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教学案例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磁波的发现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磁波的发现

一、電磁波的發現學習目標知識脈絡1.理解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重點)2.知道電磁波是如何形成的.(難點)3.知道赫茲實驗在物理學發展中的貢獻.4.掌握電磁波的傳播速度.(重點)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先填空]1.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1)在變化的磁場中放一個閉合的電路,由於穿過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電路裡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個現象的實質是變化的磁場在空間產生了電場.(2)即使在變化的磁場中沒有閉合電路,也同樣要在空間產生電場.2.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電場也相當於一種電流,也在空間產生磁場,即變化的電場在空間產生磁場.3.麥克斯韋不僅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電、磁、光現象在本質上的統一.[再判断]1.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均勻變化的電場.(×)2.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的磁場.(√)3.穩定的電場也能產生變化的磁場.(×)[后思考]只有電荷產生電場嗎?【提示】變化的磁場也可產生電場,電場不全是由電荷產生的.1.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的電場,週期性變化的振盪磁場能產生同週期性的振盪電場,這條理論的基礎是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2.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的磁場,週期性變化的振盪電場產生同頻率的振盪磁場,這一條是麥克斯韋的一個偉大的預言.3.不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的電場,不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的磁場.4.變化的電場和磁場相互聯繫,形成一個統一的場,就是電磁場,而電磁場由近及遠地向周圍空間傳播形成電磁波.5.電場、磁場的變化關係1.(多選)根據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如下說法正確的是()A.變化的電場一定產生磁場B.均勻變化的電場一定產生均勻變化的磁場C.穩定的電場一定產生穩定的磁場D.振盪交變的電場一定產生同頻率的振盪交變磁場【解析】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可知只有變化的電場和磁場才產生磁場和電場,選項A正確,選項C錯;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的磁場是恒定的,振盪交變的電場一定產生同頻率的振盪交變磁場,所以選項B錯,選項D對.【答案】AD2.某閉合電路的電流或電壓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4-1-1所示,能發射電磁波的是()【導學號:46852076】圖4-1-1【解析】非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的磁場,非均勻變化的磁場再產生變化的電場,從而形成電磁場,電磁場由近及遠地傳播,形成電磁波,故要求電流或電壓是變化的,但不能是均勻變化的,C項正確.【答案】 C3.關於電磁場,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一個磁鐵旁放一帶電體,則兩者周圍空間就形成了電磁場B.電磁場既不同於靜電場,也不同於靜磁場C.電磁場中的電場和磁場是不可分割的一個統一體D.電磁場中的電場的變化頻率和磁場的變化頻率是相同的【解析】電磁場是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場,而不是靜電場和靜磁場簡單的複合.所以選項A錯.【答案】 A1.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的電場;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的磁場.2.只有週期性變化的電場或磁場才能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及赫茲的火花實驗[先填空]1.電磁場(1)如果在空間某區域有不均勻變化的電場,那麼這個變化的電場就在空間引起變化的磁場,這個變化的磁場又會引起新的變化的電場和磁場……於是,變化的電場和磁場交替產生,由近及遠地傳播,形成電磁波.(2)特點①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②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③光在本質上是一種電磁波.④光是以波動形式傳播的一種電磁振動.2.赫茲的火花實驗(1)赫茲首先捕捉到電磁波,在以後的一系列實驗中,證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他還測得,電磁波在真空中具有與光相同的傳播速度c.(2)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關於光的電磁理論.(3)赫茲被譽為無線電通信的先驅.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頻率的單位定為赫茲.[再判断]1.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2.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3.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機械波的傳播也不需要介質.(×)[后思考]1.電磁波是如何形成的?【提示】振盪的電場產生振盪的磁場,振盪的磁場產生振盪的電場,這種振盪的電場、磁場交替產生,由近及遠地向周圍空間傳播,形成電磁波.2.赫茲對電磁波有哪些研究?【提示】赫茲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並研究了電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現象,證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測出了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光速c相同.電磁波與機械波的比較電磁波機械波研究物件電磁現象力學現象產生由週期性變化的電場、磁場產生由質點(波源)的振動產生縱、橫波橫波縱波或橫波波速在真空中等於光速波速由傳播介質決定,在空氣中很小(如聲波為340 m/s)是否需要介質不需要介質(在真空中仍可傳播)必須有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4.電磁波與機械波相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它們都能發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現象B.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只是頻率不同而已C.它們都可能是橫波,也可能是縱波D.它們都能在真空中傳播【解析】二者都屬於波,都具有波的共性,能發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現象,故選項A正確;但它們產生的機理不同,本質不同,選項B錯誤;電磁波是橫波,機械波既有橫波又有縱波,選項C錯誤;機械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選項D錯誤.【答案】 A5.手機A的號碼為12345670002,手機B的號碼為12345670008,手機A 撥打手機B時,手機B發出響聲並且顯示幕上顯示A的手機號碼12345670002,若將手機A置於一透明真空罩中,用手機B撥打A,則發現手機A() A.發出響聲,並顯示B的號碼12345670008B.不發出響聲,但顯示B的號碼12345670008C.不發出響聲,但顯示A的號碼12345670002D.既不發出響聲,也不顯示號碼【解析】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而聲波傳播則需要介質.當手機B 撥打手機A時(A置於一透明真空罩中),A能顯示B的號碼,不能發出響聲,即選項B正確.本題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不能區分電磁波和機械波.【答案】 B6.關於電磁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不是電磁波B.電磁波需要有介質才能傳播C.只要有電場和磁場,就可以產生電磁波D.真空中,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答案】 D1.電磁波與機械波都是週期性的,都能傳播能量.2.電磁波和機械波都具有波的一切特性,如反射、衍射、干涉等.3.波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其頻率都不變.。

