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整理版小抄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小抄.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1.从微观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就是组织中的全体员工。
2.评价中心:不是一个评价机构,而是一种人才测评的方法。
包括面试、笔试、公文处理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企业决策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用以测评被测评者在相关方面的表现出的行为。
3.个性:(态度、兴趣、行为倾向)是一个人的全部内在与外在的独特品质的总和,是个人对别人施加影响与认识自己的独特方式。
4.信度:也叫测评工具的可靠性.是指测评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用两项类似的测试来衡量同一个人,得一结果应该基本相同;在不同的时间,用相同的测试去衡量同一个人,结果应该基本相同.5.效度:也叫测评工具的有效性.可分为准则的有效性和内容的有效性。
6.培训:是企业实施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学习行为或过程,目的是改变或调整受训人员的知识、技能、态度、思维、观念、心理,从而提高其思想水平及行为能力,使其有适当的能力去处理担任的工作,甚至是准备迎接将来工作上的挑战。
7.个人职业管理:是指个人对自己确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寻找机会、持续努力取得职业成本的过程。
8.绩效:是指与组织效率有关的能力、行为和结果。
9.报酬:是指员工为企业付出劳动所获得的回报与酬劳,包括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
10.薪酬:是外在报酬中的主要部分,是因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而获得的直接和间接的货币收入人力资源的构成包括:体质、智质、心理素质、品德、能力素养和情商。
11.工资结构: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各个职务的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实付工资间的关系。
12.宽带薪酬: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
13.从广义上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小抄(已排版)
《人力资源》名词解释总复习1.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2.定员管理:简称定员。
指企事业组织在用人方面的数量界限,根据企事业工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一定人数的过程。
3.薪酬: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它主要以工资(含奖励工资)和福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4.就业指导:就是由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
5.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
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6.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7.职务分析:是一种狭义的工作分析,它是相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
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8.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也有人把心理测验叫心理测评。
9.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10.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企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11.甄选:是招聘的后续工作,也是招聘的延伸。
人力资源管理小抄5
xinzi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2、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3、人性:是指人的本性,它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必然要研究人性。
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的理论成果(各位学员务必弄懂每种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4、“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又称为“理性人”、“实利人”或“唯利人”。
它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就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
这一假设的核心内容是:①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②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③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④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⑤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去努力工作。
5、“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为“社交人”。
它是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的一种人性理论。
这一假设来自霍桑实验,其核心思想就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自我实现的人”是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来的。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人才会感到满足。
它假设人性是善的,只要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就可以把工作搞好的一种人性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一、知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①基本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嘛,就是管人的一些事。
比如说企业里招人、用人、培养人、让人好好干活、给人发工资奖金这些事都归人力资源管。
它主要就是要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像厨师做菜,得把每样食材(员工)放到合适的菜品(岗位)里,做出美味的菜肴(达成企业目标)。
②重要程度:在企业或者组织里这可是超级重要的。
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看人力资源管理得怎么样。
要是人管不好,那大家都不好好干活,企业也就没法发展了。
就像踢足球,要是没有个好教练(人力资源管理)安排球员(员工)位置,制定战术,那这球队肯定踢不好。
③前置知识:得对企业运营有个基本的了解,知道市场经济是咋回事。
比如说知道企业是为了赚钱、为社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
也得了解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像组织架构是什么样的,部门之间怎么分工协作这种。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可多了。
比如在新企业建立的时候,要靠人力资源去招聘各种人才。
在企业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能让员工更加积极地工作,提高效率。
像我之前待过的一个小公司,刚开始人员安排很乱,大家不知道该干啥,自从有了个比较专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重新梳理人员结构后,公司就慢慢走上正轨了,所以这真能改变企业的命运呢。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企业管理学这个大的体系里,人力资源管理就像是发动机里的一个关键齿轮。
它联系着各个部门,给企业的运转提供动力源泉。
②关联知识:它和企业战略相关,因为人力资源得根据企业战略来调整用人计划。
比如企业要开拓新业务,人力资源就得去招相关的人才。
还和财务管理有关系,毕竟员工工资奖金都是财务支出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得考虑财务预算。
同时也和市场营销有关,因为营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的难点在于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要让企业满意,节省成本,又要让员工满意,这不容易做到。
