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络自动化论文
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技术论文
![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0388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2.png)
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技术论文1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意义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⑴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手段,优化各种能源的配合使用,进而有效降低综合能源成本;⑵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手段、自动化管理手段,有效降低供配电运行中的能源消耗;⑶有效改善电能的消耗方式,促进节能降耗;⑷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保障了供配电的连续性与稳定性;⑸通过主动性、防御性、先进性的维护及服务,保证能源使用的高效、平稳;⑹大幅度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⑺利用先进、高效的智能化诊断工具,可准确分析系统运行故障的发生原因,及早维修,以缩短故障的停电时间;⑻自动化系统还能及时监视和分析电能质量存在的问题,从而降低故障风险[1]。
2配电线路自动化功能配电线路自动化可以实现对馈电线路的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电网运行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有效缩短了故障恢复时间。
同时,配电线路自动化还实现了对10kV架空线环网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控。
而实现10kV架空线环网配电线路自动化功能,需要具备如下几点要求:⑴在分支线或用户出门处设置用户分界开关,达到自动切除故障的目的,从而缩小停电时间和停电面积;⑵越靠近电源侧的开关,在跳闸后所引起的停电范围便也越大,因此,应该尽量减少靠近电源侧的开关动作次数;⑶馈线出线开关跳闸会影响整条馈线的全部供电区域,应该通过增设分段开关的措施,尽可能在出线开关跳闸之前隔离故障区域,以减少出线开关动作次数;⑷馈线开关控制器应该根据需求,合理、灵活地配置多种通信模块,在开关动作后,控制器便可将预警信号上传至后台,从而缩短检查人员对故障的查找时间;⑸馈线出线开关可依靠自动化开关自动切除永久性故障区域,提高变电站出线开关重合闸成功率。
3配电线路故障处理及恢复供电模式10kV架空线环网配电线路中,因馈线问题引起的停电问题比较普遍,一旦发生故障,必须尽快处理,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论文
![配电自动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94b31b14791711cc791796.png)
配自动化通信系统综述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是一个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借助有效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准确地传送到为数众多的远方终端,并且将反映远方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信息收集到控制中心,同时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靠性强并且灵活的通信方式。
因此,选择合适的通信系统在配电网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配电网通信系统通信方式1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层次结构1.1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定义一个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子站、远方监控单元三个部分。
主站和子站间的通信、子站和现场监控单元间的通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中一方必为计算机系统,另一方为计算机系统或其它监控单元。
另一个特点是通信距离比较远,可能为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
1.2配电自动化的层次结构1)主站级通信包括:主站——调度主站——子站主站——变电站2)子站级通信主站——子站子站——调度子站——变电站(3)终端设备通信主FTU——从1(RTU/DTU/TTU)从2(RTU/DTU/TTU)从3(RTU/DTU/TTU) …..子站——远方终端(RTU/DTU/TTU)子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3 配电自动化对通讯系统的要求1)通信的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的通讯系统必须设计成为能够通过常规维护就可以在恶劣状况下工作的系统。
能够跨过故障区和停电区域保持通讯,是对通讯系统可靠性的另一要求。
2)通信系统的费用由于配电自动化的通讯系统的造价是很可观的,因此通过恰当地选取合适的通讯方式,可以节省大笔的建设费用。
3)通信速率的要求从功能的角度,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进线监视、10kV开闭所和配电变电站监控和馈线自动化(FA)对于通讯的速率要求最高,其次是公用配变的巡检和负荷监控系统,远方抄表和计费自动化对于通讯的速率的要求较低。
从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角度,集结了大量数据的主干线对通信速率的要求要远高于分支线对通信速率的要求。
4)双向通信能力配电自动化的大多数功能要求双向通信,如对于故障区段隔离和恢复正常区域供电的功能,则必须要求有双向通讯能力的信道。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毕业论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db70a1004a1b0717ed5dd4f.png)
毕业论文题目:关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年级:学习形式:学号:论文作者: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郑重声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摘要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是电力市场和经济建设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配电网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建设资金短缺,设备技术性能落后,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电力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建立,配电网的薄弱环节显得越来越突出,形成了与电网建设不协调的局面。
国家颁布实施的《电力法》的贯彻后,电力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接受用户的监督和选择,甚至于对电力供应中的停电影响追究电力经营者的责任。
另一方面,高精密的技术和装备对电能质量要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是电力经营者考虑的主要方面。
经济的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在发展,需求也在提高,应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近期与远期、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进一步设计开发出先进、通用、标准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主要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探讨,并提出配网自动化实施中的注意问题等。
