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2020届高中历史教研资料:历史批注式阅读课件(共51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课实例
1.批注式阅读是讲授的辅助,不可喧宾夺主; 2.批注式阅读的主要任务,在课前布置,课堂 重在成果汇总。可适当进行批注示范。 3.批注式阅读贯彻词句圈画、结构梳理、争鸣 共鸣三个层次。
实例参见必修一第四单元16课《抗日战争》
四、批注感悟
首都师大附中的探索
批注推行的数月间,欣喜不断,学生们能在浮躁的时代 静心读书,能在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时代精细揣摩,这种扎实 的人文素养,这种浓郁的学术氛围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脚步。
规范批注式阅读
◎双色学习法 运用黑色、红色水笔。
黑色笔用于句子的标识,红 色笔用于字词的标识;或黑 色笔用于学生自己的标识, 红色笔用于老师指点后的标 识。(铅笔、荧光笔等可适 当结合)
◎符号圈画法 字词:勾圈 短句:波浪线 长句:直线 段落:方框 着重:三角 核心:五星
~~~~~~~ []
——孙立权:《谈“批注式阅读”》
成果汇总
古人的评点最初只是读者读书心得的记录、标志,是个人阅读行为。 即使后来有了读者对象,甚至出现评点学派,但评点者始终是在自我摸 索中逐渐掌握评点之法,并自成一格,没有他人的从旁指点。而在批注 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开展阅读批注的主体,但同时离 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自己批注或印发前人的批注来为学生作示范,教 给学生批注的方法,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之后要对 学生的批注成果及时反馈。学生的批注式阅读不再是个人摸索式阅读,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
批注式阅读与教学相结合为现存的阅读教学打开新思路, 但由于在操作中处理不当使其存在批注过于个性化,难以统 一; 批注过于分散,难以集中; 批注流于粗浅,难以深入 ; 批 注过于功利,难以常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引入 选择意识、问题意识、引导意识、方法意识来指导实际教学, 以期最大限度发挥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潜力。
——摘自杨芳:《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
“近现代以来,批注式阅读仍然是伟人和有思想的文人读 书的重要方式之一。毛泽东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毛 泽东点评二十四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独到见解为世人所叹 服。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国外的很多文学家和伟人也有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如列宁的 《哲学笔记》就是由他读书时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
——侯岩峰:《这里春色渐浓——参加“批注式阅读”实验有感》
探索阅读方法
1、给孩子以阅读的自由,摆脱传统的束缚; 2、以文本为中心,建立起师生间“心灵”的对话; 3、扎实学风,实现从课内研读到课外拓展。
历史阅读三阶段
第一阶段:圈点式、摘录式、提要式; 第二阶段:批注式、心得式、随笔式; 第三阶段:评论式、课题研究式、著作式。 ——陈梅钦:《中学读书笔记分学段体式教学构思》
历史批注式阅读
主讲人:乔楠
一、批注溯源
注,即注释、注解;批,即点评、分析。批注式阅 读是扎扎实实的学习方法,也是对所感所思的直观呈 现。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 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 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赞)、毛纶和毛宗岗父子 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 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 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
原文聚焦
高一5班王汀批注
才华批注——以李零《我读<史记>》为例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 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 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 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 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 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 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 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 成就其名山事业。
The world has kissed his soul with its pain, 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 And he did.
——泰戈尔《飞鸟集》
原文聚焦
高一5班王汀批注
才华批注——以李零《我读<史记>》为例
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 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 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 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 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 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 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 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 其境者,绝难体会。
——《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 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此人(宋太宗)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 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 宋人终不省。
——摘自《二十四史(领导干部读本)》
历史类知名批注略览
◎《春秋》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由三大注解引申出知 名流派。 ◎《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 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裴松之批注《三国志》,批注内容超过原文三倍以上,视野大为拓展。 ◎郦道元《水经注》,为《水经》作注,而融入广博的知识,人文风俗的描写 备受称道。 ◎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注文中多联系蒙古灭宋之事,抒发感慨,寄托 对故国的忧思。
——李晓明:《批注式阅读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法方式之一》
《唐大诏令》八千卷楼旧藏、 吴焯批校跋本
手写批注
印制注疏
夫以一手而画数面,则将有兄弟之形;一口 而吹数声,不免再吷也。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 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 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序三
◎批注阶段法
完全式批注 半指定式批注 指定式批注
学生充分批注、自由阐发 教师提示关键句 教师提示关键句,并设定问题
详情请参考所发学案,对比三者的不同。
运用批注式阅读
学生主体
1.选修课的精品阅读。围绕教学内容精选文章,
持之以恒 扩充学生视野,把课堂交给学生,前半段静心批注,
后半段讨论展示。
2.常规课的创新引入。课前发放阅读材料,讲解
——孙立权:《谈“批注式阅读”》
东北师大附中的主要观点:
1.批注深含中国文化底蕴; 2.讲求直观印象,意随文生; 3.批注式阅读是对话的过程。
践行:课堂篇
”上课时的主要方式就是学生和学生、我和学生交流批注成 果。一堂课上,我常被学生精彩的批注所吸引,学生也常为我充 满哲理的批注所折服。讲范仲淹词《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时,有同学加了一句批注:与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 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同学的批注刚读完,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 声。“
二、批注发展
1989年,江西的刘羡华老师呼吁延续批注的传统; 2002年,东北师大附中的孙立权老师系统提出了“语 文教育民族化”,批注式阅读是其中的核心策略。
孙立权老师 东北师大附中
“每篇文章都是‘多层次结构’的存在物,有 人认为分3个层次:形成层、再现层和表现层。 ‘形成层’就是文本的语言形态;‘再现层’就 是文章展现的语象世界,就是文章语言展现出来 的画面和意境;‘表现层’就是作品的深沉意蕴。 这3个层次不是互相断裂的,而是互相关联,共同 组成和谐的文本世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就 是学生的思维在这3个层次间游走穿梭的过程,就 是解读文本的过程。”
批注式教学的革命性变化:
1.历史背景学的巨大潜力; 2.文本的重新认知; 3.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的变革。
教材文本解读——以必修一为例
1.虎符为调兵的凭证,那么调 动多少人才能使用虎符?