就好比要在一块有限的土地上(企业预算)种出两种不同的植物(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还都得长得好。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人力资源的含义: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她包括了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2、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高增值性.3、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活动.4、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对员工的招聘、录用、选拔、任用、调配、考核、培训、奖励、晋升、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等.具体职能有: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5、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优化远离、人事匹配远离、要素有用管理、互不增值原理第二章6、工作分析的含义:也称作只为分析或者岗位分析,指了解企业内的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职位的有关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他人能了解职位的过程.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过程,工作分析的结果是产生工作说明书.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原因、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7、职位:又称岗位,有一个人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组成的集合.8、职务:指一组重要职责相似或相同的职位.9、工作分析的过程: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10、工作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11、定性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第三章1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定员计划、调配计划、晋升计划.13、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其他计划.1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根据组织发展的要求,对将来某个时期内组织所需员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预测.1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组织因素、人力资源自身因素.16、人力资源需求的定性预测方法:经验预测法、综合预测法、德尔菲法、描述法.17、人力资源需求的定量预测方法:统计学方法、劳动定员法劳动效率定员发、设备定员法、岗位定员法、比例定员法、组织定员法、计算机模拟法.18、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预测组织在某一未来时期内部所能应及外部劳动力市场所能供应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员,以满足组织为完成目标而产生的人员要求.19、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的内容:现有人员的结构状况、现有人员的内部流动、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20、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影响因素:人口因素、经济与教育因素、劳动力市场状况、科技因素、政府政策法规21、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平衡分析:就是比较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确定未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确定未来企业应该裁减哪些人员、裁减多少、什么时候裁减、如何裁减,或者应该补充哪些人员、补充多少,什么时候补充,如何补充的问题.22、人力资源过剩时的对策:限制招聘、提前退休或鼓励辞职、减少工作时间或工作量、人才储备、展示解聘、裁员.23、人力资源短缺时的对策:加班加点、转包聘用临时工、租赁或借用员工、重新设计工作和改进技术、培训员工和完善激励计划第四章24、企业招聘渠道:内部招募、外部招募.25、内部招聘:优点:了解全面,准确性高.对组织情况比较熟悉,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发展期望.使组织培训投资得到回报.可为组织节约大量的费用.缺点:来源局限于企业内部,水平有限.可能会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里原因造成内部矛盾.外部招聘:优点: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新雇员能带来新思想,新方法.节省培训投资.当内部有多人竞争而难以做出决策时,向外部招聘可在一定程度上平息或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 缺点:不了解企业情况,进入角色慢.对应聘者认识少,可能招错人.内部员工得不到机会,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26、内部招聘方法:布告法、推荐法、档案法.27、外部招聘方法:广告招聘、校园招聘、职业中介机构、网上招聘、熟人推荐、申请人毛遂自荐.28、影响招聘的因素:外部因素:国家的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形势、招聘单位所在地区、劳动力市场、竞争对手、行业的发展性.内部因素: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政策、组织形象、发展阶段、成本和时间.29、面试的类型: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行为描述式面试、压力面试30、造成面试偏差的常见因素: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对岗位信息不明、顺序效应、非语言行为的影响、刻板印象、“与我相似”效应、其他因素.31、情景模拟:又称评价中心,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位,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评测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32、情景模拟的主要形式:公文处理、访谈、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即席发言、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第五章33、培训开发的含义:是指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是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现在或者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兵最终实现组织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培训开发的要点:1.培训开发的对象是全体员工.2. 培训开发的目的是改善员工的绩效并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3. 培训开发的内容与员工的工作有关. 4. 培训开发的主体是组织.34、培训的原则: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则、差异化原则、学以致用原则、设定目标原则、激励原则、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兼顾的原则、效益原则、注重反馈原则.35、培训的组织实施五步骤:培训前的准备,培训实施,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评估培训评估的反馈.36、柯科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从四个方面对培训进行评估: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37、新员工导向培训:又称新员工岗前培训或职前教育,它是一个祖师所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组织人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逐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自己才能的重要历程.38、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业务培训,熟悉环境.39、参与型培训法的主要形式有:自我指导式学习,案例研究法,工作模拟法,敏感性训练.40、态度型培训法有:拓展训练法,角色扮演法.41、拓展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第六章42、绩效的特点:绩效的多因性,绩效的多维性,绩效的动态性.43、绩效的考核内容:德,能,勤,绩.44、绩效考核的类型:品质指导型,行为主导型,效果主导型.45、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晕轮效应,类己效应,群体定见,近因效应,对比效应,趋中效应,过宽或过严倾向,首因效应,外界压力.