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几何公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定] 1. 对称度大小≤理论值/2时, 对称度OK ; 2. 对称度大小>理论值/2时, 对称度NG
[测定实例]
三、同轴度
1. 同轴度公差定义 公差定义:理论上轴或孔的中心线与实际上轴或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大小; 表示符号:
2. 同轴度公差的实例 实例1
解释: 同轴度指示的轴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 以基准A 中心为基准轴线、 直径0.1的范围内
公差域
实例4(面位置度)
解释: 位置度指示的面,理论上位于以垂直基准 平面A、离基准平面B 50mm面,公差0.2mm 的面的范围内
公差域
3. 位置度公差的测量 点位置度的测定
[测定机器] 三次元/投影仪
[测定方法]
1. 基准平面A---固定
2. 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X方向
3. 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
公差域
实例2(点位置度) 实例3(线位置度)
解释: 位置度指示的方孔的中心点,理论上位于 以离基准平面B 23mm、基准平面C 25mm 的点为中心,边长0.2的正方形的范围内
公差域
解释: 位置度指示的椭圆孔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 以基准平面B为轴线 且离基准平面B 23mm 为中心,宽度0.2mm的范围内
解释: 平行度指示的上表面,理论上位于平行基准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内, 且两平行平面距离为0.1之间。
平行平面1 上表面 平行平面2
基准平面A
0.1
3. 平行度公差的测量
平行度的测定[ຫໍສະໝຸດ 定机器] 三次元/高度规[测定方法] 1. 基准平面A---固定; 2. 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 3. 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 4. 测出平行度指示表面上多个点的高度值,找出高度值中Max/Min值 5. 计算出Max.与Min.值的差值(即平行度大小)
几何公差的理解及测定方法
一、位置度
1. 位置度公差定义 公差定义: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偏差的大小; 表示符号:
2. 位置度公差的实例 实例1(点位置度)
解释: 位置度指示的孔的中心点,理论上位于 以离基准平面B 23mm、基准平面C 25mm 的点为中心,直径0.2的圆的范围内
公差域
实例2(面与面)
解释: 对称度指示的面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 以基准A 中心为轴线、 公差±0.05mm的范围内
公差域
3. 对称度公差的测量
对称度的测定
[测定机器] 三次元/投影仪
[测定方法] 1. 基准平面B----固定 2. 测出基准A中心线---设定为基准Y轴及原点 3. 测出10±0.05的中心线与基准轴在X方向的差值(即对称度大小)
[判定] 1. 垂直度大小≤理论值时, 垂直度OK ; 2. 垂直度大小>理论值时, 垂直度NG
[测定实例]
六、倾斜度
1. 倾斜度公差定义
公差定义:实际的形体相对于保持理论上正确角度的基准直线或基准平面而言 偏差的大小
表示符号:
2. 倾斜度公差的实例
实例1
解释: 倾斜度指示的面位于理论上正确的倾斜角度60°的 面为基准、0.10mm以下偏差的2个平行平面之间。
[测定实例]
四、平行度
1. 平行度公差定义
公差定义:理论上轴/孔的中心线或面与实际上轴/孔的中心线或面之间的 偏差大小;
表示符号:
2. 平行度公差的实例 实例1(线与面的平行度)
解释: 平行度指示的面,理论上位于垂直基准轴线A/B 的两个平行平面且两平面距离为0.1之间。
0.1
基准轴线
实例2(面与面的平行度)
[判定] 1. 平行度大小≤理论值时, 平行度OK ; 2. 平行度大小>理论值时, 平行度NG
[测定实例]
五、垂直度
1. 垂直度公差定义 公差定义: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度夹角的状况; 表示符号:
2. 垂直度公差的实例 实例1(面与面的垂直度) 0.05 A
解释: 垂直度指示的面,理论上位于垂直于基准平面A, 且位于两垂直平面距离为0.05之间。
公差域
3. 倾斜度公差的测量
[判定] 1. 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 位置度OK ; 2. 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 位置度NG
[测定实例]
二、对称度
1. 对称度公差定义
公差定义:实际指示部分的中心相对于理想上的基准轴线/基准中心平面的偏差大小; 表示符号:
2. 对称度公差的实例 实例1(线与面)
解释: 对称度指示的轴的中心线,理论上位于 以基准圆A 中心为轴线、 公差±0.05mm的范围内
右侧表面
A
基准平面
0.05
3. 垂直度公差的测量
垂直度的测定
[测定机器] 三次元/百分表
[测定方法] 1. 基准平面A---固定 ; 2. 基准平面B---基准轴 ; 3. 基准平面C---原点 4. 测出垂直度指示面从上端到根部的Max.值/Min.值 5. 计算出Max.值与Min.值的差值(即垂直度大小)
公差域
3. 同轴度公差的测量
Z
同轴度的测定
X
[测定机器] 三次元/投影仪
垫块
V形块
[测定方法] 1. 用垫块/V形块将产品固定放平 2. 测出基准A中心线---设定为基准轴X 3. 测出¢10±0.05轴的中心线与基准轴在Y方向的差值(即同轴度大小)
[判定] 1. 同轴度大小≤理论值/2时, 同轴度OK ; 2. 同轴度大小>理论值/2时, 同轴度NG
[判定] 1. 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 位置度OK ; 2. 测定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 位置度NG
[测定实例]
面位置度的测定
[测定机器] 三次元/高度规
[测定] 1. 基准平面A---固定 2. 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 3. 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 4. 离基准平面B高度的测定,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得出位置度大小.
4. ¢10圆孔中心的测定,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得出位置度X/Y方向大小.
根据公式
计算出半径值(即位置度大小)
[判定] 1. 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 位置度OK ; 2. 位置度大小>理论值/2时, 位置度NG
[测定实例]
线位置度的测定
[测定机器] 三次元/投影仪
[测定方法] 1. 基准平面A---固定 2. 基准平面B---设定为基准轴 3. 基准平面C---设定为原点 4. 椭圆孔10±0.05中点的测定,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得出位置度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