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蛋白样品的预处理
2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PPT课件
![2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a5f7e0360cba1aa911da0f.png)
1.1.3 多糖的提取
细胞的破碎与分离
– 常见的方法 – 细胞破碎技术的发展方向
1 不同来源样品分离的预处理
样品来源:植物、动物、微生物,例如:植物或动物细胞 培养液、微生物发酵液、动物血液、乳液和动植物组织提 取液等。
生物样品中往往含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物及各种微量元素 等,因此对目标组分进行初步富集和分离,对干扰组分进 行初步去除等工作都属于预处理。
从植物组织中提取RNA是进行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 必要前提。
– Northern杂交分析、纯化mRNA以用于体外翻译或建立cDNA文 库、RT-PCR及差示分析等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RNA
能否有效地去除多糖、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RNase和 干扰RNA提取的其它代谢产物是提取高质量植物RNA成败 的关键。
分离过程注意点
迅速加工,缩短停留时间 控制好操作温度和pH 减少和避免与空气接触受污染的机会 总体设计好各组分的分离顺序
不同来源样品分离的预处理
1.1 植物组织中活性物质的提取 1.1.1 酶的提取 植物组织中所存在的酚类化合物使植物中提取酶的过程变
得复杂。 植物组织被破坏时,酶和酚类处混合接触状态,很易发生
酚氧化酶抑制剂
抗氧化剂:2-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DTT),二硫赤藓糖 醇(DTE) ,抗坏血酸盐
前三种既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者又是醌的清除剂
抗坏血酸盐能阻止醌重新还原成酚,
– 在低浓度的醌存在下就很易被消耗,因此须在相对较高的浓度条 件下使用(50mmol/L)
1.1.2 RNA的提取
丙酮法
– 用-70℃的丙酮抽提冷冻研磨后的植物材料,可有效从云杉、松树、 山毛榉等富含酚类化合物的植物材料中分离到高质量的RNA
蛋白质样品的预处理-姜老师
![蛋白质样品的预处理-姜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06096812a216147917112832.png)
翻译后修饰问题 酵母和哺乳动物细 胞表达后糖基化差别很大 糖基化异构体的总活性回收
最好的目标产物获得方式是 温和的选择性抽提
了解生物体表面的结构性质和通透 性调节方法 抽提液的组成: 缓冲组分 合适的 pH 要结合酸碱溶液的滴定调节 尽 量低的离子强度 稳定成分: 钙镁离 子 游离巯基 重金属离子鳌合 辅酶 辅基
温和抽提实例
1. 大肠杆菌的渗透冲击抽提法可以获得胞内 表达的60kD的蛋白 例子: 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抗原180kD蛋白 的生产就是采用温和抽提的方法的 2. 甚至动物材料也可以采用温和抽提的方式 吲激酶的获得不必通过破碎蚯蚓的方法酶 被释放到抽提液中 而蚯蚓依然保持完整外 型 这种技术可以在家蚕的表达体系有推广 前景
其他温和破碎方法
酶解和化学降解-溶菌酶 酵母的自溶也是一种低成本的目标 产物获得方式 但要防止目标蛋白分 子降解的发生和程度
一般通用性方法
机械破碎法 超声破碎法-发热 剪 切力强烈
样品处理中的双水相抽提
ATPS(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高效的传质 极低的界面张力0.0001-0.1dyne/cm, 通 常的水-有机溶剂为1-20dyne/cm 40多年以前P..Albertsson首先认识到了双水相的重 要性 两相都对颗粒结构和生物活性具有稳定作用 可进行高浓度处理 是常用分离工具中最高者 放大简便:试管数据直接用于生产 双水相是生物材料的有力分离工具: 动植物细胞 微 生物 藻类极其孢子 病毒 叶绿体 线粒体 膜泡 蛋白 质 核酸
谢谢大家
Chromatographer@ 7/20/2008
聚合物溶液的分相
两个因素决定物质的混合结果: 一个是物质混合时的熵增:与分子的数量有 关 一个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焓降:与分子的 大小有关 典型例子:5%(w/w) Dextran500 和3.5%(w/w) PEG-6000 混合后 分为上下两相 上相:1.8% Dextran 4.9%PEG 93.3%水 下相:7.3% Dextran 2.6%PEG 90.1%水
第二节实际蛋白样品的提取、酶解及前处理
![第二节实际蛋白样品的提取、酶解及前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ddfe846529647d272852e1.png)
第二节 实际蛋白样品的提取、酶解及前处理
蛋白的提取、 酶解在整个样品的分离鉴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蛋白分
步提取的方法[ 6 6 1 主要是针对二维凝胶电 泳, 它的 提取液中 含有高 浓度的 解聚剂、
表面活性剂,它们的存在会降低溶液酶解的效率,有些物质对后续的色谱分离、 质谱鉴定还有影响, 因此, 本文结合第一节溶液酶解的实验结果与现有的分步提 取方法,希望能找出一条适合溶液酶解的提取步骤。 样品的前处理也相当重要。 它对样品的分离结果能有所改善, 本文主要是针 对两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 固相萃取除盐和微量过滤膜除大分子)进行了些讨论。
1 3 7 8 5 9
4 1 7 1 0
1 9 5
1 8 9
第三章 蛋白的酶解条件及实际蛋白 样品的处理
( Q 0 4 8 5 7 ) C o l l a g e n a l p h a 1 ( V I ) c h a i n p r e c u r s o r ( Q 6 1 1 7 6 ) A r g i n a s e 1 ( E C 3 . 5 . 3 . 1 ) ( L i v e r - t y p e
3 . 除盐
4 . 洗脱
} 1
一 脚 .. 口丫 。 ・
一 一
日 :
日 〕公
图1 ,固相萃取的步骤示意图。
矛
4
第二章 蛋白的酶解条件及实际蛋白样品的处理
z . 结果与讨论
2 . 1蛋白的提取
目 前, 在蛋白 分步提取方法[ 6 7 1 中, 第一 步 通 常 是 用含4 0 m M T r i s 的 水 溶 液
表1 , 2 D - L C - M S 在第三步提取溶液中 鉴定出的可信的蛋白。
蛋白质预处理
![蛋白质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ba9cfc770bf78a652954a3.png)
蛋白质预处理:聚沉(coagulation)是指在聚沉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蛋白质相互聚集为较大聚沉物(>1mm)的过程絮凝(flocculation)是指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通过吸附、交联、网捕,把蛋白质聚结为大絮体沉降的过程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是指不能通过膜的最小分子量超滤是指选择合适孔径的超滤膜,在离心力或较高压力下,使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膜,而目标蛋白样品分子被截留不能通过超滤膜,从而增加蛋白样品浓度,达到浓缩效果的方法盐析是指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着盐浓度的增高而上升,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其溶解度又逐渐下降,直至蛋白质析出。
