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体重测量方法 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5篇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2a34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9.png)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称体重、量身高适用对象:小班儿童(3-4岁)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体重秤和身高尺,进行简单的体重和身高测量。
2.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身体测量习惯。
教学准备:1.体重秤和身高尺2.图片或卡片,上面标有一些常见的食物和运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和孩子一起玩一个关于食物和运动的游戏,将图片或卡片随机放在地板上,让孩子根据图片选择最健康的食物和运动。
老师跟随孩子一起进行选择。
2.示范(10分钟):a.身高测量示范:老师请一个孩子站在身高尺前面,然后用尺子测量他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b.体重测量示范:老师请一个孩子站在体重秤上,然后记录下他的体重。
3.体验(20分钟):a.身高测量体验:让每个孩子依次站在身高尺前,用尺子测量他们的身高,记录下来。
b.体重测量体验:让每个孩子依次站在体重秤上,记录下他们的体重。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a.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自己和其他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b.引导孩子们回顾刚才玩的游戏,和他们一起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选择健康食物和运动很重要?- 有哪些健康食物和运动的例子?c.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5.结束语(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孩子们在家中和家人一起进行身体测量,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延伸活动:1.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自己在家中进行体重和身高测量,记录下数据。
2.与孩子们分享一些有趣的关于身高和体重的知识,比如世界上最高的人和最重的人是谁等。
注意事项:1.在体重测量时,务必确保秤的稳定和孩子的安全。
2.在测量身高时,可以让孩子们脱掉鞋子,让他们站直和站稳。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小班健康教案《笑一笑》教学主题:健康教育教学对象:小班幼儿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到笑对健康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学唱歌曲和模仿动作来展示自己的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4d283f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6.png)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认识我自己》,详细内容为测量身高和体重。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使用直尺和秤来测量身高和体重,并了解这些基本身体数据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 培养孩子们对自我身体数据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身高和体重数据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秤、身高体重测量卡、白板、白板笔。
2. 学具:每人一份身高体重测量卡、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上,现场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讨论。
2. 讲解测量方法(10分钟)使用直尺测量身高,注意站立姿势、脚跟并拢。
使用秤测量体重,注意站稳、身体平衡。
3. 分组测量实践(15分钟)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直尺和秤,按照讲解的方法互相测量身高和体重。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白板展示身高和体重的例题,引导孩子们理解和计算。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身高体重测量卡,让孩子们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教师现场解答疑问。
各小组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身高体重2. 内容:测量身高方法:站立姿势、脚跟并拢,使用直尺。
测量体重方法:站稳、身体平衡,使用秤。
身高体重例题及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人的身高和体重,记录在身高体重测量卡上。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们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家园联系: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家庭身高体重情况。
主题活动:开展“健康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关注自身健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小班数学教案:称体重、量身高(2篇)
![小班数学教案:称体重、量身高(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08ef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2.png)
小班数学教案:称体重、量身高【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活动准备】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活动过程】一、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1、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二、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3、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四、请小朋友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小班数学教案:称体重、量身高(2)教案标题: 称体重、量身高教案目标:1. 学生能正确操作体重计和身高尺来测量自己的体重和身高。
2.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如重量的单位换算和身高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1. 体重计和身高尺。
2. 备有不同重量物品用于实际的称重操作。
3. 小班数学教学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1. 提问: 你们有没有在家里或者医生那里称过体重和量身高呢? 你们觉得这个过程是怎样的?2. 教师解释: 今天我们要学习称体重和量身高的方法,同时也会学习一些与重量和身高有关的数学概念。
体重测量:1. 教师演示: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体重计来测量自己的体重。
同时,提醒学生保持平衡和站稳。
2. 示范学生操作: 请一名学生上来示范如何用体重计测量自己的体重。
3. 学生操作: 分组让学生互相帮助,使用体重计测量并记录自己的体重。
身高测量:1. 教师演示: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身高尺来测量自己的身高。
同时,提醒学生挺直身体和注意测量起始位置。
小学体育实践课《体质测试:身高体重》教案
![小学体育实践课《体质测试:身高体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88b2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0.png)
实实验验学学校校
《体体育育与与健健康康》实实践践课课教教案案
教学对象:水平 年级 课次 班级: 人数: 执教者: 时间: 学习
目标
1、学会如何测身高体重。
2、测量过程中能过遵守纪律 学习
内容
1、身高体重
2、复习广播操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方法 难点:保持安静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内容
二、体质测试:身高体重
测试方法:
1、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
