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题目: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分离氨基酸——DNS-Cl 法

姓名:余振洋 学号:200900140156 系年级:09级生科3班

同组者:张刚刚 时间:2011/4/16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DNS-氨基酸制备和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操作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荧光试剂5-二甲氨基-1-萘磺酰氯(5-dimethylamino-1-naphthylene

sulfonyl chloride ,Dansyl ch1oride ,简称DNS-Cl )在弱碱性(pH9.0 左右)条件下可与氨基酸的α-氨基反应,生成带黄色荧光的 DNS- 氨基酸。

DNS-氨基酸可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分离,所得层析图与DNS-标准氨基酸层析图谱相对比,可借此鉴定样品中氨基酸的种类,用此法鉴定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比FDNB 法灵敏100倍,仅 10-10~10-9mo1样品即可检出,产物也比DNP-氨基酸稳定,且操作简便、快速。

DNS-Cl 在pH 值过高时,会水解产生副产物DNS-OH ,反应时如下:

9 PH 9.9 37℃,1h

DNS —Cl 氨基酸

DNS —氨基酸

在DNS-Cl过量时,又会产生DNS-NH2,反应式如下:

在紫外光照射下,DNS-OH 和DNS-NH2 产生蓝色荧光,而 DNS- 氨基酸产生黄色荧光,可彼此区分开。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离心管

紫外灯(波长254nm或265nm)。

37℃恒温水浴。

电吹风。

层析缸(10cm×20cm)。

毛细管(点样管)。

聚酰胺薄膜。

容量瓶(100ml)。

移液管(2ml)。

培养皿,移液枪,移液管。

2.试剂:

①DNS—Cl丙酮溶液:称取25mg DNS—Cl溶在10ml丙酮中。

②展层液:甲酸∶水=1.5:100(V/V)。

③氨基酸样品:标准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以及混合氨基酸液。

四.【实验步骤】

1.DNS-氨基酸的制备

取4只离心管,分别加入标准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及混合氨基酸30μl,再各加入DNS—Cl丙酮溶液30μl,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存1h。

2.点样

取聚酰胺薄膜一张,在距离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直线,在直线上取间距

1cm的四点,作为点样原点。用毛细管取上步制得的DNS-氨基酸液进行点样,点样直径不超过2mm,重复2—3次,每次点样后用冷风吹干再点下一次,吹干。

3.展层

将上述聚酰胺薄膜光面向外卷曲(两边不接触)外扎以牛皮筋,直立于盛有展层液12-13ml的培养皿盖或10ml的培养皿底中,盖上500ml 烧杯。当展层剂上升到距离顶端大约0.5cm时结束,取出,冷风吹干。

4.结果观察

将聚酰胺薄膜置于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区分DNS-氨基酸,DNS-NH2

与DNS-OH,用铅笔在黄绿色斑点边缘轻轻画图做记号,将样品图谱与标准图谱对比找出各种氨基酸相应的位置。

五.【注意事项】

1.在DNS-氨基酸制备时,DNS化必须在碱性条件下(pH9.0左右)进行,否则会有很多副产物DNS—NH2或DNS—OH产生。

2.点样点要小、圆、量要适当,否则拖尾,因此毛细管要细,头要平,点上后立即拿开,样品浓度要合适,聚酰胺薄膜要选择优质的。点样直径不宜超过2mm,点样后立即吹干,同时点样力度不宜过大,防止把薄膜穿透而影响最终结果。

3.点样点间距不能太小,以免相互干扰;点样点距薄膜边缘不能太近,否则会产生边缘效应。

4.每次点样后,立即吹干,才可进行下一次点样,否则液体扩散,点样面积过大,影响展层效果。

5.展层剂液液面要低于点样点,但也不能太低。

6.紫外光对人体有害,因此要尽量缩短在紫外灯下的观察时间,注意不要把头伸到灯下观察。

六.【实验结果】

1.绘图

图一 DNS 氨基酸聚酰胺薄膜层析结果(1. DNS-Ala 2.DNS-Phe 3.DNS-Lys

4.DNS-双-Lys )

4

1

2 2

3 3 1

4

2.R f 值的计算:

R f =

注:上式中x 代表色斑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Y 代表展层剂前缘至原点中心的距离。其中,Y 值经测量,统一为5.7cm 。

在混合氨基酸中:

1. 对于丙氨酸:X1=3.50cm , 则Rf1 =0.61

2. 对于苯丙氨酸:X2 =1.50cm ,则Rf3 =0.26

3. 对于赖氨酸:X3 =0.90cm ,则Rf3 =0.16

X4 =4.50cm ,则Rf4 =0.79

各个标准氨基酸与混合氨基酸中的对应成分Rf 值相同。 七.【结果分析及讨论】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混合氨基酸中同时含有赖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三种氨基酸。

同时可以看到,薄膜上代表同一氨基酸的荧光点的位置并不完全在同一水平线上,而相互有错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1. 点样时用力过大,导致聚酰胺薄膜断裂,影响层析结果,可能会导致心形黄绿色荧光斑出现。

2. 点样时不及时吹干,致使点样液扩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要严格控制点样点的大小,最好不要超过2mm ;同时点样时应重复2-3次,防止点样液成分不足或者没有点上。

3. 点样时若两点之间间隔过小,使得点样点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影响了最终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宜控制在1cm 左右。

4.展层剂液面高于点样点,使得DNS-氨基酸部分溶解在了展层液里,影响了最终结果。

5.用铅笔画起始的横线时,力度过大,形成了一条凹槽,对于层析会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

图中,赖氨酸有两个黄绿色荧光斑点,说明它和DNS-Cl 反应有两种产物。这是因为: Lys 含有两个氨基,因此Lys 带有两个黄绿色荧光标记。又由于DNS-Cl 主要与α-氨基反应,由此可判断最上方的少量黄绿色荧光的是Lys 的δ-氨基反应后的DNS-Lys 。

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几条结论: 1. DNS-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体积最小,非极性最强,形成氢键最弱,展层速度最快,因而在最上方;而Lys 由于与聚酰胺表面形成2个氢键,极性强,所以展层速度慢;Phe 的极性处于两者之间,因而展层速度也在两者之间。所以本实验的结果主要与氨基酸的极性和所形成的氢键有关。 2. 聚酰胺薄膜层析是一类特殊的分配层析。混合物随展层液通过聚酰胺薄膜时,由于被分离氨基酸与薄膜形成氢键,而各氨基酸形成氢键的能力不同,决定吸附力的差异,吸附力强,展层速度慢,吸附力弱,展层速度快。导致所展示的层析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