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1)

一、发展状况 (1)

二、发展优势 (4)

三、存在问题 (5)

四、面临形势 (7)

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0)

一、总体思路 (10)

二、基本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园区空间布局规划 (14)

一、规划基本原则 (14)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 (15)

第四章物流平台建设 (20)

一、交通网络平台 (20)

二、信息网络平台 (21)

三、标准和技术平台 (23)

第五章发展重点 (25)

一、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25)

二、扩大物流产业投资规模 (26)

三、加快重点物流领域发展 (27)

四、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30)

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31)

六、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31)

第六章保障措施 (33)

一、强化组织领导 (33)

二、强化项目支撑 (33)

三、强化人才保障 (33)

四、完善政策体系 (33)

五、加大金融支持 (34)

六、规范物流统计 (34)

七、推进诚信建设 (34)

八、健全应急保障 (35)

九、理顺管理体制 (35)

第七章规划依据 (3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节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节点,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按照“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市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促进济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特制订济南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状况

“十二五”是济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市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全国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物流总量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现代物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物流总额由2010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和7%左右。2015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424亿元,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占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9%和12.3%。2015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62.5%;业务量完成18781.5万件,同比增长66.9%。

2、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底,全市各类物流企业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9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19家(5A 级企业3家、4A级企业1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22家。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物流企业,2015年盖世物流获评中国驰名商标,被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授予首批“国家级示范

物流园区”;佳怡物流、奔腾物流处于全国零担物流领先地位,山东高速、济南钢铁、山东交运、山东烟草、山东能源、国药控股等国企纷纷进军物流领域,韩都衣舍、三际电子等电商物流发展迅速,海天物联成为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物流企业,普洛斯、巴夫洛、丰树、传化、嘉里大通、大润发、菜鸟、苏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落户济南,冷链物流、医药物流、保税物流及相关产业物流均得到较好发展;顺丰、“四通一达”等全国性快递企业均在济南设立区域分拨中心,全市快递企业达到84家。呈现出国有、集体、个体、中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相互依存、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局面。以传化泉胜为代表的公路港模式,以普洛斯、巴夫洛为代表的现代物流地产模式,以瑞康医药、九州通医药为代表的高端医药物流模式,以盖世物流、零点物流港等为代表的大桥路总部基地模式,以佳怡物流等为代表的供应链物流模式等全面推进,呈现出高端、高质发展态势。

3、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3103.9公里,境内高速公路418.9公里,“一环八射”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基本形成,通达全国的货运专线达1800多条。公、铁、空运输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我市在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地位,立体化、枢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4、物流信息化和新技术应用取得较大进展。信息化投入超过500万元的物流园区有4个,其中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园区有2个。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30%以上的中小物流

企业应用了以车源、货源匹配为主要功能的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物流少批量、多频率、快速度、低成本的需求。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重点物流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医药物流、速递物流等领域企业均采用条形码、射频识别自动分拣技术和全自动立体仓储技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信息平台建成并运营,兰剑科技物流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第四方物流企业。

5、物流产业集聚初步形成。目前已形成大桥路、临港开发区和崔寨物流集聚区,润华汽车物流园、郭店钢铁物流企业群、广友物流茶叶批发市场等专业化物流园区逐渐成型。传化公路港物流项目落户我市,将吸引千家中小物流企业入园发展。机场物流中心和海关一级监管库建成启用,空港物流中心已有中邮集团等多家物流企业入驻。综合保税区增加了保税物流功能,中远洋、中外运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落户综保区。

6、物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出台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等,把物流业确定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山东省出台了《全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相继出台了《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物流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重点物流项目和重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7、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014年12月启动上线;全国第一家物流特色专业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