关键词:电网建设;电力法;配电网自动化;电力市场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the result of electric power market and the inevitable economic construction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 not get a serious attention for a long time , the shortage of construction funds , backward technical equipment performance , accidents , incuring seri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t of people's life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ower market , the weak link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 has forme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don't go well with power grid construction.The " electric power law " being implemented , the electric power as a commodity to enter the market ,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user and choices , even the power cut suddenly , the operator's responsibility will be pursued On the other hand , high accurac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power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power supply , the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been the main parts.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higher request of the automatic power distribution ,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s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 the demand is increasing , we have to refer to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long-term , global and loca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 to further develop the advanced design , general , the standar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system , it i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marke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system , and puts forward the notic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implementation , etc .Key words:power grid construction.;electric power law ;powerdistributionautomation system ;power marke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V)1 绪论 (1)概述 (1) (3)配网自动化的概念 (3)配电网自动化的范围 (3) (3) (3)什么是配电网 (4)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 (4)国内外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5)配电网设备基本条件 (5) (6)配电网自动化通讯的主要技术问题 (7)配电网自动化软件应用及信息处理 (8)发展配电网自动化应注意的问题 (8)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10) (11) (11) (12)。
关于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的应用论文
![关于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的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70ef1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b.png)
关于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的应用论文[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农村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始终在追求高水平的自动化,这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在电力供电需求持续上涨的状况下,原有的配网运行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意巨大的电力需求,而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进展,农村的用电量也在持续攀升。
因此,农村的电力网络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也要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不但要实行自动化的运行和运转,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维护体系和机制,以此来确保农村用电的平安性、稳定性。
1、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当前城乡进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进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这种状况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就更大,给原有的配网运行体系就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配网的自动化进展就迫在眉睫,这是满意农村地区用电量持续攀升的必定之举,也是必定要求。
2、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目标原则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是在严格遵循肯定的目标原则基础上实现的,配网自动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准时发觉机械设备的平安隐患并降低资金本钱,抛弃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运行模式,通过严格的监测技术来保障设备的财产平安,同时致力于提升配电网的牢靠性与削减设备损耗。
技术原则主要有分散性原则与牢靠性原则,前者是借助于分散功能来分散危急,主站软件的内核设计需要一体化,还需要智能的设备来确保电能信息的科学精准,后者是要有牢靠的配网网架与电源点,通讯介质与计算机的软硬件也要处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中,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进展进步且为人类做奉献。
3、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1优化相关的软硬件支持系统。
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应用是依托更为先进的掌握系统和软件程序、以及自动化设备为基础的,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就要首先改良和优化现有的一系列系统软件以及硬件设备,提高软件运行速度和效率,增加相应功能内容,在必要状况下要替换原有设备,加装先进的自动扮装置。
可见,自动化的进展和其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优化整个配网系统和配电设备,也转变了配网系统运行的模式和状态,有效保证了供电的牢靠性,利用软、硬件的支持与掌握系统来替代大量人工操作程序,提升了配网运行效率。
电力系统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a0b541312b3169a451a490.png)
电力系统论文配电网自动化论文【摘要】结合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积极的探索如何提高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使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有效的解决该系统运行中的各种故障。
确保电力系统配网工作的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也是供电企业未来发展的主体方向。
因此,我们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的探究电力技术,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水平。
1.1配电网系统现代化技术及线路配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对配电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是配电系统发展的关键。
现代化意义的配电系统主要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对配电网进行远程智能化管理,其目的是不断提高供配电管理能力与水平,形成安全管理以及效率管理。
因此,在进行相关技术设备的建立构成中,应当将配电网的性能与自动化水平作为主要的建设方向,保障其可靠性水平与能力发挥。
1.2配电网系统结构及负荷建立性能良好的配电网结构与合理配置的配电负荷对配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设计结构如果不合理,往往会造成供电不稳以及供电半径过大的情况发生。
这样不仅会造成电力线路损耗过大,还会造成部分台区的用电负荷急剧增加,影响供电。
