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出籽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 ( 2 ): 448-454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DOI :10.13430/ki.jpgr.20200822001玉米出籽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马娟,王利锋,曹言勇,李会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 )摘要:出籽率与玉米单穗产量密切相关,其遗传机制的解析对玉米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09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率统一(FarmCPU )、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 )和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MLMM )对2017年和2019年河南新乡原阳、周口郸城、海南三亚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LUE)的出籽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18个与出籽率显著关联的SNP(P<1.72E-05 )_其中,FarmCPU、CM LM和M LM M方法分别检测到丨4个、5个和2个位点S2J7292896利用CM LM和M LM M方法在BLUE环境和2019年原阳均检测到;在BLUE环 境,S2_111319193利用FarmCPU和CM LM方法均检测到;在2017年郸城,S5_93814060利用CM LM和M LM M方法均检测到 5 个位点即Sl_304584425、S5 _11751831、S5_93814060、S5 _186385476 和 S8_94354503 的表型变异解释率介于10.09%〜15.43%之间,为出籽率的主效S N P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发现,8化丨.08、8丨112.06、8丨114.09和闽!16.05可能是影响出 籽率的重要区段。
共挖掘32个候选基因,其中E3泛素蛋白连接酶UPL1、DEAD盒ATP依赖的R N A解旋酶RH52、蛋白激 酶同源子4、SNARE互作蛋白KEULE和延伸因子EF1A等可能是影响出籽率的重要基因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率统一;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压缩混合线性模型;出籽率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for Kernel Ratio in MaizeM A Juan,W A N G Li-feng,C A O Yan-y o n g,LI Hui-yong(Institute o f C ereal Crops, Henan Academy o 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 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Kernel ratio(K R)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rain yield per ear in maize(Zea mays L. ) ,and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mechanism for kernel ratio i s important for high yield breeding.W e used 309 inbred lines of maize as an association population,and used 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 (F a r m C P U), compressed mixed linear model(C M L M ),and multiple locus mixed linear model(M L M M)to conduct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for kernel ratio of maize grown in Yuanyang(Xin xiang,Henan), D a n c h e n g(Z h o u k o u,H enan ) ,and Sanya(Hainan )in 2017 and 2019, and 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e (B L U E).Eighteen significant S N P s for K R were identified(P<1.72E-05 ).Fourteen,five,and two S N P s were detected by F a r m C P U,C M L M,and M L M M,respectively.S2 87292896 was detected by C M L M and M L M M in B L U E environment and Y u a n y a n g( 2019 ).S2_l11319193 was identified by F a r m C P U and M L M M in B L U E environment.S5_93814060 was detected by C M L M and M L M M in Dancheng(2017 ).Five S N P s,i.e., Sl_304584425, S5_l1751831, S5_93814060, S5_l86385476, and S8_94354503,explained 10.09%-15.43% of phenotypic variations,and were considered as major S N P s for K R.Bin1.08, Bin2.06, Bin4.09, and Bin6.05 might be important genomic regions for K R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A total of32 candidate genes were identified,a m o n g which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U P L1,D E A D-b o x ATP-dependent R N A helicase R H52, protein kinase homolog4, SNARE-interacting protein K E U L E,and elongation factor!E F1A)m a y be important genes for K R.收稿日期:2020-08-22 修回日期:2020-09-10 网络出版日期:2020-丨0-12U R L:/10.13430/ki.jpgr.20200822001第一作者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E-mail: ********************通信作者:李会勇,研究方向为玉米种质资源,E-mail:*********************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1丨036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2020Y Q04 )Foundation projec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He n a n Province ( 182102110368 ),Science-Technology Foundation for Outstanding Y o u n g Scientists of Henan A c a d e 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2020Y Q04 )2期马«i等:玉米出籽率全基W组关联分析449K e y w o r d 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multiple locus mixed linear model;compressed mixed linear m o del;kernel ratio玉米(Z m L.)出籽率-•般由单穗粒重 和单穗重的比值确定,与产量密切相关。