第七章46、薪酬的含义: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47、薪酬分为三部分:基本薪酬,激励薪酬,间接薪酬.48、薪酬管理的含义:是指组织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等级和薪酬结构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49、薪酬管理的原则:合法性,公平性,及时性,经济性,动态性.50、影响薪酬体系的因素:组织外部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员工个人因素.51、激励薪酬的形式:个人激励薪酬计件工资、工时制、绩效工资,群体激励薪酬收入分成、利润分享计划、股票所有权计划52、福利的概念:是组织为满足员工的生活需要,除了直接薪酬以外向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所提供的实物和服务等一切待遇.53、福利的内容:国家法定的福利,组织自主的福利.。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整理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整理归纳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本章内容:人力资源的含义、特征,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的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价值观,人力资源经济、社会分析。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1、什么是人力资源?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备的能够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它也称“人类资源”或“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
对此概念的理解重点:资源与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的构成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劳动者,老年就业人口。
3、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其一、人口总量以及再生产状况;其二、人口的年龄构成;其三、人口迁移。
4、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其一、遗传以及先天因素;其二、营养因素;其三、教育方面的原因。
5、人力资源的分类:注意各种分类的优劣之处。
二、人力资源的特征1、基本属性(1)生物性(自然性)(2)社会性2、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1)智能性(具有能动性)(2)个体差异性(3)时效性(4)资本性3、人力资源的主体特点(1)动力性(2)自我选择性(3)非经济性三、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人力资源的基本作用(1)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前提(2)人力资源是具有推动作用的特殊资源(3)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人力资源的现实作用(1)有利于把人的压力转化为财富(2)有利于完成改革的艰巨任务(3)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4)有利于塑造现代劳动者(5)有利于塑造现代组织(6)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四、人力资源结构1、自然结构(1)年龄结构(2)性别结构2、社会结构1)教育结构(2)职业结构3、经济结构(1)产业结构(2)地区结构(3)城乡结构(4)组织内部结构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1、现代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对人的管理(1)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
(2)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重点整理汇总(速记版)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重点整理汇总(速记版)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培育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组织文化,而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同战略目标和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做法”。
3.人力资源战略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用来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指南。
4.激励就是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
5.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由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
6.波特和劳勒于1968年在其著作《管理态度和绩效》中提出了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涉及内外部多种因素的互动的复杂过程,不仅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能力、工作认知、工作回报等一系列因素,还要关注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公平感)在激励中的反馈。
7.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B.F.斯金纳和他的同事提出的。
其核心观点为:行为发生变化,是强化作用的结果,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能控制行为。
8.工作要素是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
9.职位是指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10.职务是一组重要责任相似或相同的职位。
职位是任务与责任的集合,它是人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职务则是同类职位的集合,它是职位的统称。
11.职系是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所需资格条件各不相同,但工作性质却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职系又称职种。
12.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一般认为是明兹伯格的5P模型。
13.在现代组织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用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只在招聘过程中起组织和服务的作用。
14.一般来说,高级管理人员倾向于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中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在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上招募;操作工人和办事人员常常在组织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上招募。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1.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指出人力资源和其他有资源比较而言。
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
2.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被组织们做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结。
3.怀特.巴克:1958年,《人力资源职能》中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普通职能加以论述。
4.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