人教版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word教案

人教版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word教案

课题:4.1电磁波的发现一、教学目标课标内容: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会考考纲:电磁波(A)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同一的电磁场。

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过程与方法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及赫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

体会两位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科学研究的良好习惯,在科学研究中要大胆猜想,认真思考,为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教学难点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三、设计思路本节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课本以科学探究史实呈现知识,并且围绕这个主旋律。

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些难点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四、教学媒体和教具学案、练习册五、教学流程“自学质疑”1、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英国物理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钻研,最终以一组电磁场方程宣告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2、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向远处传播,即产生了。

3、因为电场和磁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所以电磁波可以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为。

4、德国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得电磁波在真空中与有相同的速度。

“交流展示”1、让1名同学和大家校对预习作业。

2、如果有错误,则同学予以指正。

“互动探究”电磁波与机械波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1)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有横波和纵波两大类。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必须有介质。

“精讲点拨”【例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析】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这里的“均匀变化”指在相等时间内磁感应强度(或电场强度)的变化量相等,或者说磁感应强度(或电场强度)对时间变化率一定.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例2】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磁场B、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C、振荡电场能够产生振荡磁场D、振荡磁场能够产生振荡电场【解析】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含义是变化的电场可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产生的场的形式由原来的场的变化率决定,可由原来场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的切线斜率判断,确定.可见,均匀变化的电场的变化率恒定,产生不变的磁场,B说法错误;其余正确.【例3】能否用实验说明电磁波的存在?【解析】赫兹实验能够说明电磁波的存在。

高中物理选修1-1教案-4.1电磁波的发现4-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修1-1教案-4.1电磁波的发现4-人教版

电磁波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二年级2、学科:物理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二、教学课题高中2003人教版选修1-1第四章第一节电磁波的发现三、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本章的意义和学情第四章第一节电磁波的发现,主要阐述了电磁波发现的历史,被发现过程的原理,复习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楞次定律,对电磁波是怎样形成的有初步的认识,知道电磁波也是一种物质形式,本节课为第四章继续认识电磁波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可以知道电磁波不是凭空产生的,科学家的努力发现了这一看不见摸不到抽象的概念,现代科学也将电磁波应用于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学生已经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作为基础,可以温故知新,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可以一同随麦克斯韦总结规律。