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及玉米穗行数主效QTL的验证共3篇
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及玉米穗行数主效QTL的验证共3篇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及玉米穗行数主效QTL的验证1玉米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其穗部和籽粒特征的遗传机理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主题之一。
本文利用地理和季节环境的变化,开展了QTL定位实验,并验证了玉米穗行数主效QTL的作用。
实验使用了两个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分别是Zea mays L. var. Yanhe and Zea mays L. var. Lvhe。
产生的杂交子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观测,运用复合区间映射策略确定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位置。
结果显示,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位置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说明这些特征是受基因影响较大的。
此外,我们在多个环境下确定了一个穗行数主效QTL的位置,并在不同代际中验证了这一QTL的有效性。
通过这些结果,我们得出玉米垂直上的穗行数主效QTL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为QTL12。
不同环境条件下,穗行数主效QTL的作用类似,但不同环境下的名义和实际贡献略有不同。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玉米穗部和籽粒特征的遗传机理,并针对性地探讨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QTL定位问题。
鉴于实验结果,穗行数主效QTL是玉米产量增加的有效途径,其对玉米栽培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施QTL定位实验,揭示了玉米穗部和籽粒特征的遗传机理。
结果显示,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位置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说明基因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鉴定出穗行数主效QTL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为QTL12,其对玉米产量增加具有明显作用。
这对于指导玉米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穗部和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及玉米穗行数主效QTL的验证2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基因位点的关联分析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信息。
玉米穗行数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
玉米穗行数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翟立红周兰庭等【论文摘要】对玉米中控制穗行数的QTL进行定位和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在一套以综3为遗传背景携带衡白522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进行QTL初步定位的基础上,以穗行数明显减少的置换系SIL8为材料,构建置换片段内的F2次级分离群体和跨叠系进行了穗行数基因的QTL定位。
在1.02~1.04 bin区段存在控制玉米穗行数的QTL,命名为qKRN1。
2年的QTL定位及跨叠系分析结果将qKRN1锁定在分子标记HND9-umc1297之间,遗传距离为2.7cM,该穗行数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相应基因奠定了基础。
【论文关键词】玉米;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穗行数;数量性状玉米产量是玉米育种学家和遗传学家共同关注的性状,穗行数是一个重要的产量组成因子,与产量显著正相关,探明穗行数形成的遗传机理有助于玉米产量性状形成的遗传机理的阐述,为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玉米穗行数是一个数量性状,受到多基因的控制。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玉米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出现,在玉米全基因组内检测控制产量相关QTL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20世纪80—90年代,Edwards等就使用同工酶和RFLP标记开展玉米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 [1-2]。
随后Veldboom等报道了利用RFLP标记对玉米形态和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鉴定了23个控制形态性状、35个控制产量性状的QTL,其中,在1 S(bnl5.62,1.02 bin)、2 S、4 S和4 L上各鉴定了一个穗行数QTL[3]。
bnl5.62附近的QTL也被Austin 等所鉴定到,另外他们在其邻近的umc157附近还检测到一个穗粗QTL[4]。
杨俊品等以4822×5003 的166 个F2:3 家系作为定位群体,共检测出 59 个分布于10个连锁群的QTL,其中第1、3 连锁群较多;在第一染色体的bnlg1083(1.02 bin)、umc1035(1.06 bin)附近发现了2个穗行数QTL[5],这些QTL也与产量有关[6]。
玉米穗行数的遗传研究
玉米穗行数的遗传研究徐宝峰;许正学;邬生辉;曲海涛;王越人;李光发【摘要】利用PH4CV、A6及PH4CV×A6的326份DH系穗行数,根据主、多基因遗传模型进行分析,运算结果为:穗行数为1对主基因混合加、加上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54.35%,多基因遗传力为39.56%.【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玉米;穗行数;遗传【作者】徐宝峰;许正学;邬生辉;曲海涛;王越人;李光发【作者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正文语种】中文玉米穗行数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属于数量性状,广义遗传力较高,与玉米产量呈显著正相关[1-2]。
近期对穗行数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层面[3],认为玉米穗行数的位点主要为加性和部分显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