除此之外,配电网络的负荷设计主要包括电源容量以及台区分配等内容,配电网的地域性负荷分布情况的高低等也影响着配电网的可靠性。
1.3配电网系统维护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配电网在管理的过程中,电网线路等设备的使用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在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安全管理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因此,应当加强管理力度,而很多城区的配电网维护与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并不高,应急处理能力弱,往往造成配电网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妥善地处理和解决,形成安全隐患。
1.4 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相对于电网的额定电压而言的,是指电网电压偏离额定电压的程度,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或用户负荷的变化,都会使电网的实际电压偏离额定电压,保证用户电压接近额定电压是需要调整的主要任务。
电压偏差指实际与额定电压的差然后对额定电压的百分数,电压偏移过大,除了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外,对电力也有不利的影响。
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2)
![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2)](https://img.taocdn.com/s3/m/950cf40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78.png)
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2)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篇二配电自动化改造技术探析摘要:配电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必然趋势,因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内外经验与我国配电网络的自身特点综合考虑。
故文章对国内城乡配电网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改造应当遵循的原则,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改造前言:随着我国在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贯彻实施以后,电力已经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接受用户的监督和选择,对电力供应中的停电影响要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还有,高技术和精密装备对电能也随之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是电力经营者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
为此,加快城乡电网的改造,加快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配电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必然趋势,是综合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形技术,将配电系统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监督、保护、控制和供电企业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先进技术。
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正在大力使用和推广该技术,国内部分电力企业也对此生产了浓厚的兴趣。
实践表明,配电系统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提高供电质量,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
1.电网及其特点配电网的主要功能是从输电网接受电能,并逐级分配或就地消费,即将高压电能降低至方便运行又适合用户需要的各级电压,组成多层次的配电网向用户供电。
配电网按配电线路形式分,有架空配电网和电缆配电网。
按电压等级分,有高压配电网(10kV以上)、中压配电网(10kV、6kV、3kV)和低压配电网(1kV以下);按所在的地域或服务对象分,有城市配电网(向一个城市及其郊区分配和供应电能的电力网)和农村配电网(向县范围内的农村、乡镇、县城供电的电力网)。
配电自动化结课论文
![配电自动化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4e7310b52acfc789ebc99f.png)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文论文题目:配网自动化课程名称:配网自动化任课老师:葛笑寒姓名:安羽班级:12级供用电技术一班学号:120201050126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概述摘要配电网自动化综合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集成配电网的在线和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等信息,形成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及事故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通信。
配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运行状态的改变及配电网的优化均通过通信系统。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着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性能。
因此配网通信系统应是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速大容量、可扩展性强的通信网络。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实现离不开智能化的底层通信终端。
因此,本文在充分了解配网自动化系统及其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方式和组网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接口、多功能的配网终端。
文中重点描述了该终端设备的主控模块、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等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架构设计、101通信规约的实现、电量测量算法的实现和遥测遥控等功能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终端;通信安全AbstractPower distributed automation system is involved with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s technology, where online and offline data, user data, structure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of power distributed system are integrated. As a completed automation system, it has functions of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and power management. The key to realize power distributed system is its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the nervous center,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directly affects the total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power distributed system. Therefore, we require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be highly stable, credible, extensive and with fast speed and large capacity.In order to provide such a robust and cred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irstly we should develop intellectual bottom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Thu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communicating and networking methods, we design an intellectu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multi-interfaces and multi-functions. The paper emphasizes on its hardware design including the controlling module, data collecting module and the communicating module, and also on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oftware frame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algorithms for calculating electrical parameters.Keywords: Power distributed system, communicating terminals, cyber security.1.