足跟、骶骨部
及两肩甲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
2、教师站在右侧,报出身高体重读数后受试者才能离开测量计。
3、按学号依次进行测试,没有测试的同学安静的坐在座位上看书。
三、复习广播操
1、观看视频
2、集体跟音乐完成。
授课
记载
课后小结。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884799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00.png)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认识我自己》,详细内容围绕测量身高体重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身高体重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并能进行自我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知道它们是衡量身体成长的重要指标。
2. 培养幼儿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自我身体成长的关注,激发他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身高体重的重要性,学会使用测量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测量尺、体重秤、教学图片。
2. 学具:画有身高和体重刻度的纸张、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场“成长比赛”,看看谁长得更高、更壮。
通过比赛,引出身高和体重的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身高体重概念(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身高和体重的概念。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身高体重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测量方法(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身高测量尺和体重秤。
分步骤讲解测量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4. 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引导幼儿分组合作,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身高和体重的例题,讲解如何记录和表达测量结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测量过程和结果。
6.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自主选择一个同伴,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身高测量尺和体重秤的简图。
2. 在旁边标注身高和体重的概念、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记录下来。
答案:见幼儿实际测量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身高体重测量,如购物时称重、体检等。
初中身高体重体测教案模板
![初中身高体重体测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80c79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6.png)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身高体重体测的意义和目的。
2. 掌握身高体重体测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1. 身高体重体测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对身高体重体测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身高体重体测过程中的配合和协调。
2. 学生对身高体重体测数据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身高体重测量工具(身高尺、体重秤)。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身高体重体测的意义和目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身高体重体测有什么作用吗?二、身高体重体测方法与步骤1. 教师讲解身高体重体测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分组进行身高体重体测,教师巡回指导。
三、身高体重体测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身高体重体测,教师观察并指导。
2. 学生记录身高体重数据。
四、数据分析和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身高体重数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身高体重数据,并分析个人健康状况。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身高体重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强调身高体重体测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身高体重体测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身高体重体测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身高体重体测过程中的配合和协调能力。
3. 学生对身高体重体测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2. 邀请专业医生或营养师为学生进行健康讲座,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高体重体测结果。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https://img.taocdn.com/s3/m/0f9840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e.png)
小班健康教案《称体重、量身高》一、教学目标1、基础目标(1)知道身高、体重的含义。
(2)学会使用简易计量器材测量身高、体重。
2、拓展目标(1)了解合理的身高、体重范围。
(2)鼓励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身高、体重的含义(10分钟)首先,介绍身高和体重的含义,生动形象地解释婴幼儿身高和体重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并包括人体保持健康需要。
2、测量身高、体重(30分钟)(1)准备简易计量器材。
(2)正确认识站姿、站直,助跑测量身高的方法。
(3)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秤的分量表示方法、使用方法。
(4)让小班的幼儿分组逐一来测量并记录体重。
(5)指导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记录每个幼儿的体重和身高数据,并观察幼儿身体的发育变化。
3、了解合理的身高、体重范围(15分钟)(1)玩游戏,让幼儿在身高和体重数据的范围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强化他们对自己身体发展状态的认识。
(2)通过互动问题的提问来了解哪些健康因素会影响身高和体重,以及如何保持身材健康。
4、小结,引导幼儿总结归纳(5分钟)-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希望你们认真听老师讲,今后也能够自己量身高、体重了。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合理的身高、体重范围和保持身材健康的因素,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健康、快乐的小朋友。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让幼儿掌握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
(2)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并加以引导掌握健康生活习惯。
2、教学难点让幼儿明白身高和体重的重要性,并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四、教具准备及课前准备1、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借用身高计和体重秤;如无条件,可使用简易的测量工具。
2、准备好游戏道具、练习准确的计算方法,使得幼儿能真实地感受到身高和体重的测量结果。
