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渗透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8卷 第1 

0期2 0 1 2年 1 0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28,No.10Oct.,2012文章编号:1000-8934(2012)10-0116-05

问题渗透理论

幸小勤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南京210096

) 摘要:

问题是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是一种不理想状态,这种状态不具有物理实在,不是大自然直接给出的,而是依赖于问题主体的背景知识:问题的提出总是和一定的知识或概念框架相联系;问题的分析理解总在一定的理论背景知识中进行;

而对先前理论知识的预设确定,是问题解决的冲破口。从问题的提出、分析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角度来探讨问题与理论关系,可以看出问题的整个成长过程都呈现着理论的渗透。问题渗透理论的探究有助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科学问题的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问题;理论渗透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01-02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问题的评价指标研究(11BZX031

)”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幸小勤(1978—)

,女,重庆江津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问题学。①本文所指“

问题”仅限于对科学问题的探讨。②马雷教授在2

012年东南大学博士生问题学研讨会上提出了“问题渗透理论”的观点,并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本文尝试从问题生成、分析和解决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参见马雷《问题学讲演录2012

》。 问题①是整个科学研究工作围绕旋转的轴心,

整个科学研究在不断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中循环进行。如果说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那么理论则是科学思维的最终研究成果,假如截取整个科学研究循环过程中的其中一段来看,似乎问题作为科学研究工作的初始,理论作为研究工作的结尾,那么问题和理论是独立分开的两个不同阶段吗?本文将从“问题”的成长过程视角来探

究问题对理论的依赖。

1 “

困难”和“注意力”是问题的核心要素

要探究为什么问题渗透理论,

先要知道“问题”这一概念指的是什么。理论界许多学者依据各自的背景知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问题的许多不同界定: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Pola-

ny

i)认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1〕

。当代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图尔敏(S.Toulmin

)把问题定义为解释的理想与目前能力的差距。他给出一个

公式,就是“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

力”〔2〕

。20世纪国际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K.波普尔在其《客观知识》一书中言道:“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困难,而理解问题就在于发现困难和发现困难

在哪里”

〔3〕

。日本著名的哲学家岩崎允撤与物理学家宫原将平认为:

“科学问题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理论上或经验上的已知事实,即它的

各阶段上的确实知识),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

务”

〔4〕

。国内学者林定夷认为问题“是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的所要求的目标

状态之间的差距”〔5〕

,等等。

上述对问题的每一种定义都内在地包含着问题渗透理论的思想。说“

问题是智力上的愿望”,这个智力是否包括理论知识的占有?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主张“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

,那么我们就可以问:“解释”说什么?“解释”是否需要理论?目前的能力是什么?这个能力是否包含理

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认为“理解问题就在于发现困难和发现困难在哪里”,那么如何“发现”困难?凭什么“发现”困难?这其中有没有理论起作用?回答当然也是肯定的。认为“科学问题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更是明白无误地提出理论知识对问题的不可或缺性。

笔者想着重谈谈林定夷的定义。这个定义强调

问题源于目标状态和当前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涉及人类期望的方方面面,包括外在的现实

或客观世界状态、内在的知识状态以及人的选择偏好本身等等。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的确

11

描述了问题的基本特征,但这里还需要补充的是对差距的理解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之间的差距的架桥或消除必须是困难的,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在其《解决问题》一文中曾经认为:“没有困难就没有问题”。这里所指困难是相对的,具有主观性,仅对问题主体①来说对此问题的解决感到棘手。所以波兰尼(M.Polanyi)在同文中又说:“一个问题或发现本身是没有涵义的。问题只有当它使某人疑惑或焦虑时,才成为一个发现。一个下棋方面的问题,对黑猩猩或低能人来说什么也不是,因为它并没有使他们疑惑。另一方面,一个高能棋手也不会被其迷惑,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它。”〔6〕把困难作为构成问题的必要组成部分,使我们不至于把所有能产生目的活动的情况都看成是问题,如捡起一本自己丢在地上的书。

