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c6f9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7.png)
高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大全
一、酸-碱反应:
1、金属与碱反应:金属与强碱反应,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气,其反应方
程式为:M+2OH--->M(OH)2+H2↑
2、无机酸与碱反应:无机酸与碱反应,发生交换反应,产生对应的
盐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HX+M(OH)Y--->M(X)Y+H2O
3、盐酸反应:盐酸与碱反应,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碱性盐和氢气,其反应方程式为:HCl+M(OH)2--->MCl+H2O+H2↑
4、有机酸与碱反应:有机酸与碱反应会发生碱溶解反应,产生对应
的盐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R-COOH+M(OH)Y--->RCOO-M+H2O
二、碱与金属盐反应:
1、金属碱与氧化物反应:金属碱与氧化物反应,产生金属盐和水,
其反应方程式为:M(OH)2+MO--->M2O+H2O
2、金属碱与酸反应:金属碱与酸反应,产生金属盐和水,其反应方
程式为:M(OH)2+HX--->MX+H2O
3、金属碱与溶液反应:金属碱与溶液反应,产生金属盐和水,其反
应方程式为:M(OH)2+MX--->M2X+H2O
三、水的溶解反应:
1、非金属氧化物溶解:非金属氧化物溶解于水,可以产生质子和氧
离子,其反应方程式为:MO+H2O--->H3O++M
2、金属氧化物溶解:金属氧化物溶解于水,会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离子,其反应方程式为:M2O+2H2O--->2H3O++2M。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化学方程式大全.doc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化学方程式大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d709b7dc3169a4517623a34b.png)
高中化学必修I化学方程式总汇一、专题一: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O3、SiO2等1、二氧化碳与足量的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可用于CO?气体的检验)2、二氧化硫与足量氢氧化钾溶液:SO2+2KOH=K2SO3+H2O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Na2O, MgO等3、氧化镁与硫酸溶液:MgO+H2SO4=MgSO4+H2O4、氧化钙与盐酸:CaO+2HCl=CaCl2+H2O5、氧化钠与盐酸:Na2O+2HCl=2NaCl+H2O6、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AI2O37、氧化铝与硫酸反应:A12O3+3H2SO4=A12(SO4)3+3H2O8、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占燃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10、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亠—FqCU11、铝在空气中燃烧:4A1 + 3O2 ...... 2A12O31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SO2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5、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 2NaCl%1分解反应1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2?H2O+ O2t△18、加热高猛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02?电解1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t+ O2 ?20、高温懒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f%1置换反应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2、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t23、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1 === MgCl2 + H2T%1复分解反应(条件是:必须满足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三个的之一就可以)2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Na2SC)42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1 === CaCl2 + H2O + CO2?26、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1 == 2NaCl + H2O + CChf27、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物质的检验:28、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加顿盐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NH4)2SO4+BaC12=BaSO4i+2NH4Cl29、NH「的检验(加强碱和加热,生成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2SO4 + 2NaOH ^=2NH3t + Na2SO4 + 2H2O△NH4CI+ NaOH^= NH3t + NaCl+ H2O30、C「的检验(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AgNO3 + NaCl = AgCl; + NaNO3AgNO3 + NH4CI = AgCl; + NH4NO3二、专题2:(1)氯、漠、碘电解31、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2NaCl + 2H2O 2NaOH + H2?+ Ck?△222233、钠在氯气中燃烧:Cl?+2Na= 2NaCl (观察到白烟产生)一占燃亠铁丝在氯气中燃:3C12 +2Fe 2FeCl3(观察到棕黄色的烟产生)占燃铜在氯气中燃烧:Cb+Cu』4cuC12 (观察到棕黄色的烟产生)占燃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C12+H2』^2HC1 (观察到苍白色的火焰)34、氯气与水的反应:C12+H2O=HC1+HC1O新制氯水存放在棕色瓶的原因:2HC1O光照-2HC1+O2t新制氯水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微粒,当它与不同物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微粒可能不同, 其现象也可能不同。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83f055a0116c175e0e4834.png)
必修2化学方程式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Li 与O 2反应(点燃): 4Li + O 22Li 2 ONa 与O 2反应(点燃):2Na+O 2Na 2O 2Na 与H 2O 反应: 2Na+2H 2O===2NaOH+H 2↑ K 与H 2O 反应: 2K+2H 2O===2KOH+H 2↑ 2、卤素单质F 2 、Cl 2 、Br 2 、I 2与氢气反应:F 2 + H 2 === 2HFCl 2 + H 2 2HCl光照或点燃Br 2 + H 22HBr 加热I 2 + H 22HI加热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 2+2NaBr===Br 2+2NaCl ②Cl 2+2NaI===I 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 2+2NaI===I 2+2NaBr 4、Mg 与H 2O 反应:Mg+2H 2O === Mg(OH)2+H 2↑ Al 与HCl 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 Mg 与HCl 反应: Mg+2 HCl === MgCl 2+ H 2↑5、Na 与Cl 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7、臭氧生成:3O 28、几种化合物的结构式:(1)NH 3:甲烷(CH 4)(3)乙烷(C 2H 64)乙烯(C2H 4)(5)乙炔(C 2H 2(6)正丁烷(C 4H 10)(7)异丁烷(C 4H 10)(8)乙醇(C 2H 6O ):H(9)二甲醚(C 2H 6O )H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Fe与HCL反应:Fe+2 HCl === FeCl2+ H2↑催化剂有二氧化锰或氯化铁。
