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doc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e218c0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4.png)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摘要: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1.溶解度曲线的定义2.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3.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1.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液体的溶解度曲线3.气体的溶解度曲线4.各类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区别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1.溶解度表的定义2.溶解度表的重要性3.溶解度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1.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2.掌握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3.将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应用于实际问题正文: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展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而溶解度表则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溶解度曲线,也称为溶解度图,是一种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的曲线图。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以及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对于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和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的趋势,而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则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则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
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溶解度表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溶解度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和获取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信息,为实际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溶解度表对于研究和分析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地质、环境等领域。
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要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首先需要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以及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
9.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a46c1b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9.png)
第2课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教学分析:物质的溶解性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物理性质,但物质溶解性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学生并不知道。
为此,学习溶解度的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对溶解度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还能找到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合适方法。
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知识和气体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不同因素下物质的溶解情况,了解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的含义;知道影响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2.通过分析氯化钠、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能根据溶解度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通过分析、讨论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初步学会数据处理方法。
3.通过溶解度的学习,会利用有关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会根据溶解度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的含义。
2.理解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图片。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吗?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观看图片。
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思考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活动1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比较的标准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哪个?【小结】为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应该控制温度、溶剂的质量、溶液的状态等因素一致。
2.溶解度的概念观看图片,分析、比较,回答问题。
倾听。
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培养学生控制变量思想和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讲解】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的溶解限度用溶解度来表示。
【提问】通过上述比较,请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下个定义。
溶解曲线的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溶解曲线的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a47ac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8.png)
溶解曲线的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溶解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固体物质逐渐溶解于液体中时,所达到的平衡溶解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图线。
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溶质的浓度,可以观察到溶解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溶解曲线在化学实验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溶解过程的机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溶解曲线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和分析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溶解曲线的定义与特点,以便读者对溶解曲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接着,将详细探讨溶解曲线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包括其在溶解度测定、晶体生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将深入分析溶解曲线分析的意义,探讨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影响。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溶解曲线的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清晰的关于溶解曲线的意义的认识。
1.3 目的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溶解曲线的意义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应用。
我们将介绍溶解曲线的定义与特点,分析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探讨溶解曲线分析的意义。
通过对溶解曲线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背后的机理,提高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探讨溶解曲线在未来的可能应用领域,为化学研究和实验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认识溶解曲线的意义,进一步探索其在化学领域中的潜力和价值。
2.正文2.1 溶解曲线的定义与特点溶解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溶质的质量或浓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曲线。
溶解曲线通常以溶质质量或浓度为横坐标,溶剂中的溶解度为纵坐标,从而反映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能。
在溶解曲线中,通常会出现溶解度增大、饱和溶解度和饱和溶解点等特点。
随着溶质质量或浓度的增加,溶解度通常会增大,直至达到饱和溶解度。
3.2.3溶解度曲线
![3.2.3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c6bde97a3186bceb18e8bb20.png)
3.2.3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得最大克数。