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5.在罗兰.费里斯的视野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生产和发展的五个阶段:手工艺制作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人际关系运动阶段行为科学阶段学习型组织阶段6.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展现了西方管理界对人性看法的发展历程7.三种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归属需要8.人力资源规划的概述:广义的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通过诊断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对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及预测,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内容进行职能性规划。
9.人力资源规划是判断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核心标准10.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1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 2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3.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1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1.定性预测法:经验预测法专家讨论法德尔菲法2.定量预测法: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工作负荷预测法12.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替换图法人力资源盘点法马尔科夫模型13.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组织中某项工作的内容和职务规范进行描述和研究的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
工作分析的类型:从分析切入点划分,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补充:一、1、人力资源管理关心的是“人的问题”,其核心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强调“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绝对数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其中丧失劳动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劳动能力且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的人口总和。
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在现实国民经济活动中已经被利用(经济活动人口)潜在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被利用但尚未被利用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源的质量—劳动者的素质(体能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选、育、用、留吸引并让优秀人才加入本公司——基础吸纳(选)让员工保持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手段开发(育)让员工在现有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绩效——核心激励(用)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保障维持(留)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活动招聘(选)、培训与开发(育)、激励(用、留)、维持(留)4、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各级正规教育、在职培训活动、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培养、寻找工作的行动、劳动力迁移5、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根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面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6、人力资源的双重价值:宏观的视角——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微观的视角——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7、HRM的使命:通过人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8、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人的动作效率(起源:福利事件与科学管理)—人与事的协调(演进:人事管理)—人与组织的匹配(蜕变: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事与战略匹配(趋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二、1、明茨伯格的企业战略的5P模型Plan计划观:未来发展的角度; Perspective;观念观:企业层面Position;定位观:产业层次来看Pattern模式观:过去发展历程; Ploy计谋观:竞争的角度人力资源战略:根据企业战略而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纲领性的长远规划,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人力资源知识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人力资源概述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中所有员工的集合,包括他们的体力、智力、技能、知识、经验等。
人力资源是组织最宝贵的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1. 人力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性:人力资源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提升和更新。
- 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 动态性: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等都会随着时间、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社会性: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合理的薪酬、福利、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 提升组织绩效: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 实现员工个人发展:通过职业规划、培训等手段,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 维护组织和谐稳定: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组织的稳定发展。
二、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和配置的过程。
1.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组织结构规划:确定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设置和职责。
- 人员配置规划: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和安排。
- 薪酬福利规划: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以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
- 培训开发规划:根据员工个人和组织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素质。
- 劳动关系规划: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2.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需求分析:分析组织发展战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
- 供给分析: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包括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
- 差距分析: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
- 制定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包括人员配置、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 实施与监控: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招聘与配置招聘与配置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包括招聘、选拔、配置等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手写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手写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 人力资源的概念。