透析是利用小分子能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原理,把不同性质的物质彼此分开的一种方法简述应用超滤法浓缩蛋白质样品的基本原理及该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答:基本原理:选择合适孔径的超滤膜,在离心力或较高压力下,使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膜,而目标蛋白样品分子被截留不能通过超滤膜,从而增加蛋白样品浓度,达到浓缩效果优点:操作简便,不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实验条件温和,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蛋白质分子的变性、失活。
在蛋白质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除用于浓缩外,还可用于蛋白样品的脱盐和脱水局限性:不能直接得到蛋白干粉制剂。
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最终只能浓缩到10~50%的浓度蛋白质样品的沉淀法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有哪几种常用的沉淀方法?选择沉淀方法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优点: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蛋白质纯化的初期,可以减少样品体积,起到浓缩的作用,便于后续的纯化,降低纯化成本;还可以尽快将目的蛋白与杂质分开提高目的蛋白的稳定性;通过该方法,目的蛋白的回收率提高局限性:由于沉淀法对提高蛋白质纯度的幅度比较有限,该法常只用于蛋白质的初步纯化常用方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聚乙二醇沉淀法、选择性沉淀法选择沉淀方法时,需要考虑沉淀剂对目的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沉淀剂的成本及操作的难易程度、沉淀剂的去除及残留、目的蛋白的纯度要求及收率。
第二章 蛋白样品的预处理
![第二章 蛋白样品的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be6ef4172ded630b1cb69c.png)
2.2.2.1 盐析法 原理 • 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着盐浓度的增 高而上升(盐溶),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 时,其溶解度又逐渐下降,直至蛋白质析出(盐 析) • 盐析发生的原因: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水 活度降低,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 水化膜相继被破坏,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间相互 聚集并从溶液中析出 • 盐析结束后,常需要用透析法或凝胶过滤层析法 对蛋白样品进行脱盐处理
2.2.1 超滤法
• 是指选择合适孔径的超滤膜,在离心力或较高压 力下,使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膜, 而目标蛋白样品分子被截留不能通过超滤膜,从 而增加蛋白样品浓度,达到浓缩效果的方法 • 截留分子量 (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不 能通过超滤膜的最小分子量 如: MWCO 为 10kDa 超滤膜,截留大于 10kDa 的 所有分子,小于10kDa的分子能通过
2.2.2 沉淀法
• 指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中性盐或有机溶剂等,使 目标蛋白变成沉淀析出,再用合适的缓冲液溶解 沉淀的方法。沉淀法既可达到浓缩蛋白样品目的, 还可部分除去杂质 在生化制备中常用的沉淀方法有: 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 聚乙二醇沉淀法 选择性沉淀法 结晶沉淀法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利用固体间研磨剪切力和撞击使细胞破碎,是最 有效的一种细胞物理破碎法 • 一般利用珠磨机进行操作 • 珠磨机的搅拌速度应限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减少产 生的热量,避免造成蛋白质的失活 • 珠磨法破碎细胞分为间歇或连续操作。珠磨的细 胞破碎效率随细胞种类而异,适用于绝大多真菌 菌丝和藻类等微生物细胞的破碎
第二章 蛋白质样品的预处理
Pretreatment of Protein Sample
蛋白质稳态技术的样品质量要求和处理方法
![蛋白质稳态技术的样品质量要求和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7526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e.png)
蛋白质稳态技术的样品质量要求和处理方法蛋白质稳态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蛋白质折叠、稳定性、形态和相互作用的技术。
在进行蛋白质稳态研究时,样品质量的高低对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的样品处理方法和质量要求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稳态技术中样品质量的要求和处理方法。
一、样品质量要求在进行蛋白质稳态技术研究时,样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以下是几个关键要求:1. 纯度要求高:纯度是蛋白质稳态研究中的关键因素。
纯度高的样品能够减少杂质对结果的干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
2. 结构完整性:蛋白质的结构完整性对于稳态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蛋白质在处理和存储过程中要避免因各种因素导致其结构的改变,例如氧化、裂解或失活。
只有结构完整的蛋白质样品才能提供可靠的结果。
3. 含量要足够: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足够高,以确保稳态技术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低含量的蛋白样品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可靠性,因为可能无法检测到蛋白质的稳态变化。