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4、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离子方程式:2Fe3+ +2I-=2Fe2+ +I25、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6、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碳酸钙分解:CaCO3(s)===CaO + CO2(g)△H= +178.5KJ·mol-1碳与氧气反应:C(s)+O2(g) ===CO2(g),△H= -393.6KJ·mol-1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CO(g)+O2(g) ===CO2(g),△H= -565.2KJ·mol-1甲烷燃烧:CH4(g)+2O2(g) ===CO2(g)+ 2H2O(l),△H= -889.6KJ·mol-1氯气与氢气反应:H2(g) + Cl2(g)===2HCl(g),△H= -184.5KJ·mol-17、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af39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f.png)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前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总结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与建议。
正文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组成: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物质的状态: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明物质的状态,如(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g)表示气体、(aq)表示溶液。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考虑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通过系数调整平衡。
3.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平衡原则: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首先平衡难平衡的元素与复杂的离子,然后平衡易平衡的单质和复杂离子,最后平衡其余部分。
•用最小整数比例平衡: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应尽量采用最小整数比例,避免出现小数或分数。
4.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的使用:化学方程式可用于表示化学反应、计算反应产物的质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保留原子数量、原子种类与电荷的平衡,避免出现错误。
结尾通过对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总结,我们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平衡方法,并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实践与应用,加强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本文对同学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中的方程式仅为举例,实际应根据实验结果或已知数据进行确定。
前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总结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与建议。
苏教版必修二知识点化学方程式
![苏教版必修二知识点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9c45b05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f.png)
苏教版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聊聊苏教版必修二里的那些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哟!这可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呢!你看哈,那些个化学方程式就像是一个个小魔法,能让各种物质变来变去的。
就说那个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方程式吧,2H₂+O₂→2H₂O,多神奇呀!这俩气体凑一块儿,“噗”的一下就变成水啦!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
还有啊,像碳燃烧的方程式,C+O₂→CO₂,这碳燃烧起来,就产生二氧化碳啦。
这在生活里也常见呀,烧个木头啥的不就是这样嘛。
再说说酸碱中和反应吧,那也是很有意思的。
就好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NaCl+H₂O,酸和碱碰到一起,就变得温和啦。
这些化学方程式可不只是在课本里哦,在生活中也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呢!比如说电池的反应,那也是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呀。
而且呀,学这些方程式的时候,可别死记硬背哦,得理解着来。
就像交朋友一样,你得了解它的脾气性格,才能更好地和它相处嘛。
比如说,有些反应条件很重要,没有那个条件,可能就反应不起来啦。
咱再聊聊那些个化学反应的类型,什么化合反应啦,分解反应啦,置换反应啦,复分解反应啦,各有各的特点。
化合反应就是几个小伙伴凑一块儿变成一个新的家伙;分解反应呢,就是一个大东西分成几个小的;置换反应就像是交换礼物一样;复分解反应呢,就是两边换换位置,重新组合。
学这些方程式的时候呀,还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呢!那可好玩啦,看着那些物质在自己眼前发生变化,感觉特别神奇。
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哦,可别把实验室弄得乱七八糟的。
对啦对啦,还有那些个化学元素,它们就像是组成这些方程式的小零件一样。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呢。
总之呢,苏教版必修二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可重要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
咱得好好学,好好记,以后说不定还能靠这个做出大发明呢!别小瞧这些小方程式哦,它们的用处可大着呢!咱要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去学,就会发现化学其实超有趣的。
好啦,就说到这儿啦,下次再聊别的好玩的化学知识哟!。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7a577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8.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它为我们了解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知识。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化学方程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归纳汇总必修一、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化学方程式。