符号:S,单位:g/100g水2、溶解度的含义:20℃时,S NaCl = 36g/100g水含义:20℃,食盐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溶解36克。
举例:20℃时,S AgNO3 = 222g/100g水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唯一因素是对于气体溶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和二绘制溶解度曲线图(1)请根据下表列出硝酸钾、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坐标系中作出温度(℃)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13.3 31.6 63.9 110 169 KNO3温度(℃)0 20 40 100 溶解度(g/100g水)0.173 0.165 0.121 0.076Ca(OH)2(2)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溶解度曲线上表示溶液的点的位置所表示的含义及点的移动操作诀窍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1)6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2)10℃时,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A物质的溶解度。
(3)℃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2:.右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A点所表示的意义(2)若X、Y、Z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气态物质,该物是。
判断的依据是。
(3)20℃时,N处物质X的溶液呈(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要使该溶液从N状态变为M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有或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S 100 =m(溶质)m(溶剂)SS+100=((+(mm m溶质)溶质)溶剂)=m(m溶质)(溶液)例1、在T℃时,向80克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20克,恰好达到饱和,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例2、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则在此温度下,3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多少克?T℃,硝酸钾饱和溶液200克,蒸发20克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当堂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1)20℃时,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 (2)20℃时,100克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26.4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26.4克/100克水(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e9d9e37f43323968011c927b.png)
第九讲溶解度曲线【知识梳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例题】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只有Z无晶体析出(B) t1 ℃时,用l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
(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D)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典型例题】1、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例1】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69cd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c.png)
个方面 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 ,可以 看出物 质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 Η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
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烫
3.面 :
对于曲线 下部面 积上的 任何点 ,依 其数据 配制的溶液为 赉
(B)t1℃时,用 l00 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
赀
退
分数的 X、y、Z 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 Sy
(c)当 X 中含有少量 y 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X 嘤
(D)t2℃ 时,三种物 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X>y >Z
解析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选 择题,它综合了饱和溶 笠
出有关物质的 溶解度;(2) 根据物质的溶解 度查出对应 的温 度;(3) 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 溶解度的 大小或者饱 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争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 解度或溶解
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 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 抑
影响越大; 反之,说 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俺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
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
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 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 的点有三 个方面的作 用:(1) 根据已知温度查
两条溶 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
踣
的溶解度 相同,此时 两种物 质饱和 溶液的 溶质 质量分数也相 她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4277b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0.png)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溶解度曲线是分析有关液体溶解度的重要工具。
它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尤其是
从事生物学、晶体学和工业制药等行业中。
溶解度曲线由一条指定温度下溶体溶解度的函数构成,其意义是可以测量溶液中物质的结构变化、溶解物质的质量及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首先,溶解度曲线可以提供对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的有效分析。
溶解度是受温度、场强等因素影响的,而溶解度曲线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这些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其次,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确定溶解物质的本质性质。
在物理或化学实验中,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含量以及溶解度的变化特性,从而对物质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溶解度曲线同样可以应用于工业制药行业和环境保护方面。
在用药行业中,买家恶搞担心该药物溶解度不足上市,溶解度曲线可以帮助用药制造商确定该药物溶解度的最佳温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市场可接受度。
此外,溶解度曲线也可以帮助环境保护者从而更好地控制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减少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
总之,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从事生物学、晶体学和工业制
药等行业的研究者更深入地洞察溶解性物质的结构变化、溶解物质的质量及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从而有效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在工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曲线上点的意义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曲线上点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5c4a575168884868762d6ef.png)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曲线上点的意义【提出问题】下表是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利用这个表格,你能简述一下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过程吗?[过渡]绘制时先通过横坐标温度,纵坐标物质的溶解度来确定若干个点,然后把若干个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知道90℃时KNO 3的溶解度大约是多少吗?简述一下你得到答案的过程。
[过渡]在曲线上先找到90℃对应的那个点,再看点对应的纵坐标。
这个点的意义就是指9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0g 。
其实,溶解度曲线上每个点的意义都可以指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多少。
(3)请你判断:①60℃时,将11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A 溶液;②60℃时,将9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B 溶液;③10℃时,将2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C 溶液;④0℃时,将1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硝酸钾的D 溶液;(4)请你在整个坐标系中寻找出能代表A 、B 、C 、D 四种溶液的点具体位置。