文章利用穗行数差异较大的双亲及其组合DH群体的穗行数进行主、多基因遗传分析,为玉米遗传育种工作提高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PH4CV (14~16 行)、A6 (20~22 行)及 326 份PH4CV×A6材料的DH 系。
1.2 试验方法2017年种植 PH4CV、A6及 326份PH4CV×A6材料的DH系。
ph4cv、A6为5 m行长,10行区;326份PH4CV×A6材料的DH系,各5 m行长,2行区。
垄距60 cm,株距20 cm。
秋季收获后,PH4CV、A6随机各取100穗,计穗行数;326份DH系各取10穗,计穗行数,取平均值。
1.3 统计方法按照章元明教授的P1、P2、DH模型进行运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模型运算结果将PH4CV、A6的穗行数,及326份DH系穗行数输入模型,结果如表1。
玉米穗行数基因的Q TL定位与分析
玉米穗行数基因的Q TL定位与分析翟立红;周兰庭;韩鹏;腾峰【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2【摘要】对玉米中控制穗行数的QTL进行定位和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在一套以综3为遗传背景携带衡白522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进行QTL初步定位的基础上,以穗行数明显减少的置换系SIL8为材料,构建置换片段内的F2次级分离群体和跨叠系进行了穗行数基因的QTL定位。
在1.02~1.04 bin区段存在控制玉米穗行数的QTL,命名为qKRN1。
2年的QTL定位及跨叠系分析结果将qKRN1锁定在分子标记HND9-umc1297之间,遗传距离为2.7cM,该穗行数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相应基因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4页(P69-72)【作者】翟立红;周兰庭;韩鹏;腾峰【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湖北襄阳441053;湖北文理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湖北襄阳441053;湖北文理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湖北襄阳441053;湖北文理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湖北襄阳441053; 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湖北利川44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3【相关文献】1.玉米穗行数相关基因GRMZM2G398848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J], 孙培元2.玉米新选自交系2个组合6个世代穗行数和行粒数的遗传分析 [J], 石明亮;江建华;梁奎;郭媛;薛林;胡加如;黄小兰;洪德林3.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精细定位与遗传效应解析 [J], 白娜;石云素;李永祥;焦付超;陈林;李春辉;张登峰;宋燕春;王天宇;黎裕4.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J], 张焕欣;翁建峰;张晓聪;刘昌林;雍洪军;郝转芳;李新海5.玉米超多穗行数基因型通15D969的单倍体育种效应 [J], 李忠南;王越人;刘颖;艾东;王大川;胡博;李光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行粒数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6 . 4 O 、 8 . 9 O 、 9 . 1 0 。 以 多基 因遗 传 为 主 , 应 采 用 轮 回选 择 和 聚 合 回 交 的 方 法 积 累微 效 基 因 , 对
玉 米行 粒 数 进 行 遗 传 改 良 。 关 键 词 :玉 米 ;行 粒 数 ;主 基 因 + 多 基 因 遗 传 分 析
p ol y g e ne mi x e d i nhe r i t a nc e m od e 1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we d t h a t t he ke r n e l n um b e r pe r r o w w a s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a d d i t i v e — d o mi n a n c e a n d d o mi n a n c e — e p i s t a s i s p o l y g e n e i n c r o s s e I, wh i l e i t wa s
( Sc ho o l o f Li f e Sc i e nc e a nd Te c hn ol o gy, He n a n I ns t i t u t e of Sc i e nc e a n d Te c h no l o gy, Xi nxi a n g 4 53 00 3, Chi n a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候选基因预测陈昕怡;刘晨艳;华明珠;徐欣;冯汶祥;汪保华;方辉【期刊名称】《农学学报》【年(卷),期】2024(14)4【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自然变异,以期为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以150份遗传变异丰富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研究。
通过结合34342个SNP标记和3种模型,对5个籽粒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研究结果揭示了18个独立位点与目标性状显著关联,每个位点能够解释12.24%~15.41%的表型变异。
同时,研究发现4对与籽粒长度相关的SNP之间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互作,这些互作共能解释5.32%的表型变异。
为了深入理解这些关联位点背后的分子机制,结合B73自交系籽粒发育的动态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的功能注释,预测了19个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可以分为4类:6个酶、3个核糖体蛋白、1个转录因子和9个其他蛋白。
这些候选基因的发现为解析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改良籽粒大小和作物产量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通过本研究,我们不仅揭示了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自然变异,还为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这些成果有望为玉米育种工作带来新的突破,提高玉米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总页数】11页(P26-36)【作者】陈昕怡;刘晨艳;华明珠;徐欣;冯汶祥;汪保华;方辉【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相关文献】1.玉米盐胁迫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2.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3.玉米雌穗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4.小麦籽粒镉元素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5.