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外语磨蚀理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1)大学英语教学在注重语言习得的同时,也要防止语言的磨蚀;2)应该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途径,提高语言输入,防止语言磨蚀;3)建立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外语学习,使之尽快达到磨蚀阀限之上;4)开设后续语言课程,进一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言磨蚀英语教学外语学习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基于语蚀关键阈值框架构建大学英语优化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08-01
针对我国外语学习费事低效的情况,国内学者及教学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除了从习得的角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者开始从语言磨蚀的角度进行研究。

1.磨蚀理论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也简称为“语蚀”,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或语言某一部分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丧失的现象[1]。

我国学者倪传斌把外语磨蚀定义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

[2]
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
磨蚀前的英语水平是影响外语磨蚀的关键因素,学习者磨蚀前语言水平越高,语言磨蚀就越小,期间存在一个分界线,在这一分界线上下的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其英语磨蚀的速度和量区别很大,称这一分界线称为关键阈值。

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一旦越过关键阈值,语言水平就会相对地稳定下来,磨蚀的程度就会越小。

其次,影响磨蚀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还包括:与受蚀语的接触量,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

[3] edwards的研究证明:与受蚀语接触越频繁,语言磨蚀程度越低;与受蚀语接触越少,语言磨蚀程度就越高。

与受蚀语接触的强度对语言磨蚀的速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学习方式包括人工干预状态下的学习和自然状态下的习得。

研究表明:人工干预状态下的语言学习比自然状态下的语言学习更耐磨。

bahrick对外语学习者进行了为期50年的外语磨蚀研究,发现语言磨蚀的过程呈现“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

学习者停止使用或停止接触外语的前5年,语言能力受到大量磨蚀,而后的25年外语能力变化缓慢,说明在这一期间磨蚀速度缓慢,而缓慢期过后外语磨蚀再度加快。

[4]
研究证明持消极语言态度的学习者,与持积极语言态度的学习者相比,其语言能力更容易磨蚀,强动机的语言学习者,与弱动机的语言学习者相比,其语言能力更耐磨蚀。

除此之外,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还包括年龄、性别、读写能力等因素。

2.大学英语优化教学模式研究
外语磨蚀不仅存在于停止使用外语之后,还同时存在于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外语磨蚀同样存在于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学习频度和强度不足时,便会显现外语磨蚀。

”针对目前外语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及学生语言的抗磨蚀能力,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外语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课题,希望在实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外语磨蚀理论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抗磨蚀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
学方案。

实验基于这样的假设: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提高学生外语抗磨蚀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通过对比研究得出:07级<10级<08级<09级。

09级最好,07级最差,完全符合语蚀理论。

最好的09级和最差的07级进行如下对比,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的语蚀现象比较严重,词汇和语法的语蚀现象比较轻微。

3.基于语蚀现象的研究,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3.1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地减少母语的使用,部分或完全使用英语教学,加强语言输入;鉴于语言磨蚀理论中的语言变形问题主要集中在词汇方面,教授学生掌握词汇基本的技巧和方法,标示性大的词汇应该在课上重点讲解,防止磨蚀;在教学中注重听、说技能的同时,产出性技能的强化,减少磨蚀。

3.2 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主要还是大班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严重影响学生语言输出技能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提高其外语的抗磨蚀能力,就要改革传统的单向输入课堂教学模式,使之朝着个性化、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就需要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语言学习环境。

用大班多媒体讲授,小班组织操练;课上学习,课外巩固;利用网络平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加强合作学习,构建语言使用环境。

3.3 增加后续课程,防止学生语言磨蚀
大三、大四仍是在语言磨蚀的快速期,大部分学生语言水平没有达到语言的安全阀限。

可以在大三、大四开设以外语为媒介的课程,以及与专业结合的专业外语课程,如果可能,双语教学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既学习专业又巩固和提高了外语。

总之,后续课程的开设能够保持学生对语言的接触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减少语言的磨蚀,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jimenez, a. f. j. linguistic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during and after a study abroad experience [d].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3.
[2]倪传斌,延俊荣. 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
研究,2006(6).
[3]edwards,g.second-language retention in the public service of canada[m]. ottawa: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canada, 1977.
[4]bahrick, h. p.1984b. semantic memory content in permastore: 5o years of memory for spanish learned in school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3/1:1-31.
作者简介:
张翠珍(1966-),女,硕士,副教授,现工作于东北电力大学,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