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
实际对比方法
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 3.重点对比标准层。 4.相位对比(强相位对比、多相位对比) 5.波组和波系对比。 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8.研究特殊波。 9.剖面间的对比。
(华东)
相位对比
• 强相位对比 选择其中振幅最强,连续性最好的某个
(华东)
§2.1 层位标定
建立地震反射与地质层位间的联系。标定方法有:
–①深-时转换法、②VSP测井法、③合成地震记录法;
Depth Time
z1
z2 z3
t1
t2 t3
z4
z5 z6 z7 z8 z9 …… zn
t4
t5 t6 t7 t8 t9 …… tn
(华东)
深-时转换/平均速度标定
① 深时转换公式 t=t(d),如:t 4091.65(ln(0.00026 z) 1) ② 深时转换表:
(华东)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的任务是:
①确定标准反射层及其相当的地质层位,研究地层的 厚度变化及其接触关系; ②了解构造形态及其特征; ③确定断层的存在及其性质、断距和断面产状; ④了解盆地基底的埋藏深度、即沉积岩的厚度; ⑤划分盆地内的次一级构造单元、构造带及局部构造;
第2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就是利用地震波的反射时间、 同相性、波速等运动学信息,研究地层界面的分布 范围和起伏形态、断层发育情况,并把地震时间剖 面中的旅行时间转变成地层界面的深度,绘制地质 构造图,为寻找构造油气藏提供资料。 •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本身 具有非常重要的地质意义,同时又是下一步地层学 解释和地层岩性解释的基础。
(华东)
典型地震剖面
标准层
标准层 标准层
(华东)
地震反射标准层的地质规律(1)
• 海相灰质岩地层由于其沉积条件稳定,表现出最好 的地震反射标准层。 • 深水湖相薄层灰质岩地层组合,由于其岩性往往是 由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泥岩、油页岩、白云岩、泥灰 岩及薄层灰岩的互层组成,因而也能形成良好的地 震反射。 • 不整合面是产生连续反射的又一地质因素。其原因 是不整合面两侧岩性性质差别较大,可望形成明显 的波阻抗界面,得到良好的反射。
(华东)
相位对比
• 在剖面内进行反射波对比时,优先选择振幅强、连 续性好的同相轴进行对比追踪。
(华东)
波组对比 • 波组:是指比较靠近的若干个反射界面产生的反射
波组,一般是由某一反射标准层及邻近的几个反射 波组组成,能连续追踪,具有较稳定的波形特征, 各波出现的次序和时间间隔都有一定的规律。
• 波系对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波组所组成的反射波
(华东)
1. 断层的性质
• 断层一般分正断层、逆断层
拉张式构造模式-正断层
挤压式构造模式-逆断层
(华东)
2.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
• 断层构造在地震剖面中的表现特征有:
1.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系稳定,波组特 征清楚; 2.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 化; 3. 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4. 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 转换等现象; 5. 异常波(如断面波、绕射波等)的出现 。
(华东)
典型地震剖面
边界断层
在断层的下降盘地层变厚,而上升盘地层 变薄甚至缺失。这种情况往往在某一盆地 的边界附近,可能为基底大断裂的反映。 其特点是断距大,延伸长,破碎带宽。这 种断层对地层厚度起着控制作用,一般是 划分区域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3
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小断层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5
异常波(如断面波、绕射波等)的出现。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1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系稳定,波组特征 清楚。
剖面上表现为反射标准层的错断和波 组、波系的错断。这一般是中、小型 断层的反映。其特点是距离不大,延 伸较短,破碎带较窄。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2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变。
在断层的下降盘地层 变厚,而上升盘地层 变薄甚至缺失。这种 情况往往在某一盆地 的边界附近,可能为 基底大断裂的反映。 其特点是断距大,延 伸长,破碎带宽。这 种断层对地层厚度起 着控制作用,一般是 划分区域构造单元的 分界线。
– 绕射波与地下地层岩性的物性突变有关,往往是地 下反射层断裂点和岩性尖灭点在地震上的反映; – 断面反射波则是断层面上产生的反射波; – 回转波是地下凹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
• 这些异常波可以被用来研究断层、尖灭、挠曲等地 质现象。 • 在叠加资料中,绕射波和回转波是明显的,在偏移 资料中,这两种波都已经归位到产生它们的界面位 臵了。
构造解释的基本资料是地震剖面。
(华东)
同相轴(lineups )
• 地震记录上各道振动相位相同的极值(俗称波峰成 波谷)的连线称为同相轴。 • 在解释地震资料时,一般根据地震记录上有规律出 现的形状相似的振动画出不同的同相轴,它们表示 不同层次的地震波。
(华东)
地震资料中的异常波
• 地震资料中的异常波主要有绕射波、断面反射波和 凹界面的回转波三种:
波系
(华东)
相邻剖面解释的相似原则
• 由于相邻地质剖面中所显示的构造特征是相似的, 因此相邻的地震剖面中的构造解释也应该遵循相似 原则,即:
–与构造倾向平行的若干相邻测线(线距不大时)所 反映的地质层位、构造形态应基本相似; –断层、尖灭等异常现象,相邻测线应有相似的反映。
• 相邻测线间的相互对比,可减少对比中的错误,提 高解释精度。
同相轴进行对比追踪。振幅强,连续性好的反射界面 揭示了相对稳定的地层岩性变化,从而能在较大范围 内连续追踪。但必须注意在各剖面上所对比的相位应 一致,否则会因相位对比错误而导致层位深度的差异, 影响地质解释的可信度。
• 多相位对比 在断裂发育地区或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或
岩性变化较明显的地区,波形中将无明显的可供连续 追踪的强相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采用多相位对比, 对比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位,必要时甚至对比整个 波组的所有相位,以避免对比解释上的错误。
1. 振幅显著增强 2. 波形相似
同一界面/地层的反 射波波形相似;
识别反射的基本标志;