一、必修一中的重要化学方程式:1.酸和金属的反应:酸+金属=相应的盐+氢气例如:2HCl+Zn=ZnCl2+H2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碱=相应的盐+水例如:HCl+NaOH=NaCl+H2O3.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酸+碳酸盐=相应的盐+水+二氧化碳例如:2HCl+CaCO3=CaCl2+H2O+CO24.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相应的盐例如:CaO+CO2=CaCO35.燃烧反应:烃+氧气=二氧化碳+水例如:C3H8+5O2=3CO2+4H2O6.金属与盐酸的反应:金属+盐酸=氯化金属+氢气例如:Zn+2HCl=ZnCl2+H27.碱金属和水的反应:2M+2H2O=2MOH(碱式)+H2例如:2Na+2H2O=2NaOH+H28.实验室制取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Zn+H2SO4=ZnSO4+H2以上是必修一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这些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二、必修二中的重要化学方程式: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82.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正极反应:正极:离子的还原→金属例如:2H++2e-=H2电解质溶液中的负极反应:负极:正离子的氧化→气体、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氧化物(除还原物)例如:2Cl-=Cl2+2e-3.阳离子分离检验:铁离子的检验:Fe2++3OH-=Fe(OH)3↓Fe3++3OH-=Fe(OH)3↓铜离子的检验:Cu2++2OH-=Cu(OH)2↓以上是必修二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ad15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a.png)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表达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反应顺序等重要信息。
在必修二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对这些化学方程式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以下是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1.非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例如:硫 dioxide + 水→ 硫酸:$$\\text{SO}_2(g) + \\text{H}_2\\text{O}(l) \\rightarrow\\text{H}_2\\text{SO}_3(aq)$$–这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反应,其中硫dioxide(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是水。
2.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例如:二氧化硫 + 氢氧化钠→ 亚硫酸钠:$$\\text{SO}_2(g) + 2\\text{NaOH}(aq) \\rightarrow\\text{Na}_2\\text{SO}_3(aq) + \\text{H}_2\\text{O}(l)$$–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是碱。
3.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例如:氧化铜 + 硫酸→ 硫酸铜:$$\\text{CuO}(s) + \\text{H}_2\\text{SO}_4(aq) \\rightarrow\\text{CuSO}_4(aq) + \\text{H}_2\\text{O}(l)$$–这是一种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其中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硫酸是酸。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转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单质氧化反应:–例如:铁 + 氧气→ 二氧化铁:$$4\\text{Fe}(s) + 3\\text{O}_2(g) \\rightarrow 2\\text{Fe}_2\\text{O}_3(s)$$–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气氧化成了二氧化铁。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3ac2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c.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总结如下:
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原料)和生成物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在箭
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2. 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反应。
氧气作为反应物时,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O2表示。
3.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的通用化学式为H+,碱的
通用化学式为OH-。
4. 燃烧反应:
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的反应。
通常用O2表示氧气,生成物中包含二氧化碳(CO2)、水(H2O)等。
5. 化学反应的平衡: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必须相等,这种关系被
称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6. 摩尔比的应用:
摩尔比是指化学反应中各个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
示物质之间的摩尔比。
第1页/共1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0b1a836bec0975f465e265.png)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1.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2.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3.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4.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5.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6.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7.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8.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9.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10.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11.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12.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13.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14.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15.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16.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17.苯和氢气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18.乙烷和氯气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 l。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a6990059eef8c75fbfb3e7.png)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_高一_必修一_必修二_苏教版_化学方程式整理_化学方程式