五、教学后的措施和评估1、课后家长和老师要联系,及时在小朋友家庭及成长记录上进行体重、身高、生长状态的记录,并及时掌握健康相关问题,关心孩子的成长。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e3ba828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f.png)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第2节“测量身高体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身高和体重的基本概念,掌握使用直尺和秤来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高和体重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是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2. 培养学生使用直尺和秤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用直尺和秤进行身高和体重的准确测量。
教学重点: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秤、身高体重测量卡片、教学PPT。
2.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一张身高体重测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比身高、比体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高和体重。
2. 讲解身高和体重的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身高和体重的定义,以及它们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 介绍测量工具及方法(10分钟)展示直尺和秤,讲解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4. 课堂实践:测量身高和体重(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使用直尺和秤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记录结果。
5.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身高和体重。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测量方法。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身高体重2. 内容:身高:从脚底到头顶的直线距离体重:身体的质量测量工具:直尺、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直尺测量你的身高,记录下来。
(2)请用秤测量你的体重,记录下来。
(3)思考:为什么身高和体重对我们很重要?2. 答案:(1)身高测量结果(以厘米为单位)(2)体重测量结果(以千克为单位)(3)答案开放,可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体育锻炼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测量不准确、合作不默契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学综合实践测量身高和体重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测量身高和体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f41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0.png)
小学综合实践测量身高和体重教案引言:测量身高和体重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践活动之一。
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对个人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及技巧。
任务目标:1. 学习正确使用身高测量仪器的方法,并测量自己的身高。
2. 学习正确使用体重秤的方法,并测量自己的体重。
3. 观察并记录测量数据,整理并分析数据,形成基本的数据处理和统计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1. 预先准备足够的身高测量仪器和体重秤,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验。
2. 给学生讲解身高和体重的基本概念,让他们了解为什么测量身高和体重对于健康管理很重要。
第二步:身高的测量1.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身高测量仪器。
例如,问学生他们认为怎么用才能准确测量身高,然后指导他们正确的方法。
2. 讲解如何正确站立,让学生站在测量仪器前,并保持直立、双脚并拢,脚尖向前,后背挺直,头部平行于地面。
3.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的成员两两配对,互相协助测量身高,并记录在个人的测量表格上。
4. 学生可借助教师或同学的帮助,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学生完成测量后,整理并分析数据。
例如,计算平均身高、最高身高、最低身高等。
第三步:体重的测量1.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体重秤。
例如,讲解如何正确站在秤上,如何保持平衡等。
2.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站在体重秤上,测量体重,并记录在个人的测量表格上。
3. 学生完成测量后,整理并分析数据。
例如,计算平均体重、最重体重、最轻体重等。
第四步:数据处理与总结1. 学生将测量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整理并绘制成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以便更直观地比较和分析结果。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图表,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联,例如身高和体重是否有相关性等。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9a0c97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0.png)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中的第三节“测量身高和体重”。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掌握使用尺子和秤来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学会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数据来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并能够表达出来。
2. 培养幼儿运用尺子和秤来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通过数据比较,认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异,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使用尺子和秤来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通过数据比较,认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秤、身高体重测量仪、白板、白板笔。
2. 学具:幼儿用尺、幼儿用秤、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名幼儿到讲台前,用尺子测量其身高,用秤测量其体重,让其他幼儿观察并思考这是在做什么。
2. 讲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5分钟)解释身高是指一个人从脚底到头顶的直线距离,体重是指一个人的身体质量。
3. 教授测量方法(10分钟)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秤来测量身高和体重,并强调注意事项。
4. 例题讲解(5分钟)给出一个幼儿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数据比较(10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身高和体重与同伴进行比较,记录在记录表上,并进行简单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在白板上画出身高和体重的示意图,标明相关概念。
2. 写出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作业题目:与家长讨论,为什么身高和体重对于我们很重要?答案:身高和体重可以反映我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15cd51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e.png)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认识我自己》,详细内容为测量身高和体重。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认识自我身体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知道如何测量身高和体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3. 增强幼儿对自我身体的认识,激发他们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