2、教学目标①通过回顾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体会分析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变化,可以总结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②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回顾楞次定律,可以分析变化的磁场产生怎样的电流③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总结出电磁波的特点,了解电磁波发现的历史3、教学重点和难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4、教学方法通过PPT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回顾旧知识可以启发新的思考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上展示收音机和手机,通过老师熟悉的调频FM98兆赫校园之声引发学生的思考,平时用的手机接受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

【新课教学】教师问:如果给同学们导线若干,电建一个,小灯泡一个,电池若干,你是否可以使灯泡发光?让学生画出电路图(一般的学生都可以完成)教师指着PPT上的电路原理图:指出闭合回路,线圈绕制的铁芯,交变电流,给出这样的装置是否可以让小灯泡发光?教师不回答让学生思考教师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小灯泡发光教师问:小灯泡发光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学生答:闭合回路和电源教师问:以上电路图是哪一部分充当了电源?小灯泡发光的电动势产生原理请阅读书本给出答案。

物理高中选修电磁波的发现教案

物理高中选修电磁波的发现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一、教材背景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①教材地位从理论上说;电磁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电磁场的概念和麦克斯韦方程组;但这些内容非常抽象;在中学阶段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让学生接受;只能要求学生对电磁场理论有一个初步的定性的了解..教科书突出了电磁场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传播出去形成电磁波..②作用电磁场理论建立的历史过程是对我们有极大启发的激动人心的过程;适当介绍这一历史过程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在思想方法上也会受益..首先让学生体会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在物理学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其次是体会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例如联想、推理、类比、对称等;还要了解赫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以及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方法..③学情分析这一节的只是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不要求大量的展开;要突出电磁波形成的条件和背景..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难点:对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异同认识不清..理论依据作为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学生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掌握对以后电磁学其它部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发现电磁波的历史背景;知道麦克斯韦对电磁学的伟大贡献..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观点;知道电磁波的概念及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2、过程与方法:体验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领会物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基础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发现电磁波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三、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启发诱导法、类比法理论依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物理的魅力;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物理教学的好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四、教学基本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评价分析1、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节课在情境创设;分析讨论中注重与实际生活及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物理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物理学习也与其它学科的学习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精神饱满、兴趣浓厚、探究积极;并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2、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归纳总结等方面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物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根据反馈信息适时点拨;同时从新课改评价理念出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质疑;并抓住学生在语言、思想等方面的亮点予以表扬;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并观察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态度变化;实施对教学做适当的调整;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定位说明①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②注重知识的探求和发现;③注重加强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课堂有效互动设计说明①有猜测——猜测激发参与的热情②有疑问——麦克斯韦的猜想是否正确。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现过程,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2. 电磁波的传播3. 电磁波的谱线4. 电磁波的速度5. 电磁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谱线、速度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传播特性、谱线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电磁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电磁波的学习。

2. 讲解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3. 讲解电磁波的传播:分析电磁波在真空及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引导学生掌握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4. 讲解电磁波的谱线:介绍电磁波谱线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谱线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5. 讲解电磁波的速度:阐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光速,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与光的关系。

6. 应用拓展:讨论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8. 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态度养成等方面。

六、教学策略与资源1.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传播和检测。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整合:结合数学、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加深对电磁波的理解。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对电磁波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电磁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能量等基本特性。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等知识。

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雷达、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4. 电磁波的发现历程:讲述电磁波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过程。

5. 电磁波实验: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传播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电磁波的发现历程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和教学视频,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2. 准备实验器材,安排实验课的场地和时间。

3.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电磁波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电磁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电磁波的学习。

2. 讲解电磁波的产生: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解释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一、电磁波的发现-人教版选修1-1教案

一、电磁波的发现-人教版选修1-1教案

一、电磁波的发现-人教版选修1-1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磁波的发现历程及其重要性。

2.理解电场和磁场的概念。

3.掌握电磁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电磁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2.理解电磁波及其特性与其他波的区别。

3.熟悉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

三、教学内容1.简述电磁波的发现历程。

2.描述电磁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3.讲解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电磁波中的X光、无线电等图片,提问:这些都是什么?2. 讲授(40分钟)(1)电磁波的发现历程拓展教材P3,通过图示介绍电磁波的发现历程,并展示下面实验。