(代表饱和溶液的点和代表不饱和溶液的点,分布有什么不同?)[过渡]如果从溶液是否饱和的角度考虑,溶解度曲线上每个点还可指的是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指的是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总结]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1)溶解度意义。
(2)溶液状态意义。
【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继续完善表格。
(提示:W=(S/100+S )*100%)(1)请计算不同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请以温度为横坐标,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纵坐标,在如下坐标系中绘制出一条平滑的曲线。
/℃(3)这条曲线上的点(M 、N 、Q )指的是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曲线下方(P 、Y )的点呢?【提出问题】(1)要实现如下六种情况的转化,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3)实施如上的六种操作,能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是什么操作?——第⑥项。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dc232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d.png)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通常以克/100克溶剂(g/100g)或克/升溶液(g/L)表示。
溶解度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溶解过程的理解以及反应速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其中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溶质分子更容易克服吸引力和相互作用力,从而更容易融入溶剂中。
另一方面,在低温下,溶剂分子的平均动能降低,相互作用力增强,溶质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与温度相比,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尤其是对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剂的溶解过程。
但是,对于气体溶质和液体溶剂的情况下,压力的增大可以显著提高溶解度。
这是因为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其压力成正比。
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溶质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溶液的机会,从而提高溶解度。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溶解度通常较高。
相反,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时,溶解度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相互作用力较强可以促使溶质分子在溶剂中更好地分散,并与溶剂分子形成较为稳定的溶液结构。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进行解读。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或摩尔分数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形态可以根据溶剂的类型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溶解度曲线包括饱和溶解度曲线、过饱和溶解度曲线和不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描述了在给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
在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表示了溶剂中存在的溶质的最大可能质量。
曲线的形状通常呈正向斜率,即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无法再进一步增加。
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
![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2bb70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b.png)
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
1.点:
-曲线上每一个具体的点代表了在某一特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或摩尔数)。
-例如,在溶解度曲线上,如果一个点位于50℃,且坐标值为
20g/100g水,则表示该溶质在50℃时,每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克该溶质。
2.线:
-整个溶解度曲线是一条连续的线段,这条线反映了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线的斜率可以体现溶解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说明溶解度对温度越敏感。
-在某些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形成上升曲线;而在其他情况下,溶解度可能随着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减小,形成先升后降的曲线。
3.面:
-在三维空间中绘制溶解度图表时,溶解度曲线可能会与其他参数(如压力等)结合形成一个面,这个面就展示了溶解度与温度及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二维图中,“面”通常用来泛指溶解度曲线所覆盖的整个区域,它可以直观地呈现出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质溶解度的变化范围。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dfc050caaedd3383c4d389.png)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Q(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3e64a99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0.png)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1. 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性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概念、应用以及其相关实验方法。
2.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变化规律。
通常,我们会固定一种物质作为溶质,将其逐渐加入到一定量的溶剂中,并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通过将测得的饱和浓度与相应温度进行绘制,就得到了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1 曲线形态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变化规律,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常见的曲线形态:•升高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性增强。
•下降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性减弱。
•不变型: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溶解性几乎没有影响。
2.2 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分子吸收热能增多,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使溶质易于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溶解度增加。
•压力: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较于温度来说较小。
但某些物质在高压下会出现明显的溶解度变化。
3. 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一种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浓度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表格。
它提供了各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通常是常见温度)的溶解性信息。
3.1 表格内容典型的溶解度表包含以下信息:•物质名称:列出所研究物质的名称。
•温度范围:列出测量或记录的温度范围。
•溶解度值:列出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浓度。
3.2 制作方法制作溶解度表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并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一般的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量的溶剂,并加热至所需温度。
2.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3.记录所添加的溶质量以及所得到的饱和浓度。
4.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直到覆盖所需温度范围。
5.将测得的数据整理并制作成表格。
4. 应用与意义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3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压轴题专练02 溶解度及其应用(解析版)
![2023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压轴题专练02 溶解度及其应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37e3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8.png)
压轴题02 溶解度及其应用溶解度曲线是中考必考内容,出题概率几乎100%,考查方式有“一线型”、“二线型”、“三线型”、实验与曲线融合型等。
出题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1.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3.改变温度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4.一定温度下配制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的比较5.溶液的稀释6.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提纯方法7.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相等。