-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数量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质量则涵盖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 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可开发性等独特特征。
例如,能动性表现在人力资源可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够主动选择职业和工作方式,而不像自然资源那样只能被动地被开发利用。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 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 目标:- 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绩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 具体目标包括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等。
例如,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来吸引人才,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来保留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1. 人力资源规划。
- 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分析企业在未来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以确保企业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使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
- 内容:-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数量、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规划。
例如,预测未来5年企业需要多少名不同专业和技能水平的员工。
-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如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晋升计划等。
人员补充计划要明确补充的人员数量、来源、招聘方式等;人员晋升计划要确定晋升的标准、晋升的比例等。
2. 工作分析。
- 定义: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小抄(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小抄引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中负责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福利和劳动关系等方面。
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在这里面临着与私营部门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介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技巧来改进和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 重要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共部门是为公众服务的机构,其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公共部门招聘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员工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强公共服务的竞争力。
2. 挑战尽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a) 高度规范化的招聘流程公共部门招聘通常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核和批准;此外,还需要公平竞争原则的遵守。
这些规范化的流程增加了招聘的时间和成本,使得公共部门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b) 公共部门职位的稳定性相较于私营部门,公共部门的职位更加稳定。
这意味着公共部门的员工更有可能选择长期稳定的就业而不是追求个人发展的机会。
这对于公共部门招聘和员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c) 绩效管理的复杂性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要考虑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要求,更加复杂。
此外,公共部门往往由政策和规章制度所约束,使得绩效管理更加具有挑战性。
d) 公共部门的薪酬结构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其薪酬结构往往比私营部门更为复杂。
公共部门需要考虑到公平、透明和竞争的原则,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合理期望,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改进策略和技巧为了克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技巧:a) 强调公共服务的吸引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公共服务的吸引力作为核心要素。
通过宣传公共部门的使命和作用,吸引那些对公益事业有热情和责任感的人才加入,从而提高员工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整理版小抄
1.人力资源的特征有哪些?P6○1人力资源局有双重性。
人力资源即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
人力资源的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条件。
人力资源的消费性是指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
○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1)人具有意识,知道活动的目的,因此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作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2)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支配其他资源的主导因素。
(3)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人一方面是对自身的损耗,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合理的行为,使得自己得到补偿、更新和发展,非人力资源不具有这种特性。
(4)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是可以被激励的,即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的开发持续性。
人力资源的开发持续性是指人力资源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资源,它不像物质资源那样,形成最终产品之后就无法继续开发了。
开发的持续性意味着,不仅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是开发的过程,而且培训,积累,创造过程也是开发过程,人力资源是可以多次开发的资源。
○4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是指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
○5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受其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可能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一致,也可能相互冲突。