玉米茎秆营养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李婷;董远;张君;冯志前;王亚鹏;郝引川;张兴华;薛吉全;徐淑兔【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22(55)13【摘要】【目的】玉米穗部性状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解析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挖掘与穗部性状相关的位点,为功能基因克隆和高产玉米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方法】选用115份来源于陕A群和陕B群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和4份国内骨干作为亲本,以基于NCⅡ遗传交配设计获得的442份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构建关联群体,调查2个环境中群体材料的穗长、穗粗、穗行数等8个穗部性状;利用tGBS技术检测亲本基因型,推测出F1杂交种的19461个高质量SNP,结合杂交种表型和基因型开展基于加性、显性及上位性模型的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玉米穗发育相关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的注释信息预测候选基因。
【结果】表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群体的8个穗部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表型变异为3.78%—45.25%。
方差分析表明,8个穗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效应均呈现极显著水平(P<0.001),广义遗传力为54.15%—68.89%。
同时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或显著负相关。
利用加性和显性模型分别检测到16个和3个显著SNP,上位性模型检测到79个上位性位点。
3种模型检测的显著位点累积解释各性状38.21%—60.69%的表型变异,其中,加性模型检测到的显著SNP累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00—41.26%,上位性模型检测到的位点累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5.18%—45.36%。
基于加性和显性模型检测的显著SNP的效应分析发现多数位点呈现加性和部分显性效应,仅2个为超显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7个单SNP和5个上位性位点能够解释5%以上的表型变异。
根据SNP的位置以及基因的表达信息预测了17个候选基因。
玉米几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玉米几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曹靖生
【期刊名称】《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通过对Griffing4配制的15个杂交种的研究。
结果表明:百粒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与单株位粒重有较大的遗传相关系。
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果穗重,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和子料深度。
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穗行数在遗传中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适于早代选择;而行粒数在遗传中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适于早代选择;而行粒数在遗传中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宜于早代测配,选育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曹靖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032
【相关文献】
1.玉米外引自交系及改良系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J], 郭琦;李继竹;杨伟光;尹日成
2.玉米穗部性状遗传分析 [J], 胡洋;崔学宇;郑雷雷;杨伟光
3.九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J],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4.玉米辽单565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J], 王国宏;董润楠;孙成韬;石清琢;王延波;李
中强;
5.玉米辽单565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J], 王国宏;董润楠;孙成韬;石清琢;王延波;李中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杂交群体产量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4, 50(2): 363 372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DOI: 10.3724/SP.J.1006.2024.33022玉米杂交群体产量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马娟*曹言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2摘要: 提高产量是玉米育种的长期目标, 解析产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对选育高产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用123份玉米自交系和8份测验种作为亲本, 根据NCII (North Carolina design II)获得540份杂交种为材料, 在新乡和周口试验田调查F1杂交种的单穗粒重、单穗重、百粒重、行粒数等8个产量及构成性状, 利用玉米 5.5K液相育种芯片检测亲本基因型, 推断F1杂交种的基因型, 利用BLINK (Bayesian information and link-age-disequilibrium iteratively nested keyway)加性和显性模型开展F1杂交种表型与其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ability, SCA)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加性和显性模型对F1杂交种分别检测到10个和31个显著关联位点。
利用显性模型检测到8个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与SCA显著关联。
不同性状和模型间共定位位点有7个, 其中1个为单穗重与其SCA同时关联位点。
通过对主效和共定位SNPs的扫描, 共鉴定到26个候选基因,其中转录因子MYBR85、NLP9、PHD3、生长素上调小RNA (SAUR11和SAUR12)、FCS-like锌指蛋白基因FLZ16等可能是控制F1杂交种产量性状与其SCA的重要候选基因。
玉米穗部性状的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_孙海艳
Genetic Analysis of Ear-related Traits in Maize by Using Joint Analysis of Multiple Generations
SUN Hai-yan1,2 ,XU De-lin 2 ,CAI Yi-lin2 ,WANG Jiu-guang2 ,WANG Guo-qiang 2 ,SHAO Rong-hua2
