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读书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读书的感觉
一
记得我还是学龄前儿童的时候,就非常羡慕那些小学生,他们咿咿呀呀、摇头晃脑读书的样子真是叫人眼馋!
三年自然灾害刚过,我终于盼到了上学,背着书包,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融入到稚嫩的朗朗书声之中。这时才知道,我原来眼馋的那种读书方式被叫做“唱读”,不仅语文课要读,算术课里的口诀也要读,还有图画、唱歌、体育、手工劳动等等,要读、要学的还真不少,当时那感觉岂是一个“爽”字了得!不多久,我也能捧着书,摇晃着小脑袋,津津有味的读着:“屋前屋后,种瓜种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对于一个刚刚吃过本该用于肥田的豆饼的学童,读着这书中描绘的未来生活,仿佛就沉浸在田园诗般的梦境之中。遗憾的是,当时无缘结识《卖火柴的小女孩》。随着识字越来越多,课文也越来越长,渐渐老师开始阻止我们“唱读”,要求要学会“默读”和“朗读”。一开始,觉得学“朗读”不错,可以尽情表现,读书的味道更浓更足;但对于“默读”的要求却不太认同,读书还不让人出声,岂有此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令我不解的现象:走进街旁的书棚,只见那些高年级的同学坐在大堆的“连环画”旁,竟捧着满页文字的小说看得如醉如痴,难道那些“字书”比“连环画”还好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读书方式渐渐被同化,一些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我慢慢体会到:“默读”不仅有助于提高读书效率,尤其是有助于透过字里行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至今,我在工作之余仍喜欢倾听朗读和观看演讲比赛,偶尔自己也朗读一两篇短文。
二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已经是一位高中化学教师。眼前的学生也不再是过去的你我,常常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的浓烈的时代气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成为过去时,常挂在他们嘴边的球队、歌星绝对是世界级的,如果要查阅某方面的科技资料,他们的搜索能力会让你大开眼界。可有时候,他们的某些表现又让人困惑。
如果你要求他们先在课前预习新课,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本节的主题是什
么?围绕该主题,教材是从哪些方面加以阐述的?其中提到了哪些重要的论点及其依据?这时,他们常常会投以茫然的目光,似乎在问:这不正是需要你讲的吗?似乎语言这个工具一旦离开了语文课堂,他们就只会用“简化版”了。相当部分学生已经不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而希望老师直接在黑板上写出一、二、三、四……,最好是与会考和高考结合紧一点,并边写边讲。据说,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学生做笔记和课后复习。
一场考试下来,总难免有学生问:老师,这考题中要答的内容书上有吗?我怎么没找着?
唯书是从,唯题是问,这种现象己是屡见不鲜,而这种读书之风总让人觉得有股呛鼻的霉味。
多年来,“高考研究”已成为众多大小报刊、杂志的热门专栏,也是基础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其中有些虽夹杂有一定的功利倾向,但毕竟还是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学生必须读哪些书(未必是学生想要读的书),高考主要考的是哪些书?面对书山题海,消耗了学生、教师和各级教研员的大部分精力,几乎都处于疲于应付的窘境。而高考命题者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纵然想突破书的重围,使基础教育的现状有所改观,但考虑到社会影响因素和阅卷时评分标准的可操作性,也难有大的作为。况且,早有天罗地网追寻着高考命题变化的蛛丝马迹,加上捕风捉影,随时都有铺天盖地的教辅新书投放市场,使得“高考命题”几乎就处在全社会的围剿之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早有人忿然抨击道:这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只是,这种观点还没有被广泛认同。依据现有的教育文献记载,“应试教育”一说定为国产货应该没有争议,只是至今还没有哪位教育家对其基本理论、教育模式和相应体制予以系统阐述。若无人填补空白,“应试教育”恐难有正当名份进入教育史册。
另有观点认为:由于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对许多学生而言,能否进入大学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今后的发展问题,更多的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质量问题。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背景下,学生必须做的,就是如何将一摞摞书中的“精髓”牢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这也是一种无奈。背书、教书、考书之风盛行,决非教育一个行业所能改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录用、领导干部的提职晋升又有谁能逃避的了呢?
然而,如同发明印刷术的意义远不止是免去了人们携带竹简的重负,如今升学成为学生读书的功利性目标,显然也不是教育的初衷。要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最终的落脚点还在于学生!对学生而言,没有实实在在的经验积累,读书时就难有真真切切的感觉,没有了真切实在的感觉,那发明创新也就只能是无本之末、无水之源了。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找回自我、找回感觉呢?
三
首先,要改变基础教育的现状,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眼前,国家在社会分工、就业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方面正在发挥着作用,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声势高涨。而从老师的教学方面来看,究竟该如何动作?还是免不了老生常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错,没有触动学生神经的兴奋点,这书就根本读不进去。于是,各学科老师纷纷登上讲台,大讲特讲本学科的发展优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最好不要营造“学科壁垒”,给学生日后综合运用知识形成障碍,至于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升温后的热情保持下去。
利用语言技巧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创意,但创意必须有原则,就是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具有的经验支撑的基础上。现行高一《化学》新教材就环保问题设计了一个活动课题——让学生扮演农民、渔夫、村长、法官、厂长等不同角色,并假想某村因造纸厂的生产引发了土质和水源的污染,要求学生为此模拟一场法庭辩论和裁决。该设想可谓精妙,只是觉得,真实社会中的环境污染现象随处可见,让学生讨论点实际问题不是更好吗?单一地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的说教方式所能奏效的程度毕竟有限,让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走向虚拟世界更要三思而行!
我曾在多个学校听过不同学科的课,其中有的公开课给人的印象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觉基本是老师赋予的,学生朗读课文时的感情常常也是模仿出来的,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其真实效果就难说了。有节音乐课,倒是使我很受启发。教师在演奏一段乐曲后,让学生先谈感受,谈对乐曲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理解,接着以乐曲的主题、背景素材和演唱技巧与学生相互交流,然后带着学生反复的演练和体会,最后再播放音像素材:以几种不同乐器分别就同一曲谱演奏,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