二、样品处理方法为了达到高质量的蛋白质稳态研究结果,样品处理方法需要严谨和细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1. 提纯方法:为了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提纯方法,如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亲和层析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样品的纯度。
2. 处理条件的优化:样品的处理条件对蛋白质的稳态研究至关重要。
例如,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参数对蛋白质的稳态有直接影响。
合理调节处理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蛋白质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样品储存方式:为了保持样品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正确的样品储存方式非常重要。
蛋白质样品通常需要储存在低温和干燥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光线、氧气和湿度下。
此外,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和保存缓冲液可以增加样品的稳定性。
4. 质控实验:在进行蛋白质稳态研究之前,进行一些质控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质组学样品准备:如何选择适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
![蛋白质组学样品准备:如何选择适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b96ca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6.png)
蛋白质组学样品准备:如何选择适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蛋白质组学作为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对样品准备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步骤能够提高蛋白质的提取效率、降低干扰物的影响,并增加后续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选择适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为读者提供关于样品准备的科普知识。
一、样品预处理的重要性:1.提取蛋白质的效率:样品预处理步骤能够有效地破坏细胞结构,释放出蛋白质,并增加蛋白质的提取效率。
2.去除干扰物的影响:样品中常常存在多种干扰物,如盐类、脂质、核酸等,它们会干扰后续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结果。
合适的样品预处理步骤能够去除这些干扰物,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保护蛋白质的完整性:样品预处理步骤可以减少蛋白质的降解和修饰,保护蛋白质的完整性和功能。
二、选择适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1.细胞/组织样品的预处理:细胞/组织样品的预处理可以包括细胞裂解、组织研磨、细胞核分离等步骤。
根据具体实验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破坏细胞结构,释放出蛋白质。
2.样品的蛋白质提取:样品中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机械破碎、化学裂解、超声波处理等。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效率。
3.干扰物的去除:样品中的盐类、脂质、核酸等干扰物会干扰后续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结果。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离心沉淀、柱层析、溶剂萃取等方法,去除这些干扰物。
4.蛋白质的浓缩和纯化:为了增加后续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使用浓缩和纯化方法,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低丰度蛋白质。
三、样品质量控制:1.样品保存和处理:为了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样品的保存和处理要注意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损伤。
冷冻保存、添加抑制剂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样品的质量。
2.蛋白质含量的测量:在样品准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蛋白质定量方法来测量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以确保样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第二章样品预处理方法【共57张PPT】
![第二章样品预处理方法【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774a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f.png)
由于试剂未经纯化致使色谱分析中往往呈现额外的杂质峰。 ☞更严重的是干扰物在每批溶剂或试剂中有所不同,而影响不同实验室间、各分析人员间的实验结果。 0.
(3)温度 常用的溶剂有水、稀酸、稀碱、稀盐等,也可以采用不同比例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氯仿、四氯化碳
使用方法
❖可先用6到10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弱缓冲液平 微透析技术:实质上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它利用膜透析原理,微量地对细胞液进行流动性连续采样的新型采样和色谱样品制备技术。
衡, 影响盐析的条件 盐的饱和浓度
动物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糖类及有关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核甘、核甘酸及其衍生物、磷酸酯类化合物、固醇类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
使用方法 ❖可先用6到10倍柱体积的甲醇或乙腈活化,再用 6到10倍柱体积的水或缓冲液平衡,不要让小柱 干了
❖样品溶解在强一些极性的溶剂中 ❖加入样品
❖用强极性溶剂洗脱不想要的组份
❖用极性弱些的溶剂洗脱第一组感兴趣的组份
❖用极性更弱的溶剂洗脱剩下的感兴趣的组份
确认回收率
各种SPE小柱(三)
❖ 离子交换
❖变离子型化合物为非离子型,用反相方法分离 ❖ 典型的例子
氨基酸分析
加速溶剂萃取(ASE)
ASE 是用溶剂对固体、半固体的样品进行萃取的技术.
ASE 的原理是选择合适的溶剂、通过增加温度和压力来提高 萃取过程的效率.