(2)电磁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教师介绍电磁波的概念以及特点,并结合课本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通讯、医学、甚至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3)电场和磁场的概念教师通过演示电场和磁场的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引入电场、磁场概念。

3. 互动(10分钟)教师出示电场、磁场作用下的著名实验 - 费曼电梯实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进行相互讨论。

4. 深化(25分钟)(1)分析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教师通过“短视频集锦”的小时代、科技蒙太奇及其他电视节目等,引导学生对电磁波特性及其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举例探究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制作电磁波手册以人教版选修1-1中的案例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将所学电磁波的相关知识、特点、用途等制作成手册,并展示出来。

5. 总结(5分钟)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督促学生完成自学课后习题。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演示、分析、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磁波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核心知识的把握。

此外,制作电磁波手册这一教学环节,更是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但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真审查,避免产生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电磁波的发现【省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电磁波的发现【省一等奖】

第一节电磁波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发现电磁波的历史背景,知道麦克斯韦对电磁学的伟大贡献。

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观点,知道电磁波的概念及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2、过程与方法:体验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领会物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基础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发现电磁波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方法演示推理和类比推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十四章电磁波。

我们生活已经离不开电磁波,那么同学们对电磁波了解多少呢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下面来看这个视频。

(感受身边的电磁波)演示实验(1)打开收音机,在收音机旁拨打电话,会听见收音机中被干扰产生的嘈杂的“兹兹”声。

教师:为什么拨号的手机会使收音机产生杂音呢学生:收音机接收到手机的电磁波信号,对收音机产生干扰,所以会听到杂音。

(导入画面)教师:大家看到的画面是“神舟十号”发射场面。

“神舟十号”上天后,宇航员是通过什么与地球保持联系学生:通过无线电波。

教师:19世纪末,电磁波的发现为信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100多年来,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古代人“顺风耳、千里眼”的梦想成了现实。

现代社会的各个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磁波”,可以说“电”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电磁波”就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除光波外,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那么,电磁波是怎么发现的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性质怎样利用它传递信号这一章就要讨论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电磁波的发现开始学习。

(二)新课教学发现电磁波的历史背景:教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让大家查找有关资料,电磁波是谁发现的学生:麦克斯韦教师: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麦克斯韦学生:(简要介绍麦克斯韦生平和发现电磁波的历史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第一章:电磁波的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的定义和基本特性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内容1.2 教学内容电磁波的定义及基本特性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电磁波谱的组成及应用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无线电广播、手机等,引出电磁波的概念1.3.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定义和基本特性解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及计算公式介绍电磁波谱的组成,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1.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1.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二章:电磁波的产生与发射2.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电磁波发射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电磁波发射的基本方法,包括LC振荡电路、调制等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实际设备,如LC振荡器,引出电磁波的产生原理2.3.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包括振荡电路的作用介绍电磁波发射的基本方法,如调制过程2.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电磁波发射过程中的关键因素2.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三章:电磁波的传播3.1 教学目标理解电磁波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3.2 教学内容电磁波传播的基本规律,如反射、折射、衍射等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如空气、水、金属等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通过实例,如电视信号的传输,引出电磁波传播的基本规律3.3.2 讲解讲解电磁波传播的基本规律,如反射、折射、衍射等介绍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及影响因素3.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3.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四章:电磁波的接收与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接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磁波应用的实例4.2 教学内容电磁波接收的基本原理,如天线、放大器等的作用电磁波应用的实例,如无线电通信、雷达等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通过实际设备,如无线电收音机,引出电磁波接收的基本原理4.3.2 讲解讲解电磁波接收的基本原理,如天线的作用、放大器的作用等介绍电磁波应用的实例,如无线电通信、雷达等4.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电磁波接收与应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4.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五章:电磁波实验与探究5.1 教学目标掌握电磁波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5.2 教学内容电磁波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发射实验、接收实验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知识5.3 教学过程5.3.1 导入通过实例,如LC振第六章:电磁波的波动性质6.1 教学目标理解电磁波的波动性质,如波长、频率、振幅等掌握电磁波波动性质的计算方法6.2 教学内容电磁波的波动性质,如波长、频率、振幅等电磁波波动性质的计算方法,如波长的计算公式、频率与波长的关系等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通过实例,如无线电波的传播,引出电磁波的波动性质6.3.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波动性质,如波长、频率、振幅等解释电磁波波动性质的计算方法及应用6.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举例说明电磁波波动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6.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6.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七章:电磁波的辐射与天线7.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的辐射过程掌握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类型7.2 教学内容电磁波的辐射过程,如天线辐射、天线接收等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如dipole、yagi-Uda 等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通过实例,如电视天线,引出电磁波的辐射过程7.3.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辐射过程,如天线辐射、天线接收等介绍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及其应用7.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电磁波辐射与天线的关键因素7.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八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技术8.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关键因素8.2 教学内容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如手机、无线电通信等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如调制、解调、编码等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通过实例,如手机通信,引出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8.3.2 讲解讲解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如手机、无线电通信等介绍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如调制、解调、编码等8.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关键因素8.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8.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九章:电磁波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电磁波在科学技术中的关键因素9.2 教学内容电磁波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如医学影像、雷达等电磁波在科学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如波长、频率等的选择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通过实例,如医学影像,引出电磁波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9.3.2 讲解讲解电磁波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如医学影像、雷达等介绍电磁波在科学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如波长、频率等的选择9.3.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电磁波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关键因素9.3.4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9.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习题练习的正确率第十章:电磁波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波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10.2 教学内容电磁波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新型电磁波材料、无线充电等学生创新实验,探索电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电磁波的概念与基本特性解析: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是学习电磁波后续知识的基础。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发现》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现过程,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发现,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发现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赫兹的实验验证、马可尼和贝尔的通信实验。

