
• 先說楊柳「賤」,然後才讚美楊柳樹,這是「欲揚先抑」 的寫作方法。
第三段
• 楊柳有甚麼高不忘本的表現?
• 答︰楊柳愈長得高,愈垂得低。 • 千萬條細柳,時時借春風之力, 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 拜舞。
• 作者稱讚楊柳是要讚揚一種甚麼品格?
– 答︰「高而不忘本」的美德 – 楊柳也有高出牆頭,但作者不嫌它高,因為它高而能 下。
《絕句》 釋志南 古木蔭中繫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第二段 (續)
• 作者在文中提及「牡丹」,目的何在?
– 答︰藉寫牡丹的「貴」,烘托楊柳的「賤」 – 具反諷作用
• 牡丹「貴」在何處? • 答︰要澆最好的肥料,以幫助它生長。
第三段
• 作者為什麼要提及「紅杏」和「古木」? • 答︰反襯楊柳的「下垂」
– 紅杏︰長到「出牆」 – 古木︰長到參天 – 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惟獨楊柳愈長得高愈垂 得低 。
六年级语文下册《杨柳》课件5 湘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杨柳》课件5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8c28050066f5335a81217a.png)
丰子恺漫画欣赏
• 《父子》
丰子恺漫画欣赏
• 《山茶欣赏》
• 《云霓》
丰子恺漫画欣赏
《云霓》
丰子恺《山水间的生活》:
“我对于山水间的生活,觉得有意义…… 上海虽热闹,实在寂寞,山中虽冷清,实 在热闹。上海是骚扰的寂寞,山中是清净 的热闹。”
丰子恺论生活
• 1948年11月,丰子恺在为厦门佛学会所作的讲演《我与弘一 法师》中曾经说过:“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 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 衣食,精神生活就是艺术文化,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 “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 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 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上楼梯 去玩玩,或者久居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化的人,他们把 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 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 “,”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 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去,这就是宗教 徒了......"。
2.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哪 里?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
杨柳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独特的。它 不是因为生在西湖而高贵,也不因为长在乡 村而卑贱。它是朴实无华的,正因为它的朴 实作者才认为其高贵;它又是柔韧坚强的, 正因为它的坚韧,作者才觉它尤为可爱。作 者不独赞西湖的杨柳,而更钟情于平实大地 上随处可见的杨柳。此处呼应前文,使文章 的主题得到升华。
丰子恺漫画欣赏
丰子恺漫画——画诗词
• 丰子恺把最耐人寻味的景象凝固了,定格下来,给人 以细细的、长久的回味,让人感受到二、三十年代典 型的文化氛围。
湘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7杨柳》PPT课件 (8)
![湘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7杨柳》PPT课件 (8)](https://img.taocdn.com/s3/m/ce08173b03d8ce2f006623bf.png)
2019/5/21
11
再来看“下垂”。与“下垂”相反的是“参天”。你能从文中 找出表明作者对“参天”之物的态度的语句吗?
语句:“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 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 是可恶而又可怜!”可见作者对这种忘记根本、只想高攀的植物 是深恶痛绝的,联系现实,就是对那些高高在上、贪图享乐、作 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的讽刺了。这句话也从反面衬托了 杨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贵品质。
6
作家作品:
• 1931年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出版。抗战爆发后,丰子恺曾在 浙江、重庆等地教书,后在家从事创作。解放后任中国美术家 协会主席等职。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 他的散文率真、朴素、清幽、玄渺。既包含着人间隔膜和儿童 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佛教的观念。由于丰子恺的经历与其师李 叔同的影响,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在丰子恺的作品中也时有交织 流露,总的说,读他的散文时时可以感悟到一种恬淡的禅味, 他思想中的“随缘” 。
4—6段是赞美杨柳的段落。
作者赞美了杨柳的“贱”和“下垂”。
2019/5/21
10
首先来看“贱”。
在文中作者还提到了与“贱”相反的“贵”,“贱”的本 意是价钱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 吃,或吃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贵”的本意是 价格高或地位优越,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联 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019/5/21
7
人品文品高,评价口碑好
• 日本作家对丰子恺先生极为推崇,高度评价他是-----
“现代中国 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2019/5/21
8
《杨柳》PPT(上课用)3
![《杨柳》PPT(上课用)3](https://img.taocdn.com/s3/m/156eb4bf6529647d2728529f.png)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树犹如此” 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
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 此,人何以堪!’攀柳执条,泫然流泪。”桓公见 柳而感慨,是因为柳树生长迅速而人也在迅速地衰 老。
()“王恭之貌”、“张绪之神”
王恭之貌:王恭,东晋人,美姿仪,《世说新语》第十四篇《容止》: “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张绪之神:张绪,南朝 人。言谈风雅俊逸,不慕名利。《南齐书·列传第十四王僧虔张绪》: “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后人 喜欢柳树,说它有王恭的俊美姿仪,有张绪的风雅俊逸。
“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 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爱的 地方,似乎不在诗词中那样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 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17《杨柳》课件 ppt
![17《杨柳》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a7e15fe45c3b3567ec8bd8.png)
第一部分
仔细阅读文章的第1、2自然段,找
出“我”喜欢杨柳的句子,读一读并与同
学交流。
佳句欣赏