ASE 可用来替代索氏提取、超声萃取、手工振摇、煮沸法和 其他萃取方法
三种不同型号的ASE
组感兴趣的组份 以1~5ml/min流速洗脱样品
❖用更强的缓冲液洗脱剩下的感兴趣的组份
确认回收率
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
![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c19f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a.png)
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蛋白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组的学科,其目标是识别和定量细胞或生物体中的所有蛋白质,并研究其功能和相互作用。
在进行蛋白组学研究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的一般流程。
样品前处理是蛋白组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目的是去除干扰物质、富集目标蛋白,并将样品转化为适合质谱分析的形式。
一般而言,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包括样品采集、细胞裂解、蛋白质提取、蛋白质富集和样品清洁等步骤。
样品采集是蛋白组学研究的第一步。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样品可以是细胞、组织、血清、尿液等。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和方法,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接下来是样品的细胞裂解步骤。
细胞裂解是将细胞膜破坏,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使其能够与后续处理步骤中的试剂发生反应。
常用的细胞裂解方法包括机械破碎、超声波破碎和化学破碎等。
选择合适的细胞裂解方法需要考虑到样品类型、细胞数量和目标蛋白的性质等因素。
蛋白质提取是样品前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步骤。
提取蛋白质的目的是将其从细胞裂解液中分离出来,并去除其他的非蛋白质成分。
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包括溶液提取、固相萃取和电泳法等。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需要考虑到目标蛋白的性质、样品的复杂性和后续分析的要求等因素。
蛋白质富集是样品前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由于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丰度差异很大,富集目标蛋白可以提高后续质谱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常用的蛋白质富集方法包括亲和富集、凝胶过滤和电泳分离等。
选择合适的富集方法需要考虑到目标蛋白的性质、样品的复杂性和富集效率等因素。
最后是样品清洁步骤。
样品清洁的目的是去除富集过程中的杂质和残留的试剂,减少对质谱分析的干扰。
常用的样品清洁方法包括洗涤、浓缩和脱盐等。
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需要考虑到样品的复杂性、富集方法的特点和后续分析的要求等因素。
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是蛋白组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
![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03d07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2.png)
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详解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分别关注生物体内蛋白质和代谢物的全局性研究。
处理蛋白质组学样品
![处理蛋白质组学样品](https://img.taocdn.com/s3/m/030af7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a.png)
处理蛋白质组学样品蛋白质组学样品处理是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
样品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蛋白质质谱分析的结果和准确性。
样品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取蛋白质,去除杂质和干扰物,同时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样品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细胞裂解:先对生物样品进行裂解,以释放蛋白质。
裂解方法包括机械破碎、化学裂解、超声波裂解等。
2. 蛋白质提取:提取蛋白质的方法有多种,如直接提取、盐析法、酸碱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
具体方法应根据样品类型和实验目的进行选择。
3. 蛋白质清洁:清洁蛋白质的过程是去除杂质和干扰物,使蛋白质纯化。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离心、过滤、电泳、吸附等方式来实现。
4. 蛋白质定量:定量是必要的步骤,可使用比色法、BCA法、Lowry法等方法进行。
5. 消化:消化是指将蛋白质酶解成对应的肽段,为后续的质谱分析做准备。
消化方法有多种,如胶体消化、酶促消化、化学消化等。
在进行蛋白质组学样品处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 样品的保存:样品的保存应尽量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氧化,一般应冷藏或冷冻保存。
此外,样品的处理应迅速进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 样品的预处理:在进行样品处理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细胞壁、去除脂质、去除核酸等。
3. 样品的稀释:样品的浓度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过于稠密的样品会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4. 样品的标准化:为了使不同实验之间的结果可比较,需要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标准化。
综上所述,蛋白质组学样品处理是研究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样品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以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组织蛋白提取步骤