2.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有哪些?(1)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贯彻的主题是: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2)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重视发掘员工更大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3)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上市跨多个学科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涉及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4)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整体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必须依赖整个组织的支持,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之间应当具有一致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哪些?(1)获取:包括招聘、考试、选拔和委派(2)整合:使员工了解企业宗旨和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指导,加强对企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3)保持和激励:向员工提供奖酬,增加其满意感,使其安心和积极工作(4)控制和调整:控制和调整包括员工的素质,考核其效绩,作出相应的奖惩、升迁、辞退、解聘等决策。
《人力资管理》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人力资管理》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简答: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功能:1、吸纳:企业要吸引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企业当中。
2、维持:让加入到企业的人才继续留在企业工作。
3、开发:让员工保持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4、激励: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秀的绩效。
目标:(1)最终目标:就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2)具体目标:1、保证价值源泉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3、保证价值评价的准确和有效。
4、实现价值分配的公平与合理。
第二章名词解释1、X理论:类似我国古代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对消极怠工的员工采取严厉的惩罚,以权利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2、Y理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不再是监督控制,而是创造一个发挥员工才能的环境,发挥员工潜质,使员工达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到自己目标,让员工承担挑战性工作,实现自我。
3、期望理论:人们之所以会采取某种行动,是因为她们觉得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们认为重要的报酬。
公平理论:在组织中,对员工赋予的责任,职权和员工所获得的报酬,晋升等因素所造成的公平感对员工激励起着重要作用。
简答题一、人性假设的种类,主要内容?✧经济人假设:1、人的工作动机是经济诱发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控制下,人总是被动的在组织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
3、以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报酬。
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社会人假设1、人类的主要工作动机是社会需要,人们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力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获得同事认同感。
2、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结果使得工作单调而无意义,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意义。
3、人们对领导者最强烈的期望是能够承认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1、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区别,可划分为多个层次,最终目的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整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的概念1.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的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的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概念的拓展1人力资源的概念和内涵2)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概念3)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2.人力资源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一)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二)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1)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并保持成本优势的控制因素2)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和保持产品差别优势的决定性因素3)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4)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二)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2.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3.人力资源的特征双重性:生产性、消费性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可开发性:教育培训职能的理论基础时效性:人分为发育成长期、成年期、老年期,倒U型;人力资源无法储存。
社会性:人的体力和脑力带有社会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同导致人力资源质量不同。
如:古代低于现代,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或落后国家。
4.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贯彻的主题是: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重视发掘员工更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涉及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整体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必须依赖于整个组织的支持,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之间应当具有一致性。
2份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小抄)---已排版(1)2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5.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②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③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6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①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②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③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④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⑤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⑥工作岗位分析还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和职务晋升路线,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愿景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基本资料 2.岗位职责。
3.监督与岗位关系。
4.工作内容和要求5.工作权限6劳动环境和条件。
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12、13、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