①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 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 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相邻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连用了四个“因此”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原 因,层层递进,不仅 说明作者经常把杨柳作为 前一个分句交代的是原因,后一个分句是结果。
“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指的就是陶渊明的
《五柳先生传》,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的 住所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他号五柳先生。《五 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自己写的自传,在这篇文 章中陶渊明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超 然物外的形象。所以后人经常用杨柳来显示超然 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气质,赋予杨柳这一内在
外在美
杨 柳 叶如珠子 小巧精致 的 枝为“s”线 柔软轻盈 形 态
}
别具一格 美丽可爱
生命力强 不求索取
剪一根枝条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 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精 细的栽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 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杨柳不要别人去精 心照料,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是 “贱”的。 杨柳的“贱”是表面上的,它的“贱” 不是低贱,而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求 索取、只讲奉献的精神。 贱
有一种树,很普通,房 前屋后,河湖堤畔,到处都 可以见到它;但它又很不普 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 客喜欢它,赞美它的诗词歌 赋不计其数……
杨柳
17 杨
柳
丰子恺
走进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 江桐乡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 文学家、 艺术教育家。1925年 出版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 开中国漫画先河。他的漫画善以 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 质,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 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 梁。
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杨柳
![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杨柳](https://img.taocdn.com/s3/m/c2ad0afdb307e87100f69640.png)
批注:作者赞美 了强健而美丽 的杨柳。
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
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
得非常强. 健. 而. 美. .丽 。
自读课文,合作讨论:
1、2两小节分别 写了什么?结合文章 主题谈一谈这两段有 无存在的必要?
品读课文,思考: 文章仅是写杨柳吗?
言为心声,文中哪些语 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深的 用意?
丰子恺有个雅号 叫“丰柳燕”,他画 了许多风姿各异的杨 柳,映照出这位漫画 大家的高洁情怀和朴 素追求:他就是那一 株垂枝的杨柳,眼睛 是向下的,下面有根, 有土地。
教师积累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 了。这样的柳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 所谓的第一流的学者,是指在该学科领域里最知名、最有权威的科学家 、学者。读他们写的书,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
• 2、策略之二:时间巧安排
•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除进行课堂学习、课前课后的预习、 复习和完成作业外,要抽出时间读自己有兴趣的课外读物,扩大视野, 拓宽知识面,还必须巧妙地安排阅读时间。在平时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 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写下皇皇巨著《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在寒暑 假、节假日,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多读书 ,读好书。
• 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 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 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字数大约为2500字)。否则,阅 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杨柳》公开课课件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杨柳》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f26f99a0116c175f0e4838.png)
作家作品:
1931年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出版。抗战爆发 后,丰子恺曾在浙江、重庆等地教书,后在家 从事创作。解放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他的散文率真、朴素、清幽、玄渺。既包含着 人间隔膜和儿童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佛教的观 念。由于丰子恺的经历与其师李叔同的影响, 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在丰子恺的作品中也时有交 织流露,总的说,读他的散文时时可以感悟到 一种恬淡的禅味,他思想中的“随缘” 。
再来看“下垂”。与“下垂”相反的是“参 天”。你能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参天”之物 的态度的语句吗?
语句:“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甚至 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 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 可见作者对这种忘记根本、只想高攀的植物是深 恶痛绝的,联系现实,就是对那些高高在上、贪 图享乐、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的讽刺 了。这句话也从反面衬托了杨柳“高而能下”、 “高而不忘本”的可贵品质。
3. 作者为了讲明自己“随缘”的主张,还用了 一个类比,大家在第三段中找一下,是用了一个什 么类比?
“也许我曾经„„穿黑袜’一样”。“穿黑 袜”这件事说明“我”并非十分喜欢黑色,只是 机缘巧合,才买了一双。同样的道理,“我”与 杨柳的关系也如此。并非象世俗理解的那样,而 只是“随缘”。
4. 课文在第三段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 “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 为什么要写它们?