![组织蛋白提取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78d06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d.png)
组织蛋白提取步骤标题:组织蛋白提取步骤:从样本收集到蛋白质溶解的全面解析引言:组织蛋白提取是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之一。
它是为了研究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功能和相互作用而必不可少的前提。
本文将从样本收集到蛋白质溶解的全过程,详细介绍组织蛋白提取的步骤和要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样本收集与处理1.1 样本预处理:在进行组织蛋白提取前,首先需要进行样本预处理。
这包括以无菌的方法收集样本,如组织切片、细胞培养等,同时需避免样本受到污染和降解。
1.2 样本保存:为了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样本应尽快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如低温或液氮中。
选择合适的保存缓冲液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样品裂解与溶解2.1 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是为了破坏细胞膜,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可以选择化学法、物理法或酶解法等方法进行细胞破碎,其中磁珠法和超声法是常用的技术。
2.2 组织破碎:与细胞破碎类似,组织破碎旨在释放组织内的蛋白质。
取决于样本特性,可以使用搅拌器、研钵、超声或高压等方式进行组织破碎。
2.3 组织裂解:组织裂解是将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从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中溶解出来。
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法、酸法、碱法以及使用细胞裂解液等。
具体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样本特性。
2.4 蛋白质溶解:蛋白质溶解是将裂解后的蛋白质完全溶解于适当的缓冲液中,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如电泳、质谱等。
在溶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取决于蛋白特性而添加的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保护剂。
第三部分: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组织蛋白提取的各个步骤。
我们强调了样本收集和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样本预处理和正确的保存方法。
我们着重介绍了细胞破碎和组织破碎的常用方法。
我们强调了组织裂解和蛋白质溶解的关键环节。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关键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取和保护样本中的蛋白质,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提供高质量的样品。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组学、蛋白质功能研究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纯化方案
![蛋白质纯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1f2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1.png)
蛋白质纯化方案在生物科学研究中,蛋白质纯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其目的是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蛋白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案,以帮助研究者有效地纯化目标蛋白质。
一、采集样品和细胞破碎首先,从待纯化的细胞或组织中采集样品。
可以选择细胞培养上清液、动物组织或植物组织等作为起始材料。
然后,将样品进行细胞破碎以释放蛋白质。
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包括超声波破碎、机械破碎等。
破碎后的样品会形成破碎液,其中含有目标蛋白质。
二、预处理步骤在纯化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富集度和纯度。
1. 加入缓冲液:将破碎液调整至适合纯化的缓冲液条件,如pH值、离子强度等。
2. 清除杂质:通过装置分离杂质,如离心机、过滤器等,去除破碎液中的细胞碎片、脂质、核酸等杂质。
三、选择纯化方法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
1. 亲和层析:利用亲和力选择性地结合目标蛋白质,常见的亲和层析方法包括亲和剂(如抗体、亲和标签)结合树脂、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等。
2. 过滤层析:通过调整溶剂和溶质分子大小的差异,利用过滤膜选择性地分离目标蛋白质。
3. 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目标蛋白质与载体表面电荷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常见的方法有阳离子交换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
4. 凝胶过滤:通过分子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适用于目标蛋白质与其他分子大小不同的情况。
5. 凝胶电泳:通过电场作用,将混合物中的蛋白质按照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四、纯化步骤根据选择的纯化方法,进行相应的纯化步骤。
1.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好的样品加载到纯化载体上,使目标蛋白质与载体结合。
2. 洗脱:选择合适的洗脱条件,如改变pH值、离子强度等,将非目标物洗脱,同时保持目标蛋白质与载体结合。
3. 解离: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如改变pH值、加入竞争性配体等,将目标蛋白质与载体解离,从而得到纯净的目标蛋白质。
五、纯化评估最后,对纯化得到的目标蛋白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二章_原料的预处理
![第二章_原料的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a79ee489eb172ded63b7b4.png)
18 l
由于菌体细胞的直径很小,沉降速度很慢,因此常需向菌 体的料液中加入絮凝剂,使菌体细胞凝聚成较大颗粒后过滤除 去。
1.4 离心沉降(适用于分离较小的颗粒)