![高中_高一_必修一_必修二_苏教版_化学方程式整理_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f7fda10516fc700abb68fcca.png)
化学反应方程式必修1第一部分:金属元素 钠、镁、铝、铁、铜1 钠、镁、铝、铁、铜的制备 2NaCl (熔融)2Na+Cl 2↑ MgCl 2(熔融)Mg+Cl 2↑ 2Al 2O 34Al+3O 2↑yCO+Fe x O y ===xFe+yCO 2 (H 2、C 、Al 也可还原铁、铜等较活泼金属的氧化物)2 钠、镁、铝、铁及其化合物钠:1) 4Na+O 2=2Na 2O (白色固体) 2Na+O 2Na 2O 2 (淡黄色固体)2) 2Na+2H 2O =2NaOH+H 2↑(浮熔游响红) 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H 2O =2Na ++OH -+H 2↑ Na 投入CuSO 4溶液:2Na+Cu 2++2H 2O =2Na ++Cu(OH)2↓+H 2↑ Na 投入FeCl 3溶液:6Na+2Fe 3++6H 2O =6Na ++2Fe(OH)3↓+3H 2↑ Na 投入NH 4Cl 溶液:2Na+2NH 4+=2Na ++2NH 3↑+ H 2↑3) 4Na+TiCl 4 Ti+4NaCl (熔融情况下Na 可冶炼贵重金属)4) Na 2O+H 2O =2NaOH 2Na 2O 2+2H 2O =4NaOH +O 2↑(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Na 2O 2是供氧剂,又可作漂白剂) 5) 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 离子反应方程式:CO 32-+2H +=H 2O+CO 2↑NaHCO 3+ HCl =NaCl+H 2O+CO 2↑ 离子反应方程式:HCO 3-+H +=H 2O+CO 2↑ 6)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NaHCO 3固体转化为Na 2CO 3固体)7) NaHCO 3+NaOH =Na 2CO 3+H 2O (NaHCO 3溶液转化为Na 2CO 3溶液) 离子反应方程式:HCO 3-+OH -=CO 32-+H 2O类比:NaHCO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可用来鉴别NaHCO 3溶液与Na 2CO 3溶液) ①NaHCO 3过量:2NaHCO 3+Ca(OH)2=CaCO 3↓+ Na 2CO 3+2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2HCO 3-+Ca 2++2OH -=CaCO 3↓+CO 32-+2H 2O ②澄清石灰水过量:NaHCO 3+Ca(OH)2=CaCO 3↓+ NaOH+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 HCO 3-+Ca 2++OH -=CaCO 3↓+H 2O8) CO 2 +H 2O+Na 2CO 3=2NaHCO 3 (饱和NaHCO 3溶液可除CO 2中的HCl )离子反应方程式:CO 2 +H 2O+CO 32-=2HCO 3-饱和碳酸钠中通CO 2: CO 2 +H 2O+Na 2CO 3=2NaHCO 3↓ 离子方程式:CO 2 +H 2O+2Na ++CO 32-=2NaHCO 3↓点燃通电 700~800℃通电通电高温9) CO 2+2NaOH =Na 2CO 3+H 2O (少量CO 2) CO 2+NaOH =NaHCO 3(足量CO 2) 10) 侯氏制碱:NH 3+NaCl+H 2O+CO 2==NaHCO 3↓+NH 4Cl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离子反应方程式:NH 3+Na ++H 2O+CO 2==NaHCO 3↓+NH 4+镁:1) 3Mg+N 2Mg 3N 2 2Mg+O 22MgO (Mg 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2) 2Mg+CO 22MgO+C (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典型反应)3) Mg+2H 2O (热)Mg(OH)2+H 2↑铝:1) 2Al+Fe 2O 3 Al 2O 3+2Fe (利用铝热反应可把其他难熔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来)2) 2Al+6HCl= 2AlCl 3+3H 2↑离子反应方程式:2Al+6H += 2Al 3++3H 2↑ (遇冷浓硫酸、冷浓硝酸钝化)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OH -+2H 2O= 2AlO 2-+3H 2↑ 3) Al 2O 3+6HCl = 2AlCl 3+3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 2O 3+6H += 2Al 3++3H 2O 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 2O 3+2OH -=2AlO 2-+H 2O 4) Al(OH)3+3HCl =AlCl 3+3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3+3H +=Al 3++3H 2O Al(OH)3+NaOH =NaAlO 2+2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3+OH -=AlO 2-+2H 2O5) AlCl 3+3NaOH (少量)=Al(OH)3↓+3NaCl 离子方程式:Al 3++3OH -=Al(OH)3↓AlCl 3+4NaOH(过量)=NaAlO 2+3NaCl+2H 2O 离子方程式:Al 3++4OH -(过量)=AlO 2-+2H 2O 6) NaAlO 2+HCl (少量)+H 2O =Al(OH)3↓+ NaCl 离子方程式:AlO 2-+H ++H 2O =Al(OH)3↓NaAlO 2+4 HCl (过量) =AlCl 3+ NaCl+2H 2O 离子方程式: AlO 2-+4 H +=Al 3++2H 2O 7) 制备氢氧化铝最佳方案:从铝盐制备:Al 3++3NH 3·H 2O===Al(OH)3↓+3NH 4+从偏铝酸盐:AlO 2-+CO 2+2H 2O=Al(OH)3↓+HCO 3-(足量CO 2)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少量CO 2)8) 明矾净水原理 :KAl(SO 4)2•12H 2O===K ++Al 3++2SO 42-+12H 2OAl 3++3H 2O===Al(OH)3(胶体)+3H +提升: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①恰好使SO 42-完全沉淀:Al 3++2SO 42-+ 2Ba 2++4OH -===AlO 2-+2BaSO 4↓+2H 2O ②恰好使Al 3+完全沉淀:2Al 3++3SO 42-+ 3Ba 2++6OH -===2Al(OH)3↓+3BaSO 4↓铁:1) Fe 2+的检验:Fe 2++2OH -=Fe(OH)2↓ 4Fe(OH)2+O 2+2H 2O =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FeCl 2+Cl 2=2FeCl 3 (先加KSCN 再加氯水,通过检验Fe 3+的存在证明Fe 2+)点燃点燃点燃高温 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2) Fe 3+的检验: Fe 3++3SCN -=Fe(SCN)3 (血红色) Fe 3++3OH -=Fe(OH)3↓(红褐色) 3) Fe 2+→Fe 3+: 2Fe 2++X 2=2Fe 3++2X -(X=Cl 、Br) 4) Fe 3+→Fe 2+: 2Fe 3++Fe =3Fe2+2Fe 3++Cu =2Fe 2++Cu 2+(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强弱氧化剂氧化Fe 的总结】第二部分:非金属元素 氯、溴、碘、硅、硫 1氯、溴、碘:1) 氯碱工业:2NaCl+2H 2O 2NaOH+H 2↑+Cl 2↑(工业制氯气)离子反应方程式:2Cl -+2H 2O2OH -+H 2↑+Cl 2↑ (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和OH -)2) 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离子反应方程式:MnO 2+4H ++Cl -Mn 2++Cl 2↑+2H 2O (用饱和NaCl 除HCl 气体,浓硫酸除H 2O ) 3)2Fe+3Cl 22FeCl 3 (棕褐色的烟)Cu+Cl 2CuCl 2 (棕黄色的烟)H 2+Cl 22HCl(苍白色火焰) 4)Cl 2+H 2OHCl+HClO 离子反应方程式:Cl 2+H 2OH ++Cl -+HClO5) 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尾气吸收)离子反应方程式:Cl 2+2OH -=Cl -+ClO -+H 2O 6)工业制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主要成分CaCl 2和Ca(ClO)2有效成份Ca(ClO)27) 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H 2O+CO 2=CaCO 3↓+2HClO (水溶液中的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Ca 2++2ClO -+H 2O+CO 2=CaCO 3↓+2HClO Ca(ClO)2溶液中通过量CO 2:ClO -+H 2O+CO 2=HCO 3-+HClO 8) 漂白粉失效:Ca(ClO)2+H 2O+CO 2=CaCO 3↓+2HClO 2HClO2HCl+O 2↑9) Cl 2+2NaBr =2NaCl+Br 2 Cl 2+2NaI =2NaCl+I 2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检验Cl 2Br 2+2KI =2KBr+I 2离子反应方程式:Cl 2+2Br -=2Cl -+Br 2 Cl 2+2I -=2Cl -+I 2 Br 2+2I-=2Br -+I 2 (氧化性Cl 2﹥Br 2﹥I 2 还原性I —﹥Br —﹥Cl —)点燃点燃通电通电光照点燃10) Br -的检验:Br — +Ag +=AgBr ↓(淡黄色沉淀) I -的检验: I —+Ag +=AgI ↓(黄色沉淀)2硅、硫:硅:1) 工业制粗硅:SiO 2+2CSi+2CO ↑ 提纯:Si+2Cl 2SiCl 4SiCl 4+2H 2Si+4HCl2) SiO 2+CaO CaSiO 33) 硅酸的制备:(SiO 2与水不反应,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得) SiO 2+2NaOH =Na 2SiO 3+H 2O (氢氧化钠试剂瓶不用玻璃塞) Na 2SiO 3+CO 2+H 2O =Na 2CO 3+H 2SiO 3↓4) SiO 2+4HF =SiF 4↑+2H 2O (用于雕刻玻璃,因此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5) 普通玻璃的制备 SiO 2+CaCO 3 CaSiO 3+ CO 2↑ SiO 2+ Na 2CO 3Na 2SiO 3+CO 2↑6) Si+2NaOH+H 2ONa 2SiO 3+2H 2↑硫:1)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液相:SO 2+H 2OH 2SO 3 2H 2SO 3+O 2=2H 2SO 4 气相:2SO 2+O 22SO 3 SO 3+H 2O =H 2SO 42) SO 2+2NaOH =Na 2SO 3+H 2O (少量SO 2) SO 2+NaOH =NaHSO 3(足量SO 2)2Na 2SO 3+O 2=2Na 2SO 4 (Na 2SO 3溶液变质)3) SO 2的还原性: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 离子反应方程式:SO 2+Cl 2+2H 2O =4H ++SO 42-+2Cl -SO 2+Br 2+2H 2O =H 2SO 4+2HBr SO 2+H 2O 2=H 2SO 4 (SO 2与酸性KMnO 4、Fe 3+反应同样体现还原性) 4) 工业制硫酸:4FeS 2+11O 22Fe 2O 3+ 8SO 2↑ SO 2+O 22SO 3 SO 3+H 2O =H 2SO 45) 实验室制取SO 2: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H 2O+SO 2↑6) SO 2+2NaHCO 3=Na 2SO 3+ H 2O +2CO 2 (用饱和的NaHCO 3溶液除CO 2中SO 2) 7) Na 2SO 3+2HCl =2NaCl+H 2O+SO 2↑ NaHSO 3+HCl =NaCl+H 2O+SO 2↑ 8) Cu+2H 2SO 4(浓)CuSO 4+ SO 2↑+2H 2O (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备SO 2) 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9) Na 2SO 3+BaCl 2=BaSO 3↓+2NaCl 10) S+ FeFeS S+ 2CuCu 2S S+ Hg =HgS3氮族元素:① 工业制备硝酸:4NH 3+ 5O 24NO+6H 2O (氨的催化氧化)2NO+O 2=2NO 2 3NO 2+H 2O =2HNO 3+NO (NO 与NO 2的相互转化)② 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 3+H 2ONH 3·H 2O NH 4++OH -催化剂 △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催化剂催化剂点燃③ 氨气的制备:N 2 + 3 H 2 2NH 3 (工业合成氨,条件不可省)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 (实验室制氨气干燥用碱石灰)NH 3·H 2ONH 3↑+H 2O (浓氨水受热或加CaO 快速制氨气)④ 硝酸强氧化性与酸性的体现:(Fe 、Al 遇冷的浓硝酸、或冷的浓硫酸钝化) 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Cu+4H ++2NO 3-=Cu 2++2NO 2↑+2H 2O 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3Cu+8H ++2 NO 3- =3Cu 2++2NO ↑+4H 2O ⑤ 硝酸强氧化性的体现:C+4HNO 3(浓) 4NO 2↑+CO 2↑+2H 2O⑥ 浓硝酸久置显黄色:4HNO 34NO 2↑+O 2↑+2H 2O第二部分:元素周期表A 、B 、C 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A 是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两性;C 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苏教版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苏教版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d392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d.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还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提供了依据。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众多的化学方程式,以下为大家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无机化学部分1、碱金属(1)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4Na + O₂= 2Na₂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₂点燃 Na₂O₂(3)钠与水反应:2Na + 2H₂O = 2NaOH + H₂↑2、卤素(1)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₂点燃 2NaCl(2)氯气与氢气反应:H₂+ Cl₂点燃 2HCl(3)氯气与水反应:Cl₂+ H₂O ⇌ HCl + HClO(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₂+ 2NaOH = NaCl + NaClO+ H₂O3、氧族元素(1)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₂点燃 SO₂(2)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₂+ O₂催化剂加热 2SO₃(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₂+ H₂O ⇌ H₂SO₃4、氮族元素(1)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N₂+ O₂放电 2NO (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₂= 2NO₂(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₂+ H₂O = 2HNO₃+ NO (4)氨气与水反应:NH₃+ H₂O ⇌ NH₃·H₂O(5)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₃+ HCl = NH₄Cl5、碳族元素(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₂点燃 CO₂(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₂点燃 2CO(3)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O₂+ C 高温 2CO二、金属元素部分1、镁、铝(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₂点燃 2MgO(2)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 + CO₂点燃 2MgO + C (3)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₂= 2Al₂O₃(4)铝与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₃+ 3H₂↑2、铁(1)铁与氧气反应: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2)铁与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₂+ H₂↑(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三、有机化学部分1、烃(1)甲烷燃烧:CH₄+ 2O₂点燃 CO₂+ 2H₂O(2)乙烯与溴水反应:CH₂=CH₂+ Br₂ → CH₂Br—CH₂Br (3)乙烯的加聚反应:nCH₂=CH₂催化剂 CH₂—CH₂n2、烃的衍生物(1)乙醇与钠反应:2CH₃CH₂OH +2Na → 2CH₃CH₂ONa +H₂↑(2)乙醇的催化氧化:2CH₃CH₂OH + O₂催化剂加热2CH₃CHO + 2H₂O以上只是苏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部分重要化学方程式,掌握这些方程式对于理解化学概念、解决化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c0e2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7.png)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完整版)高中化学的方程式注意不能死记硬背,要根据公式去配平,这样不仅不容易出错,而且记忆效果也比较好。
以下是整理的一些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第1页共7页们之间不能反应。
3: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①AlCl3+3NH3·H2O=Al(OH)3↓+3NH4Cl②Al2O3+2NaOH=2NaAlO2+H2O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④Al(OH)3+NaOH=NaAlO2+2H2O⑤Al2S3+6H2O=3H2S↑+2Al(OH)3↓⑥2Al3++3CO32-+3H2O=2Al(OH)3↓+3CO2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4: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b9d19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6.png)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必修一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点燃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放电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Si + 2CO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SiCl4 + 2H2高温Si纯+ 4HCl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 4Li + O2 2Li2 ONa与O2反应点燃: 2Na+O2Na2O2Na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 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 Cl2 + H2 === 2HCl Br2 + H2 === 2Br I2 + H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 Cl2+2NaBr===Br2+2NaCl ② 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5、Na与Cl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2H2O2 催化剂△2H2O+O2↑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5、高炉炼铁:2C + O2 === 2CO Fe2O3 + 3CO ==2Fe + 3CO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2H4+3O2 2CO2+2H2O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CH2=CH2+HCl 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 CH3CH2OH乙醇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C6H6+15O2 12CO2+6H2O2取代反应:①与Br2的反应: + Br2 + HBr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HONO2浓硫酸△+ H2O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 3H2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 CH3CH2OH+3O2 2CO2+3H2O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3CH2OH+O2 2CH3CHO+2H2O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CH3CH2OH CH3COOH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2乙酸的酯化反应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6、①蔗糖水解反应: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2O 甘油+高级脂肪酸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油脂+H2O 甘油+高级脂肪酸蛋白质+H2O 各种氨基酸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HgO受热分解:2HgO 2Hg + O2↑ Ag2O受热分解:2Ag2O 4Ag + O2↑2、CO还原Fe2O3:Fe2O3 + 3CO 高温2Fe +3CO2 高炉炼铁① C 还原ZnO :2 ZnO + C 高温2 Zn +CO2↑② C 还原MgO : MgO +C 高温Mg + CO↑③ Al 还原Fe2O3铝热反应: Fe2O3 + 2Al 高温2Fe + Al2O3④ Fe还原CuSO4: CuSO4 + Fe ==== FeSO4 +Cu 湿法炼铜3、电解①电解NaCl:2NaCl熔融电解2Na +Cl2↑②电解MgCl2: MgCl2熔融电解Mg +Cl2↑③电解Al2O3: 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 4Al + 3O2↑4、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C4H10 C2H4+ C2H6 C16H34 C8H18 +C8H16 C8H18 C4H10 +C4H8 C4H10 CH4 +C3H6。