作者赞美了杨柳的“贱”和“下垂”。
首先来看“贱”。
在文中作者还提到了与“贱”相反的 “贵”,“贱”的本意是价钱便宜或地位低下, 文中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 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贵”的本 意是价格高或地位优越,文中指吃的东西好, 显得身份地位高。联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 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杨柳》PPT课件 (共16张PPT)
![《杨柳》PPT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593b27b52acfc789ebc9c3.png)
•
工作座右铭
•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
国学经典名句
课文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紫薇”、 “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为什么要 写它们?
1.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那么散文的特 点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文中几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结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命 力顽强的杨柳的身上还包涵了深刻、朴实的人生 哲理。人类的智慧不仅在于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丰 富的内涵,更在于人类能从中找到自己不断完善、 不断提高的动力。
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想借杨柳 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如果联系 人生,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贱”:文章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 吃 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 “贵”: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联 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文章为什么要写牡丹、葡萄?
•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编课件:17杨柳(共50张PPT)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编课件:17杨柳(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81225a011ca300a6c390e0.png)
17 杨柳
3.课文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和同学说一说。
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是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 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先概括写“我”喜欢杨柳,再具体写“我”喜欢杨柳 的种种原因 。
17 杨柳
随堂演练
一、“天下事往往如此”旨在说明什么?
作者与杨柳的关系密切,并没有说喜欢杨柳,就有人 说作者喜欢杨柳,这可以让我们感悟到现实中捕风捉影、 妄加推测的不良现象。
17 杨柳
二、仿写句子。 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
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的婀娜多姿,或者说我爱它 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还可援引“客舍青青”的 诗,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风轻抚森林,密林发出“沙沙”的响声,或者似在轻 声的自言自语,或者似在与朋友谈天说地,或者似在轻吟 浅唱,或者似在低声细语……森林是一片欢愉。
2.“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其 远?”灞河柳和高原柳同是一种柳树,它们生活的 道路和命运最大的差距表现在哪里?
灞河柳生活道路平坦,生长过程一帆风顺;高原 柳饱受磨难和打击。
17 杨柳
3.想象一下: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 命付出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
熬过持久的干旱,躲过更为严酷的寒冷,经 历多少风雪,遭受无数雷轰电击。它聚合全部身 心之力,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 4.课文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在 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去写家乡灞河边的柳?
湘17教版杨柳语文 六年级 下册
17 杨 柳
17 杨柳
17 杨柳
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 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也没 有白杨的伟岸,更没有百 花的娇嫩。但古往今来, 它却成为文人笔下不衰的 咏叹物。今天让我们一起 去欣赏杨柳吧!
《杨柳》PPT课件
![《杨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4619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2.png)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 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 乐和绘画。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品有画册《子恺漫画》,散文集《率真集》 《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 《猎人日记》和杨柳的原因。 2. 能找出文章的线索。 3. 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 4. 能说出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
文章为什么要写牡丹、葡萄?
作者是在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杨柳的从不 奢求,只是给予的品质,赞美杨柳顽强的生命 力和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 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 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 哪里?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
作者为了讲明自己“随缘”的主张,还 用了一个类比,是用了一个什么类比?
课文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为什么要写它们?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那么散文的特 点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文中几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想借杨柳 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如果联系 人生,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贱”:文章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 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 “贵”: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联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命 力顽强的杨柳的身上还包涵了深刻、朴实的人生 哲理。人类的智慧不仅在于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丰 富的内涵,更在于人类能从中找到自己不断完善、 不断提高的动力。
小结
1.课余搜集有关杨柳的著名诗句,熟记成诵。 2.结合杨柳的特点,以“生命的萌发”或“生命 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感想。
文章为什么要写牡丹、葡萄?
作者是在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杨柳的从不 奢求,只是给予的品质,赞美杨柳顽强的生命 力和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 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 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 哪里?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
作者为了讲明自己“随缘”的主张,还 用了一个类比,是用了一个什么类比?
课文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为什么要写它们?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那么散文的特 点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文中几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想借杨柳 告诉我们什么呢?