广泛应用于固液、液液相的分离。 1.离心沉降速度
d 2 s 2 R Vs 18
令:
S=
2 dp ( s L )
(3)凝聚和絮凝: 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 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它们聚集成 可分离的絮凝体,在进行分离。 特点:使颗粒尺寸增加,增大颗粒的沉降或浮选速率,提高 滤饼的渗透性或在深床过滤时产生较好的颗粒保留作 用。 凝聚: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 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 体的过程。 絮凝:使用絮凝剂(天然或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
平衡区带离心(等密度离心法): 在离心前预先配制介质的密度梯度,此种密度梯度液包 含了被分离样品中所有粒子的密度,待分离的样品铺在梯度 液顶上或和梯度液先混合,离心开始后,当梯度液由于离心 力的作用逐渐形成底浓而管顶稀的密度梯度,与此同时原来 分布均匀的粒子也发生重新分布。当管底介质的密度大于粒 子的密度,即ρL>ρs时粒子上浮;在弯顶处ρs>ρL时,则粒子 沉降,最后粒子进入到一个它本身的密度位置即ρs=ρL,此 时粒子不再移动,粒子形成纯组分的区带,区带与样品粒子 的密度有关,而与粒子的大小和其他参数无关,因此只要转 速、温度不变,则延长离心时间也不能改变这些粒子的成带 位置。 此法一般应用于物质的大小相近,而密度差异较大时。 常用的梯度液是CsCl。
18 L
S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降系数
从该式中可看出:
①当ρs>ρL,则S>0,粒子顺着离心方向沉降。 ②当ρs=ρL,则S=0,粒子到达某一位置后达到平衡。 ③当ρs<ρL,则S<0,粒子逆着离心方向上浮。 离心沉降时,颗粒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沉降系数越大,离心沉降速 度越大。
蛋白质谱前处理
![蛋白质谱前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3971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1.png)
蛋白质谱前处理
蛋白质质谱前处理是指在进行蛋白质质谱分析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准备的一系列步骤。
这些步骤旨在提取、纯化和准备样品,以获得适合进行质谱分析的样品。
以下是常见的蛋白质质谱前处理步骤:
1. 样品提取:根据需要,从生物样品中提取蛋白质。
这可以通过细胞裂解、组织破碎或其他样品处理方法来实现。
2. 蛋白质纯化:对提取的样品进行蛋白质纯化,以去除其他非蛋白质组分,如核酸、多肽等。
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包括离心、柱层析、电泳等。
3. 蛋白质浓缩:将纯化后的蛋白质样品进行浓缩,以增加样品浓度,并去除其他干扰物。
4. 还原和碱解:对蛋白质进行还原和碱解,以将蛋白质内部的二硫键断裂,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5. 肽段提取:从蛋白质样品中提取多肽段,以进行后续的质谱分析。
常用的肽段提取方法包括吸附剂吸附、溶剂萃取等。
6. 肽段纯化:对提取的多肽段进行纯化,去除杂质和其他干扰物,以获得纯净的肽段样品。
7. 质谱样品制备:将纯化后的多肽样品进行加标或去盐等处理,以获得适合质谱分析的样品。
8. 质谱分析:最后,将经过前处理的样品加载到质谱仪中进行分析,常见的质谱分析技术包括质谱-质谱联用(MS/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蛋白质质谱前处理步骤的选择和顺序可能会因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性质而有所不同。
关键是确保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准备,以获得准确、可重复的质谱分析结果。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1be399a300a6c30c229ffc.png)
计水银球的上沿在蒸馏头支管下沿在同一水平面 上。
c.磨口装置涂油脂。 d冷凝水的流动方向: 下端进,上短出;
先通冷凝水,后加热
e.蒸馏速度:每秒1~2滴 f.蒸馏完毕先关加热器,稍冷后再关冷凝水。 g.安装、拆卸仪器的原则: 安装:自下而上,从左至右
(1)正确采样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
采样的原则
典型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
程序原则
①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 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②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③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
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④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⑤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细则: 1、采集的样品应在短时间内分析,否则应 妥善保管。
2、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置于阴暗处 保存。
3、易腐败变质的放在0-5℃冰箱内,保存 时间也不能太长。
4、易分解的要避光保存。 5、特殊情况下,可加入不影响分析结果 的防腐剂或冷冻干燥保存。
目的: ①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 ②对样品进行浓缩。
要求: (1)有机物与水不混溶、不反应 (2)近100℃时,蒸汽压不小于1.33kPa
水蒸汽蒸馏装置见下图。
原理:同一溶剂中,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溶解度,同一
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也不同,利用样品中各种
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其完全或部分 分离。此过程称为提取,也叫萃取。
无机溶剂有:水、稀酸、稀碱 有机溶剂有: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石油醚等。
中的溶解度。对其它组分溶解度很小。
c萃取相经蒸馏可使萃取剂与被测组分分开,有时 萃取相整体就是产品。
蛋白质稳态技术实验中的样品处理与预处理方法
![蛋白质稳态技术实验中的样品处理与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60db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0.png)
蛋白质稳态技术实验中的样品处理与预处理方法蛋白质稳态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稳态动力学的方法。
