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讲义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数学讲义

1.1集合及其表示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

集合是一种数学语言,是对数学的进一步抽象,它将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甚至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将集合的概念和理论渗透到数学的各类分支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章是高中数学的第一个章节,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初步掌握基本的集合语言,了解集合的基本思想方法和集合的发展历史,能用集合的思想去观察、思考、表述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道集合的意义,理解集合的元素及其与集合的关系符号;认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数学史引入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我校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3)这间教室里所有的课桌; (4)所有的正有理数; (5)…… 二、学习新课

(1)集合的有关概念:

集合的述性说明: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集合,简称集。

我们既要研究集合这个整体,也要研究这个整体中的个体。我们称集合中的各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注意方向和辨析);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出来(不考虑元素的顺序),且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再划一条竖线,在竖线后面写上集合中元素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即:{}

A x x p =满足的性质,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 (3)特殊集合的表示:

常用的集合的特殊表示法:实数集R (正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负有理数集-

Q )、整数集Z (正整数集+

Z )、自然数集N (包含零)、不包含零的自然数集*

N ;

空集∅(例:方程2

20x +=的实数解集为∅).

[说明] 描述法这一表示集合的形式学生较难理解,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描述法这种表示方法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不等式320x +>的解; (2)我班中身高较高的同学; (3)直线21y x =-上所有的点; (4)不大于10且不小于1的奇数。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2______N

(2

Q (3)0____∅ (4)0______{}0

(5)b ______{},,a b c

(6)0______*

N

例3、写出下列集合中的元素(并用列举法表示): (1)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答:{}2

(2)大于10而小于20的合数组成的机荷 答:{}12,14,15,16,18 例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被5除余1的正整数所构成的集合 答:{}|51,x x k k =+∈N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第三象限的点构成的集合 答:{}(,)|0,,x y xy x y >∈∈R R (3)函数2

21y x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答:(){}2

,|21,,x y y x

x x y =-+∈∈R R

(4)12345,,,,34567⎧⎫

⎬⎩⎭

答:*,,52n x

x n n n ⎧⎫=∈≤⎨⎬+⎩

N

例5、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5,,x y x y x y +=∈∈N N

答:()()()()()(){}0,5,1,4,2,3,3,2

,4,1,5,0

(2){}

2

230,x x x x --=∈R

答:{}3,1- (3){}2230,x x x x -+=∈R

答:∅

(3)12,5x

x x ⎧⎫

∈∈⎨⎬-⎩⎭N Z

答:{}7,1,1,3,4--

例6、用符号∈或∉填空:

(1

){

x x <

(2){

}

2

*

3____1,x x n n =+∈N (3)(){

2

1,1____y y x -=

(4)()(){}2

1,1____,x y y x -=

[说明]例4-例6都涉及到了集合的描述法表示,这也是本节课的最大的难点,题目不宜过多,可以从中选取一些;在例题中渗透有限集和无限集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课本P7练习1.1

四、课堂小结: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7习题1.1

(选做题)已知集合{}

,,A x x a a b ==+∈Z ,若12,x x A ∈,判断:A x x ∈⋅21是否成立. 六、教学设计说明

1.通过许多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感知概念,然后在通过文字的归纳叙述让学生形成概念,再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文字描述的概念,由此层层深化概念。

2.由于本节课文字信息量较大,因此用制作课件,以简化板书工作,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提高单位教学效益。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

三、教学流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