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如果联系 人生,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贱”:文章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 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 “贵”: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联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命 力顽强的杨柳的身上还包涵了深刻、朴实的人生 哲理。人类的智慧不仅在于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丰 富的内涵,更在于人类能从中找到自己不断完善、 不断提高的动力。
小结
1.课余搜集有关杨柳的著名诗句,熟记成诵。 2.结合杨柳的特点,以“生命的萌发”或“生命 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感想。
杨柳课件
![杨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6ce015ff00bed5b9f31dc3.png)
因此给这屋起名叫“小杨柳屋”, 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有人 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已似乎觉得与 杨柳有缘。
1
2
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 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 说我爱它的婀娜多姿,或者说 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 或者还可以援引“客舍青青” 的诗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哪些指的是柳树的外在美,那些 指的是柳树的内在美?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
杨 柳
执教人:黄艳霞
请 你 欣 赏
丰子恺(1898年11月9 日-1975年9月15日), 中国浙江崇德(今嘉兴桐 乡市崇福镇)人,散文家、 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 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 仁、仍,号子觊,后改为 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 有《缘缘堂随笔》、画集 《子恺漫画》等。师从弘 一法师(李叔同),以中 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 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 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 世。
配乐朗读
理解词语
寓屋 附会 陌头 拜舞 婀娜多姿 冠冕堂皇
客舍青青
鹅黄嫩绿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请你试着把文章 分成两个部分
• 第一段:(1--2)喜柳 • 第二段:(3--6)赞柳
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 边画出作者喜爱杨柳的句子。
一是与杨柳有缘
作者爱柳的理由
二是杨柳是在美丽
赏 析 佳 句
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清逸”的代表 客舍青青的诗:友谊的象征
默读思考:哪些句子是赞美柳树的,赞美了柳树的哪些特点?
• “贱”:不求索取 只讲奉献
• “垂”:饮水思源 不忘根本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的,只有垂柳。
拓展延伸
谢谢指导!
1
2
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 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 说我爱它的婀娜多姿,或者说 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 或者还可以援引“客舍青青” 的诗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哪些指的是柳树的外在美,那些 指的是柳树的内在美?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
杨 柳
执教人:黄艳霞
请 你 欣 赏
丰子恺(1898年11月9 日-1975年9月15日), 中国浙江崇德(今嘉兴桐 乡市崇福镇)人,散文家、 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 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 仁、仍,号子觊,后改为 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 有《缘缘堂随笔》、画集 《子恺漫画》等。师从弘 一法师(李叔同),以中 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 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 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 世。
配乐朗读
理解词语
寓屋 附会 陌头 拜舞 婀娜多姿 冠冕堂皇
客舍青青
鹅黄嫩绿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请你试着把文章 分成两个部分
• 第一段:(1--2)喜柳 • 第二段:(3--6)赞柳
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 边画出作者喜爱杨柳的句子。
一是与杨柳有缘
作者爱柳的理由
二是杨柳是在美丽
赏 析 佳 句
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清逸”的代表 客舍青青的诗:友谊的象征
默读思考:哪些句子是赞美柳树的,赞美了柳树的哪些特点?
• “贱”:不求索取 只讲奉献
• “垂”:饮水思源 不忘根本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的,只有垂柳。
拓展延伸
谢谢指导!
杨柳 PPT优秀课件
![杨柳 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13dbc9c1c708a1284a4496.png)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作业布置 1.课余搜集有关杨柳的著名诗句,熟记成诵。 2.结合杨柳的特点,以“生命的萌发”或“生命
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感想。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 ──爱因斯坦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湘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源自散文,历来被誉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 花上说风情”。散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三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杨柳》,作者是 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 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 乐和绘画。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品有画册《子恺漫画》,散文集《率真集》 《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 《猎人日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作业布置 1.课余搜集有关杨柳的著名诗句,熟记成诵。 2.结合杨柳的特点,以“生命的萌发”或“生命
