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与作文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经典与作文教学初探

高大中心小学张凤萍

【关键词】

诵读经典诗词作文教学白话文文言文内化吸收

开启心智起承转合下笔千言广读博览水到渠成画龙点睛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老大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去年以来我进行了“读经典学作文”的实验

探索,将诵读古诗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古诗词学习写作。利用阅读课、兴趣活动等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印发了大量的古诗文名言佳句,进行整理,指导背诵。适时地引导他们在口语和习作中引用名言佳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作文的平台,增加了学生作文训练的数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纲】

背景——思考——实施——成果——启示

【正文】

【背景】

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最近几年,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了“汉学热”“国学热”,各地开始重

视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校,也开展了轰轰轰烈的诵读经典活动。学生诵读经典,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让学生诵读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势在必行。因此,去年以来我进行了“读经典学作文”的实验探索,将诵读古诗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古诗词学习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考】

从没有一个学者,是从学习单走出来的,从没有一个作家,是从作文补习班毕业的。

俗语有句话说:“爱之适足以害之。”吾于今日学校和社会流行的阅读和作文教育,看到了这种效应。

一、从现在作文看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 我阅读过许多学生的作文。其间构思精巧,立意高远,语言生动的文章如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生的文章词语匮乏,枯燥无味,重复罗嗦,胡编乱造,人云亦云。“早上,我走出家门。走到大街上,我看见地上有一个钱包。我捡起钱包,开始做思想斗争……”这是三个三年级的学生写的“上学路上”,多么相同的题材!多么幸运的遭遇!更有甚者,恶搞成了一种时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鬼门关”“小时不识月,一个白面团。”内容滑稽,情趣消极,语言荒诞……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老大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

让我们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吧!“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多么聪颖机灵!“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多么孝顺谦让!再看当今的孩子们,生活环境更优越,受教育方式更系统,认知水平也更高。同是幼童,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作文时语言苍白无力、废话连篇?为什么把经典的唐诗改得面目全非?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缺失。

二、从古代作文看

中国古人数千年的学习都很注重朗读与背诵。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了让世界瞩目的大思想家、文学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屈原,到现代的大文学家鲁迅,无一不是世界级的大师。他们启蒙学习用的就是最“笨”的方法——朗读与背诵。

古之教法有云:“诗从放屁起,文自胡扯来”。

如今各级学生,到作文时,往往苦思焦虑,而吐不出华采来。如有所作,也千篇一律,如套公式,都说的一些门面的假话,毫无创意,毫无真情,不能动人,只惹人厌,作文就等于造假说谎。因为在小学里,我们给儿童读的课本文章,多是“因文造情”“虚假浮夸”者(因为他们是为了写教科书而写教科书,不是为了感情来写教科书,所以也不怪他们,而只怪我们的“白话文”教育观念。)。又不鼓励(或不知如何鼓励)孩子多读书多累积学问,还没读几本书就要学生作文,而且要板起脸孔作文,要有主题,要有段落,要有修辞,要起承转合等等。作文变成了学生的苦差事。好像养蚕,没给他吃几片桑叶,就要叫他吐丝,于是就把蚕养死了。

本来自我表达是人类的天性,是一件愉快的事。孔子云:“辞达而已矣。至哉言乎!”

现在你的孩子喜欢作文,就让他直摅胸臆,有什么说什么。将来他就有文胆,敢思考,有己见,随着年龄和知识的成长,吐出漂亮的丝来,而且成蛹,天蚕变,翅而飞。假如现在就要求太多,他要必须百般思索才能下笔,甚至想着如何写,才能符合老师家长的心意,则他的慧根,就被无情切断了!

试想,现在年纪这么小,纵使能写出一点比别的小朋友好的文章,能惊天动地么?能深入人心么?能传世么?只是白白把他的才情障

蔽而己!

急什么!

该急的,急些吧!其它的,水到自然渠成,瓜熟自然蒂落。不必急,急也急不来。

小语教育专家于永正常说:“有学问就会作文,没学问去补什么作文班都是白费,最多是养出一个绣花枕头。外表富丽堂皇,里面败絮其中,只能骗外行人,明眼人一见便知也。”我们几代人的学问文章就都被葬送掉了。

为什么我们一代不如一代呢,我们象样的文学家在那里?

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我们不要再用我们这一代被教育的方法来再牺牲下一代了。

三、从读经典看作文

读经第一,阅读第二。此是生命学问扎实所在,其它皆弄玄虚耳。

“教作文”的最完整方法是:第一,从眼前说,是他怎么写,就怎么对,只鼓励,绝不刁难,绝不责备(甚至不必批改,不必纠正)。第二,为将来说,只要一面认真教他“读经”,一面博览群书,期待其“水到渠成”。(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多于读经时间。因为“知识性”的学问,还是表面的,一时的,只有经典的学问,是深度的,永久的。)

十几年来,已经给出经验证明:读经的孩子,因为以大量的时间读经,少量时间阅读(尤其全天候读经的孩子,因为语文程度极高,自然极爱阅读,故虽只分配少量时间阅读,其阅读“量”往往超过一般上学而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的儿童数十倍乃至百倍)。虽然一向从不教其作文,但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到了初中的年龄,才开放给他写日记,写信,写作文,不消几个星期,即能“下笔千言”,而且“吐属不凡”。所谓”作文技巧”,在他阅读时,都已自己融会了,是不用教的。如果要教,也稍稍指点就可以了。譬如蚕要先吃了许多桑叶,才能吐丝,如果“肚子里”没有先前吞下的“料”,巧妇是难为无米之炊的。眼看很多从小补习作文的孩子,一时好像“很有办法”,作起文来,起承转合,有模有样,但愈长大,愈不象样,最后只成个“庸才”。而且“庸才”一辈子,何其不幸!而这种人当今天下比比皆是也。

诵读古诗对于提高学生国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它仅仅局限于朗诵和积累层面。古诗词是极其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它不仅蕴涵着传统文化、民族智慧,还饱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感、丰富想象,也体现着诗人独特的创作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