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配电网自动化综合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集成配电网的在线和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等信息,形成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及事故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98f5e0998fcc22bcd10dc1.png)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文章重点阐述了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分析了配电网的应用现状以及配电网自动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配电网自动化的要求。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电力负荷增加,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城市和农网改造已基本完成,一次网架的强壮必然要求提高配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并实现配电管理现代化。
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经济的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也是供电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在发展,需求也在提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扩大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电力服务。
1.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1.1馈线自动化模式就地控制模式,即利用重合器加分段器的方式实现。
计算机集中监控模式,即设立控制中心,馈线上各个自动终端采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信通道远传回主站。
在有故障的情况下,由主站根据采集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切除故障段并实施恢复供电的方案。
就地与远方监控混合模式,采用断路器,智能型负荷开关,并且各自动化开关具有远方通信能力。
这种方案可以及时、准确地切除故障,恢复非故障段供电,同时还可以接受远方监控,配电网高度可以积极参与网络优化调整和非正常方式下的集中控制。
1.2通信方案配网自动化的通信包括主站对子站、主站对现场终端、子站对现场终端、子站之间、现场终端之间的通信等广义的范围。
通信是实施配网自动化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区域不同、条件不同,通信方案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光纤、电力载波、音频电缆、无线等,但就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采用混合通信方案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原则。
1.3变电站主断路器与馈线开关配合方案由变电站出线间隔断路器和馈线开关相配合,并由两个电源形成环网供电方案。
也就是说优化配网结构,推行配电网“手拉手”,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具有重合功能,重合命令由微机控制,线路开关具有自动操作和遥控操作功能,远动装置,事故信息、监控系统由微机一次完成。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论文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b5d85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d.png)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论文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自动化设计导那么》中针对其特点给出了很确切的定义:“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当前,配电网自动化正在以SCADA 与GIS合一,“营配合一”,与地调、电力M IS等紧密集成的模式实行。
配电自动化在我国的兴起主要是缘于城网改造工程。
长期以来配电网建立不受重视,结构薄弱,供配电能力低。
国家出台的城网改造政策,提出要积极稳步推进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实现的目标可以归结为: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切实提高电能质量,确保向用户不连续优质供电;提高城乡电力网整体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管理自动化,对多项管理过程提供信息支持,改善效劳;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和各种损耗,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效劳质量,为电力市场改革打下良好的技术根底。
配电自动化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局部,电力作为商品的属性也集中表达在配电网这一层上。
配点网自动化应面向用户并适应经济开展水平。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已完成了计算机系统与配电设备结合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城市的配电网络上投入运行。
使得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日本1996~1997年度平均每户停电0。
1次,每次平均8 min,可靠性居全球之首。
1998年我国投巨资进行城乡电网改造。
由于我国对电力是国家垄断经营,尚未真正实现电力市场化,各地开展很不平衡,因此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的目的必须适应终端用户的需求。
这种需求会因不同用户、因地、因行业而异随时变化。
如果全面的实施配电自动化,应综合考虑。
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应将它看作一个长期的市场行为。
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用多种手段有效协作后的结果,尤其依赖于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
![配电网自动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e41563f46527d3240ce01a.png)
目录摘要 (I)关键词:故障定位;C型行波;二次脉冲法;燃弧过程;最小差法. (I)1. 电力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 (2)1.1 C型行波测距的二次脉冲法 (2)1.2 三级脉冲法 (3)1.3 基于GPS的电缆双端测距 (4)1.3.1 滑动平均法求-n (5)1.3.2 最小差法求∧ε0 (6)1.3.3 利用n i和∧ε0求精确时标 (7)2. 结论: (7)3. 参考文献: (8)Abstract (8)Key words: Fault location;C wave;wo pulse method;arc process; the minimum deviation method. (8)I华北电力大学论文设计第电力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逐渐加大,网络结构逐渐复杂,用户对供电稳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要防止故障的发生,并且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要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迅速排除故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将损失最小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配电网系统中,出现了地埋电缆;虽然电力电缆具有比架空线路可靠性高、占用空间少、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小、有利于工厂布局和城市规划等优点;但是由于机械损伤、绝缘受潮、绝缘老化、水树等因素的影响,长时间运行的电力电缆也会发生故障;再加上由于电力电缆多埋于地下或铺设在电缆沟中,故障发生后,很难迅速、准确地测出故障地点的确切位置,不能及时地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往往会造成停电停产的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电力电缆的故障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故障定位;C型行波;二次脉冲法;燃弧过程;最小差法.1. 电力电缆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1.1 C型行波测距的二次脉冲法二次脉冲法采用限流技术来延缓脉冲能量P的释放,它将“无源的二次脉冲产生器”串联在“高压脉冲电源”与“故障电缆”之间构成二次脉冲测试系统。