重点: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计、体重秤、尺子、教学卡片、挂图等。
2. 学具:小木棒、软尺、砝码、小书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名幼儿到讲台上,现场测量身高和体重,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身高和体重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讲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5分钟)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身高和体重的定义,引导幼儿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介绍测量工具和方法(10分钟)教师展示身高计、体重秤等测量工具,并示范如何使用。
讲解使用软尺、小木棒等自制工具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教学卡片,展示一个身高和体重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
讲解解题方法,并让幼儿动手操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让幼儿互相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方法。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身高和体重的概念2. 测量工具和方法3. 例题及解题方法4. 随堂练习结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帮爸爸妈妈测量身高和体重,记录下来,并计算平均值。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了解身体变化的原因,培养关爱家人的情感。
五年级体育下册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
![五年级体育下册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f5c2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3.png)
五年级体育下册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
2.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进行身体检测,为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提供依据。
教学重点:1.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
2. 学会自我监测身体机能。
教学难点:1. 脉搏的测量方法。
2. 身高、体重的准确测量。
教学准备:1. 测量工具:尺子、体重秤、脉搏计。
2. 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内容: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之前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经历,提出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二、身高测量(1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身高测量方法,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身高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测量姿势。
3. 学生记录自己的身高数据。
三、体重测量(1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体重测量方法,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体重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测量姿势。
3. 学生记录自己的体重数据。
四、脉搏测量(1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脉搏测量方法,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脉搏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测量姿势。
3. 学生记录自己的脉搏数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养成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习惯。
教学延伸:1. 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
2. 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措施。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量身高称体重》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量身高称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3ad82a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5.png)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量身高称体重》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活动是小班数学公开课,本次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量尺和秤量物体的高度与重量的技能。
本次课程中采用了简单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技能。
二、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量尺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高度,并理解测量结果的意义。
2.能够使用秤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并理解测量结果的意义。
3.能够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计算,理解大小关系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说一段小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技能——使用量尺和秤量身高和称体重。
小明和小花想知道自己谁高谁重,但是他们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地测量身高和体重。
我们来教他们怎么做吧!”2. 讲解量尺的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量尺,并说明使用方法:“量尺有刻度,每个小刻度代表了一毫米。
我们要将量尺放在物体旁边,沿着边缘移动,直到底部,看看它的高度是多少毫米。
”教师向学生提问:“小明的身高是1米25厘米,我们应该怎样使用量尺测量他的身高呢?”学生积极回答:“将量尺放在墙角旁边,然后沿着小明的头顶移动,直到底部,然后看看它的高度是多少毫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补充说明,确保学生们理解了量尺的使用方法。
3. 讲解秤的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秤,并说明使用方法:“秤有刻度,每一个小刻度代表了多少克。
我们将物体放在秤上,读取秤的重量。
”教师向学生提问:“小花的体重是30千克,我们应该怎样使用秤来测量她的体重呢?”学生积极回答:“将小花放在秤上,看看秤读数是多少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补充说明,确保学生们理解了秤的使用方法。
4. 实际操作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组成,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测量身高、体重,记录测量结果,并比较谁高谁重。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谁高?谁重?他们的身高差距有多少?体重相差多少?”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们理解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关系以及算术运算。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d8513f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7.png)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认识我自己》,详细内容为测量身高和体重。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并能进行自我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高和体重的基本概念,知道如何测量身高和体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测量技能。