3. 同相性 相同反射波具有相 同的相位特征; 4. 时差变化规律 相邻道时差小;
地震记录上,相同的相位(波峰 或波谷)构成同相轴。
(华东)
地震反射标准层
• 具有较强振幅和稳定波形的反射波(组)称为标准 层或特征层,这些标准层往往在工区内皆可追踪对 比。 • 地震反射标准层的地质意义:通常是主要的地层或 岩性分界面,且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 本身就是生储油层。 • 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有利于借此研究地震剖面的 结构,构造特点。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2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变。
在断层的下降盘地 层变厚,而上升盘 地层变薄甚至缺失。 这种情况往往在某 一盆地的边界附近, 可能为基底大断裂 的反映。其特点是 断距大,延伸长, 破碎带宽。这种断 层对地层厚度起着 控制作用,一般是 划分区域构造单元 的分界线。
密度 波速
(华东)
多井的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华东)
层位标定的结果
• 通过层位标定, 确定了井点上 T2 待解释地质界 T2 T2 T3 面对应的地震 反射,根据资 T4 料的多少,至 少是一个点, T6 也可以是多个 点。 • 下一步的任务是在地震资料范围内对比追踪该反射 波同相轴,确定其分布,也就是确定待解释地质界 面的分布。
(华东)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构造解释需要先确定待解释的地震反射波同相轴, 然后追踪其在研究区的分布,解释成果是构造图。 • 内容提要:
– §2.1 层位标定 – §2.2 反射波对比 – §2.3 断层解释 – §2.4 特殊地质现象 – §2.5 地震资料中的假象 – §2.6 切片解释 – §2.7 相干体技术 – §2.8 构造图的绘制
简单易行, 精度偏低。
(华东)
深-时转换/平均速度标定
(华东)
VSP资料标定
• VSP资料与地震剖面中 的地震信号有相似的初 始波形和传播经历,因 此二者非常相似,标定 效果好。 • VSP资料花费大,因而 资料少。
(华东)
VSP资料标定
• 将VSP曲线嵌入过井地震剖面,确定地质界面的地 震反射。地质界面->VSP波->剖面反射。
(华东)
地震反射标准层的地质规律( 2 )
• 浅水湖相地层以泥质岩为主,夹砂层及沼泽相煤系 地层,在一定范围内亦能得到良好的反射。 • 河流三角洲相的砂泥岩互层组合因沉积稳定性差, 岩性变化大,其反射波波形不稳定,反射层较多, 范围不大。 • 氧化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有反射,但其连续性差, 且反射干涉较严重,变化大。 • 盆地边界附近一般均为快速的砂砾岩沉积,一般无 明显的反射同相轴,对比较为困难。
Depth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Time Depth 0 1200 105 1300 207 1400 307 1500 405 1600 500 1700 593 1800 684 1900 773 2000 860 2100 946 2200 1029 2300 Time Depth 1111 2400 1191 2500 1270 2600 1347 2700 1423 2800 1498 2900 1571 3000 1643 3100 1713 3200 1783 3300 1851 3400 1918 3500 Time Depth 1984 3600 2049 3700 2113 3800 2176 3900 2238 4000 2299 4100 2359 4200 2419 4300 2477 4400 2535 4500 2592 2648 Time 2703 2758 2811 2865 2917 2969 3020 3071 3121 3170
(华东)
§2.2 反射波对比
• 反射波对比就是在地震资料(一般是剖面)内对比 解释同一个界面的反射波。 • 对比原则: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界面或薄层组的反射 波在相邻地震道上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 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振幅显著增强;
–波形相似; –同相性; –时差变化规律;
(华东)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系列称为波系。利用波系的组合关系进行波的对比 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层组间的关系,更准确地识别和 追踪各个反射波,确定断层尖灭等地质现象。
(华东)
波组对比
• 横向稳定的地层所产生的地震反射波组也是横向稳 定的,可以将这样一组反射整体做对比。必要的情 况下,可以将大套地层对应的波系做横向对比。
波组 波组 波系
这是由于断层的错动引起 的两侧地层产状突变,或 是断层面的屏蔽作用和对 射线的畸变造成的。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4
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 转换等现象。
一般为小断层的反映。但地表条件或地层岩性横向变化可引起类似 的现象,需考虑上下波组关系进行分析。地表条件引起的同相轴扭 曲对不同深度的同相轴影响是一样的,而深层岩性变化对浅层反射 是没有影响的。
(华东)
相交剖面解释的闭合原则
• 闭合原则就是指在不同剖面的交点上,各剖面解释 的深度(反射波同相轴)应该是相同的。
(华东)
§2.3 断层解释
• 断层是指地层错断、断层面两侧不同时代的地层相 接触,并可能产生破碎带,沿断层面的岩性结构发 生很大变化。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 • 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里,断层均相当发育,对油气 的运移和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与油气藏的形 成、分布和富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 因此正确解释断层是地震资料解释(特别是构造解 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华东)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资料普遍,花费 很少,可以灵活 调整,实现较好 的标定效果,因 此最为常用。
(华东)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AC
SP ILD
地震 子波
- +
反射系数 贡献分析
合成地 震记录
井 旁 地震道
TI
气 油来自百度文库
TII
(华东)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华东)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华东)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