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猕猴桃库房管理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藏猕猴桃库房管理关键技术
作者:徐建华等
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7年第3期
采用冷藏技术是延长猕猴桃市场售卖期、增加商品值的重要措施。

以下,根据我们多年的
工作经验,谈谈猕猴桃冷藏保鲜环节库房管理关键技术。

1 入库前准备
1)设备调试。

采收前对制冷机械进行全面调试,确保机械正常运行。

2)库房消毒。

方法一:按15ML/m3甲醛溶液+2 g高锰酸钾的量,将二者在容器内混合发烟,封闭冷库,熏蒸24—48小时后通风换气。

方法二:按10 g/m3的量将硫黄粉堆放在库内地面或容器内,点燃发烟,熏蒸冷库24—48小时后通风,再用10%石灰水加F%—2%的硫酸铜配成溶液喷刷冷库墙壁。

注意:以上消毒方法有较强的腐蚀陛,必须使用搪瓷、陶瓷或玻璃容器,不得使用塑料、
橡胶以及铁质容器。

3)库存容器(木箱)消毒。

装果容器木箱、塑料筐及托盘,用0.1%次氯酸钠浸泡或喷淋消
毒5—10分钟,也可按照方法一,将容器放置库中,与库体同时消毒。

4)传感器、温度计校正。

入库前对所有传感器(探头)、温度计进行校正,以确保运行期
间库房温度监测数值的准确性。

校正方法:将纯水冻结的冰块放入保温杯(保温桶),加少量纯净水,搅拌稳定5分钟。

将传感器或温度计感温部分浸入冰水混合液面下3 cm左右,静置2分钟后读取仪表数值并记录,据此修正仪表参数,将显示温度值调整到0℃。

5)库体预冷。

果实入库前2-3天对库房进行预冷,库温保持在0-2℃。

预冷过程中应避免
降温速度过快,对冷库结构和密封性造成影响。

2 入库管理
1)果实愈伤处理。

我们提倡人工采收,采果时剪指甲、戴手套,从果梗离层处摘下果实,
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果实产生机械伤。

但因为猕猴桃果实水分含量大,在采收运输过程中难免
受到冲击,产生机械伤害;果柄处的撕裂也不可避免。

因此,果实采收后一般需要在干燥、阴凉、通风环境中进行48小时的愈伤处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耐贮陛,同时还能降低灰霉病发生概率。

2)堆码。

果实贮存过程中会产生呼吸热,故而库房堆码必须有利于果实通风散热。

一般要
求果箱距侧墙20—30 cm、距库顶60 cm(风机下),主风道宽20—40 cm、小风道宽5—10 cm。

3)入库。

①入库过程中不加湿,以避免果实表面凝露,减少霉菌污染。

②避免入库速度过快,一般每天入库量不超过库容的25%;如果有预冷库,预冷后果实温度达到4℃左右时入库合并比较合适。

控制入库量对功率偏小的库房尤其重要。

③气调库入库过程中可以取出样果放置
在观察窗口,以方便定期质量检查。

④入库过程应该记录原料果产地、种植者、入库品种、数
量等信息,以便于质量跟踪。

3 贮存管理
3.1 温度管理
1)预冷温度的设定。

猕猴桃入库时果实温度保持在4℃左右(库温保持在0.5—2.5℃),
人满库后,经F周左右将果实温度降低到0.5℃左右。

贮存前期果实温度不低于0℃。

2)贮藏温度的设定。

温度设定是确保冷库贮存质量的关键因素,温度的高低以及温度波动
范围的设定,与冷库的密封性、制冷系统功率和蒸发面积的配置、贮存果实的内在质量等都有
很大的关系。

一般地,温度设定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任何库房温度设定不能低于果实的冰点。

②贮存过程温度的设定区间越窄越好,一般保持在+0.5℃为好。

3)贮藏温度的控制。

①避免长时间间歇制冷,造成库内温度剧烈波动。

②注意控制制冷系
统吸气压力,避免蒸发器频繁结霜。

③注意控制入库进度,避免形成“高温核”,影响降温时间。

4)冷害的预防。

果实冷害是影响猕猴桃食用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冷害应从以下几方
面着手:①避免早采。

②设定合理的温度,避免贮存前期温度降低过快。

贮存果实的果心温度
在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1%以前不得低于0℃。

③合理堆码,保证库内风路畅通,库温均一稳定。

④及时校正温度传感器、温度计,避免检测仪器温度漂移。

3.2 湿度管理湿度控制是冷库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持果实新鲜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要求库内相对湿度保持75%—90%。

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避免库内温度剧烈波动,影响库内相对湿度的稳定。

②蒸发器上的霜就是库内的气态水凝结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蒸
发器其实就是除湿器。

因此冷库管理中应注意控制制冷系统吸气压力,避免蒸发器频繁结霜。

③可以在库内采用多种加湿措施(地面加湿、喷雾加湿、高频振荡加湿等),以满足库内环境
湿度要求。

但注意不要直接向果面喷水加湿。

④果实入库初期不加湿。

3.3 气体管理果实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伤病果以及软化果会产生乙烯。

在相对密闭的库房中,这些气体的逐渐积累可能会影响果实的贮藏质量,必须密切监测,妥善处理。

1)通风管理。

冷风库需要定期通风,以减少库内积累的有害气体。

果实温度降低至1℃左右,一般6天左右通1次风比较合适;果实温度降低至o oC左右,一般10天左右通1次风比
较合适。

通风时间应选择在外界温度最接近库内温度时。

一般日均温度在2℃以上,通风时间
在上午6:00-8:00为好。

2)1 -MCP(1 -甲基环丙烯)处理。

长期贮藏(贮期3个以上)的,可用1-MCP进行果实处理。

1-MCP为气体雾化保鲜剂,其分子结构式与乙烯相似。

作为一种新型乙烯受体抑制剂,它能不
可逆地作用于乙烯受体,从而阻断果实与乙烯的正常结合。

猕猴桃属呼吸跃变型果实,随着贮
藏期的延长,乙烯释放逐渐增加,1-MCP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升高。

目前在猕猴桃上使用的烟熏剂,均没有在农业部进行水果贮存的使用登记,其产品成分以
及烟雾对果实影响很大,频繁使用可能会造成贮存期货架期果实颜色变灰、返黄、口感劣变等,不提倡使用。

3.4 质量管理为了做好库存水果质量的管理,定期的质量检查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定期质量检测对及时发现库存质量问题,及时预警和改进预防库存质量风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时间和频次。

入库后第1个月每周检测1次,以后每月检测3次为宜,及时修正库温。

2)取样。

取样随机进行,但必须包括冷点(风机附近)和热点(风机最远端)处的样品。

3)内容。

果实温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脱水情况、侵染性病害发生情况等。

4)预警。

当定期检测过程发现库存果实存在以下问题时,应及时出售:①定期检测果心平
均温度升高超过0.3℃。

②检测果实的最低温度低于- 0.7℃,检测果实的平均温度超过FoC。

③贮存果实的平均硬度低于3 kg/cm2。

4 出库管理
1)温湿度管理。

贮藏果出库前,要对库存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温度可略微回升,加湿停止。

猕猴桃出库过程的凝结水会加速病原菌在出库以后的二次侵染,因此出库要注意减少果实表面
水汽凝结,同时减少果实在高温环境停留的时间。

2)包装成品的管理。

包装好的成品,由于贮存形式为纸箱,不适合在高湿环境中长期贮存,如使用塑膜袋,容易造成袋内水凝结,不仅濡湿果托,也会加重果实的腐烂。

3)运销管理。

要求冷链运输、保鲜货架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