二次脉冲法接线如图1所示。
浅述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
![浅述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39e3e119e8b8f67c1cb9cf.png)
浅述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配电网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应用,成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一个关键步骤。
本文讲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也对自动化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议建。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supply quality and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is day by day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become the increase of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a key step.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automation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nd also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ation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discussion of the building.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它分为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以及配网自动化终端三个子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论文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b4696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a.png)
3、2故障控制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故障,因此,故障控制系统必不可失。一旦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经过故障控制系统的控制,会将故障设备以及故障所涉及的用户区降到最少,使非故障区的用户能够尽快恢复用电,从而将电网损失降到最低,将用户损失降到最低。在电力系统中发生瞬间故障时,故障保护系统会利用继电保护和自动合闸等保护措施,及时的对故障区进行保护,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消除故障并且恢复用户区供电。而对于永久性的线路故障,故障防护系统会自动将出现故障的母线换接到没有故障的其他线路当中,从而尽快将线路故障区的用电恢复,并且将设备损伤降到最小,如此,也为工作人员赢得了设备抢修的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安全问题的产生几率。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论文
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介绍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对电力用户进行管理,在对方进行有不一样的需要的时候,供电公司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进行调教,这样就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对电力公司进行带来了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样还能满足不一样客户的需要,这样实现了社会效益,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监控过程中,配电自动化系统能何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进行远程控制,在出现各种矛盾的时候,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这样对问题进行排除和解决,就能安全生产,这样可以让供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安全可靠的进行工作,从而保证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配电网络是否出现问题,然后出现问题之后该怎么在第一时间知道问题的存在地方,然后还能通过解决问题,就能对配电网进行很好的监视,然后就会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这样就可以提高电力供应质量,降低线路的损耗,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为了企业可以增强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
![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22d92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2.png)
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扩大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电力服务。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配电自动化科技论文范文篇一谈配电自动化应用技术摘要: 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电网要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战略目标,要搭建一个智能电网,我国的电网将会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电网。
为了能够让如此复杂的电网更稳定可靠运行,必须让每个环节的技术都充分发展成熟。
配电是电力系统五大环节中的一个,是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电网正向着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方向发展,所以,配电环节的发展方向同样是自动化。
目前,配电自动化是配网急需实现的,以更好解决配电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
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的认识和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 基本原理; 主要功能; 应用效果; 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TM421 文献标识码:A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配电自动化是实现管理、配电运行自动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各项技术的科学。
发展好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人员就能从繁忙的事务中减轻任务,一些人为操作失误所引起的事故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避免,能够大幅提高配电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既可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也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能耗也能大幅降低,在经济上也能带来很大利益。
而且由于配电系统的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在管理运行的维护上更加方便,成本也更低。
配电自动化是实现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参与下,电力系统的配电环节所承担的功能很好地实现。
配电自动化跟大多数的其他自动化技术一样,都主要是信息的自动处理、传输,而后实现对电力系统配电部分的控制。
相比普通的配电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控制、管理以及运行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负荷增加、电力网络复杂化以及节能减排等因素带来的挑战,以实现配电持续低耗、高效、可靠运行。