( 1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6; 2 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6)
摘要: 以玉米自交系 095 和 L26 为亲本,通过对 P1 、P2 、F1 、F2 、B1 、B2 6 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研究了秃尖长、穗行数、穗粗、 千粒重、穗重、单株产量等穗粒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 穗行数、穗重、单株产量的最适模型为 D-2 模型,即 1 对加性主基 因 + 加性 - 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穗粗、千粒重的最佳模型为 B-1 模型,符合两对基因加性 - 显性 - 上位性模型; 秃尖长 的最佳模型为 E-3,符合两对加性主基因 + 加性 - 显性多基因模型。本研究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玉 米穗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阐明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规律。
待果 穗 成 熟 晒 干 后 考 察 其 秃 尖 长 ( bald tip length,BTL) 、穗长( ear length,EL) 、穗粗( ear diameter,ED) 、穗行数( kernel rows per ear,KRE) 、行粒数 ( grain number per row,GNR) 、千 粒 重 ( 1000-kernel weight,1000-KW) 、穗重( ear weight,EW) 、单株产量 ( grain weight per plant,GW) 等性状。性状评价标准 按全国玉米区试要求执行。 1. 3 遗传模型分析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玉米的产量、数量、性状是多个数量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玉米各主要农艺数量性状对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目标数量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明确各主要农艺数量性状对产量构成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有根据、有重点地进行自交系的选择和杂交组合的选配。
同时将产量与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一步剖析各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11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遗传相关分析,为玉米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的11个玉米杂交系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提供,并对其编号:1、47×90,2、39×44,3、99×13,4、99×61,5、45×60,6、99×44,7、新玉米9号(CK),8、45×44,9、61×06,10、99×15,11、37×44等11个组合。
1.2试验设计配置的11个杂交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5m×0.9m=3.15m2。
地膜覆盖,膜宽为70cm。
人工播种,一区两行,株行距为25cm×50cm,试验地面积为24m×6m=144m2,每小区行距为50cm,株距为25m,播种深度为5-7cm,每小区种植28株,试验地总株数为924株。
抽雄期,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测其株高、穗位;收获时,每小区随机选择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测其穗长、穗粗、百粒重等。
玉米各农艺数量性状数据如下表1。
2结果与分析作物杂交优势是各个数量性状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各数量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因而对一个数量性状的选择势必影响到另一个数量性状的遗传效果。
一般所观察到的是表现型的相关,包含环境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各数量性状间相关的遗传效应。
玉米穗行数相关基因GRMZM2G398848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穗 行数 ( k e r n e l r o w n u mb e r , KR N) 是 玉 米 产
量 的 主要构 成 因素 , 其 由小 穗 成对 分 生 组 织 数 目 决 定 。该性 状 为数 量 性 状 遗传 , 具 有 较 高 的广 义 遗 传力 , 因此 对 于 玉米 高 产 育 种来 说 解 析 其 遗传 方 式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L u等 以掖4 7 8 ×丹
相对分子质量为 6 5 . 6 8 1 1 k Da , 是 一 个 不 稳 定 亲水 性 蛋 白 , 包含 1个 F — b o x超 亲 家族 和 2个 AMN1超 亲 家族 ,
无跨 膜 结 构 域 , 无信 号 肽 , 由 a螺 旋 、 无规则卷 曲、 延 伸链 和 B 折叠构成 。 关键词 : 玉米; 穗行数 ; G R MZ M2 G 3 9 8 8 4 8 基 因; 生物信息 学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0 1 6 ( 1 1 ) : 4 ~7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生
玉 米 穗行 数相 关 基 物 信 息 学 分 析
作 为试验 材料 , 其 序 列来 自于美 国国立 生物 技 术 信息 中心 网 站 ( Na t i o n a l C e n t e r f o r B i o t e c h n o l o —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NC BI ) h t t p: f f . n c b i . n l m.
上, 发掘 出 2 5个 “ 一致性” 与效应值大 于 4 . 5的
数 相关 基 因 G RMl Z M2 G 3 9 8 8 4 8的序列 为材 料 , 采
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农业 科学 院作物科 学研究所 /作物 分子育种 国家 _ T程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8 1
摘 要:穗行 数是玉 米产量 的重要 组成性 状,其遗传 解析对 高产 育种具 有指 导意义 。本 文以2 0 3 份 主要玉米 自交 系为
材料 , 2 0 0 7 年 在新疆 乌鲁木 齐 、吉林公 主岭 和海南 三亚进 行穗行 数测定 ;采 用分 布于玉 米基 因组的4 1 1 0 1 个单 核苷 酸
多态 性( s NP ) 标 记对 穗行 数进 行关 联分 析 。共鉴定 出9 个 与穗行 数显 著关 联( 尸<0 . 0 0 0 1 ) 的 S NP ,分 别位 于染 色体框
1 . 0 2 、1 . 1 0 、7 . 0 3 、8 . 0 2 、9 . 0 6 和1 0 . 0 3 。8 个 S NP位于 已定位 的数量 性状座 位( QT L ) 区间 内。在显 著 S NP位点 L D 区
Ch i na
A b s t r a c t : Ke me 1 r o w n u mb e r ( K R N 1 i S o n e o f g r a i n y 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s i n ma i z e( Z e a m a y s L . 1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i t s g e n e t i c a r c h i .