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da5ea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c.png)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篇一:必修2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必修2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1. CH4 + 2O CO2 + 2H2O 甲烷的燃烧反应2. CH4 + Cl2 CH3Cl + HCl3. CH3Cl + Cl2 CH2Cl2 + HCl4. CH2Cl + Cl光照CHCl3 + HCl 光照光照点燃甲烷的取代反应5. CHCl3 + Cl CCl4+ HCl6. CH4C +2H2 甲烷受热分解(隔绝空气)7. CH3COONa + NaOH △CH4↑+ Na2CO3甲烷的实验室制备(了解)8. C2H4 + 3O2 2CO2 + 2H2O乙烯的燃烧反应9. CH2 = CH2 + Br CH2Br—CH2Br10. CH2 = CH23CH2OH11. CH2 = CH2CaO 高温光照点燃3—CH2Br 乙烯的加成反应12. CH2 = CH23—CH313. nCH2 = CHCH2乙烯的加聚反应14. 2C6H6 +15O2 12CO2 + 6H2O苯的燃烧反应15. + Br2 苯的卤代反应16. + HO2 +H2O苯的硝化反应17. + HO3H+H2O苯的磺化反应(了解)18. + 3H2 △苯的加成反应Ni -NO2 2O 甲苯硝化反应制TNT(了解)20. C2H6O+ 3O2 2CO2 + 3H2O乙醇的燃烧反应21. 2CH3CH22CH3CH2ONa + H2↑乙醇的置换反应22. 2CH3CH2OH+O2Cu/Ag 2CH3CHO + 2H2O 乙醇的催化氧化△23. CH3CH2OH 浓硫酸 2 = C H2↑+ H2O 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170℃24. C2H5OH+C2H5140℃C2H5OC2H5+H2O 分子间脱水成醚(了解)25. 2CH3COOH+2Na 2CH3COONa+H2↑26.2CH3COOH+Na2CO2CH3COONa+H2O+CO2↑ 27. CH33 CH3COONa+H2O+CO2↑28. 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 29. 2CH3COOH + Cu(OH)(CHCOO)2Cu + 2H2O 30. CH3COOH+CH3CH23COOCH2CH3 +H2O 酯化反应31. CH3COOCH2CH33COONa+CH3CH2OH 酯的水解32. C6H12O6 (s) + 6O 6CO2 (g) + 6H2O (l) 生理氧化反应(有氧呼吸)33. C6H12O6 2CH3CH2OH + 2CO2发酵生成酒精34. C12H22O11+H2OC6H12O6+ 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 35. C12H22O11 + H2O 催化剂2C6H12O6麦芽唐葡萄糖催化剂催化剂浓硫酸乙酸的酸性(了解)36. (C6H10O5)n + nH2n C6H12O6淀粉葡萄糖37. (C6H10O5)n + nH2催化剂n C6H12O6 △纤维素葡萄糖催化剂双糖和多糖的水解篇二:必修2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必修2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1. CH4 + 2O CO2 + 2H2O 甲烷的燃烧反应2. CH4 + Cl2CH3Cl + HCl3. CH3Cl + Cl2CH2Cl2 + HCl4. CH2Cl + Cl光照CHCl3 + HCl 光照光照点燃甲烷的取代反应5. CHCl3 + Cl CCl4+ HCl6. CHC +2H2 甲烷受热分解(隔绝空气)7. CH3COONa + NaOH △CH4↑+ Na2CO3甲烷的实验室制备(了解)8. C2H4 + 3O2 点燃2CO2 + 2H2O乙烯的燃烧反应9. CH2 = CH2CH2Br—CH2B(来自: 小龙文档网: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r10. CH2 = CH23CH2OH11. CH2 = CH2CH3—CH2Br CaO 高温光照乙烯的加成反应12. CH2 = CH23—CH3 13. nCH2 CH 乙烯的加聚反应14. 2C6H6 +15O2 12CO2 + 6H2O苯的燃烧反应15. + Br2 苯的卤代反应16. NO2 +H2O苯的硝化反应17. 3H+H2O苯的磺化反应(了解)18. + 3H2 △苯的加成反应Ni 点燃-NO2 2O 甲苯硝化反应制TNT(了解)20. C2H6O+ 3O2点燃2CO2 + 3H2O乙醇的燃烧反应21. 2CH3CH2 2CH3CH2ONa + H2↑乙醇的置换反应22. 2CH3CH2OH+O2 Cu/Ag 2CH3CHO + 2H2O 乙醇的催化氧化△CH2 = CH2↑+ H2O 乙醇的消去反应23. CH3CH2OH 浓硫酸(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170℃浓硫酸24. C2H5OH+C2H5 C2H5OC2H5+H2O 分子间脱水成醚(了解)140℃25. 2CH3 2CH3COO Na+H2↑26.2CH3COOH+Na232CH3COONa+H2O+CO2↑乙酸的酸性27. CH33 CH3COONa+H2O+CO2↑28. CH3 CH3COONa + H2O29. 2CH33COO)2Cu + 2H2O30. CH3COOH+CH3 CH3COOCH2CH3 +H2O 酯化反应31. CH3COOCH2CH33COONa+CH3CH2OH酯的水解32. C6H12O6 (s) + 6O 6CO2 (g) + 6H2O (l) 生理氧化反应(有氧呼吸)33. C6H12O催化剂6 2CH催化剂3CH 2OH + 2CO2发酵生成酒精(无氧呼吸)34. C12H22O11+H2O C6H12O6+ 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35. C催化剂12H22O11 + H22C6H12O6麦芽唐葡萄糖36. (C催化剂双糖和多糖的水解6H10O5)n + nH2 n C6H12O6淀粉葡萄糖37. (C催化剂6H10O5)n + nH2 △n 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了解)篇三:必修二_有机化学_方程式总结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甲烷和Cl2:CH4+Cl2光CH3Cl+HClCH3Cl+Cl2 CH2Cl2+HClCH2Cl2+Cl2 CHCl3+HClCHCl3+Cl2 CCl4+HCl 甲烷燃烧:CH4+2O2 2+2H2O 甲烷分解:CH4C+2H2乙烯燃烧:C2H4 +3O2 2CO2+2H2O 乙烯与Br2:C2H4+ BrC2H4Br2 乙烯与H2:C2H4+H2C2H6 乙烯与HX:C2H4+HX 3CH2X 乙烯与H2O:C2H4+H2O 3CH2OH 乙烯的加聚:nC2H4 2-CH 2 点12CO2+6H2O 3 NO2 +H2O +H2SO4(浓3H +H2O 苯与H2+3H2 Ni 乙醇和钠:2C2H5OH+2Na 2CH3COONa+H2 乙醇燃烧:C2H5OH+O2 2CO2+3H2O 乙醇催化氧化:2C2H5OH+O2CH3CHO+2H2O乙醇分子内脱水:C2H5OH浓H2SO4、170℃CH2=CH22O 乙醇分子间脱水:2C2H5OH浓H2SO4 、140℃CH3CH2OC2H5(乙醚)+H2O 注:一般醚以与氧相连的烃基加醚字命名乙醇与HX:C2H5OH+HX C2H5OX+H2O 乙酸与NaOH: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乙酸Na2CO3:CH3COOH+Na2CO3 CH3COONa+H2O+CO2乙醇与乙酸:CH3COOH+ C2H5OH 浓硫酸、△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水解:CH3COOC2H5+H2O CH3COOH+ C2H5OH乙酸乙酯皂化:CH3COOC2H5+NaO △CH3COONa+ C2H5OH 蔗糖水解:C12H22O11蔗+H2O 稀硫酸C6H10O6葡+ C6H10O6果麦芽糖水解:C12H22O11麦+H2O 催 2 C6H10O6葡纤维素水解:(C6H10O5)n纤+H2O 6H10O6葡淀粉水解:(C6H10O5)n淀+H2O nC6H10O6葡C17H35COOCH2 CH2OH (饱和)C17H352O 17H35COOH+CHOH C17H35COOCH2 CH2OH 软质酸甘油酯:C15H35COOCH2(不饱和)C15H35COOCH2C15H35COOCH2油酸甘油酯:C17H33COOCH2C17H33COOCH2相关热词搜索:有机化学方程式必修高中化学高二有机化学方程式必修5有机化学方程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三、四)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三、四)](https://img.taocdn.com/s3/m/dcbee54603d8ce2f0066237e.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三、四)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 、CO 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饱和烃→烷烃(如:甲烷)脂肪烃(链状)烃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6、烷烃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