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感想。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 ──爱因斯坦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湘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源自散文,历来被誉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 花上说风情”。散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三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杨柳》,作者是 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 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 乐和绘画。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品有画册《子恺漫画》,散文集《率真集》 《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 《猎人日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后开始进行 漫画创作,1924年首 次发表画作《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并冠以“漫画”的 题头,自此中国才开 始有“漫画”这一名 称。
• 丰子恺的漫画的漫字,如漫谈,漫笔的漫 字,取材于生活,篇幅短小,内容精粹严
谨。丰子恺说:“漫画二字,望文生义,
漫,随意也。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
漫画,因为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宋.陆游《钗头凤》)
• 丰子恺的漫画里,柳 树和燕子出现的频率 很多,而调皮的柳条 和轻盈的燕子也最能 撩人思绪。俞平伯送 给丰子恺"丰柳燕"的号, 这也是画家充满希望 和憧憬的内心写照。
丰子恺 杨柳
丰子恺 杨柳
• 馄饨担大得连挑担人的脑 袋也遮没了,担子里装的 不仅仅是馄饨,还有老母 亲的叮咛,妻子的期盼, 儿女们的笑颜……担子里 是家,家就是担子,无怪 挑得这样沉重,这样甘愿。
最后的吻
贫穷的母亲无力养 活自己的孩子,只 好将孩子放到“接 婴处”,与此对比 的是旁边的狗和它 的小狗。这最后的 一吻,也许就是生 离死别。
杨
柳
丰 子 恺
丰子恺 杨柳
• 樊素、小蛮,是白居易的两个侍妾,她们善 唱《柳枝》曲,樊素有着樱桃小口,小蛮是 腰肢柔美,因此白居易写诗赞美她们。
• 语出《本事诗》:“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 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 小蛮腰。’”
• 后人喜欢杨柳,说它的枝条如同美丽少女的 腰肢那么柔美。
• 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 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
• 后人喜欢柳树,说它有陶渊明那样超然物 外、淡薄名利的精神气质。
• 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 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
3 描写社会 • 有表现乡镇风情;有对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以揭露
社会某种现象;还有对社会状况的记载。挖掘出了许 多被人们忽视的生活场景,包含了温馨、讽刺、同情 和怜悯。
丰子恺 杨柳
• 在代笔的先生跟前,也没 什么不好说的,这些话已 经盘算了好几天了,现在 经过先生的润色,变成文 雅的言辞,就要传达给远 方的"阿三夫君"了,想来 那"阿三夫君"也是要通过 别人的口来翻译给他听的, 这夫妻间的消息经过如此 的坎坷传送,将变得更加 珍贵了。
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 而已。”
丰子恺 杨柳
1.描写古诗词
• 丰子恺的诗词漫画凝
固了诗词中最美的句
子,把最耐人寻味的
景象展现在眼前,能
细细的回味。虽然这
些漫画以古诗词为题
材,但并非是它们的
再现。丰子恺在漫画 中融入了典雅的意境
•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刻 画了一位现代人,站在窗边,对 着窗外的一轮残月,仿佛现代人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续笔》 艺术理论著作:《丰子恺美术讲堂》《丰子恺 音乐讲堂》 漫画集:《子恺漫画》、《护生画集》 译作: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夏目漱 石选集、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俄国屠格涅 夫《猎人笔记》、柯罗连科《我的同时代人》
丰子恺有两位恩师。一 位是艺术家李叔同,一 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前 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 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 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 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 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 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 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 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 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 特点。 留日后偶然从竹久梦二 的作品中,丰子恺找到 了日后美术的途径。
• 1941年,丰子恺率妻 儿避难暂寓遵义,五 湖的闲暇既已无望, 门前一溪也能聊以慰 情。与其说是逃避, 不如看作文人的从容。
丰子恺 杨柳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丰子恺 杨柳
1966年文化大革 命爆发,他蒙受 屈辱;背着莫须 有的罪名,遭批 斗、迫害,摧折 他的身心。直到 1978年6月5日才 平反,书面通知 送交长子丰华瞻。
丰子恺 杨 柳
破碎的心
1975年8月,癌症病发(9月诊断为右叶尖肺癌) 并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恶化, 同年9月15日12时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7岁。
丰子恺 杨柳
原名润,又名仁、 仍,号子觊,后改 为子恺,笔名TK。
中国现代画家 散文家 美术教育家 音乐教育家 漫画家 文学家 翻译家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 蒙者之一
1927年从弘一法师皈依 佛门净土宗,法名婴行。 后于上海参加创办立达中 学
1933年,故乡新居 “缘缘堂”落成,自 此专心译著。后缘缘 堂遭轰炸夷平,愤不 能消,乃作 《还我缘缘堂》。又 作反日漫画,曰《漫 画日本侵华史》
4 .描写自然
• 经过了战争的丰子恺,希望自己的笔“从 人生转向自然”。从他的画的形式来看, 大都是古诗新画,但在构图、笔调上却发 生了转变。
丰子恺 杨柳
• 单纯美丽如梅花,能 赏心的也只有两三枝 而已,何况个个不同 的人。 人能赏花,能拣赏心 的花赏,花却不能选 择知音,这也是人的 幸运。
丰子恺 杨柳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唐.刘禹锡《竹枝词》)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怀着李后主的心情站在窗前。
给了它们全新的阐释。
2.描写儿童
• 他常常以孩子的角度 去看待问题,去感受 生活中的乐趣,真实 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的画仿佛是一部相 机,记录下了生活中 最精彩,最美好的瞬 间,流露着丰子恺对 儿童的喜爱之情。画 中孩子的天真无邪, 仿佛就在身边。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 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 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 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