2.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波动性、能量、速度、频率、波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磁波的发现过程,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2. 难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掌握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磁波的发现过程和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电磁波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机、无线网络等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波的发现过程,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3. 课堂讲解: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过程,阐述电磁波的发现意义。

4. 实验演示:展示赫兹实验、马可尼和贝尔的通信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波的传播现象。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介绍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雷达、微波炉等。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电磁波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电磁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无线电通信:调制、解调、天线原理。

雷达技术:原理、应用。

微波炉:工作原理、应用。

医学应用:MRI、无线电成像技术。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难点:雷达技术原理,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4. 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电磁波的发现(区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电磁波的发现(区一等奖)

1 电磁波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发现电磁波的历史背景,知道麦克斯韦对电磁学的伟大贡献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观点,知道电磁波的主要特点2、过程与方法①从麦克斯韦建立变化电场产生磁场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猜想与假设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②经历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的过程,体会物理模型对物理理论发展的巨大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介绍电磁场理论建立的简史,培养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②从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的过程中,体会物理世界的简单、和谐、对称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电磁场理论难点:麦克斯韦是如何建立起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理解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联想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预习内容:1课前预习课本2通过多种媒体查找麦克斯韦的生平经历及贡献这一过程旨在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查寻、收集和整理,培养其查找、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新课介绍:自古以来,人类一直用智慧解决远距离通信问题。

古代的烽火台、车、船、马等传递信息的速度很慢,而现在我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电话、电视、广播等现代化通信设备带给我们的便利。

问题:生活中的电视、收音机、电话、飞机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号的学生:电磁波老师:对,电磁波,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以说是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及传播的呢这节课我们首先从电磁波的发现说起。

三、新课教学(一)伟大的预言谈到电磁波的发现,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请同学上台分享麦克斯韦的生平及贡献。

历史背景:电磁学实验规律:库仑发现库仑定律、欧姆定律、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横向力)、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突破静止和恒定条件的限制,走向运动变化;从孤立的电现象到寻找电磁之间规律)数学工具:矢量分析电磁作用机制:超距作用与近距作用麦克斯韦的导师—威廉·汤姆逊就建议他多读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终于在1855-1856年发表《论法拉第力线》,他开篇就说“电科学的现状看来特别不便于思索,因为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还没有和学科的其他部分建立起联系,没有一种理论是向前发展的,我并不试图建立物理理论,我的计划只限于通过严格应用法拉第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力线的概念,使得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更为清楚”,接下来他用不可压缩流体的流线类比法拉第力线,采用流体力学中的数学工具定量描述电场、磁场在空间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电磁学规律,最重要的是提出“涡旋电场”的概念,来说明产起感应电动势的原因。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教学案例设计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教学案例设计