3. 增强幼儿的自我认知,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能独立进行测量。
难点:让幼儿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体重秤、玩具熊、米尺等。
2. 学具:每人一把米尺、一个玩具熊、一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帮助玩具熊量一量身高和体重,引发幼儿兴趣。
讲解身高和体重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猜测如何测量身高和体重。
讲解并示范使用身高尺和体重秤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玩具熊为例,演示如何测量身高和体重。
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平衡、准确读数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使用米尺和体重秤进行测量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强调测量身高和体重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自我测量。
六、板书设计1. 测量身高体重2. 内容:身高测量方法体重测量方法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请使用米尺和体重秤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幼儿姓名 | 身高(厘米) | 体重(千克) || | | || | | |2. 答案:见上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发现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读数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需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测量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5f099c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6.png)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高和体重,学习使用直尺测量身高,了解如何使用秤测量体重,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身高和体重,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直尺和秤进行准确测量。
重点: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秤、玩具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一个秤、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名幼儿到讲台上,用直尺测量身高,用秤测量体重,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
2. 讲解测量方法(10分钟)使用直尺测量身高的方法:站立、脚跟并拢、背挺直,从头顶到脚底的垂直距离。
使用秤测量体重的方法:站在秤上,保持平衡,读取数字。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如何使用直尺和秤进行测量。
举例说明,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和比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和体重。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测量结果,讨论如何进行比较。
提问幼儿,激发思考,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身高体重2. 内容:身高测量方法:站立、脚跟并拢、背挺直,从头顶到脚底的垂直距离。
体重测量方法:站在秤上,保持平衡,读取数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记录在表格中。
比较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说说你的发现。
2. 答案:详见附件表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测量准确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身高和体重,还有哪些可以测量的物体?带领幼儿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测量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e231483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a.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教学目标•学生能正确使用尺和称量体重及身高,提高观察能力•学生能根据量测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增强自我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尺和称的使用•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比较运算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比较运算在幼儿阶段的引入•表格的使用及阅读教学准备•尺、体重计、身高计、笔、纸、口罩、手消毒液、张贴有身高体重表的板子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问候学生,询问是否有人长高或长重了。
•让学生排排队站好,按顺序量身高。
2. 定位问题与探究问题•在班内随意挑选两名身高不同的学生站在老师面前。
•让沈凯度量并记录两名学生的身高值,然后拿出尺子,让学生观察尺子的长度方法。
•观察完毕后,教师鼓励学生说说量出来的两名学生身高的不同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名同学身高的不同之处,得出结论:这名学生的身高更高/矮。
3. 记录数据•将测量的数据填写在课堂上张贴的身高体重表上。
•学生自己在表上找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4. 比较运算•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比较身高、体重。
•比较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板书上利用比较符号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们回顾课堂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评估•教师给学生出示两个比较的对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运算。
参考资源•《幼儿教育课程标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幼儿园数学活动技巧与实践方法和技巧教材•建议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测量身高体重时,老师要督促学生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五年级体育下册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
![五年级体育下册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3a0a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2.png)
五年级体育下册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自我监测身体发育状况的能力,提高健康意识。
3.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测量身高:使用身高尺,站在指定线后,尽量跳起测量。
2. 测量体重:使用体重秤,站立稳定,避免晃动。
3. 测量脉搏:找到手腕处的桡动脉,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计算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
2. 难点:正确计算脉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
四、教学准备:1. 身高尺、体重秤、脉搏计数器。
2. 记录表格、笔。
3. 讲台、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测量身高的方法,示范如何使用身高尺,强调注意事项。
(2)教师讲解测量体重的方法,示范如何使用体重秤,强调注意事项。
(3)教师讲解测量脉搏的方法,示范如何找到桡动脉,如何计算每分钟跳动次数,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练习:(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组的测量活动。