2.注释说阳陵虎符中的阳陵, 地点为陕西咸阳市东,可信吗?
第2课中的插图——《阳陵虎符》
教材文本解读——以必修一为例
视野拓展
批注要求,搜集优秀作品,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
深度课堂
进行词句圈画、结构梳理、争鸣共鸣的交流。
选修课实例
1.强化批注式阅读的基本要求; 2.学生自主批注,教师辅导、拍照; 3.学生交流与展示。
高一10班沈疏桐《史记》批注
高一2班刘宜睿教材批注
才华批注——以李零《我读<史记>》为例
——孙立权:《谈“批注式阅读”》
践行:课外篇
“’批注式阅读‘不但适用于课文学习,更适用于课下 阅读。我们经常给学生印发名家名篇,印刷时将原文置于左 侧,右侧和原文末尾处空白,以备批注。 学生的批注有的 是’有句无篇‘的,即着眼于文章某词某句某段的’旁批‘, 我谓之’书间笔痕‘;有的批注写在原文的后边,是着眼于 全篇的,类似古代小说评点中的’回末总评‘, 我谓之’ 篇后悟语‘。”
我们谈《史记》。读它,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 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 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 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 有白活。
何谓倒霉? 司马迁从时代角度来看,非常不得
志,且受尽摧残,但从历史角度来说, 他的这种人格为后人带来的思想价值, 是同一时期煊赫的霍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也被代代传承下来。这也是他生命 宽度的扩展。
——倪燕、朱婷:《批注式阅读教学反思研究》
三、借鉴创新
首都师大附中的探索
教学中,学生经常忽视教材、疏于笔记,课外阅读 更是只有量的增长,而无质的提升。批注式阅读,作 为精品阅读模式,对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传统观念主导下阅读教学的流弊之一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可 以寻找教材中自己喜闻乐见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精耕细作,讲 深讲透,犹如在舞台上“满场杀伐,铮鼓齐鸣,而人心不动,反欲 掩耳避喧”。“人心(学生心)不动”,阅读教学何谈效率?“反 欲掩耳避喧”,学生岂能不厌学?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能留 下适当的“空白”,就能取得“鼓板不动,场上寂然,而观者叫绝 之声,反能震天动地”的效果。这四两拨千斤的“留白”就是还给 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边阅读边批注。
第3课中的插图——《唐朝河 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1.张议潮在图中何处? 2.河西节度使意味着什么?
教材文本解读——以必修一为例
1.此图为北宋文官几品?
2.任何场合都穿一样的官 服吗? 第3课中的插图Hale Waihona Puke Baidu—《北宋文官出行图》
教材文本解读——以学生论文为例
教材文本解读——以学生论文为例
批注式教学的问题与改进:
解析批注式阅读
1、文本与批注 从文本格局来看,批注可分为眉注、旁注、夹注和尾注。
2、时间与批注 从阅读时间分配,批注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
3、活动与批注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批注汇总——成果展示。
眉注 旁注
夹注 尾注
眉注、旁注、 夹注、尾注,位 置上的不同,代 表批注内容的不 同,眉注重背景, 旁注重感受,夹 注重字词,尾注 重反思。
——杨芳:《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
第一,对批注式阅读民族化、经验化色彩的强调, 阻碍了批 注式阅读研究的深入、推广和普及。
第二,过于强调批注式阅读的传统渊源,忽视了批注内容的完 整性,限制了批注式阅读的文体适用范围,降低了批注式阅读对于 学生思想发展的意义。
第三,在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理解有偏颇,存在忽视 批注系统的完整性和滥用批注式阅读的倾向。
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 不大急则不大慰。当子龙杀出重围,人困马乏之后, 又遇文聘追来,是一急;及见玄德之时,怀中阿斗不 见声息,是一疑;至翼德断桥之后,玄德被曹操追至 江边,更无去路,又一急;及云长旱路接应之后,忽 见江上战船拦路,不知是刘琦,又一惊;及刘琦同载 之后,忽又见战船拦路,不知是孔明,又一疑一急。 令读者眼中,如猛电之一去一来,怒涛之一起一落。 不意尺幅之内 ,乃有如此变幻也。
原文聚焦
我想引用一句文天祥的诗,评价 司马迁。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正气歌》 虽有千年之隔,然英雄之气多为 相似,太史公不朽!
高一2班刘宜睿批注
选修课之批注式阅读
精品阅读之深, 学生思维之广, 专注笔端之妙, 争鸣共鸣之欢。
下面是批注式阅读的体验间,10~15分钟
——孙立权:《谈“批注式阅读”》
最早使用评点法的是唐代丹阳进士殷璠。他编选的诗集 《河岳英灵集》对入选的各家诗歌均配有精辟的评点。评点作 为一种成熟的批评方法,始于南宋时代的文学批评家们。后来 又有了小说评点,评点小说的第一人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他 对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作的评点开历代小说评点的先河。 这些小说评点本,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以说是 ‘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为我们今天倡导批注式阅读教学 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