追根溯源感受物理魅力 ------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教学案例设计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1第四章第一节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具体为:(一)知识与技能对电磁场理论有初步的定性了解。

突出电磁场理论的核心内容。

了解电磁场理论建立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设疑、解疑、探索规律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回顾科学研究历程,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听取科学家电磁波发现的史实,获取科学发现的间接经验;体验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过程,领略科学实验方法的魅力;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自然界的艰辛与喜悦;陶冶崇尚科学,钦慕科学家,欣赏物理学的奇妙与和谐的情感;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胆想象、科学预言、实验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启迪创新精神进行科学探究,体会研究的艰辛,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1.电磁场理论探究两个核心内容的过程及其内容的含义。

2.电磁波的形成(二)、难点1.探讨电磁场理论的方法。

2.电磁场理论核心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设疑、实验、点拨、探究讨论、预言分析及多媒体辅助的综合教学法。

教材分析“电磁波的发现”是该章的重点内容。

该节从理论上讲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

这些内容非常抽象。

在教学要求上只需有一个初步的定性的了解,突出理论的核心内容。

因此,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史情景、还原科学研究场景,利用生动具体、简单明了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讲好课的关键是做好两个演示实验。

一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把铁心插入原线圈,原线圈两端接上220伏交流电,再把拾电圈接上小电珠发出亮光。

二是“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感应圈初级接学生电源,感应圈次级产生的高频电压加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极板上。

在电容的两极板间放入小磁针盘,使盘面与板面平行。

接通电路,可见盘上许多小磁针发生偏转,显示出一系列同心圆。

人教版高中选修1-1物理4.1电磁波的发现教案(1)

人教版高中选修1-1物理4.1电磁波的发现教案(1)

电磁波的发现★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重要地位。

2.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3.知道电磁波的特点。

4.知道赫兹实验及其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磁波发现过程的了解,认识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教学难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教学方法演示推理和类比推理★教学用具:学生电源一台,电磁铁一块,多匝线圈、灯座、小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导入画面)师:大家看到的画面是“神舟六号”发射场面。

“神舟六号”上天后,人们是怎样知道它到达预定的地点呢?生:无线电波。

师:无线电广播、电视、人造卫星、导弹、宇宙飞船等,传递信息和跟地面的联系都要利用电磁波。

现代社会的各个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磁波”,可以说“电”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电磁波”就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或者叫现代化的代名词。

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性质?怎样利用它传递信号?这一章就要讨论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电磁波的发现开始学习。

(二)进行新课1.伟大的预言(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麦克斯韦的生平简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麦克斯韦(Jame s Clark Mexwell,1831~1879)是英国的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

1831年6月13日生于英国爱丁堡。

他的父亲是一个科学家,他从小就受到科学的熏陶,15岁时向英国皇家学会递交数学论文,发表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第一次显露出他出众的才华。

1847年,考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1850年转入剑桥大学,185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856~1865年,他先后在阿丁见大学和伦敦皇家学院任教。

1871年,麦克斯韦任剑桥物理实验室主任,1874年,他主持建立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竣工,任该实验室首任主任。