(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的有限性。
是相对的、绝对的稀缺性,其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求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三、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
1 、实证研究法的特点:①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它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验证。
2 、规范研究法的特点: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研究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
对社会有积极还是消极意义;②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五、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 、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 供给无弹性Es = 0,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 ∞,单位供给弹性 Es =1,供给富有弹性 Es ﹥ 1,供给缺乏弹性 Es ﹤ 1。
3 、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4、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的变动趋势: 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5-55 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六、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无弹性Ed =0需求有无限弹性Ed → ∞单位需求弹性Ed =1供给富有弹性Ed ﹥ 1供给缺乏弹性Ed ﹤ 1八、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原理知识点整理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原理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薪酬、绩效评
估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它是企业成功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
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员工流动、保证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招聘与选拔
1. 招聘策略:制定招聘计划、确定招聘渠道、设计招聘广告等。
2. 选拔方法:收集应聘者资料、初步筛选简历、组织面试、进
行背景调查、确定最终录用人选。
三、培训与开发
1. 培训需求分析:调查企业现有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2. 培训方法: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
3. 培训评估:评估培训效果,确定培训的成效和改进方向。
四、薪酬与福利
1. 薪酬管理:确定薪资水平、设计薪酬结构、制定绩效考核体
系等。
2. 福利管理:提供员工福利,如保险、健康检查、员工旅游等。
五、绩效管理
1. 绩效评估: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2. 绩效激励:制定激励政策,提供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励员工
积极工作。
六、员工关系管理
1. 员工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员工与企业间的信息
交流。
2.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增强员工归属感
和参与感。
3. 员工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并
解决问题。
七、员工离职管理
1. 离职程序:制定离职流程,包括员工申请离职、手续办理等。
2. 离职面谈:与离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力资源的特征有哪些?P6○1人力资源局有双重性。
人力资源即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
人力资源的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条件。
人力资源的消费性是指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
○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1)人具有意识,知道活动的目的,因此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作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2)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支配其他资源的主导因素。
(3)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人一方面是对自身的损耗,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合理的行为,使得自己得到补偿、更新和发展,非人力资源不具有这种特性。
(4)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是可以被激励的,即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的开发持续性。
人力资源的开发持续性是指人力资源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资源,它不像物质资源那样,形成最终产品之后就无法继续开发了。
开发的持续性意味着,不仅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是开发的过程,而且培训,积累,创造过程也是开发过程,人力资源是可以多次开发的资源。
○4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是指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
○5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受其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可能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一致,也可能相互冲突。
2.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有哪些?(1)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贯彻的主题是: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2)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重视发掘员工更大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3)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上市跨多个学科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涉及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4)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整体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必须依赖整个组织的支持,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之间应当具有一致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哪些?(1)获取:包括招聘、考试、选拔和委派(2)整合:使员工了解企业宗旨和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指导,加强对企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3)保持和激励:向员工提供奖酬,增加其满意感,使其安心和积极工作(4)控制和调整:控制和调整包括员工的素质,考核其效绩,作出相应的奖惩、升迁、辞退、解聘等决策。
(5)开发:只对员工实施培训,并提供发展机会,指导他们明确自己的长、短处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4.企业发展战略包括哪些?企业的发展战略分为以下四种: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和重组战略1、成长战略包括集中式成长战略、纵向整合式成长战略以及多元化成长战略2、维持战略常用的维持方法包括培养客户的忠诚感、维护品牌的知名度、开发产品的独特功能、挖掘潜在的顾客。
3、收缩战略常用的收缩战略方法包括:转向、转移、破产、移交。
4、重组战略常见的资产重组的方式有兼并、联合、收购。