在实现的可能性方面,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配电系统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设计论文
![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d19b7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d.png)
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设计论文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设计论文一、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结构设计1.基本配电设计原则按照配电设计中的相关监控管理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认识配电输送网中相关的信息管理过程,针对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设计图形管理技术、数据库统计技术等多种相关技术的综合性应用,保证自动化监控管理的同时,实现多投资、快发展的组网多部门系统设计管理,从而保证配电的基本供电要求,逐步提高综合性供电质量。
按照投资比例进行配电分配,加强配电网系统的网络运行水平构造,逐步提高系统供电的产品质量,减少系统停电的频率和次数缩短,逐步提高配电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各种技术职能水平,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的快速集成管理。
对系统进行综合性的配电设计安排,以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快速开放性的设计方案实现经济建设监控设计过程,从而保证综合性稳定的系统运行管理。
2.配电系统运行的相关结构根据配电网络系统的分配比例、信息存储过程,制定良好的配电网设备运行控制中心,对相关的配电数据信息进行网络计算机监控,从而逐步提高信息系统的相关配套设备的整合,制定良好的配电网信息管理流程,根据相关的信息数据网络监控模式,实现多层次的配电网络系统监控,从而保证配电数据的各层级之间的独立性和互通性,采用TCP/IP网络协议地址完成配电网络数据监控中的相关数据地址传输,实现配电网络管理系统的各个层级之间的准确对接。
配电网络的中心机构与相关的子系统之间具有一个层级的区分,通过配电输电配送网络的数据信息传递或交换,保证各个层级之间、层级与用户之间的各类通信信息的共享,实现可靠性、经济性的发展,从而保证网络结构模式下多层数据信息网络的正常通信,一旦发生数据信息故障的时候,通过通信设备光端机进行自动电测分析,保证信息数据故障反馈的同时完成数据信息链路的探测。
3.配电系统的中心系统设计根据配电网路输电系统的相关结构,制定中心层级管理系统,设置调度中心、自动化维护系统等等完成中心系统的配合工作,保证综合性运行监控过程的有效性。
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范文(2)
![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范文(2)](https://img.taocdn.com/s3/m/a51747c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6.png)
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范文(2)推荐文章关于生物科技论文范文2000字怎么写热度: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2000字热度: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2500字热度: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左右热度: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数热度: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范文篇二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论述摘要: 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现状,配电网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就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注意问题1配电自动化的技术的方向配电自动化发展至今.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馈线自动化。
即配电线路自动化;②用户自动化,这与需方管理含义是相同的;③变电站自动化,这里仅指其与配电有关的部分;④配电管理自动化,其中包括网络分析。
1.1馈线自动化达到的4个主要功能①运行状态监测。
分为正常状态和事故状态下的监测。
正常状态监测的量主要有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量等和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
监测量是实时的,监测装置一般称为线路终端(FRU)。
由于配电网内测点太多。
因此要选择确有必要的量加以监测,以节省投资。
②控制。
控制分为远方控制和就地控制,两种控制方式的选择与配电网中可控设备(主要是开关设备)的功能有关。
如果开关设备是电动负荷开关,并有通信设备,那就可以实现远方控制分闸或合闸;如果开关设备是重合器、分段器、重合分段器。
它们的分闸或合闸是由这些设备被设定的自身功能所控制,这称为就地控制。
③故障区隔离、负荷转供及恢复供电。
包括永久性故障时的故障区隔离、负荷转供及恢复供电和瞬时性故障时的恢复供电,这一功能对于提高供电可靠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无功补偿和调压。
在小容量配变难以实现就地补偿的情况下。
往往采用在中压的配电线路上进行无功补偿的方案。
采用自动投切开关或安装控制器实现对线路的无功补偿调节和电压调节。
这一功能指在保持配电网电压水平,提高电压质量。
并可减少线损。
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
![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26e6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6.png)
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配电是在消费电能地区之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的分配手段,并直接为用户服务。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配电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篇一配电自动化技术综述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文章针对当前配电网现状,参考国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经验,总结了当前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对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各具体环节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网;通信系统;FTU终端一、概述电力系统由输电网和配电网构成。
配电网将由高压输电网得到的电能通过配电线路、配电变电站、变电所等分配到用电单位,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输电与配电简称输配电,是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生产者)与电力用户(消费者)之间传输电能和分配电能的环节。
输电与配电互相衔接,主要功能各有不同。
配电是在消费电能地区之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的分配手段,并直接为用户服务。
我国规定配电电压是110KV及以下,直至用户接受的电压,并划分为高压配电电压(35-110kv)、中压配电电压(10KV)、低压配电电压(380/220V)。
(一)配电自动化的意义评价配电自动化意义主要包括下面的三个指标。
1、安全性:有利于调度控制和负荷管理。
2、经济性:降损节能;减员增效。
3、可靠性:供电可靠率指标,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价制度的实施。
总的说来,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扩大系统监控范围,保证有效管理;可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可减少事故和操作引起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能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用户服务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推进电网建设,有效利用有限资金;树立良好的供电企业形象,可以达到电网经济运行的目的。
(二)配电自动化的特点1、普遍采用基于DSP处理技术进行快速采集与计算分析。
DSP 数字处理技术具有较快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于高速交流采样,以及快速故障诊断处理与计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设计中被广泛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