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教案学案

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教案学案

4.1 电磁波的发现[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电磁场及相关推理思维过程.2.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知道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异同,认识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一种电磁振动.3.了解赫兹捕捉电磁波的过程,及电磁波的产生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一、伟大的预言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1)在变化的磁场中如果有闭合的电路,由于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产生了感应电流,表明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2)变化的磁场中如不放闭合电路,也同样要在空间产生电场.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如果在空间有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也会产生磁场.二、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如果在空间某区域有不均匀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就在空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会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和磁场……于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传播.电磁场这样由近及远地传播,就形成电磁波.2.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三、赫兹的电火花1.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2.赫兹实验验证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还测得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c.一、伟大的预言[问题设计]装置如图1所示,当穿过螺线管的磁场随时间变化时,上面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引起感应电流使灯泡发光,思考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并阐述麦克斯韦根据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推理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思维过程.图1答案由于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场在不断变化,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变化,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感应电流,小灯泡发光.麦克斯韦从场的观点进一步想到,产生感应电流时,一定是有了促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的电场.因此,麦克斯韦认为:这个现象的实质是变化的磁场在空间产生了电场.如果在这个空间有一个闭合电路,那么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就在这个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即使在变化的磁场中没有闭合电路,也同样要在空间产生电场,故磁场变化时一定产生电场.[要点提炼]1.电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又会引起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叫做电磁场.2.两条基本理论(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2)变化的电场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3.深化理解(1)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3)振荡的磁场产生同频率振荡的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振荡的磁场.[延伸思考]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在其两个基本论点的基础上他做了什么推断?答案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传播,麦克斯韦指出,这种电场和磁场的传播是一种波动过程,由此得出空间存在电磁波.二、电磁波[问题设计]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解,有一些同学展开了争论,你支持谁的看法,说出你的理由.同学甲: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说明两种波是完全不同的,声波传播中的现象,电磁波一定没有.同学乙: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同学丙: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是自己异想天开得到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同学丁:光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一种电磁振动.答案乙和丁的看法是对的.电磁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光是一种电磁波.[要点提炼]1.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电磁波传递电磁场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具有波的一切特性,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2.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中任何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跟光速相等,c=3×108 m/s. 3.电磁波和机械波的区别和相同点(1)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类.(2)电磁波传播的是电磁能;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能.(3)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机械波传播必须有介质.(4)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波速既与介质有关也与波的频率有关;而机械波的波速只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三、赫兹的电火花[要点提炼]1.实验现象:当感应圈两个金属球间有火花跳过时,导线环两个小球间也跳过了火花.2.原因分析:感应圈两个金属球间产生火花时,产生了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个电磁场在空间传播,经过导线环时,在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使两小球间产生电压,电压足够高时小球间也产生了火花.3.意义:(1)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和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2)证实了电磁波与光有相同的性质,说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例1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也一定产生电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也一定产生电场C.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 m/s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只有变化的电场周围才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才能产生电场,但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如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的是稳定的磁场,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D.答案BD针对训练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答案 D解析A是稳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所以不产生电磁波;B、C的电场都是均匀变化的,会产生稳定的磁场,而稳定的磁场不会产生电场,所以不会产生电磁波;D是振荡的电场,会产生振荡的磁场,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在空间传播,就能形成电磁波.二、电磁波的理解例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电场和磁场发生变化,就能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停止发射电磁波,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仍能独立存在D.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的传播是伴随着能量向外传递的解析要想产生持续的电磁波,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磁场(或电场)必须是非均匀变化的,所以A选项错误;电磁波是物质波,电磁波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而在真空中传播,B 选项错误;电磁波可以脱离“波源”而独立存在,C选项正确;电磁波可以使电荷移动,说明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传播的过程,也就是能量的传播过程,所以D正确.答案CD针对训练对于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能发生反射现象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C.光是一种电磁波,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D.它们都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BC解析声波和电磁波都属于波,所以它们都具有波的共性,能发生反射现象,故选项A正确;但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故选项B正确;光是一种电磁波,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故选项C正确;电磁波既能在介质中传播又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故选项D错误.1.(物理学史)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 B.奥斯特C.赫兹D.麦克斯韦答案 D2.(电磁波)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被统称为电磁场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是3×108 m/s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CD3.(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某电场中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能产生磁场的电场是()答案ABC4.(电磁波与机械波的比较)下列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是机械波,耳朵能够听到声波,是因为耳朵和声源之间有空气B.水波的传播需要水,没有水就没有水波C.电磁波传播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即使产生了电磁波也不能传播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等于光速答案ABD。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现第1课时教案

4.1电磁波的发现教学目标:1、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同一的电磁场。

2、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及赫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