5.人力资源战略有哪些?主要内容(或特点)是什么?分为吸引战略、投资战略和参与战略吸引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通过丰厚的薪酬去引诱和培养人才,从而形成一直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团队。
常用的薪酬制度包括利润分享计划、奖励政策、绩效奖惩、附加福利等。
投资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通过聘用数量较多的员工,形成一个备用的人才库,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并储备多种专业技能人才。
这种战略注重员工的开发和培训,注意培养良好的劳动关系。
参与战略:这种战略谋取员工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机会和权力,使员工在工作中有自主权管理人员更像教练一样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有哪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主观判断法与定量分析预测法。
(一)主观判断法:由有经验的专家或管理人员进行直觉判断预测,其精度取决于预测者的个人经验和判断力。
是一种较为简单常用的方法。
又包括经验推断法和团体预测法。
1.经验推断法:适用于短期预测,长期预测因较复杂,较宜采用定量分析预测法。
2.团体预测法:集结多位专家和管理者的推断而做出的规划,主要方式有德尔菲法和名义团体法。
(二)定量分析预测法: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测,常用的有工作负荷法、趋势预测法和多元回归预测法。
7.职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一、访谈法。
二、观察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功能性职务分析法。
五、资料分析法。
六、关键事件记录法。
七、实验法。
八、工作秩序分析法。
九、工作日记法。
8.职务描述书的内容有哪些?(1)职务概要:概括本职务的特征及主要工作范围。
(2)职责范围及工作要求:任职人员需完成的职责、所承担的责任、与其他人的联系、所接受的监督及所施与的监督。
(3)机器、设备及工具:列出工作中用到的所用机器、设备及辅助工具等。
(4)工作条件与环境:罗列有关的工作条件,以及可能遇到的危险、工作场所布局等。
(5)任职资格:即职务规范,指出任职者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如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相关培训、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判断力、知识、技能等。
9.员工招聘的原因(1)新公司成立;(2)调整不合理的员工队伍;(3)现有职位因种种原因发生空缺;(4)公司业务扩大;(5)为改造企业文化而引进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
10.企业员工招聘的程序①部门提出招聘计划②经总经理批准③人力资源部联系招聘广告④筛选应聘来函⑤测试和面试⑥体检⑦背景调查⑧批准录用⑨发出录用通知⑩报到、培训、签订劳动合同11.面试应以什么程序进行⒈面试前的准备阶段确定面试的目的,认真阅读应聘对象的求职申请表,制定面试提纲,明确面试中要证实的疑点和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面试侧重点,确定面试的时间、地点,并制定面试评价表。
⒉面试的开始阶段面试开始,面试者要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面谈气氛,使面试双方建立一种信任、亲密的关系,解除应聘者的紧张和顾虑。
⒊正式面试阶段注意以下几点:⑴多问开放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⑵面试中不要暴露面试者的观点和想法。
⑶所提问题直截了当,语言简练,有疑问可马上提出,做好记录。
⑷聆听时,可进行一些澄清式或封闭式提问,但不要轻易打断应聘者讲话;回答完一个问题,再问另一个问题。
⑸针对某一事项,可同时提出几个问题。
⑹除了倾听,还要观察。
要重点了解求职动机,很难。
⒋面试的结束阶段——整理面试纪录,填写面试评价表,和对有关材料,做出评价意见。
还应注意:⑴面试结束时要给面试者以提问的机会;⑵无论如何要在友好气氛中结束;⑶意见有分歧,不要急于下结论;⑷注意以下情况:是否有良好的离职理由?以前职务(工资)是否高于应聘职务(工资)?家庭问题是否突出?是否经常变换工作?12.新员工甄选中进行测评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方法:(1)面试法(2)测评法内容:面试法.——面试程序:①面试前的准备阶段②面试的开始阶段③正式的面试阶段④面试的结束阶段面试的类型:1、从面试的问题结构来分:①结构式面试②非结构式面试③混合式面试2、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来分:①初步面试②诊断面试3、从参与面试的人员来分:①个别面试②小组面试③集体面试4、从面试的组织形式来分:①压力面试②BD面试③能力面试面试须遵守的法则:①利用正规的工作分析决定工作的要求;②注意应征者拥有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术、能力和有关特性;③利用工作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制定面谈的问题;④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面谈;⑤根据每个应征者的工作知识、技术和能力,评估应征者的工作绩效。
影响面试有效性的因素:①面试结构②聘用压力③工作资料④对比效果⑤预早决定⑥理想人选⑦负面资料⑧性别差异⑨资料数量提高面试有效性的守则(1)先设定面谈的目的和范畴(2)建立和维持友善气氛(3)主动聆听(4)留意身体语言(5)坦诚回应(6)提有效问题(7)把客观和推断分开(8)避免偏见和定型的失误(9)避免容貌效应(10)提防晕轮效应(11)控制面谈过程(12)问题标准化(13)仔细记录13.什么是代理性学习,什么是亲验性学习?代理性学习:别人获得知识后传递给他们的第二手乃至若干手的间接性经验、阅历和结论。
亲验性学习:学习这是通过自己亲身的、直接的经验来学习的,所学到的是自己直接的第一首的经历与技能。
14.员工正式培训有哪些培训方式(1)案例分析法(2)亲验式练习法(3)教学原则15.什么是绩效,绩效考评的一般程序是什么?1、员工的工作绩效,是指他们那些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表现及结果。
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
2、㈠横向程序:①制定考绩标准②实施考绩③考绩结果的分析与评定④结果反馈与实施纠正㈡以基层为起点,有基层部门的管理人员对其下级进行考绩,以及上级主管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考绩。
基层考核之后,便会上升到中层部门进行考绩,内容包括中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行为与特性,也包括该部门总体的工作绩效。
待逐级上升到公司领导层时再由公司所属的上级机构,对公司这一最高层次进行考绩,其内容主要是经营效果方面硬指标的完成情况。
16.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考绩的责任有哪些?⑴设计、试验、改进和完善考绩制度,并向有关直线部门建议推广⑵在自己部门认真执行既定考绩制度以作表率⑶宣传既定考绩制度的意义、目的、方法、要求⑷督促、检查、帮助本企业各部门贯彻现有考绩制度,培训实施考绩的人员⑸收集反馈信息,包括存在的问题、难处、批评与建议,记录和积累有关资料,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⑹根据考绩的结果,制定相应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进行相应人力资源管理决策17.绩效考评的方法有哪些?㈠工作业绩考评是对企业人员担当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工作结果的考核预评价㈡工作行为考评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相关行为进行的考核和评价,衡量其行为是否符合企业规范和要求,是否成效㈢工作能力考评考评员工在职务工作中发挥出来的能力㈣工作态度考评对员工在工作中付出努力程度的评价,即工作积极性的衡量。
指标:主动精神、创新精神、敬业、自主精神、责任感、团队、进取精神等18.什么是薪酬,薪酬的基本构成有哪些?薪酬是报酬的一部分,是员工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薪酬分为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包括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间接薪酬即福利和服务。
19.影响薪酬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外在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竞争状况○2地区及行业的特点与惯例○3当地生活水平○4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内在因素○1企业的业务性质与内容○2公司的经营状况与财政实力○3公司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20.如何进行职务评价?(一)等级评定法(定级法)。
定级法分为简单定级法和配对比较定级法两种。
(二)套级法。
套级法需预先制定一套供参照用的等级标准,再将各待定级的职务与之比照,从而确定该职务的相应级别。
(三)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是按照一些客观标准评价企业的职务,把企业内所有职务的付酬因素与标准职务的付酬因素比较,确定各职务薪金。