(2)各小组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互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并记录数据。
(3)负责人将本组数据填写在记录表格上,提交给教师。
4. 数据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组数据,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测量过程中的趣事和感受。
(3)教师总结,强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锻炼和休息。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
(2)学生反思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记录和分析测量数据,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
3. 学生能够提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
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4e27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6.png)
小班数学教案《量身高称体重》含反思课题:量身高称体重教学对象:小学二班级同学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能理解“身高”和“体重”的概念,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含义。
2.能用尺子和体重计精准地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理解“厘米”“千克”这两个计量单位的含义,并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4.了解本身的身高和体重,并能把它们用数字表达出来。
本领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在同伴之间发觉和理解不同的身高和体重。
2.能够思考和比较本身和同伴之间的身高和体重的差异。
3.能够归纳和总结一些有趣味味的数据和现象,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情感目标:1.能敬重个体的身体差异,并积极接纳本身和同伴之间的差异。
2.能够进展对数字和计量单位的喜好,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和认得。
教学内容:1.什么是身高和体重?2.如何用尺子和体重计测量身高和体重?3.计量单位:厘米和千克。
4.测量数据的记录和比较。
5.应用:探究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叙述身高和体重的概念,让同学想一想本身的身高和体重,发觉本身和同伴之间存在的差异。
2.带入问题:假如我们想要知道本身的身高和体重,应当怎么做呢?二、讲授1.测量身高: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身高,要站直,头向前,双眼平视,让同伴帮忙读数,注意单位是“厘米”。
2.测量体重:我们可以用体重计来测量体重,要脱掉鞋子,穿着灵活的衣裳,站在体重计上,让同伴帮忙读数,注意单位是“千克”。
3.讲解计量单位的概念和用途,让同学能够正确地使用单位,“千克”表示质量的大小,“厘米”表示长度或高度大小。
4.讲解如何记录和比较测量数据,引导同学发觉和思考数据中的规律和差异,让他们能够分类和总结有趣味味的数据和现象。
5.应用:找出身高和体重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让同学能够归纳和总结测量数据的一些特征和性质,发觉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变化趋势。
三、巩固1.提问同学本身的身高和体重,让他们能够用正确的数字表达出来。
2.组织同学进行测量和比较,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开拓思维和察看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https://img.taocdn.com/s3/m/3cc5cd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d.png)
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中班科学教案:测量身高体重【引言】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科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可以积极参与观察、实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教案将重点介绍中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测量身高体重。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的活动,幼儿将深入了解身体的标准测量方法,并在实践中培养观察、比较和记录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正确测量身高体重的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记录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游戏:测量身高体重的道具(测量尺、体重秤、测量表、图表等)。
2. 幼儿专用的测量工具(身高尺、体重称等)。
3. 图片或卡片:身高和体重的示意图片和数字卡片。
4. 班级信息记录表:记录幼儿身高、体重和发展情况。
5. 幼儿的胶卷图片或照片:记录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上次的身高体重测量活动,引发对身高体重测量的兴趣。
2. 将幼儿集中到指定区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身高体重。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身高测量活动(15分钟)1.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幼儿担任测量员,其他幼儿分别是待测者。
2. 幼儿通过轮流站在身高尺旁边,测量员使用测量尺测量待测者的身高。
3. 测量员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并使用卡片或图片展示待测者的身高。
4. 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身高,发现身高的差异和规律。
三、体重测量活动(15分钟)1. 幼儿重新分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幼儿担任测量员,其他幼儿轮流在体重秤上称重。
2. 测量员记录每位幼儿的体重,并使用卡片或图片展示体重结果。
3. 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体重,发现体重的差异和规律。
四、整理和分析数据(10分钟)1. 引导幼儿带领小组讨论并整理测量的身高和体重数据。
2. 引导幼儿使用图表和记录表整理数据,比较各组和个人的身高体重变化。
身高体重测量方法 教案
![身高体重测量方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eec2f4b35eefdc8d3338c.png)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学
1、通过活动学习身高标准体重数据了解测试数据的意义。
习
2、通过对照了解自身情况,知道体育锻炼对身高体重的意义。
目
3、能互相测量、配合完成测量工作。
标
学习
过
程一、教学常规1、教活动: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测试身高体重
2、学生活动:
学
汇报人数
师生问好
1、开立体前屈练习法:
动作方法:双脚开立同肩宽,膝关节伸直,腰部,背部放松,双手自然
下垂,加振动做体前屈练习。
2、单脚支撑练习法:
动作方法:(左脚为例)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小步,脚跟着地成支撑,脚
基
尖勾回,膝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右腿膝关节弯曲,左手压
在左脚膝关节上,加振动用右手摸(抓)左脚脚尖。
知道本课内容主要活动(身高标准体重测试)
习
教师活动:
引导: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身高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身高怎样判断
体型是否标准呢?
过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
了解身高标准体重数据的意义,
讲解肥胖的危害。
程
讲解身高体重测量的方法:身高测试仪和电子秤的使用与读数,
安排学生分组互相测试。
学生活动:
生答。
知道身高标准体重,
明白标准体重的意义,
知道测量方法,会自己测量读数,
互相测试,读数并记录在达标表上。
对照标准查看自己的体重情况。 结束部分: 与学生共同小结交流。
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方法:慢慢练平坐在地上,伸直双腿,脚板绷直,然
后,弯曲腰部,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尽量向前伸,慢慢用力不要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