体会两位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重点: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难点: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及赫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果说广播、电视给人们带来了休闲和娱乐,那么迅猛发展的移动通讯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它以通讯方式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兼容了休闲娱乐功能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当你在享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时,你是否思考过电视广播、移动通讯的工作原理?你是否知道电磁波是怎样发现的?1.电磁波的发现(1)电磁波的预言第一个预言电磁波的是①英国(填一国家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它的两个基本观点:①变化的磁场产生②电场;②变化的电场产生③磁场。

(2)电磁波①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它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这就是④电磁波。

②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⑤电场强度和⑥磁感应强度是相互垂直的,且二者均与⑦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因此电磁波是⑧横波(填“横波”或“纵波”)。

③麦克斯韦指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⑨光速,反映了光的电磁本性。

④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电磁波存在的是德国科学家⑩赫兹(填一人名)。

2.电磁振荡(1)电磁振荡的产生①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②振荡电路: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

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称为LC振荡电路。

③电磁振荡:在振荡电路里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磁波的发现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电磁波的发现

1.電磁波的發現1.瞭解電磁波發現的過程,領會人類認識世界的認知規律。

2.初步瞭解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學發展史上的意義。

3.知道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知道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交替產生,由近及遠地向周圍傳播就形成電磁波。

4.知道赫茲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在人類歷史上首先捕捉到了電磁波。

科學家們設想,為了進一步地開發利用太陽能,建設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將發電站發射到同步軌道上,展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接收太陽能發電。

發出的電要怎樣才能輸送到地球上呢?提示:討論利用電磁波的可行性。

1.偉大的預言(1)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實驗基礎:如圖所示,在變化的磁場中放一個閉合電路,電路裡就會產生________。

麥克斯韋對該問題的見解:回路裡有________產生,一定是變化的________產生了電場,自由電荷在電場的作用下發生了定向移動。

該現象的實質:變化的__________產生了電場。

(2)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麥克斯韋大膽地假設,既然變化的磁場能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也會在空間產生_______。

思考:變化的磁場所產生電場的電場線和以前所學靜電場的電場線有區別嗎?2.電磁波(1)電磁波的產生:如果空間某區域存在不均勻變化的電場,那麼它就會在空間引起不均勻變化的______,這一不均勻變化的磁場又引起不均勻變化的______……於是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交替產生,由近及遠向周圍傳播,形成______。

(2)電磁波是橫波: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電磁波中的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互相______,而且二者均與波的傳播方向______,因此電磁波是____波。

(3)電磁波的速度:麥克斯韋指出了光的電磁本性,他預言電磁波的速度等於______。

3.赫茲的電火花(1)赫茲的實驗:如圖所示。

(2)實驗現象:當感應線圈的兩個金屬球間有火花跳過時,導線環兩個金屬小球也跳過電火花。

(3)現象分析:當感應線圈使得與它相連的兩個金屬球間產生電火花時,空間出現了迅速變化的電磁場,這種電磁場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空間傳播。

人教版高中选修1-1物理4.1电磁波的发现教案(2)

人教版高中选修1-1物理4.1电磁波的发现教案(2)

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振荡教学目的:了解电磁振荡产生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学习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重要性。

无线电广播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电视广播也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控制以及宇宙飞船跟地面的通信联系都是利用电磁波。

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呢?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些什么性质以及怎样利用它来传递各种信号呢?这一章就要研究这些问题。

要了解电磁波,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电磁振荡,我们就从电磁振荡开始学习。

二、新课内容:1、实验右图所示。

将电键K扳到1,给电容器充电,然后将电键扳到2,此时可以见到G表的指针来回摆动。

2、总结:能产生大小和方向都都作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

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

3、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

4、那么振荡电路中的交变电流有一些什么样的性质:(1)介绍振荡电路中交变电流的一些重要性质:(2甲图: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电路感应电流i=0甲→乙: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乙图: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I达到最大。

乙→丙: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丙图:电场能达到最大(与甲图的电场反向),磁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

丙→丁: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丁图: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回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方向与原方向相反),丁→戊: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i ↓,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戊与甲是重合的,从而振荡电路完成了一个周期。

综述:① 充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② 放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