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基本营养物质—糖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蛋白质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盐析:蛋白质遇见(饱和的硫酸钠、硫酸铵)盐析,物理变化变性:蛋白质遇见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变性,化学变化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鉴别: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酶特殊的蛋白质,在合适温度下:催化活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物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单体、链节、聚合度、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n(化合态) M0(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93e3fc240c844768eaee23.png)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甲烷1.甲烷燃烧 2O 2+CH 4CO 2+2H 2O2.甲烷与氯气光照(①→②→③→④)分步 ①CH 4+Cl 2CH 3Cl+HCl 合并 ①CH 4+Cl 2CH 3Cl+HCl②CH 3Cl+Cl 2CH 2Cl 2+HCl ②CH 4+2Cl 2 CH 2Cl 2+2HCl③CH 2Cl 2+Cl 2CHCl 3+HCl ③CH 4+3Cl 2 CHCl 3+3HCl ④CHCl 3+Cl 2CCl 4+HCl ④CH 4+4Cl 2 CCl 4+4HCl3.甲烷高温分解 CH 4C+2H 24.十六烷裂化:C 16H 34C 8H 18+C 8H 16乙烯 1.乙烯燃烧 CH 2=CH 2+3O 22CO 2+2H 2O2.乙烯与溴水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1,2-二溴乙烷)3.乙烯与水反应 CH 2=CH 2+H 2O CH 3CH 2OH4.乙烯与氢气、氯气、氟化氢反应 CH 2=CH 2+H 2CH 2CH 3CH 2=CH 2+Cl 2CH 2ClCH 2ClCH 2=CH 2+HCl CH 3CH 2Cl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点燃 高温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点燃 十六烷 辛烷 辛烯5.乙烯反应生成聚乙烯 nCH 2=CH 2 [CH 2 CH 2]n乙烯与氧气反应 2CH 2=CH 2+O 22CH 3CHOCH 2=CH 2+O 2CH 3COOH 苯1.苯燃烧 2 ○ +15O 212CO 2+6H 2O2.苯与纯溴反应 ○ +Br 2 ○ Br+HBr3.苯与浓硝酸反应 ○ +HNO 3○ NO 2+H 2O 4.苯与氢气反应 ○ +3H 2 ( 是6个CH 2各个C 相连接的简式,结构与之相同)乙醇1.乙醇与钠反应 2C 2H 5OH+2N a →2C 2H 5ONa+H 2↑2.乙醇燃烧 C 2H 5OH+3O 22CO 2+3H 2O3.乙醇催化氧化 总式 2C 2H 5OH+O 22CH 3CHO+2H 2O (催化剂为铜或银) 分式 2Cu+O 22CuO 2CuO+2C 2H 5OH 2Cu+2CH 3CHO+2H 2O乙酸1.乙醛氧化 2CH 3CHO+O 22CH 3COOH2.乙酸与镁反应 2CH 3COOH+Mg (CH 3COO)2Mg+H 2↑3.乙酸与氧化铜反应 2CH 3COOH+CuO (CH 3COO)2Cu+H 2O4.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 催化剂△ 点燃 Ni 浓H 2SO 4 50-60℃ 催化剂 点燃 催化剂5.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2CH 3COOH+ 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 6.乙酸与乙醇反应CH 3CH 2OH+CH 3COOH H SO 24△浓CH 3COOCH 2CH 3+H 2O酯1.乙酸乙酯与水反应 CH 3COOCH 2CH 3+H 2O CH 3CH 2OH+CH 3COOH 2.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 CH 3COOCH 2CH 3+ 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3.油脂反应 C 17H 35COOCH 2 CH 2 OHC 17H 35COOCH +3 H 2O 3C 17H 35COOH+ CH OHC 17H 35COOCH 2 CH 2 OHC 17H 35COOCH 2 CH 2 OH C 17H 35COOCH +3 NaOH 3C 17H 35COONa+CH OH C 17H 35COOCH 2 CH 2 OH糖类1.葡萄糖与氧气反应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2.葡萄糖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2CO 2↑3. 1分子麦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生成1分子葡萄糖与1分子果糖;纤维素、淀粉水解:(C 6H 10O 5)n ,即有n 分子纤维素或淀粉,生成n 分子葡萄糖。
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64c51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8.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苏教版为核心,主要讲授方程式的知识。
从其内容上看,课程的重点是针对化学方程式的选择、配平、计算等。
要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有效地运用方程式,理解各种化学过程,就要正确、科学地总结与整理各种方程式,这样才能加快学习效率,考试时也容易得分。
首先,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先要了解其内容的重点,清楚各种方程式的定义以及性质,然后按照适当的思路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比较明确的规则、原则,形成规范的、完整的学习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完成《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除了复习课本知识外,还要借助一些讲义和课外资料,整理出化学方程式的各类计算和配平,对其中知识点进行初步理解,例如关于计算比例、计算量子数、配平反应式等,上述指导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方程式的内容。
最后,《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复习课本知识外,还要结合练习,练习是强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综合练习,才能让学生掌握、运用方程式的知识,这样才可依据苏教版的思路,完成《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的学习。
综上所述,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苏教版》,要掌握课本内容,完成适当的练习,以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为考试备考打
好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