线——曲线的走向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曲线的陡缓表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固体 命题角度 1.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高溶解度越大。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若g100m m 溶解度溶剂溶质<,为不饱和溶液; 若g100m m 溶解度溶剂溶质=,恰好为饱和溶液; 若g 100m m 溶解度溶剂溶质>,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温度不变时,改变溶质或溶剂质量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增加溶剂℃改变温度时,升温或降温取决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3.改变温度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改变温度若有溶质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若无溶质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一定温度下配制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的比较℃溶质的质量与一定时,溶解度越大,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越小。
℃溶剂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越大℃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所含溶质质量越大,所含溶剂质量越小。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简析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6dc956a8956bec0975e3ac.png)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简析“溶解度曲线”连续几年都是山西省中考的命题热点,明确其意义并能熟练应用很有必要。
下面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作一个简要的概括和评析,希望能帮助初学者将抽象的问题与图像联系,更好地理解溶解度及相关概念。
溶解度S (克)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确定某物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2、判断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3、 可以看出改变温度析出的晶体量的多少如右图所示,高温下溶解度为S 2,低温下为S 1,若由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则要析出的晶体为S 2-S 1(100克水中)。
4、 判断某点时的溶液是否饱和从图中明显看出,在曲线上和曲线以上部分所含该物质已等于或大于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在曲线下则为不饱和溶液。
5、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溶解度S (克) 溶解度S (克) 温度 温度(图一) (图二)如图一,A 点处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变为饱和溶液,只需从A 点向溶解度曲线引一横一竖两条线,即可看出转化方法:降温和增或加溶质、蒸发溶剂(可理解为相对增加溶质)。
反之,从曲线上某一点(饱和)向下向右引两条直线,即可看出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图二):升温或增加溶剂(相当于相对地减少溶质)。
6、判断改变温度时,溶液的各量的变化如上图二,若要判断从饱和溶液A 到B 时溶液中各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由A 到B 那条线上只是改变温度,溶质、溶剂并没有增减。
其它经常考查的溶液的质量、溶解度、饱和与否、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也能做出判断,依次为不变、增大、不饱和、不变。
7、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从该温度处引一条垂直于温度轴的直线与溶解度曲线有交点,哪个交点在上就表示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大。
常常 考查的是(如右图):a 的溶解度比b 的大。
但是从图上很容易看出,因为两图像上升过程中有交点,故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应为三种情况,交点前一种,交点后一种,交点处二者相等。
氯化钠_碳酸钠_溶解度曲线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氯化钠_碳酸钠_溶解度曲线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bd8a6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2.png)
氯化钠碳酸钠溶解度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图形表示。
而氯化钠和碳酸钠是常见的无机盐,在许多实际应用和工业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优化相关工艺、指导实验设计以及提供材料基础数据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概述说明、碳酸钠溶解度曲线概述说明、溶解度曲线的比较与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概述本篇文章的目标和重要性、阐明文章的结构和框架以及明确本篇文章所关注问题的背景。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常见无机盐物质在溶解度曲线研究中的概念、意义和应用。
通过对氯化钠和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比较与分析,探讨它们的差异性以及解释这些差异的原因。
最后,总结目前研究所发现的内容,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氯化钠和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研究的平台,并且为今后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概述说明:2.1 氯化钠的定义与性质: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由一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组成。
它是一种白色晶状固体,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氯化钠在水中可以迅速溶解,并且可以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饱和溶液。
2.2 溶解度曲线的概念与意义:溶解度曲线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随溶剂中溶解度变化的关系。
这个曲线提供了我们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特性以及饱和溶液中浓度变化的重要信息。
通过研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情况以及饱和状态下浓度变化。
这有助于我们预测和控制氯化钠在实际应用中的反应过程、结晶过程或其他相关过程。
2.3 影响氯化钠溶解度的因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8ab8c3856a561252d36fd2.png)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作者:马亚楼来源:《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5年第11期一、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那么曲线上的点、线、面有什么意义呢?1.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此时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Ca(OH)2等。
3.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该面上的点叫做不饱和点。
曲线上方的面表示对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根据曲线上的点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根据溶解度查出相对应的温度,也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倾斜度可以确定提取溶质晶体的方法:曲线为陡升型,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之结晶;曲线为缓升型,一般用蒸发溶剂使之结晶;曲线为下降型,一般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
例1(2015·雅安)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D.将7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研析与解答:由题给溶解度曲线,可知在7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2.5g,由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表述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否则说溶解度毫无意义;由曲线可以看出,在7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但在70℃之后。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减小;由于在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8.6g,即此时128.6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在7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在70℃之前和之后,该物质的溶解度均比70℃时小。
利用溶解度曲线、数据制备和提纯物质
![利用溶解度曲线、数据制备和提纯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47b794f9f61fb7360b4c6578.png)
洗涤
干燥
KNO产品
滤液
滤 渣
(1)“趁热过滤”操作中,滤 NaCl 。 渣的主要成分是 (2)“趁热过滤”后,有时先 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 沸,然后再“冷却结晶”,目 的是 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 。 NaCl析出,提高产品纯度
【拓展训练2】
1、蒸发浓缩含有Na+、 ClO3-、K+、Cl-的混合溶液 析出 晶体 NaCl 2、如何从上述混合液中得 到KClO3晶体?