在进行这种实验时,样品处理和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能够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样品处理与预处理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一、离心离心是蛋白质稳态技术实验中最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离心,可以将样品中的悬浮物与溶液分离开来,获得纯净的样品。
离心的原理是利用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将样品中的悬浮物沉淀到离心管的底部,形成一个沉淀层。
然后,将上清液轻轻地与沉淀层分离,以获得纯净的上清液。
离心的时间和离心力的大小会影响沉淀的质量和上清液的纯度。
离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有效去除悬浮物。
然而,离心所需的离心机设备较为昂贵,且离心力可能会对样品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影响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超滤超滤是一种通过分子量筛选的样品处理方法,可以将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常见的超滤装置包括滤膜和超滤离心机。
超滤的原理是利用滤膜上的微孔,这些微孔的尺寸可以控制分子量的筛选。
样品通过滤膜时,分子量大于滤膜孔径的蛋白质会被截留在滤膜上,而分子量小于滤膜孔径的物质则会通过滤膜并收集在下方的容器中。
超滤离心机通过产生足够的离心力,促使样品在滤膜上通畅地流动。
超滤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
然而,超滤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且滤膜的孔径选择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来确定,否则可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
三、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用于解除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其易于测量和分析。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加热、冷冻和退火。
加热是将样品暴露在高温下,通常在80°C到100°C之间,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其变为无序状态。
冷冻是将样品迅速冷却至较低的温度,通常在-20°C或更低,以阻止蛋白质的聚集和变性。
退火是将样品缓慢加热至较高的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样品中的内应力和缺陷。
蛋白样品处理
![蛋白样品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06a69adaef5ef7ba0d3cfa.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转子
水平转子
转子活动管腔内的离心管,旋转时随着转子的转动, 从垂直悬吊上升到水平位臵(约200-800rpm)时,颗粒 在水平转子中的沉降是沿管子方向的,梯度离心中颗粒沉 降区带横过离心管,离心后区带不必重新定位,但只有处 于样品区带中心的颗粒才直接向管底沉降,其它颗粒则撞 向壁的两侧,产生“壁效应”,但受振动和变速搅乱后对 流现象小得多
高压匀浆机
2.1.1.4 冻融法 原理 • 将待破碎细胞冷却至-15~-20℃,然后臵于室温 (或40℃)迅速融化;如此反复冻融多次,由于 细胞中形成冰晶以及剩余液体中盐浓度增高从而 使细胞发生溶胀、破裂 • 优点:简单方便,适合于细胞壁较脆弱易破坏的 微生物菌体 • 缺点:破碎率较低,如果目标蛋白对温度变化敏 感不宜采用此法
≤1.3万rpm
一般制备型离心
一般制备型离心是指在分离、浓缩、提纯样品中, 不必制备密度梯度的一次完成的离心操作,实验室常 用的低、高速离心机即可完成
台式高速离心机
台式高速离心机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立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立式超速冷冻离心机
立式超速冷 冻离心机
应用范围: ■病毒及亚细胞组份分离 ■蛋白梯度分离 ■脂蛋白分离 ■RNA梯度沉淀 ■质粒DNA提纯
2.1.1.1 超声波法 原理: •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20000Hz以上的声波,其 每秒的振动次数(即振动频率)超出了人耳听觉 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 叫超声波 • 常常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对细胞进行超声破碎, 其原理是将电能通过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形式的 声能,利用超声波产生的能量使细胞悬浮液中产 生一个个密集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迅速炸裂, 产生象小炸弹一样的能量,从而起到破碎细胞等 物质的作用 • 超声波细胞破碎法能用于各种动植物细胞、病毒 渗透压冲击法 原理 • 渗透压:将溶液和水臵于U型管中,在U型管中间 安臵一个半透膜,以隔开水和溶液,可以见到水 通过半透膜往溶液一端跑,假设在溶液端施加压 强,而此压强可刚好阻止水的渗透,则称此压强 为渗透压 • 高渗溶液:指渗透压高的溶液,如蔗糖溶液。一 般溶质浓度越大,渗透压越高,水势能越低;水 由高势能向低势能方向扩散。可做脱水剂 • 操作:将待破碎的细胞先臵于高渗溶液中,再转 入低渗溶液或水中,利用渗透压的变化使得细胞 破碎
2.2.2 沉淀法
• 指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中性盐或有机溶剂等,使 目标蛋白变成沉淀析出,再用合适的缓冲液溶解 沉淀的方法。沉淀法既可达到浓缩蛋白样品目的, 还可部分除去杂质 在生化制备中常用的沉淀方法有: 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 聚乙二醇沉淀法 选择性沉淀法 结晶沉淀法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举例:
将 0.5ml 细 胞 悬 浮 液 加 入 4ml 含 20% 蔗 糖 , 30mmol/L Tris-HCl(pH8.0,1mmol/L EDTA,0.1% Triton X-100) 高渗溶液中,室温下静臵5min后, 10000rpm离心3min,收集细胞,弃上清。再加 入2ml去离子水(低渗溶液),冰浴中温和搅拌 10min , 便 可 使 细 胞 破 碎 , 4℃ 5000rpm 离 心 3min,胞内蛋白即分布于上清中
水平转子
垂直转子
角式转子的特殊形式,主要用于等密度梯度离心,这种 转子颗粒移动距离短,比水平式和角式转子节约大量时间, 但速度剧变容易产生对流扰乱。
垂直转子
转子的材质: 铝质 不锈钢 钛合金 较轻,耐受强度较弱,适合在较低 的转速下使用 耐受强度最好,但材质本身太重 耐受强度不错,重量也比不锈钢轻
珠磨机(细胞破碎用)