其次,作为一个问题,这种差距必须足够重要以致能激发当前或未来的解决活动,这里指的“重要”也是相对问题主体而言,能激起问题主体的极大注意力,并感觉有去解决的必要。虽然某些特殊场合的高尔夫球员可能要具有专业水准的推杆技巧,但对其他一些人来说这种能力缺乏可能不是他“要去着手”的问题清单,仅仅因为这对他来说没有充分的注意,更不用说有解决的必要。如劳丹所言:“仅当我们感到有必要予以解决时,才能成为问题”〔7〕。他列举在科学史中的任何时刻,总有许多事情是已知现象,但人们并不感到需要予以说明或弄个明白,如自古以来就知道大多数树的树叶是绿色的,但这一“事实”仅在人们认为非常有趣、非常重要而值得予以说明时才成为一个“经验问题”。还有,人们早就知道某些药物会引起幻觉,但这一广为人知的事实被认为是生理学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却是最近的事。所以一个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愿望,它还必须在当前或可预知的未来能够足以吸引人们的意图和行动。只有吸引问题主体的高度注意力,以至于达到有解决的意图,才能成为问题。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不只是作为一种差距,它是现实与期望不一致的关系,是一种不理想的状态,这种不理想状态要有被消除和解决的愿望和可能,但是有困难。因为问题是一种“不理想状态”,所以它不完全作为一种客观世界的状态存在,也不完全作为一个主观的不满意状态存在,它是一种概念实体,起着一种分配注意力的作用,什么地方被贴上“问题”的标签标志着有注意力分配到了某种“不满意的状态”中〔8〕。“困难”和“注意力”是问题的核心要素,这两者相对于问题主体而存在,如何发现并去注意这种“困难”,分析这种“困难”以及试图解决它,密切依赖问题主体的背景理论知识。

2 问题的生成源于背景理论知识

既然困难是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而困难存在于背景理论知识之中,那么理论自然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波普尔认为,“困难和问题通常是两个方面的冲突产生,一方面是我们背景知识中的内在期望,另一方面则是某些新的发现,诸如我们的观察,或有观察所提示的某些假设。”〔9〕依照这个观点,没有背景理论知识就不会有冲突,因为没有背景理论知识中的内在预期,就失去了冲突的对象,也就不会构成问题。由此也可以说问题是对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观念模式产生了疑惑或冲突,所以问题的产生总是和一定的理论知识相联系。

绝对无知提不出问题,或者说,没有理论就不能正确有效地提出问题。问题作为一个有差距的状态,这种差距状态必须要激起问题主体极大注意力,并有去着手解决的意图才能构成问题。而“注意”会受到问题主体先行知识的启示和期待的密切影响。在这方面,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许多实验,表明先行的启示和期待会如何影响到观察中的感性知觉。从理论上说,甚至我们关于对象的感性知觉,也不是照相式的简单反映。我们能够把对象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映像通过神经系统进行信息的变换而传递到大脑,再反馈到视神经末梢,从而成了一个与心理状态相关的过程。这种过程,不能不与我们的知识、先行的启示与期待,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注意”这种心理状态发生关系。我们对问题的察觉方式,不但与先行理论和假说所启示的期待有关,而且与观察者以往的经验、所受到的训练和知识背景密切有关。〔10〕一个训练有素的生物学家看某个显微镜或许能注意到其中的细微结构变化,而它的后勤助手也许就只看到杂乱无章的图。所以有什么样的问题脱离不了提问者的所拥有的知识理论背景,没有知识基础的婴儿不会产生问题。

问题总在一定的概念框架下被提出。正如劳丹认为:“世界总是通过这种那种的概念框架的‘透镜’被感知的;概念框架所使用的语言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上印下了消除不掉的‘印记’。更准确的说,一切

问题渗透理论 

①问题主体包括问题提问者和问题解决者,有时提问者和解决者是同一人,有时是不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