【思考与交流】 2、如何从硝酸钾溶液得到 硝酸钾晶体
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
操作: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至溶液表面出现晶 膜时,停止加热,冷却到室 温,过滤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 显著变化的物质
3、除去KNO3中少量NaCl 步骤:溶解,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 滤,洗涤、干燥。 操作:在烧杯中溶解固体, 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 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当有大量晶体析 出时,趁热过滤。将滤液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干燥
利用溶解度曲线、数据制备和提纯物质
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而变化的趋势(线) 1、表示意义:曲线图中不同位置的点 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 曲线下方任意点对应的是一定温度下 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任意点对应的是一定温度下的 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任意点代表该温度下的饱和 溶液和未溶晶体(溶质)的共存。 曲线交点则表示在该温度下,这两种 溶质的溶解度相同。
蒸发浓缩 溶液 或使溶液 结晶析出 晶体
用到的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或三脚架)、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硅酸盐质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思考与交流】
1、如何从氯化钠溶液得到 氯化钠晶体 方法:蒸发结晶 操作: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待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 响较小的物质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a03b2c4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d.png)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液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溶质的性质。
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该曲线展示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1.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
溶解度受温度、溶剂性质、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
温度升高对于固体溶解度而言通常是有利的,但对于气体来说则相反。
2.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绘制方法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曲线。
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使用图表工具将温度和溶解度的关系表示出来。
3.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解读溶解度曲线可以展示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水溶液中的一些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加;-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水平的,即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某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倒U型曲线,即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逐渐降低。
4. 重点溶解度曲线的实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实例分析:- 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 硝酸钙水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倒U型曲线;- 汞的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
5. 应用和意义溶解度曲线对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条件来调节溶解度,从而实现产品的最优化制备。
此外,溶解度曲线还能帮助科学家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物质的溶解动力学规律。
总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现象的重要概念。
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于控制溶解度以及了解溶解过程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来调节溶解度以实现特定的需求。
同时,溶解度曲线也为科学家研究溶解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e2671702020740be1e9bd3.png)
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g S2 S1 M
静态:定点M——t1℃时,固体物质A的 溶解度是S 克。 (实际意义:t℃时,100克水中最多溶 解A物质S克。)。
O
溶解度/g
t1
t2
温度/℃
动态:动点M→N——t1℃→t2℃时,固体物 S 2 质A的溶解度由S1克→S2克。 (实际意义:100克水中,当温度t1℃时,溶 解S1克A物质就达到饱和;当温度变到t2℃时, S1 还是100克水,需溶解S2克A物质才能饱和。)
溶 解 度 (g) 甲
乙
甲
冰水
乙
0
温度 ( C)
应用二 确定混合物的提纯、分离方法 例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 硝酸钾? 溶 解 度 /g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硝 酸钾
混合物
适量水 加热 KNO3 热 饱和溶液 降 温 结晶
过 滤
60 氯化钠 4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O
N
M
t1
t2
温度/℃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温度,实质上就是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溶 解度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改变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是增大?减小? 还是基本不变”。它能指导我们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来改变溶液的 状态、配制合理浓度的溶液、结晶获取溶液中的溶质。
应用一 判断温度改变对“溶液状态及组成”的影响
/g
45 30 2010
小结:溶解度曲线类型为“ 态受温度的影响情况:
不饱和溶液
升温
”的物质的溶液组成及其状
升温
①
溶解度曲线点的移
![溶解度曲线点的移](https://img.taocdn.com/s3/m/45d17f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1.png)
溶解度曲线点的移动与相分离过程有关。当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时,会发生相分 离,产生固液或液液相分离现象。相分离过程会影响溶解度曲线点的移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溶质的性质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溶质的性质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也 会影响其溶解度。
02
溶解度曲线点的移动
温度对溶解度曲线点的影响
升高温度
溶解度曲线点向右移动,表示溶 解度增加。
降低温度
溶解度曲线点向左移动,表示溶 解度减少。
压力对溶解度曲线点的影响
增大压力
溶解度曲线点向右移动,表示溶解度 增加。
溶解度曲线点的移动
目录
• 溶解度曲线点的概念 • 溶解度曲线点的移动 • 溶解度曲线点的应用 • 溶解度曲线点的实验研究 • 溶解度曲线点的理论分析
01
溶解度曲线点的概念
溶解度曲线的定义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通常以温度为
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分离过程改进
溶解度曲线点有助于优化混合物 的分离过程,如蒸馏和萃取,从 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结晶过程控制
溶解度曲线点可用于控制结晶过 程,以获得特定形状和大小的晶 体,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污染物去除
溶解度曲线点可用于指导污染物去除过程,如吸附和萃取,以提 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效果。
废水处理
溶解度曲线点可用于优化废水处理过程,如沉淀和过滤,以提高废 水的处理效果和降低处理成本。
气体分离
溶解度曲线点可用于指导气体分离过程,如吸收和吸附,以提高气 体的分离效率和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