2.1.1.3 高压匀浆法 原理 • 细胞悬浮液在高压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 高速(可达到450m/s)喷出后撞击到碰撞环上; 细胞在受到高速撞击作用后,急剧释放到低压环 境,在撞击力和剪切力等综合作用下破碎。操作 压力通常为50~70Mpa • 影响因素:压力、循环操作次数和温度 • 高压匀浆法适用于酵母和细菌细胞的破碎 • 一般使用高压匀浆机进行操作
离心机
制备型
分析型
分析型超速离心机
(分析型超速离心主要用于检测大 分子物质的沉降特征和结构等)
普通离心机
冷冻离心机
台式(或 台式高、超 大容量冷 高速冷冻 超速冷冻 冻离心机 离心机 离心机 地面式) 速离心机 小于0.6万rpm 0.6-2.5万 2.5-8万或更高 普通离心 0.6-10万rpm 机
离心超滤管(美国Millipore公司)
样品最大处理体积分别为15、4、0.5mL
优点&局限性 • 优点:超滤浓缩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添 加任何化学试剂,实验条件温和,而且不引起温 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蛋白质分子的变性、 失活。在蛋白质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除用于 浓缩外,还可用于蛋白样品的脱盐和脱水 • 局限性:不能直接得到蛋白干粉制剂。对于蛋白 质溶液,一般最终只能浓缩到10~50%的浓度
2.1.2.3 过滤
原理 • 利用多孔介质(滤纸、滤膜等)阻截大的颗粒物 质,而使小于孔隙的物质通过的一种的分离方法。 主要用于悬浮液的分离,最简单、最常用
常规滤纸
针筒式滤膜过滤器
2.2 蛋白样品的浓缩
• 目的:为提高样品中蛋白的浓度,尽量缩小样品 的体积,以利于后续的层析分离。 离心或过滤后澄清的样品常常需要进行浓缩。 • 常用的浓缩方法主要有超滤法、沉淀法、冷冻干 燥法、吸附法、双水相分离法
美国Sonics品牌超声波破碎仪,世界最著名品牌 1. 简洁、便携式,样品处理量0.15-150ml/1-1000ml 2. 微电脑控制,可根据样品自动调整到最佳的频率及超 声波强度 3. LCD参数显示及时间显示
国产超声波破碎仪
2.1.1.2 珠磨法 原理 • 利用固体间研磨剪切力和撞击使细胞破碎,是最 有效的一种细胞物理破碎法 • 一般利用珠磨机进行操作。珠磨机的主体一般是 立式或卧式圆筒形腔体,磨腔内装钢珠或小玻璃 珠以提高碾磨能力 • 珠磨机的搅拌速度应限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减少产 生的热量,避免造成蛋白质的失活 • 珠磨法破碎细胞分为间歇或连续操作。珠磨的细 胞破碎效率随细胞种类而异,适用于绝大多真菌 菌丝和藻类等微生物细胞的破碎
• 絮凝(flocculation)是指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通 过吸附、交联、网捕,把蛋白质聚结为大絮体沉 降的过程 • 常见的絮凝剂:淀粉、树脂、单宁、离子交换树 脂及纤维素衍生物 • 絮凝作用一般在聚沉作用之后使用;絮凝剂的选 择应根据成本、毒性等具体情况考虑;应通过试 验筛选获得最适合的絮凝剂类型、用量及作用条 件
2.1.2 蛋白质样品的粗分离方法
2.1.2.1 聚沉和絮凝 • 聚沉(coagulation)是指在聚沉剂的作用下,溶 液中的蛋白质相互聚集为较大聚沉物(>1mm) 的过程 • 常见的聚沉剂:无机盐类(如氯化锌、氯化铁、 氯化铝、硫酸锌、硫酸铝),聚合无机盐(聚合 铝、聚合铁等)
• 聚沉条件:-20℃以下,pH3~6,较高离子强度, 高多价金属离子(Fe3+、Al3+)
第二章 蛋白样品的预处理
Pretreatment of Protein Sample
2.1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和粗分离方法
2.2 蛋白质样品的浓缩方法 2.3 蛋白质样品的透析
2.1 蛋白样品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1.1 细胞的破碎方法(蛋白样品的提取)
• 对于分泌到细胞外的目标蛋白,不需要破碎细胞, 直接收集细胞的培养液进行后续分离纯化即可。 如细菌和霉菌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等 • 而对于只分布在细胞内的目标蛋白,首先需破碎 细胞,使目标蛋白释放出来,才能进行后续的分 离纯化。如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酶系和氧化磷酸 化酶系,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合成酶系等 • 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超声波法、珠磨法、高压 匀浆法、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酶解法
• 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 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 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 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 • 目前,以超滤膜为核心开发的超滤浓缩装臵可从 Millipore、Whatman、Amicon等公司购买获得, MWCO可为1~1000kDa,样品的处理体积可从几 毫升到几百毫升
用高浓缩铀生产的核武器
2.2.1 超滤法
• 是指选择合适孔径的超滤膜,在离心力或较高压 力下,使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膜, 而目标蛋白样品分子被截留不能通过超滤膜,从 而增加蛋白样品浓度,达到浓缩效果的方法 • 截留分子量 (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不 能通过膜的最小分子量 如:MWCO为10kDa超滤膜,截留大于10kDa的 所有分子,小于10kDa的分子能通过
• 进行蛋白质盐析沉淀时,最常选取的盐是硫酸铵。 与其它盐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溶解度大,对 温度不敏感(25℃时溶解度为769g/L,0℃时为 679);②分级沉淀效果好;③ 蛋白在高浓度硫 酸铵存在的环境下,生物学活性保持不变;④价 格低廉,废液可作为农田肥料 • 盐析法一般采用分级沉淀法操作,举例:先选择 25%饱和度硫酸铵,使部分杂蛋白由于盐析作用 沉淀下来,而目标蛋白处于溶解状态而保留在上 清中;弃去沉淀,保留上清,在上清中加入60% 饱和度硫酸铵,使目标蛋白发生盐析作用而沉淀 下来,弃去上清,沉淀蛋白即可作为后续纯化用
2.2.2.1 盐析法 原理 • 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着盐浓度的增 高而上升(盐溶),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 时,其溶解度又逐渐下降,直至蛋白质析出(盐 析) • 盐析发生的原因: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水 活度降低,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 水化膜相继被破坏,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间相互 聚集并从溶液中析出 • 盐析结束后,常采用透析法或凝胶过滤法对蛋白 样品进行脱盐处理
2.1.2.2 离心技术(centrifugal technique) 离心技术概论 一般制备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