因奠 定基础 。 关键 词:玉米 ;穗行 数 ;全基 因组关联 分析 :候选 基 因
Ge n o me - wi d e As s o c i a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Ke r n e l Ro w Nu mb e r i n Ma i z e
玉米新选自交系2个组合6个世代穗行数和行粒数的遗传分析
r a e Z am y . a n n rdl e n wybe y Istt o A r ut a Si cso eA e ln o i m i ( e a sL )mogibe i s e l rd b ntue f g cl rl c n e f h raAo g w n z n i i u e t
中 图 分 类 号 :5 3 0 S l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0 1 2 1 ) 5— 1 4— 8 10 7 9 (0 0 0 0 0 0
Ge e i a y i n Ke n lRo Nu b r a d K e n lNu be n tc An l ss o r e w m e n r e m r Pe w i g S x Ge r to s o r Ro by Usn i ne a i n f Two Cr s e a e f o I br d Li e o s s M d r m n e n s
效 应 大 于加 性 总 效应 。研 究 结 果 暗 示 通 过 有 利 等 位 基 因 聚 合 改 良这 些 自交 系 的 穗 行 数 比行 粒 数 更 有 效 。 关 键 词 : 米 自交 系 ; 行 数 ; 粒 数 ; 基 因 +多 基 因 混合 遗 传 模 型 ; 合 分 离 分 析 玉 穗 行 主 联
华 北 农 学 报 ・2 l 2 5): 4 1 1 0 0, 5( 1 . 1 0
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4, 40(1): 1−6/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E-mail: xbzw@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219)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106)资助。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翁建峰, E-mail: jfweng@; 李新海, E-mail: lixinhai@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zhanghuanxin150@Received(收稿日期): 2013-06-19;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3-09-16;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3-10-22.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31022.1730.016.htmlDOI: 10.3724/SP.J.1006.2014.00001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张焕欣 翁建峰* 张晓聪 刘昌林 雍洪军 郝转芳 李新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081摘 要: 穗行数是玉米产量的重要组成性状, 其遗传解析对高产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以203份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2007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吉林公主岭和海南三亚进行穗行数测定; 采用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1 10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穗行数进行关联分析。
共鉴定出9个与穗行数显著关联(P < 0.0001)的SNP, 分别位于染色体框1.02、1.10、7.03、8.02、9.06和10.03。
8个SNP 位于已定位的数量性状座位(QTL)区间内。
在显著SNP 位点LD 区域内发掘出4个候选基因, 分别编码含F-box 结构域的生长素受体蛋白、玉米kn1蛋白、AP2结构域蛋白和富亮氨酸重复的跨膜蛋白激酶。
关联分析及其在玉米中的研究进展
1关联分析现状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群体中分子变异与表型变异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发现基因、定位基因以及对基因进行功能性分析的基本工具。
关联分析最初普遍应用于人类疾病,尤其是在Alzheimer病和膀胱纤维症的研究中。
目前,在鉴定1型和2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哮喘、心肌梗塞、回肠炎、高血压、肿瘤等疾病的致病基因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报道。
在模式动物果蝇中也有与抗菌免疫变异、寿命、体色、翅形等相关的报道。
在植物研究中关联分析则刚刚起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许多植物物种基因组中的LD 结构缺乏了解。
植物关联分析最初以玉米为研究对象。
自1983年Riven等分别应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玉米进行遗传分析以来,加之各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促进了玉米遗传学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效便捷的分子标记————SNPs的出现,以及基因组测序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玉米遗传学研究将进入基因组研究时代。
Thornsberry等突破植物群体结构的障碍将其成功引入玉米开花期变异,至今已有大量在植物中进行关联分析的成功报道。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基于LD的关联分析可能是基因功能验证和基因挖掘的一种有效手段。
玉米关联分析中最典型的是玉米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与代谢产物的相关分析,在研究淀粉代谢途径的6个关键酶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及LD程度的基础上,Wilson等选择各基因的几个重要区段进行关联分析,发现6个基因中有4个与籽粒各成分和淀粉糊化特性的一些指标呈显著相关。
Szaima等通过关联分析发现ael启动子区域的2个多态性位点和whpl启动子区域的1个多态性位点与玉米可凝性球蛋白的积累有关。
2004年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启动了“遗传多样性挑战计划”、美国科学基金会开始资助“玉米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研究专项”,这充分显示了关联分析在玉米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基因组学在玉米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发掘中应用十分广泛。
其中,基于LD关联分析和SNPs以其诸多优势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关联分析为优异基因和等位基因的发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