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中国
作者:
来源:《数码摄影》2015年第11期
经过整个9月的跋涉,50位选手拼尽全力的创作,“乡愁·中国”主题征稿大赛暨第五届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活动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收官时刻。100个传统村落、5000张摄影作品、250000字的调查报告,集合了对当下中国传统村落最为全面也最为真实的呈现,这些珍贵的影像和文字即将由北京出版集团集结成书,为这个时代书写下浓重的乡愁。10月9日,经过七位评委的一致评定,评选出了第五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它们分别是:毕延长、曾文峰、郭浩、聂艳、邱诗楠、汪小泉、王云霞、翁顺程、许德胜、杨锦炎;以及第五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提名,他们分别是:陈红波、陈靖、樊丽勇、蓝建民、林岩、王彬、王力、谢妍、尹永宏、张克新。
黄海明珠
山东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
东楮岛村,又名楮岛、褚岛、出岛,位于山东威海荣成市石岛管区宁津街道办事处。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渔民为了打渔便利,常常在这个向阳避风的长条型半岛上休憩,并在四围栽满楮树,后来定居的村民就称其为“楮岛”,因其位于山东大陆架的最东端,故名东楮岛。
走进东楮岛,如同走进了一座历史博物馆。一排排的海草房,整齐有序,错落有致,在海风的吹拂下,显得古朴典雅,飘逸潇洒,这些散发着古色古香味道、承载着百年历史文化、极具北方民俗特色、有着许多民间传说、富有相当感染力的古老村落,在摄影师眼里,它又呈现出一幅淡淡的色彩、凝重而又深邃的画面。村西南角入口处有一座古朴的海草房院落,正面门
口挂着“东楮岛村小学”,门口横匾上书写着“乡村记忆馆”。相信有一天,东楮岛会形成岛、湾、礁、石的完美海洋自然景观,游客们尽可以在这里住下,体验一下生活在原生态渔村的感受,住一天海草房、吃一天渔家饭、睡一天农家炕、当一天渔家人、看一天海景点,感受一下海草房铸就的那质朴又古拙的渔家气息……
天鹅的故乡
山东威海市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社区
烟墩角位于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是一个依山傍海、景色秀丽的小渔村,现有居民603户,1284人,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村东南有一座小山叫崮山,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曲氏祖从荣成港西镇巍巍村迁至于此。为防外患,朝廷曾在此驻守官兵、安营扎寨。为抗击倭寇,山顶上修了一座烟墩,每当倭寇进村袭扰,大家就点燃烽火互为声势,烟墩角村由此而得名。至今村周围仍留有寨里、教场、炮台、官房,烟墩,官泊等遗迹。
海草房、天鹅湾和“中华海上第一奇石”——花斑彩石是烟墩角最具特色的三大景点。201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在烟墩角村前的天鹅湾出海口,现场直播“全国人民迎来第一缕阳光”。走进这小渔村,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红瓦、绿树、海草交相辉映,彰显出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格局,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
烟墩角是世界上最大的的天鹅越冬乐园。村前有一个不大的海湾,海湾两侧各有一条淡水小溪流入,湾里海水清澈见底,生长着丰富的鱼虾和浮游生物,这些为天鹅栖息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环境。近几年,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看到了利用海草房发展旅游业的契机,
积极地开办“渔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天鹅之家”、“天鹅人家”等“渔家乐”就有十几家,“渔家乐”虽小,但它却连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每到冬天,来这里观光旅游的客人和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旅游业成了他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微风拂面,安静的小巷,温馨的村庄,一座座好看的海草房,那些妙曼温婉的故事,在悠长的时光隧道里,丝丝缕缕,淡雅生香。
古村落化石
江西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石塘村
铅山石塘,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相传五代前(907-960)村北有方塘十口,后来根据“十塘”的谐音,故名石塘。石塘与福建相邻,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古商贸繁荣,元时手工造纸业在石塘兴起,及明代发展成临近诸县手工业造纸中心和集散地,亦是县内最大的农村圩集之一。现在这里古迹遍布,田园、河道环绕,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2014年11月,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带着岁月创伤的辉煌古镇,这是一座与中国革命史相连的的红镇,这是一座环山如千里翠屏伴水如青澄玉镜的气候宜人的绿镇。是古色、红色、绿色交错的三色古镇。石塘的美蕴含在碧水青山间,潜藏在飞檐拱廊里,散落在青石板上,沉淀在高墙深院中。她洗尽铅华,清丽脱俗。
石塘,就是烙印着时光的古村落化石!
遗世而立的世界
江西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竹桥,“竹里桃花红几点,桥边杨柳绿三分”,一个清新俊逸的村名,带着古韵的诗意,却有700余年的生息。在竹桥,看到的都是忙碌的村民,安乐健康的老人,嬉闹的小孩穿街过巷。调研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余利权耄耋老人在看着家谱,老人出生于1936年3月,本村土生土长,是第42代。我心里想这么大的年纪应该辈分大吧,交流之下才知道,还有39代的三位老人健在,余利权老人颤巍巍写下:“余逹(达)礼、余会先、余秀峰。”老人耳聪目明,思维畅达。最令人感动的是赤脚医生余国文夫妇的故事,爱人十几年前不幸中风,余国文十年如一日,用自己调配的中药给老伴泡脚、按摩,使老伴中风之症基本痊愈。
近年来,竹村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古村落,极力修缮,改变环境,如我们拍摄的“苍岚山房”、“文隆公祠”、“品字三井”,都在施工当中,但是也有很多古建筑正在消逝,如“次旺公祠”,希望各方面能加大保护力度,对区域文化要着力于保护,着眼于发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梯田明珠
浙江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坑根村
位于丽水云和县崇头镇的坑根村是深藏于云和梯田之上的一个古老村落,地处云和梯田西侧,海拔千米的山腰上。怀揣800年的历史坑根,曾是银矿开采工人赖以生存之处,见证着明代银制行业的兴衰。如今,这儿早已不是当初的矿业开采种地,却以一种古朴的生长方式,倔强地保留着石头山寨,在崇山峻岭之间世世代代屹立,仿若世人遗忘在尘世间的一颗明珠。婉
转着时间的旖旎,铭写着古人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